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幕人物|陳燁林:外練身材 內修演技 在中國戲曲中汲取表演養分

2020-12-26 悅幕電影觀察

文/聽林

編輯/申敏

立秋已過,白露未至,與陳燁林的專訪約在天氣轉涼的處暑。我們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走入一間三面都是鏡子的排練廳,陳燁林正安靜地坐著等候。他身著白色休閒上衣,深藍牛仔褲,腳穿黑色帆布鞋,搭配那張劍眉朗目,五官分明,辨識度十足的臉,英俊帥氣範盡顯。初次見面,陳燁林比我想像中更為平易近人,兼具沉穩與清冷的氣質。

雖已立秋,午後的北京依舊帶有燥熱,但在採訪中,陳燁林不時講出的冷笑話,有趣的小故事,與獨到的表演理念,讓這個午後不再沉悶。聽有趣的靈魂,講有故事的人生,是一段美好且值得回味的經歷。

偶像外形,實力演技,高標準要求自我

今年的陳燁林,戲裡戲外格外繁忙。採訪時,他剛剛結束時尚大片的拍攝,專訪結束後,還趕著去拍攝趙寶剛導演的新劇《青春鬥》。今年3月起,他主演的《烈火如歌》《調香師》接連與觀眾見面。隨著劇集的熱播,陳燁林的人氣水漲船高,開始為更多觀眾所知。

《烈火如歌》自開播便備受網友們的關注,累計播放量高達81億。其中,陳燁林飾演的姬驚雷,是烈火山莊三弟子,正義凜然、豪氣沖天,對小師妹疼愛有加,對大師兄情同手足,對山莊更是赤膽忠心。該劇播出後,眾多粉絲跑到陳燁林的微博下留言表白:「心疼」姬驚雷,愛上陳燁林。

《烈火如歌》姬驚雷

《烈火如歌》劇播期間,陳燁林變身宣傳小能手,與網友親切互動。姬驚雷出場後被網友稱為「雞精雷」,他認為這是網劇遇到觀眾後意料之外的化學反應,欣然接受。

正在愛奇藝播出的網劇《調香師》中,陳燁林一人分飾兩角,凜若冰霜的「青澤」和忠心耿耿的「辛夷」。一個理性、一個感性,陳燁林在鹽甜之間切換自如。

《調香師》青澤

《調香師》辛夷

《調香師》拍攝於2016年,兩年後再看自己演戲的狀態,他略帶遺憾:「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想將一些地方演的更好些。」說到這裡,一直面帶笑容的陳燁林,臉上浮現出一絲嚴肅,演員對表演精益求精的執著勁,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12月份,國內首部古裝異能勵志網劇《重明衛》即將登陸搜狐視頻,陳燁林在劇中飾演思維開放,價值觀另類的科學怪人段謹,這是陳燁林演藝生涯的又一突破。

《重明衛》段謹

「我之前演的角色大都是比較外放的少爺、公子之類,段謹是內心澎湃、外表平靜的性格,人物的表演空間更大。」

如何能夠在細節和微表情上表現出人物特質?陳燁林開啟了角色塑造之路。

為此,他在研究明史,吃透劇本的基礎上,觀看中央12套的法制欄目與法醫紀錄片,學習法醫知識,揣摩真實法醫的人物狀態。

《重明衛》段謹

劇中的段謹思維清奇,性格高冷,拍攝現場陳燁林也化身「冷笑話大王」與「話題終結者」,代入段謹的角色與大家聊天。「他們覺得:『天哪你不要說話了,好冷』。我說天這麼熱,就是要冷一點才好啊。」回憶拍攝趣事時,陳燁林忍不住嘴角上揚,興奮的比划起來。

在橫店拍攝時正值驕陽似火的夏天,除酷熱的天氣外,多是夜戲。談及這些拍攝的艱辛,陳燁林卻滿是輕鬆與無謂,在他看來,身體上吃的苦不算什麼,以職業演員的標準要求自我,為塑造角色而克服一切,都是該做的事。

愛看電影,愛觀察他人,少年的電影之路

生長在海濱城市青島,陳燁林小時候常與家人一起看電影,結束後再去海邊散步。

彼時,陳燁林坐在黑暗的電影院中,一束光照來,人物或哭或笑,演繹百樣人生。由此,陳燁林感受到了電影的魅力。「非常痴迷電影中的人物,常常想如果是自己演,會是什麼樣子。」這些潤物無聲的電影文化滋養,鑄就了他對光影藝術的信仰。

少年陳燁林常常一個人坐在海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一位爸爸領著兒子,在海邊散步時,夕陽將兩個人的影子拉的很長,他想像這兩人會有怎樣的互動。

當年的他並不知道這就是觀察人物,但心細的特質,已在愛思考的少年心中,埋下了種子,在日後的演藝生涯裡生根發芽,讓陳燁林的人生有了美麗的弧光。年少的他,並沒有覺得自己長得好看。不仰賴於容貌,才會更著眼於生命質地的錘鍊。

中學時代,陳燁林是學校的文藝分子,登臺唱歌,主持活動,都會嘗試,「可能演的不怎麼樣,但當時很開心。」爽朗的陳燁林開心的說道。

高二那年,陳燁林確定了自己不想過按部就班的生活,報考了藝術院校。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陳燁林被四川大學表演系老師一眼相中,後者成為他本科的班主任。

回溯陳燁林的大學階段,他對戲劇的探索不止於表演,還包括劇本創作和團隊合作。那時的陳燁林常常與同學排練原創話劇到晚上12點,不知倦怠。也正是四年大學時光,讓他的藝術修養急速增長,為日後的綻放奠定了基礎。

讀書時,正值雙十年華的陳燁林參加了湖南衛視「十八歲的選擇——成人禮盛典」之「尋找青春發言人」的招募活動,當選為青春代言人,並在湖南衛視的舞臺上亮相。表演時,陳燁林穿的服裝不合身,他走秀走到一半停下來,看看觀眾,過了會系上扣子,整理衣服,再和他們揮手,讓觀眾感覺是臺下有人說出了他服裝不合身的問題。打破第三堵牆的表演,收穫的現場效果非常好。青春意味著無數種可能,彼時的陳燁林在無畏的裹挾下一路向前,書寫別樣人生。

大三時,因資質甚佳,表演功底深厚,陳燁林經朋友推薦去試鏡。不料一舉通過,與劉亦菲、宋承憲合作出演電影《第三種愛情》。拍攝時,演員身份之外,陳燁林主動請纓擔任導演助理、執行導演。雖然累,但是能夠與大家共同為一部戲忙碌,他覺得很值。

彼時,他的微博名為「陳燁林在上升期」,他將自己比作水杯,「每天都在接納新事物,在進步。」

陳燁林的付出很快有了回報,剛畢業,他便獲得了出演首部網劇《學姐知道》的機會。「拍一場參加前女友婚禮的戲時,我與新郎握手後用衣服擦手,西裝的吊牌露出來了。我以為會剪掉,沒想到導演放進去了。後來看彈幕時,有觀眾說這人哪怕借衣服,也要噁心結婚的兩人,個性鮮明。」憶起拍攝過程時,陳燁林反思並總結角色塑造的方法,「通過小細節的設計,能讓人物形象更加飽滿。」

同年,陳燁林主演民國武俠喜劇《大俠黃飛鴻》,原本只有兩集戲份,但他出彩的演技和認真的態度獲得了導演組一致認可,主動提出加重他的戲份。於是便有了後期頻頻現身的大反派理察建國。

當時中國的網劇正處於野蠻生長的瘋狂階段,演員的工作規範還不太完善,經常連軸轉。《大俠黃飛鴻》採用了邊拍邊播的模式,零下十幾度的北京郊外,通宵拍攝是常事。這樣的高強度工作,在陳燁林之後主演的劇中也不時出現。忙碌之餘,陳燁林也在舞臺劇《報告老闆》中磨練角色,積澱表演經驗。

陳燁林很感謝當年的那段艱辛歲月,日子雖苦,但卻是自己演員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階段。在那三年裡,陳燁林靜心修煉演技,塑造了一個個鮮活豐富的角色。

看畫展,研究戲曲,從經典藝術中汲取表演養分

出道三年來,陳燁林享受在一部部影視劇中詮釋每一個角色的人生,打破自我,塑造人物。關於如何拿捏不同角色之間的表演尺度,陳燁林直言,「雖然不同人物間的時代背景、外在環境不同,但人性是相似的,抓住他們在不同階段的變化,人物自然會真實可信。」

「世界有三大表演體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驗派,布萊希特的間離派和梅蘭芳的梅式戲劇。之前我接觸前兩種比較多,其實梅式戲劇的表演方法非常值得學習,中國戲曲裡的生旦淨末醜,已經涵蓋了人物非常多的性格狀態變化,表演上講的是氣質與氣勢的傳達。」對於演技,陳燁林的思索從未停止,這是一位專業演員的職業進階之路。現在,他也經常與黃梅戲、川劇演員交流,從經典藝術中汲取表演養分,提升個人氣場。

敏銳感知、想像豐富,好演員在擁有這些特性時,敏感與脆弱亦相伴而來。遇到低谷時,陳燁林會積極擺正自己的心態,「有些事當下不好,其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過了這段時間後,就會不一樣,凡事要想好的一面。」

前年生日這天,陳燁林半夜收工後回到酒店,微博寫道:希望成為最好的自己;去年生日這天,他手執花束,希望每天都要開心;今年,少年眼神依舊清澈,亦愈加堅定,他希望通過健身,能夠遇到更健壯的自己,飾演更多有厚度的角色。

回望自己入行的這三年,陳燁林能夠感覺到自己生活與生命的寬度在不斷擴大,「以前我的興趣範圍很小,現在會對越來越多的事情感到好奇,想去做。以前我不擅長和人交流,現在更能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相處的更好,越來越投入生活。」

不拍戲的平凡日子裡,陳燁林自己做飯,在家聽交響樂,練吉他,學現代舞,到書店淘來莫言和餘秋雨的書籍,也會穿越大半個城市看畫展、聽音樂會。。在他看來,難得的休閒時光也是對自己的修煉,一邊做著喜歡的事,豐富內心;一邊從生活點滴中汲取表演靈感。

因酷似崔始源的俊朗外表,陳燁林一度被稱為「小崔始源」,說到這裡,陳燁林笑言,「聽到別人這麼叫,我是開心的,畢竟崔始源很帥,那說明在他們心裡我的相貌也是不錯的。」

他頓了頓,思索片刻後說道,「長相會讓導演覺得你適合哪方面的角色,有一定的影響。但我還是想在表演上,有更多自己的東西。當下的我無法改變自己的容貌,那就演好角色,做到極致。當我閱歷多了後,再去演有厚度的角色,會有更多的個人特質去塑造更好的角色。」

當艱辛褪去,成熟與理性隨之而來。陳燁林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知道邁出的每一步應該往哪個方向前進。他也懂得如何藉助出色的外表去拓寬自己的戲路,在不斷與自我過招的過程中,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這位90後演員陳燁林,正在迎來屬於自己的最好時光。

「悅幕中國電影觀察」新媒體矩陣:

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騰訊新聞|百度百家

企鵝媒體|UC平臺|搜狐新聞|新浪微博

相關焦點

  • 陳燁林:26歲,迎來最好時光
    2018年9月1日,青年演員陳燁林迎來自己26歲的生日。暑熱已過,秋高氣爽,陳燁林在生日當天接受了悅幕Star的專訪:「大家好,我是陳燁林!26歲,正是朝氣蓬勃的年紀,從2014年以網劇《學姐知道》出道,陳燁林已經在演藝道路上探索將近四年。如今的他外煉身型,內修演技,正尋求著演藝事業的進一步突破。
  • 陳燁林《烈火如歌》收官 走心出演獲贊「演技派」
    網易娛樂4月10日報導 近日,由周渝民、迪麗熱巴、張彬彬、劉芮麟、陳燁林主演的超級劇集《烈火如歌》終於甜蜜收官,截止發稿,《烈火如歌》播放量達60億,以壓倒性的優勢穩坐2018年第一季度播放量冠軍寶座古裝劇偶像級班底,匠心精良的製作,跌宕起伏的劇情,都成為觀眾和媒體在各社交媒體平臺熱議的話題,而劇中陳燁林飾演的姬驚雷,憑藉英氣十足的外表、耿直深情的人設和全程在線的演技,獲得了眾多網友們的認可。《烈火如歌》改編自明曉溪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烈火山莊繼承人烈如歌,因十九年前的塵封往事捲入江湖情仇恩怨之中的故事。
  • 小鮮肉陳燁林,演技老成,性格正派
    所以在包裝偶像的時候都會開始注意,不僅要在外表上吸引網友,而且在表演能力上面也要過關。陳燁林從演員,怎麼說呢?在他的身上有著當代小鮮肉偶像該有的外貌,當然,他的專業水平也是擺在那裡。有看過他出演的角色就會知道陳燁林表現出來的演技實力還是頗有看點,而這一部他出演的古裝作品,可以說是古裝劇的偶像劇。雖然情節有一點,但有著大俠風範為主的劇情線路還是挺抓人眼球。
  • 聊聊戲曲表演中的「絕活」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說戲曲表演之不易,非須經過長期訓練不可。衡量一個劇種是大劇種還是小劇種、一個戲班是職業戲班還是業餘戲班、一個藝人是受過科班訓練還是半 路「下海」,其表演基本功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然而,一個戲曲藝人要想走紅,成為有票房號召力的名角,僅有大家都須掌握的行當基本功還不行,還要有「絕活」。
  • 「戲曲知識」戲曲表演的四種基本功(唱、念、做、打)(續)
    當演員掌握了這一切時,更重要的則是善於運用聲樂技巧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感情與精神狀態。幾百年來,戲曲美學中一直有傳聲與傳情的分歧,有的演員側重音色和唱腔旋律的美,講究唱出韻味;有的演員則著重中氣充沛、字正腔圓,主張首先要唱出感情。卓越的演員大都把傳聲與傳情結合起來,通過聲樂的藝術感染力,表現劇中人的心曲。
  • 【戲曲知識】戲曲中的文/武樂隊在戲曲表演中的使用技術
    戲曲音樂中的打擊樂、彈撥樂、管弦樂等組成的節奏不是獨立於表演之外,而是結合戲曲情境和演員的形體動作來表演的,它也和渲染整個舞臺氣氛不能分割。有時人物還沒有上場,舞臺上已充滿了音樂所創造的氣氛,或如表現狂風驟雨氣勢的〔急急風〕,或如表現閒庭漫步的〔小開門〕等,這些演奏本身,很難說有什麼具體情緒的規定性,可以靈活運用,但也並不是毫無基本格調。 音樂節奏和形體節奏又是互為作用的。
  • 小議:戲曲動畫人物的創造
    它包括:劇本、表演、音樂、布景、服裝、化裝等。在中國戲曲中有諸多優秀的劇目和故事,很多是家喻戶曉的,在此基礎上改編的動畫片很容易讓觀眾接受。而且這些劇目和故事都非常地完整,並且很有趣味,這正是目前的中國動畫片所缺少的,借鑑戲曲的題材會使動畫的創作更加豐富多彩。不同故事內容的動畫片相應地有不同的風格類型。
  • 打擊樂與戲曲表演相映生輝和節奏
    戲曲是以虛擬為主要表現形式、「四功五法」為主要表現手段的綜合性舞臺藝術,是我國特有的、獨具風格的戲劇形式。戲曲音樂是中國戲曲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文場、武場,文場指管弦樂,武場指打擊樂。打擊樂是構成戲曲音樂總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獨具特色的旋律、豐富多彩的內容、靈活多變的表現手段,通過音響的製造與表演相配合,使審美主體(觀眾)利用聽覺感受,把聲音體態形象化。歐陽予倩先生說過:「中國戲曲是以鑼鼓起家的。」戲曲鑼鼓音樂是伴隨戲曲表演而產生的,它離開了表演就會變得抽象乏味;戲曲表演如果沒有鑼鼓音樂的配合也會顯得軟弱無力,甚至根本無法去表現。
  • 《安家》捧紅陳燁林 網友卻發現他撞臉吳亦凡
    那麼演員陳燁林的電視劇在安家演員表中演的誰?他憑藉著《安家》中的「小天天」一角引關注,劇中,他是張乘乘情夫,那現實中陳燁林的女友是誰?陳燁林的感情生活是怎麼樣的呢?經過搜索發現,陳燁林感情八卦報導鮮少甚至可以說為零,至於說到陳燁林女友是誰,自然也還沒有曝光或者是說公開的。
  • 習近平從歷史中汲取了哪些養分?
    習近平重視歷史、學習歷史、研究歷史,他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善於從歷史中汲取人生智慧和治國理政智慧,引經用典是他講話的鮮明特色。  黨建網微平臺帶您一起了解習近平關於歷史的基本觀點。  ——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二、歷史的重要性  給人類帶來智慧  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需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採各國文明之長。
  • 陳燁林《調香師》分飾兩角 演繹雙重魅力
    網易娛樂7月25日報導由小愛、葛布、陳燁林等人聯袂出演的唯美仙俠系列網劇《調香師》自7月18日正式上線以來便憑藉著奇幻的劇情吸引了眾多網友的注意。演員陳燁林首次嘗試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高冷的神仙大哥「青澤」和忠心耿耿的護衛「辛夷」。兩個人物多樣的個性和精緻的造型都讓粉絲們驚喜不已。在前兩集中,陳燁林飾演的辛夷剛一登場便因一段帥氣的拔劍動作「英雄救美」而吸引不少觀眾,迷妹們紛紛在彈幕中表示「這樣帥氣又勇敢的小哥哥請給我來一打」!
  • 漫談中國戲曲人物——黃工
    ——《西京雜記》這個故事出自於中國第一個戲曲劇目——《東海黃公》。所謂的劇目,就是按照劇本來演出,有特定的故事情節和表演方式。漢朝以前的歌舞演出都沒有情節設定,由歌舞藝人隨興所至,而《東海黃公》劇目上演的衝突矛盾是按照事先規劃來排演的。這個劇目為我國戲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中國古代戲曲表演場所,有哪些講究和典型特徵?
    表演場所是戲曲藝術的承載體,並在戲曲的發展和弘揚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其獨特的場所文化,這種場所文化不僅是整個戲曲文化的有機組成,也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有別於他國戲劇的重要標誌,所體現的是中國人規約禮法與凝於傳神的人生哲學,對其進行研究有助於深入認識我國戲曲文化的精神內核,同時以表演場所為對象,也可以揭示中國傳統人文思想,與戲曲舞臺藝術之間的必然性聯繫,這對於當前我國發展和弘揚傳統文化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 小劇場戲曲展演日趨成熟 帶動戲曲表演新發展
    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用了六年時間步入了成熟階段。越來越受到全國戲劇界的關注與從業者的參與,漸成氣候,未來可期。從劇目上看,審美性、藝術性、思想性愈發精到。思想的啟發、藝術的審美都已經進入了新的層面。崑劇《草橋驚夢》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以為它是小劇場戲曲最應有的當代容顏。雖是張生獨角戲,卻展示《西廂記》最多情的樂章。碧雲天,黃花地,霜林醉染。
  • 「中國戲曲十大青年領軍人物」評選 福州楊帥獲全票通過
    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文 圖片由當事人提供  今年1月1日至4日,全國14個代表性劇種的18位優秀青年演員齊聚西安,參加戲曲電視文化類節目《擂響中華》第三季「中國戲曲十大青年領軍人物誕生記」的錄製。經過多輪較量,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的楊帥,在9位梅花獎獲得者組成的評委團全票助勢下,獲得「中國戲曲十大青年領軍人物」稱號。
  • 戲曲 京劇的藝術特點
    如果同一齣戲中導板太多,琴師會多用不同的花過門伴奏,以免產生聽覺疲勞。悶簾導板與一般導板的唱法基本一致,但是在演員沒有上場的情況下先在幕後唱的,如《消遙津》中的劉協(漢獻帝)在幕內有一大段唱"父子們在宮院傷心落淚"就是悶簾導板,唱完後人物才出場。但這是二黃導板,不是西皮導板。
  • 陳立農演技尷尬,線下活動無精修生圖來襲,這樣的身材有點嚇人
    陳立農自出道以後就資源不斷,毫無經驗的演藝圈新人第一部戲就出演主角,演技方面貌似還需要再磨練,而生圖下的他身材著實讓人嚇一跳。陳立農飾演的王子進在電影裡很多情緒的飾演上都略顯生澀,就如同他開始參加偶像練習生時第一次表演結束後的笑容一樣,表情很到位,情緒卻沒有什麼感染力,因此陳立農在電影裡表演還是比較尷尬的。而陳立農的粉絲也都明白他還是一個新人,所以陳立農差強人意的表現都很好地包容了。
  • 中國戲曲文化周舉辦
    本報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賀勇)在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之際,2020(第四屆)中國戲曲文化周推出敬老愛老系列演出活動。北京園博園裡,悠揚婉轉的唱腔,精彩絕倫的亮相,惟妙惟肖的演技,引得人們拍手叫好。
  • 中國五大類戲曲釋義
    釋 義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各種表演藝術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更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 電視劇中的戲曲之美
    朱淵如今,不少熱播電視劇裡,常能聽到中國傳統戲曲之音。比如重播了好幾回的電視劇《大宅門》,聽到那一句字正腔圓、中氣十足的「由來一聲笑」,就知道劇開始了;去年的爆款《都挺好》中,幾乎每集都能聽到瀰漫在蘇州弄堂裡的彈詞開篇;又比如,前不久播出的《新世界》,主角孫紅雷一出場,戲曲的鑼鼓傢伙就敲響起來,顯得頗有氣場;還有眼下正在網上熱播的《鬢邊不是海棠紅》,索性聚焦了梨園故事、伶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