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方向,替諾福韋酯耐藥發生率低,靶向性高

2020-12-10 騰訊網

B肝病毒是否發生變異主要與自身免疫細胞「相處」有關。雖然,許多人處在B肝病毒自然感染後的免疫耐受期,耐受期主要特點是HBV-DNA陽性,肝功能基本穩定,但應密切監測各項指標。

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方向,替諾福韋酯耐藥發生率低,靶向性高

免疫耐受狀態下,B肝病毒依然持續大量複製,B肝病毒複製水平高,也可能產生病毒變異。B肝病毒屬於DNA病毒,能夠與人體細胞結合,這種結合模式,按照現有醫藥學是無法解決的。基本上,B肝病毒會與自身肝細胞永久的整合在一起,藥物無法做到既清除B肝病毒,又不損害到受到感染的肝細胞。

小番健康上面介紹了B肝治療的其中一個難點,所以醫藥學上提倡抑制B肝病毒,指南中也如是。免疫耐受期,B肝病毒同樣可能發生變異,這主要與體內長期存在高病毒載量有關。因此,我們更應該寄希望於自身免疫狀態,免疫耐受期不會永久保持不變,隨著人體免疫功能發育健全,免疫系統識別並開始清除體內B肝病毒,就應該把握住抗病毒機會。

在抗病毒之初,一定要了解這些抗病毒藥物使用的目的。抗病毒藥物主要作用是抑制B肝病毒複製,同時,還要在長期用藥期間不讓B肝病毒產生變異。活動性B肝到肝癌屬於一條可能發生的途徑,所以,在循證找到肝炎活動依據下,規範抗病毒治療,可以減少慢性肝炎朝著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發展到肝功能失代償期發生風險。

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方向,過去一直受到核苷類似物(NAs)耐藥率高問題困擾。當然,並不是所有抗病毒藥物均會隨著逐年使用而出現耐藥,過去主要是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韋酯(ADV)表現會比較明顯;相比於讓肝炎繼續快速發展下去,即便產生耐藥,還是可以通過增加核苷類不同耐藥位點藥物,進行快速抑制病毒複製。

過去針對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韋酯(ADV)、替比夫定(LDT)長期使用後,藥物研究均出現延長時間後的不同耐藥發生率。因此,指南也更提倡慢性B肝患者(CHB)在初始治療中選擇強效抗病毒和低耐藥率藥物。目前,一線B肝治療藥物是恩替卡韋(ETV)與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

TAF既是丙酚替諾福韋,或稱為替諾福韋酯。初始選藥相當重要,在不同B肝核苷類藥物研究中都有發現,如果初始選擇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今後若更換為恩替卡韋,還是會出現耐藥發生率升高。當然,相對於恩替卡韋而言,替諾福韋酯的研究發現,該藥研優勢會更明顯一些。

替諾福韋酯的主要優勢的靶向性和低劑量,替諾福韋酯是現在比較前沿的核苷類似物,核苷類似物和幹擾素在使用前,都應該嚴格遵守適應症,適當降低徹底治癒期望值,通過長期抑制病毒,實現指南中的延緩並阻止慢性肝炎進展到肝硬化、肝癌。

相關焦點

  • B肝NAs治療方案,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酯,原理為強效抑制
    抗病毒藥物在慢性B肝患者(CHB)防治中,有著核心地位,尤其是需要懂得如恩替卡韋、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以及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這些一線藥物的藥物化學作用原理。B肝NAs治療方案,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酯,原理為強效抑制這些藥物屬於強效抑制,並不是徹底清除B肝病毒藥物,因此,從藥物設計原理上,它們需要長期口服才能夠持久的抑制體內B肝病毒複製。有很多抗病毒失敗案例,主要與無醫囑自行停藥,或是中斷藥物有著直接關係。
  • 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五種B肝抗病毒藥物
    患上B肝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那麼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呢?患者患上B肝的症狀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B肝病人不可以吃什麼?吃錯東西可能會導致B肝更加嚴重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目前被專家公認的B肝抗病毒藥物一共兩大類,共五種,分別是幹擾素類(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
  • 你可知否,正確服用口服類B肝抗病毒藥物的時間
    患上B肝後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上都會給人們帶來無盡的傷害。由於現在在治療B肝上還沒有根治的方法或是藥物出現,目前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抑制B肝病毒的複製,減輕肝臟細胞炎性壞死和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
  • B肝替諾福韋酯7年研究,回顧性隊列,比較恩替卡韋腎臟安全性
    一項7年多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旨在說明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或恩替卡韋(ETV)治療慢性B肝病毒感染腎損害情況。這是一項(回顧性、隊列、腎臟、病毒)長達7年的藥物研究,發表於2020年6月25日期刊《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消化藥理學與治療學)上。
  • B肝最強剋星!——韋立得
    目前,我國用於B肝治療的藥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 在慢B肝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中,拉米夫定持久應答率低、病毒耐藥性高;阿德福韋酯抗病毒作用較弱、起效慢、有潛在的腎毒性;替比夫定變異率較高,有肌酸激酶升高等副作用;替諾福韋效果雖高,但對腎臟和骨骼也存在一定的毒性。
  • 【市場】抗B肝病毒藥市場「激戰」!倍特首仿獲批後,青峰、齊魯...
    這意味著抗B肝病毒新藥競爭的大幕徐徐拉開。 2016年11月,美國FDA批准吉利德開發的丙酚替諾福韋片(TAF)上市,這是一種最新的抗B肝病毒藥物,美國上市的價格36.66美元/片。2018年11月8日獲批進入中國,商品名韋立德。2019年11月,TAF通過談判納入國家醫保乙類目錄,醫保支付價格為17.98元/片,為B肝患者帶來福音。
  • B肝恩替卡韋對照試驗,e抗原替比夫定更優,恩替卡韋48周零耐藥
    即便在核苷酸類似物(NAs)中,不同類型的抗病毒作用、耐藥率等也有區別,一項來自中國消化系統疾病學術大會論文集中的科研論文進一步闡述B肝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替比夫定之間的抗病毒作用和耐藥性。研究發現,兩組在轉氨酶復常率、HBV-DNA陰轉率方面差異不明顯,但是,在e抗原清除和血清學轉換方向,替比夫定組高於恩替卡韋組;而耐藥發生率方向,恩替卡韋組以零耐藥率優勢明顯優於替比夫定組。
  • B肝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外界傳言「神藥」,它真有這麼神奇嗎?
    B肝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外界傳言「神藥」,它真有這麼神奇嗎?小番健康提醒,傳言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是一種神藥,其實是一種言過其實的說法,TAF承接了NAs的特點,醫學界也證實NAs可以影響B肝病毒複製,起到強效抑制作用。
  • B肝的慢性攜帶狀態,短期暫時不用治療,代表什麼意思?
    對於B肝病毒自然感染後,指南或一些建議是暫時不需要治療,這種情況應該怎麼理解?實際上,這是一個免疫耐受期或處在免疫無應答狀態下,暫時不需要治療的深層意思是,必須定期密切的監視B肝病毒標誌物。B肝的慢性攜帶狀態,短期暫時不用治療,代表什麼意思?許多慢性B肝患者(CHB)一旦得知暫時不用治療,就容易忽視慢性攜帶B肝狀態。當今現有的前沿抗病毒藥物主要是抑制B肝病毒複製,長期使用核苷類似物(NAs)或幹擾素(IFN)有望實現臨床治癒。
  • B肝丙酚替諾福韋和國內外主流評價
    基於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剛剛納入醫保目錄,後續也將作為新一線B肝抗病毒藥物,我們談談關於該藥物全球研發數據和結論。首先,該藥已經獲得我國批准上市,又稱為韋立得,主要用於治療12歲以上以及成年人,體重至少在35kg的青少年慢性B肝。
  • 孕婦服用抗B肝病毒藥物不影響嬰兒神經系統發育!北京地壇醫院研究
    在孕中晚期服用抗B肝病毒藥物,準媽媽們最擔心的是:藥物會不會對嬰兒的發育產生影響?該研究通過前瞻性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對孕中晚期服用替比夫定進行抗治療母親所生嬰兒(以下稱暴露於替比夫定的嬰兒)和未服用替比夫定進行抗病毒治療母親所生嬰兒(以下稱未暴露於替比夫定的嬰兒)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跟蹤調查,並用Gesell發育時間表(GDS得分)作為評估工具,對嬰兒們預先指定的神經發育來進行評分。
  • B肝媽媽如何生出健康寶寶?疫苗怎麼打?
    ;抗-HBS表示B肝表面抗體;抗-HBe表示B肝e抗體;抗-HBC表示B肝核心抗體若HBsAg陽性,體內就存在病毒複製,有傳染性。肝癌婦女禁忌妊娠注意:有生育需求婦女,如因病情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時,前提是HBV DNA陽性,DNA陰性則不予治療;因需長期治療,不輕易停藥,首選替諾福韋酯。接受抗病毒治療期間,懷孕了怎麼辦?對於使用替諾福韋酯(妊娠B類藥)的患者,在告知風險後,可以繼續妊娠。
  • B肝替諾福韋艾拉酚胺和兩項96周研究試驗
    當然,最新版《慢性B肝防治指南》對慢性B肝患者初始治療選藥,重點提及低耐藥率、強效持久抑制B肝病毒複製的核苷類藥物(NAs),目前一線藥是恩替卡韋、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以及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B肝替諾福韋艾拉酚胺,96周兩項研究試驗,未發生1名耐藥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是NAs研發歷史上安全係數相比過去藥物最高的,這在2018年吉利德的官網中公布的TAF試驗數據可以進一步印證。
  • 中國系全球B肝病毒中高度流行區,用藥市場規模大
    II.B肝病毒病原學及B型肝炎自然史和發病機制 B肝病毒(HBV)屬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組長約3.2kb,為部分雙鏈環狀DNA,其基因組編碼HBsAg、HBcAg、HBeAg、病毒多聚酶和HBx蛋白等。近來研究發現,B肝病毒通過與肝細胞膜上的細胞受體20的結合感染正常的肝細胞。
  • 目前國內主流抗愛滋病藥物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副作用及預防...
    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上市已十餘年, 因其服藥方便、患者耐受性良好而被廣泛用於抗HIV的一線治療同時合併治療B肝。但隨著臨床實踐的不斷深入, 相關腎毒性不斷被發現並逐漸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
  • 丙酚替諾福韋更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風險
    作者:小餅有著"史上最強B肝藥物"之稱的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商品名"韋立得")得到最新版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ASL)指南和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指南推薦,作為初治慢性B型肝炎(簡稱慢B肝)的一線用藥。
  • APASL分享EFFORT研究結果:替比夫定優化治療降低耐藥率至3.3%
    會議分享了中國研究者及中國慢B肝患者為核心的EFFORT研究5年結果:基於替比夫定治療慢性B型肝炎中國路線圖,慢B肝患者使用替比夫定優化治療方案5年,病毒學應答率為90.9%,耐藥率僅為3.3%,此外,EFFORT研究最新結果還提示,患者停藥12周時HBV DNA水平以及治療結束至停藥12周血清HBsAg定量變化是停藥後復發的獨立預測因素。
  • B肝潛在新藥利巴韋林和III期聯合替諾福韋觀察增強作用
    由渥太華醫院研究所(Ottawa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主導的一項III期臨床科學研究,主要觀察以往用於治療C肝病毒(HCV)的利巴韋林(Ribavirin)增強核苷酸類似物抗B肝病毒活性作用(臨床試驗編號:NCT03759782),本研究於2020年9月15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抗病毒藥物方興未艾,仍存大量未滿足需求
    從治療領域來看,抗肝炎病毒藥物接近 50%,抗 HIV 藥物佔比 14.3%,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幹擾素 作為廣譜抗病毒藥物佔比 14%。國內抗病毒藥物以B肝適應症為主,恩替卡韋一枝獨秀。根據指南,HBV 感染者抗病毒治療需依據血清 HBV DNA、丙氨酸轉氨酶 (ALT)水平和肝臟疾病嚴重程度,同時需結合年齡、家族史和伴隨疾病等因素,綜合評估患者疾病 進展風險,決定是否啟動抗病毒治療。NAs 藥物朝著低耐藥性、高病毒抑制方向發展。在 NAs 出現之前,HBV 感染治療比較棘手,缺乏 有效藥物。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抗病毒藥物方興未艾,仍存大量未滿足需求
    從治療領域來看,抗肝炎病毒藥物接近 50%,抗 HIV 藥物佔比 14.3%,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幹擾素 作為廣譜抗病毒藥物佔比 14%。國內抗病毒藥物以B肝適應症為主,恩替卡韋一枝獨秀。根據指南,HBV 感染者抗病毒治療需依據血清 HBV DNA、丙氨酸轉氨酶 (ALT)水平和肝臟疾病嚴重程度,同時需結合年齡、家族史和伴隨疾病等因素,綜合評估患者疾病 進展風險,決定是否啟動抗病毒治療。NAs 藥物朝著低耐藥性、高病毒抑制方向發展。在 NAs 出現之前,HBV 感染治療比較棘手,缺乏 有效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