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分享EFFORT研究結果:替比夫定優化治療降低耐藥率至3.3%

2020-12-07 美通社

上海2017年2月20日電 /美通社/ -- 第二十六屆亞太肝病學會年會(APASL)在滬盛大召開。會議分享了中國研究者及中國慢B肝患者為核心的EFFORT研究5年結果:基於替比夫定治療慢性B型肝炎中國路線圖,慢B肝患者使用替比夫定優化治療方案5年,病毒學應答率為90.9%,耐藥率僅為3.3%,此外,EFFORT研究最新結果還提示,患者停藥12周時HBV DNA水平以及治療結束至停藥12周血清HBsAg定量變化是停藥後復發的獨立預測因素。

亞太肝病學會主席、南方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侯金林教授表示:「EFFORT是一經典臨床研究,產生許多重要的臨床研究結果,這次會議上報告的結果再次證實了替比夫定經過優化治療可以大幅度減少耐藥產生。替比夫定個體化治療慢性B型肝炎中國路線圖和不斷更新的EFFORT研究結果為B肝治療策略提供了科學理論和實踐基礎。」

 

EFFORT研究5年結果:替比夫定優化治療可改善療效,降低耐藥率至3.3%

亞太肝病學會年會上分享了慢B肝領域EFFORT研究5年研究結果:替比夫定優化治療組病毒學應答率為90.9%,耐藥發生率低至3.3%。這一結果再次驗證了「替比夫定治療慢性B型肝炎中國路線圖」的科學性和臨床指導意義。此外,研究最新結果還提示:患者停藥12周HBV DNA水平和治療結束至停藥12周血清HBsAg定量變化是停藥後復發的獨立預測因素。

EFFORT是一項由中國研究者設計的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研究,於2009年在中國正式啟動,共入組599例HBeAg(+)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研究隨機分為優化治療組(n=300)和單藥治療組(n=299),其中優化治療組指根據患者在治療24周時應答情況對治療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提高治療效果。

EFFORT研究回顧:2014年其2年研究結果已初顯成效

2007年,替比夫定在中國獲得批准上市。2008年,我國權威專家討論制定出「替比夫定治療慢性B型肝炎中國路線圖」,為EFFORT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並且替比夫定GLOBE研究回顧性數據分析也發現,治療早期(24周)獲得病毒學應答的患者可獲得更好的治療2年療效結果及較低的耐藥發生率。

2014年,EFFORT研究2年結果在美國肝病學會(AASLD)會刊《HEPATOLOGY》上刊登,結果顯示:優化治療組的病毒學應答率、病毒學突破率和耐藥發生率分別為76.7%、6%、2.7%,單藥治療組三組對應數據為61.2%、30.4%和25.8%。

我國是肝炎大國,B肝病毒感染者約7000萬,其中部分感染者可能發展為慢性肝炎,即慢性B型肝炎患者,少數患者可能進一步發展為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數據顯示,全球肝癌患者中,75%以上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致。為攻克B肝,全球藥企和醫學工作者不斷創新、研究和進步。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耐藥率超醫生預期 港大深圳醫院聯合首發深圳地區幽門螺...
    感染患者對抗生素耐藥率超預期 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率較高。研究結果顯示,深圳地區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對於抗生素耐藥率為:阿莫西林1.3%、克拉黴素34.1%、左氧氟沙星42.4%、甲硝唑92.5%、呋喃唑酮、鹽酸四環素為0,而甲硝唑、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聯合耐藥率為56.2%。
  • 克服PD-1 耐藥難題,肺癌疫苗 III 期研究獲陽性結果
    在臨床實踐中,不少肺癌患者失望地發現,這種療法對自己無效,耐藥後的治療更是棘手。 如何打破瓶頸,拯救 ICI 治療失敗的肺癌患者?醫藥界給出了一個創新療法——Tedopi 疫苗。近日,其 III 期臨床結果公布,數據振奮人心。 什麼是 Tedopi 疫苗?
  • 迎戰高度耐藥肺結核,40年第3款治療藥物在美獲批!
    儘管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療藥物相繼問世,使抗擊結核病之戰取得階段性勝利,但由於細菌耐藥性日趨嚴重,耐多藥結核病和廣泛耐藥結核病為結核病治療帶來極大挑戰。因此,亟需一款療效佳、能對抗耐藥菌的抗結核新藥。當地時間8月14日,美國FDA批准pretomanid作為與貝達喹啉(bedaquiline)和利奈唑胺(linezolid)聯合治療方案的一部分,治療特定類型的高度耐藥肺結核患者。「此次批准對於高度耐藥肺結核患者來說是一次勝利,」結核病聯盟總裁兼執行長梅爾·斯皮格爾曼表示,「這一新方案有望為患者提供更短、更易管理、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 《自然-癌症》:治療白血病,科學家找出對常用激素耐藥的關鍵基因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科學家們最近發表了一篇有關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研究論文,為一種常用治療藥物的耐藥現象找到了背後負責的基因,並由此提出有助於克服耐藥性的潛在治療方案。
  • 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方向,替諾福韋酯耐藥發生率低,靶向性高
    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方向,替諾福韋酯耐藥發生率低,靶向性高 免疫耐受狀態下 B肝抗病毒藥物研究方向,過去一直受到核苷類似物(NAs)耐藥率高問題困擾。
  • 對抗耐藥菌!默沙東抗生素複方新品IMI/REL獲美國FDA優先審查,治療...
    此次NDA申請批准IMI/REL用於治療選擇有限或無替代療法的成人患者,治療由某些易感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複雜性尿路感染(cUTI)和複雜性腹腔感染(cIAI)。relebactam是一種二氮雜雙環辛烷抑制劑,具有廣譜抗β內醯胺酶活性,包括A類(超廣譜β內醯胺酶和KPC)和C類(AmpC酶)。
  • EADV 速遞:阿達木單抗治療中國銀屑病患者的真實世界研究結果如何?
    日前,該大會發布了關於阿達木單抗在中國中度至重度銀屑病患者真實世界研究(ADAPT研究)的中期分析結果,證實了阿達木單抗對中國銀屑病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1]。 1 ADAPT研究中期分析搶先看!
  • 卵巢癌化療耐藥後,如何另闢生路?
    有研究顯示,部分PARP抑制劑耐藥後,不影響後續化療效果。  另外,AZD1775(針對P53突變,大多數卵巢癌患者有此突變)聯合化療的效果也令人鼓舞,在某專門針對卵巢癌的二期臨床試驗中,招募了24名對鉑類藥物完全耐藥、且P53突變的卵巢癌晚期患者,讓他們接受3周一療程的AZD1775聯合卡鉑治療,結果顯示,總的有效率為43%,其中包括6%的病人腫瘤完全消失,有1人已經維持了42個月,迄今未見復發。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為什麼分絕經前後?治療要多久?耐藥怎麼辦?
    若腫瘤組織中低分化、或淋巴結轉移1—3個、或腫瘤直徑>2cm術後復發的風險增加,推薦用卵巢功能抑制+「他莫」類藥物治療。若淋巴結轉移≥4枚,則復發風險更高,推薦用卵巢功能抑制+「曲唑」類藥物治療。卵巢功能抑制有3種方法,雙側卵巢切除手術、卵巢功能抑制劑以及局部放療。放療對周圍正常組織有損傷,不常用。
  • 環狀RNA臨床潛力可期,有助腫瘤患者耐藥難題
    MTT法檢測結果顯示circ_0035483在吉西他濱處理的TK10細胞中高表達可提高細胞活力,誘導吉西他濱耐藥。circ_0063809、circ_0002483與紫杉醇:研究證實circ_0063809在紫杉醇抗性組織和細胞中上調,體外和體內實驗表明,沉默circ_0063809可促進紫杉醇耐藥卵巢癌細胞的細胞毒性。
  • 對抗耐藥菌!默沙東創新抗生素複方產品Recarbrio在歐盟獲推薦批准...
    現在,CHMP的意見將遞交至歐盟委員會(EC)審查,後者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做出最終審查決定。Recarbrio是一款新的固定劑量組合抗菌素,如果獲得批准,將適用於:用於治療方案有限的成人患者,治療由需氧革蘭氏陰性菌導致的感染。
  • 泰瑞沙在早期EGFR突變肺癌輔助治療中可降低82%腦部復發風險
    [4]-[5] 研究結果已於9月19日在2020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線上年會的主席論壇環節發布(摘要編號:LBA1),研究的主要結果也同步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分析結果提示,奧希替尼輔助治療組較安慰劑組有更少患者出現了復發或死亡(11% vs. 46%)。
  • 越南抗生素耐藥率排名亞太地區第四,中文-越南語對譯
    越南抗生素耐藥率為40%,在亞太地區排名第四。這是胡志明市傳染病協會主席阮文永州博士日前在「胡志明市預防和控制抗生素耐藥性」研討會上提供的信息。該研討會是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的活動之一。
  • 一文讀懂高危MCL的診斷及治療
    最近的一項回顧性研究數據顯示,與常規免疫化療相比,接受伊布替尼治療的患者生存率較高,1年無進展生存(PFS)率分別為49%和6%。目前尚無治療手段可以有效預防中樞神經系統復發。儘管伊布替尼對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有一定作用,但是其作為一線治療長期隨訪後CNS復發的機制尚未明確。
  • 降低37%死亡風險 強生Darzalex皮下注射治療骨髓瘤3期臨床成功
    試驗結果表明,將Darzalex Faspro與新基(Celgene)的Pomalyst和類固醇地塞米松聯用,可以減緩骨髓瘤疾病進展,與Pomalyst和地塞米松聯用相比,可降低患者死亡風險達到37%。
  • 科學家實現可導致治療耐藥的單細胞變異性調節因子的遺傳篩選
    科學家實現可導致治療耐藥的單細胞變異性調節因子的遺傳篩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29:56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rjun Raj、Junwei Shi等研究人員合作實現可導致治療耐藥的單細胞變異性調節因子的遺傳篩選
  • 一項新研究顯示:每天飲用蔓越莓汁可能有助於降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
    據國際醫學期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G&H)在8月份發表的一項研究[1]顯示,中國科學家在試驗中發現每天2次飲用240毫升含有44毫克原花青素的蔓越莓汁可能有助於降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是I類致癌因素,也是包括胃癌在內許多胃病的致病因素。
  • 前言進展搶鮮看:PS評分較差患者,接受阿來替尼治療安全有效嗎?
    筆者整理了四項研究,與大家分享。作者:醫者仁心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PS評分較差患者,接受阿來替尼治療安全有效嗎?從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這項研究共納入18例ALK重排且PS評分大於等於2分的患者,其中2分、3分和4分的患者分別有12例、5例和1例,中位隨訪時間27.3個月。患者中位PFS為16.2個月,中位OS為30.3個月,3年OS率為43.8%(圖1)。PS評分為2分和3-4分患者的OS分別為20.5個月和未達到。
  • 針對肺癌「鑽石」突變耐藥難題,第四代靶向藥來了!
    3ALK抑制劑耐藥機制全盤點,新藥研發持續發力!第四代抑制劑的研究進程使我們歡欣鼓舞,接下來科普君帶大家一起看看,從一代藥到三代藥的耐藥都是怎麼發生的?發生耐藥後,又該如何解決呢?[2]在 ASCEND-4 研究中,塞瑞替尼一線治療 ALK 陽性 NSCLC (非小細胞肺癌)獲得了很好的療效,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期(PFS)幾乎延長一倍, (16.6個月 vs 8.1個月)[3]。
  • 結核病越來越耐藥?別怕,新藥治癒率高達85%
    慢性傳染病中的「頭號殺手」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我國在結核病控制和預防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1990年到2010年期間,結核病患病率降低一半,死亡率降低80%;2000年到2019年,發病率降低45.7%,其中2015年到2019年發病率下降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