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十三天行程萬裡第十八站——老龍頭長城

2020-10-19 永安居士gwzp5r

老龍頭坐落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城南4公裡的渤海之濱,這裡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老龍頭地勢高峻,有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因而名'老龍頭'。

寧海城始建於明代,是萬裡長城軍事防禦建築中唯一一座功能齊全的海堡城,老龍頭景區的所有景點都在寧海城裡。寧海城在老龍頭北,全長900米,只有北門和西門,這裡是寧海城的北門。

進入城門樓右側是兵營,被稱為龍武營,曾經是駐守這裡官兵的營房。

曾經的大石磨盤,是從前碾米、磨麵用的。老輩人一定覺得親切,至今許多農村裡仍有使用。

號稱天下第一鍋的最大的鐵鍋,這口大鍋就是當年駐紮在這裡的士兵燒飯用的,深1.9米,可一次供1500位士兵食粥。

古水井,是當時方圓十幾裡惟一的一口甜水井,常年派士兵把守,以保護盒保證駐地的日常飲用。

最小的關帝廟。

守備署官員的官坻。

守備署正門

點將臺,明代的時候,這裡的將臺帳篷是純牛皮的,但因為多年的戰火毀壞,現在看到的已經是仿製品了。


'愛我中華修我長城'題詞碑

        1984年6月,地質礦產部遙感中心發布北京地區長城調查成果,提出長城損壞嚴重,亟待保護修繕。7月5日,《北京晚報》等單位發起動員社會力量贊助修建長城的活動。

        9月1日,時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鄧小平同志再次題詞,將活動推向新的高潮。中華兒女、海外炎黃子孫及國際友人,積極參與贊助活動。萬裡長城巨龍擁抱大海之地-山海關老龍頭的修復,就是'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活動重要成果。

        中國長城學會、中國長城文化研究中心在山海關豎立鄧小平題詞碑,號召全社會更加熱愛長城,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長城,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弘揚長城文化,光大長城精神。

                                             2018年7月

從這裡上老龍頭,澄海樓。中間是馬道,兩側臺階是步道。

澄海樓建在老龍頭的長城之上,八面威風,又不失奇秀之美,充分體現了我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它的前身是明代修建的望海亭,二層樓結構,九脊歇山頂式。樓頂上「雄襟萬裡」這塊匾是明朝末年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孫承宗所題。樓中間這塊「澄海樓」匾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清高宗御筆所題。

澄海樓一樓門口有一款楹聯,上句「日曜月華初太始」,意思是太陽、月亮的光輝都來自自然;下句「天榮海色本澄清」,意思是天空和大海的顏色本來就是清澈的。澄海樓這個名字也是由此意而得。

澄海樓一側是「御碑亭」,乾隆皇帝曾兩次來到這裡飲酒賦詩,寫的詩都刻在這塊碑上。這裡刻的是乾隆《再題澄海樓》:「我有一勺水,瀉為東倉溟。無今亦無古,無見亦無盈」。乾隆皇帝將蒼茫渤海比作是他手中的一勺水,輕輕一瀉便成了大海,這也充分體現了乾隆皇帝的豪情和霸氣!

老龍頭是明長城薊鎮的東起點,位於山海關城南5公裡的濱海高地。之所以把這裡稱為'老龍頭'是因為人們把萬裡長城比作一條巨龍,這條龍走過大漠,攀賀蘭、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飛馳,在遼西走廊上挽了個結,豎起了山海雄關,隨之引頸入海,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龍頭了。老龍頭是萬裡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城北的角山長城,城東的威遠城構成犄角之勢,拱衛著山海關城。從明初洪武年間到明末崇禎年間的260餘年中,老龍頭不斷修建,逐步完善。直至清代長城內外成為一統,老龍頭從此失去了軍事防禦的作用,成為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觀光覽勝的佳境。自清朝開國後,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都多次到過老龍頭,其中乾隆皇帝4次來此登樓觀海,留下了大量詩文墨寶。

老龍頭上的'天開海嶽'碑,據傳為唐代遺碑,這四個字道出了'放眼天際,蒼茫一碧,天適地設'的絕妙景觀之神韻。 老龍頭是'中國旅遊勝地40佳'之一,國家5A級景區。登上老龍頭,面對波濤洶湧、雲水蒼茫的大海,您可以盡覽'長城萬裡跨龍頭,縱目憑高更上樓,大風吹日雲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壯觀美景,產生無窮的遐想。

郭教授順便學學雷鋒幫美女拍個照。

靖滷臺,這是明代長城惟一的海上敵臺,三個字「靖滷臺」,「滷」指海水,又取諧音為「敵虜」的虜。所以這裡就有兩層含義:一是平靜海水,二是平定敵虜,利用了一語雙關的手法。

敵臺主要是個防禦工程,可以駐兵,存放武器,敵臺上的拱形孔叫做「箭孔」,這裡既可以觀察敵情,又可以向外射擊,它可稱得上是老龍頭海防要塞的橋頭堡。

過了靖滷臺就到了龍頭的最前端,這裡是伸入大海23米有餘的入海石城,踏上入海石城好比是登上萬裡長城的鼻翼,你會感覺隨著它劈波斬浪,笑傲渤海之上。

俗話說的好:不到長城非好漢,未到老龍頭真遺憾。為了不留下遺憾,這裡四個老爺們必須一起打個卡,留下個合影。

長江有源頭,黃河有起點,明代萬裡長城的頭,就在山海關的南海上,名叫'老龍頭'。

站在龍頭向北方看去,不遠處是一座大型的深水港。以深水港碼頭為界,碼頭以南為河北,以北為東北。

站在龍頭向東面大海望去,藍色而平靜的海面上,遠處有幾葉小舟,漂浮於大海之上,一番難以名狀的美妙感覺,令人心況神怡,心情舒暢。

站在老龍頭向南看,可以看到的另一處海上勝景就是海神廟。這裡三面環水,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每當雲霧繚繞或煙雨濛濛,海神廟若隱若現好似瀛洲仙境。

相關焦點

  • 整個萬裡長城中唯一的一座海上長城,老龍頭你知道嗎?
    2019年9月第二次自駕到達了嘉峪關,當時就曾暗自決定,年內務必再去看看山海關、並踏上「老龍頭」,這樣明長城的遊歷也算是「有頭有尾、善始善終」了。明長城東起老龍頭,西至嘉峪關,全長12700公裡,至山海關處蜿蜒如一條巨龍入海,故長城之首稱為「老龍頭」,山海關則被譽為「天下第一關」,它與萬裡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被稱之為「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而名聞天下......
  • 長城與大海的握手,山海關老龍頭景區
    從瀋陽出發,大約5個半小時,能到達距離瀋陽385公裡的山海關老龍頭景區。這裡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但是丹東的虎山長城也是最東起點,只是種種原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隨著人們對歷史的尊重,一些說法也在改變。
  • 山海關老龍頭,長城與海的故事
    老龍頭老龍頭景區,明長城的東部起點,是一段海中長城,坐落在秦皇島山海關區的渤海之濱,東入渤海灣,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由著名的抗倭英雄薊鎮總兵戚繼光所建,城體酷似一條巨龍,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因此被稱為老龍頭。
  • 山海關老龍頭,萬裡長城中,唯一的一段海上長城
    老龍頭坐落於河北省山海關城南4公裡的渤海之濱,這裡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老龍頭地勢高峻,有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因而名"老龍頭"。
  • 山海關,天下第一關,老龍頭,長城入海處,就在秦皇島
    記得那年東北長白山之行,在回來的旅途中,順路去了赫赫有名的山海關、老龍頭。天下第一關、長城入海處。聽人常說山海關,萬裡長城第一關,避暑勝地,應該適合夏天出遊。登上城樓,遠眺煙波浩渺的大海,回望逶迤連綿的長城,這個特殊的美景,不實地觀賞,體會不到那種豪氣沖天的感覺。
  • 老龍頭是明代長城的東部起點,海神殿內祀奉海神,塑像氣宇軒昂!
    老龍頭是明代長城的東部起點,海神殿內祀奉海神,塑像氣宇軒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開始自己的旅行。作為城內熱門的旅遊城市——秦皇島,更是大家不得不去的旅遊熱門城市,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位於秦皇島市的景點——老龍頭。老龍頭位於山海關城南5公裡處臨海,是一座岬角高地軍事要塞。這裡是明代長城的東部起點,萬裡長城自海中拔起,由此開始蜿蜒西去。老龍頭景區有入海石城、靖滷臺、南海口關、澄海樓、寧海城、海神廟等景點。
  • 內蒙古草原秋之旅、祖國北方邊境行,自駕旅行攻略
    2020年9月7日,一人一車從安徽蕪湖出發,自駕旅行十六天,行駛八千餘公裡。哈爾濱索菲亞教堂第十三天:第十四天:盤錦紅海灘風景區距盤山縣50多公裡,早飯後就開車到紅海灘風景區遊覽,在紅海灘遊覽時間2個多小時。
  • 400多年前戚繼光修築的長城直插渤海,後人為啥稱「老龍頭」?
    400多年前戚繼光修築的長城直插渤海,後人為啥稱「老龍頭」?(王建安 攝影)河北省秦皇島市有兩個著名的景點——山海關和老龍頭。山海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曾經被認為是明代萬裡長城東端的起點。
  • 400多年前戚繼光修築的長城直插渤海,後人為啥稱「老龍頭」?
      400多年前戚繼光修築的長城直插渤海,後人為啥稱「老龍頭」?,老龍頭位於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城南5千米處,是明代薊鎮長城的東部起點,也是萬裡長城唯一集山、海、關、城於一體的海陸軍事防禦體系。
  • 天下第一關,河北秦皇島,山海關,老龍頭,長城開始的地方
    天下第一關是山海關古城的東城門,又名「鎮東樓」,箭樓格式,城高臺寬,與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在長城上一字擺開,形成五虎鎮東之勢,充分展現了山海關這座古代軍事要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偉氣勢。
  • 萬裡長城的起點——老龍頭紀實
    據《臨榆縣誌》記載,「萬曆七年(1579年),戚繼光在長城濱海處,增築入海石城七丈視為長城的起點,地名「老龍頭」」。老龍頭地處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東南,距山海關火車站5.7公裡,可自駕,可共享單車,可公交(25路,301路)。
  • 東北-內蒙古自駕全攻略,24天8152公裡,收穫滿滿!
    本文是野鵝自駕交流群群友「北京-孫巖」分享的自駕行程,東北、內蒙古自駕旅行行程,6月26日一7月19日,總計24天,行程8152公裡,花費1.7萬元(不包括購物)。宿公園內民宿200元/天(據住宿條件不等)。車在早7:00前、晚16:00後才可以開著到各景點玩,其它時間必須坐擺渡車遊玩。第六天: 阿尓山森林公園內。第七天: 從阿爾山森林公園出發走縣道504、S203、G331、縣道906,19:00到達滿州裡市宿,行程600公裡。看草原。
  • 長城起點遊客排「長龍」,苦等半小時只為與「老龍頭」同框合影
    深秋時節,氣溫驟降,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的老龍頭景區內,旅遊熱度依然不減,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排著「長龍」在入海石頭城上與「老龍頭」石碑合影留念。遠處石頭城牆上懸掛著一面巨幅國旗,烘託出一派濃濃的國慶氛圍。
  • 渤海之濱,萬裡長城老龍頭,清涼避暑親近大海
    「長城連海水連天,人上飛樓百尺巔」 ,坐落於渤海之濱的老龍頭地勢高峻,為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所建,這裡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也是萬裡長城唯一集山、海、關、城於一體的軍事防禦體系。明朝時的長城東起老龍頭,西至嘉峪關,橫跨崇山峻岭,猶如一條巨龍入渤海,故長城之首稱 「老龍頭」。老龍頭由入海石城、靖滷臺、南海口關和澄海樓四個部分組成,它選址科學、建築獨特,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的千古奇觀」。
  • 海上萬裡長城 老龍頭景區,遊覽山海關古城
    第2天一大早就來逛市場,通常李英文他都會在逛完所有景點,才找一個市場來逛老龍頭景區 明代海上長城。視頻編號2這次李英文他到了山海關老龍頭景區,是明代長城最東部,深入海上的地方,這個地方,也是被世界譽為最奇特,最偉大建築的地方,因為高大的長城深入海邊,容易受海風侵蝕,明代以來,一直不斷的在修築,現在看到的也是近代修築完成的。
  • 老龍頭,萬裡長城的起點!
    老龍頭,萬裡長城的起點,自海中一躍而出。經山海關,一路延伸,進入巍巍的山脈中,經歷代王朝不斷加固維修,得以保存到現在,堪稱人類歷史的奇蹟。老龍頭坐落於河北省山海關城南4公裡的渤海之濱,這裡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
  • 萬裡長城東入海,石城近鄰碧波瀾——記山海關老龍頭
    萬裡長城,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寧虎山長城,逶迤在崇山峻岭間。可是你見過海中的長城嗎?山海關老龍頭景區的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海中,是萬裡長城的著名景點。山海關老龍頭——作者手繪圖2019年1月,冬日的陽光伴著冷風,我們進去老龍頭景區後,經過
  • 東北冰雪(三七) 秦皇島山海關、老龍頭
    眾所皆知山海關是長城東部起點,當年明朝守將吳三桂在此引清兵入關,當年山海關以北就算是大清地盤,之前文章介紹了許多與清朝有關的歷史景點,故在此以山海關,特別是長城東部起點的老龍頭景區來介紹山海關,是再恰當不過的。
  • 聽山海文化 品特色美食 山海關老龍頭景區舉辦「長城觀海夜宴」
    記者史娜 8月11日晚6點,山海關老龍頭景區海神廟對面長城林蔭下響起清脆動感的手鼓聲,動聽的民謠彈唱拉開了「長城觀海夜宴」序幕。據介紹,本次「長城觀海夜宴」活動時間為8月7日至16日,每天18點至21點。活動中的志願者都是景區各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利用業餘時間客串,為遊客們服務。他們一邊迎來送往,為遊客們端茶倒水,一邊不時為遊客們介紹老龍頭的歷史、山海關渾鍋的傳承,講述山海關故事,讓遊客們倍感溫馨。「經常帶孩子來秦皇島玩,這次是孩子中考後專程到山海關度假,想帶孩子看看大海和歷史古蹟。
  • 山海關老龍頭,夏日的海濱很涼爽
    2019年8月,帶孩子去山海關老龍頭海濱沙灘遊玩。到山海關時已經是下午,我們下火車後匆匆買了點零食,從市區打車來到了這個老龍頭旁邊的免費沙灘。午後的海灘上人不是很多,天氣也很涼爽。遠處的碼頭,幾艘輪船正在忙碌著。女兒換上泳衣迫不及待的下水去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