凝固歷史與藝術的民國風建築

2020-12-10 不止是院

「順益興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鮮資訊,北京政策等……記得關注!

民國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中最為震蕩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西方文化大量滲入,中西結合在各個方面都誕生了全新的文化形態,中國建築在這一時期進入了一個急劇變化的階段,便誕生了我們常說的民國建築。

在材料上,伴隨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磚塊、石材、水泥、玻璃等西方建築材料開始在中國得到大規模的運用,磚結構與石材立面成為現存民國建築的主要建築形式。

在風格上,我們能夠看到歐式與中式、古典與現代各種建築流派的交相輝映,建築追求簡化裝飾與幾何造型。

在北京的街巷中,散落著數不盡的古老建築,今天我們就走進大柵欄保護街區,看一看藏在這裡的一座民國建築。

這裡距離大柵欄步行街不遠,緊鄰繁華街區,是一座具有民國特色的建築,其佔地72平米,地上有兩層開間,並帶有閣樓和露臺。

民國建築最大的特點就是保留了中國的傳統風格,又添加了一些西方國家建築的味道,看上去就像是一棟經歷的風霜雪雨的古老建築,有人說民國的建築是從傳統走向現代的一個過渡階段的特寫,這也讓其成為了歷史上的一道痕跡。

古舊的牆壁,透露出歷史的厚重感,似在講述著過去的歷史往事。儘管到了現代氣息濃重的今天,周邊的建築以及其他,仍然遮不住這這座小樓的絢爛以及那那迷人的風韻。

編輯丨順益興編輯整理

圖文來源丨順益興四合院網站

房源為順益興獨家代理,圖文均由順益興四合院獨家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這些「登錄建築」, 凝固著英國的歷史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時代的縮影。俄國著名劇作家果戈裡說:「建築是世界的年鑑,當詩歌和傳說都緘默的時候,只有建築在說話」。如果我們不去好好保護歷史文化建築,那麼我們的城市就會失去靈魂。因此,世界各國都有保護歷史建築的法律與制度。在英國,被保護的歷史建築被稱為「登錄建築」。
  • 綠城桃源小鎮民國風空間藝術營造
    劉榮祿國際空間設計/探索構建時代空間美學 新中式盛行的市場行情下,桃源小鎮推出民國風聯排「民國風」兼容並包的風格,更接近當代生活,也更有電影的畫面感,生活的想像可以更天馬行空。劉榮祿為杭州和綠城寫就百年情書,文化在此交疊,時光在此碰撞,不只是再現,而是為桃源再創造。
  • 貝聿銘留給世界的回憶: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和光與影的藝術
    十八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謝林在其《藝術哲學》一書中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貝聿銘的音樂則在全世界的名城流淌;貝聿銘設計的建築不僅是音樂,還是光與影的藝術,他設計的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在香港的心臟地帶,像聳立起的巨大尖刀,直插當時港督府的命門;由此開啟的風水和國運之爭,至今迴響不絕……
  • 安陽倉巷街「民國風」建築
    倉巷街最古老的建築是明朝的,但曾經的倉巷街的建築多為民國風格,雖然大部分已經拆除,但在3號、6號,尤其15號元,都有民國風格建築,保存最完整的是15號院的民國建築。 民國建築即民國時期,興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間私人各類建築的總稱,是中國近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當我漫步在歐洲不同的城市,看到那些經典、唯美的輝煌建築時,內心總會想起這句話。藝術史上的很多人都參與了這句話的創造,但只有歌德和黑格爾闡述得較為明確。德國文學家歌德在看到法國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時,曾讚嘆:「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後來黑格爾進一步概括了音樂與建築的關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歐洲旅行系列十六之 東歐旅行手記 音樂之都維也納 小金人作曲家雕塑 法國人的浪漫情懷,德國人的嚴謹態度,猶太人的商業意識,瑞士人的工匠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創造了歐洲文明,書寫了輝煌的歷史,為人類文明貢獻了不同種族應有的才智
  •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我們用心去聆聽,就會感受到它所彈奏出的美妙樂章。古老的建築在某一時期是社會和城市發展的象徵,它們所承載的東西太多太多。一座富有創意的建築,往往就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藝術與建築的完美結合。黑格爾曾這樣提示音樂與建築的關係:"音樂和建築最相近,因為像建築一樣,音樂把它的創造放在比例和結構上。"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一般而言,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前的建築統稱為古代建築;1840—1949年間興建的建築統稱為近代建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的建築統稱為現代建築。 1912年1月1日,隨著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民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一般而言,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前的建築統稱為古代建築;1840—1949年間興建的建築統稱為近代建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的建築統稱為現代建築。 1912年1月1日,隨著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民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 一條見證東莞民國歲月的老街,莞城中興路,感受滄桑民國風
    民國是一個英雄豪傑倍出的時期,同時也是中國建築的跨越時期。位於東莞市莞城的中興路,奇蹟般的保留下見證那段滄桑歲月的老街,距今以近百年。莞城中興路兩旁的騎樓,未經修飾,歲月的斑駁訴說著發生在光陰裡的故事。這條街比一旁的振華路更具歷史感。
  • 建築是凝固的旋律——在維也納凝聽磚石縫隙間的樂曲
    其實,維也納的迷人之處並不僅僅在於音樂,藝術是相通的,在古典音樂的薰陶下,其他藝術形式也得以在這座城市中綻放。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歷史,而在維也納,建築則是凝固的旋律,這裡的每一座建築,都像是一頁樂譜,用優雅的方式講訴著關於這座城市的故事。
  • 南京民國建築變身頤和書館
    江蘇路39號建築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樓高四層,磚混結構。建築坐西南朝東北,西式現代建築風格,外型獨特,呈半圓形格局,黃色外牆,灰色飾條,從下而上,一層比一層縮小,猶如一座塔樓。這裡原是民國首都第六區區公所,日本侵佔南京期間曾作為侵華日軍憲兵司令部。還用作鼓樓區圖書館,後來還一度改過衛生院。2009年4月,該建築被公布為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築。
  • LINE-X·凝固的歷史
    LINE-X·凝固的歷史LINE-X CHINA LINEX有限公司 全球防護塗料行業領軍者LINE-X源自美國,已在全世界60多個國家設有代理商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感受南京民國建築風情
    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時期的首都,留存下來了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民國建築、民國街區、火車站、碼頭……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到滅亡到現在不足百年,大量的建築保存完好,獨特的建築蘊藏這深刻的文化內涵。南京民國建築是在建設的時候融入了大量的西方特色,這是當時新思想新文化的湧入,讓人們越來越多了解了西方的文化與藝術,又在結合中國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國建築。要說知名的南京建築,最熱門的就屬總統府了。
  • 南京出臺16處歷史保護區規劃 老城南、民國建築全涵蓋|圖
    今天(1月18日),南京市規劃局一口氣發布11個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及5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涵蓋總統府、頤和路、梅園新村民國歷史保護街區,評事街、雙塘園、大油坊巷等老城南歷史風貌保護區,下關濱江歷史風貌區及金陵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等學院歷史風貌區。
  • 北京"香廠新市區"將恢復民國風貌 建築或主打西洋風
    本版圖片京華時報記者王苡萱攝   昨天,北京市規劃委召開研討會,將啟動對西城區「香廠新市區」的保護建設,有著百年歷史的香廠新市區將恢復民國時期風貌。在保持現有路網的前提下,對臨街建築進行「西洋式」改造。同時,加大利用地下空間,增加周邊居民區的居住面積。初步方案制定後,將徵求民眾意見。
  • 孫文西路步行街裡的民國風
    來中山市區,這條步行街還是蠻長的,從孫文中路一路直走到西路,建築帶有民國風,還是蠻有特色的!這裡途中還有博物館,寺廟等,街上那棟粉粉的博物館,想必不少有顆少女心的女生都會很喜歡,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館內主要講述了中山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與發展,並且還原了從封建社會過渡到民國資本主義社會時期,平民百姓的生活變化,以及建築的改變等等。這裡小吃還是有的,還有點小品牌店,不算熱鬧,但還是不少人流。
  • 『五一』漫步民國街頭,憶老重慶的歷史風雲
    ,令人眼花繚亂的民國建築,各種賞玩剪紙、老上海化妝品、刺繡手巾等散發懷舊氣息的商品;隨著人力黃包車的一路微顛,耳畔好似飄過那熟悉的號外聲「賣報,賣報......」,喝茶風氣極盛,茶客從達官貴人至三教九流皆有,街區也將茶社作為重點,重現民國時期茶文化的盛景,一邊喝茶一邊聽著評書,周妖圓的專場不容錯過,老一輩重慶人的悠閒時刻就是這樣過來的吧。
  • 當唐山旅發大會融入「民國風」……
    ,街區總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由6棟新建建築和一棟改造建築組成。以街區空間承載歷史文化記憶,將中西融合的社交生活作為亮點,打造建築仿古、文化懷舊、業態時尚的城市歷史文化生活街區。對於銘記城市歷史、傳承城市文脈、提升城市品位、繁榮城市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 這些顏值爆表的建築,才是真正凝固的音樂
    聽說這是一個小寶藏當我們談:「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我們到底在談些什麼?維特魯威《建築十書》,是現存最古老且最有影響的建築學專著1829年,歌德將建築描述為「凝固的音樂」,則更是具浪漫色彩的一筆。這不僅指出了這兩種藝術的形式或數學基礎,更是點明了二者的情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