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不留家庭作業! 三任校長接力「高效課堂」

2020-12-24 半月談網

動力航模社團讓學生夢想成真

不留作業和提高成績是否矛盾?瀋陽鐵路第五小學用34年實踐給出了近乎完美的答案。

當眾多家長奔跑在課外輔導班、為陪孩子寫作業而焦慮時,這所小學三任校長堅持34年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實施愉快教育改革試驗,學生在興趣引領下高效融入學習,在愉快教育理念下減負提質。

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

「只有教不明白的老師,沒有學不會的孩子。知識點就那麼多,用不著留作業反覆練習。」老校長張秀金說。

鐵路五小不留書面家庭作業源於1984年。那時,學生負擔很重,時任校長張秀金決定在全校推行減負,先搞了一個試點班。方法很簡單:向課堂要實效,增加師生互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半年下來,試點班的成績明顯高於其他班級。從此,全校一至六年級都不留家庭作業了。

「高效課堂」是採訪中老師們提到的高頻詞。「題海戰術是一個誤區,教師要把最精華的知識點濃縮到課堂上,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現任校長於瑩說,教師要保證學生每一堂課、每一天、每一階段所學的知識都能在課堂上全部吸收消化,這叫「三清」制度。

為實現「三清」,在鐵路五小,教師把大量精力用在備課、教學交流上,保障教學的高品質。五年級於淼老師來到鐵路五小後,所有校領導集體聽課,為她出謀劃策,指導改進課堂教學,在2017「和平區好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中,她獲高年級語文學科冠軍。

為提高學生高效學習的能力,學校每天下午開設一節15分鐘微型訓練課程。從低年級的限時書寫、限時記憶,到高年級的思維導圖整理交流微型課程設置,使學生記憶、傾聽、概括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極大改善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34年來,鐵路五小歷任三任校長,不留書面家庭作業的傳統一直保留了下來。對於現任校長於瑩來說,堅持不留家庭作業所要承受的壓力,這些年來只增不減:雖然取消了小升初,但升學壓力前移,家長對孩子期待更高,各類考試難度也不斷提高,不留作業這一招還能否好用?

「只要教育理念正確,有決心堅持,『自主高效』的課堂教學得以實現,就不需要家庭作業。」從參加工作起就在鐵路五小、從教26年的於瑩探索「學生即未來」的教育主張,把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兒童提供適切教育作為核心理念,制定了學校的教育策略和行動方略。

如今,鐵路五小3個校區已有67個教學班,3100餘名學生,仍然堅持全部不留書面家庭作業。

讀書節圖書交換小超市一片火熱

學生放學之後做什麼?

課後不留書面作業,學生回家後做什麼?學校就完全不管了嗎?

放學後,鐵路五小二年級學生史殿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又一次投入到自己最喜愛的冰球訓練場上。他已練習冰球近一年,並在遼寧省冰球聯賽上有過精彩表現。兩個小時的訓練結束後,回到家裡他首先打開電視,不是為了看動畫片,而是收看整點新聞,臨睡前,又看了一會兒班主任推薦的課外書《神奇的校車》。

在鐵路五小,沒有統一的書面作業,但每個孩子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安排放學之後的生活:讀小說、做手工、練書法、跳街舞……

據介紹,為豐富學生課外活動,鐵路五小推薦「有字書」和「無字書」。「有字書」即傳統書籍,通過定期推薦書籍,開設每周一小時閱讀課,每月一次讀書交流,每學期一次讀書節等,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能力和品質。「無字書」即新聞,通過引導學生每日閱讀報紙、聽廣播、關注網絡新聞等,並在每天晨讀時進行學生自主「播」「評」「辯」新聞。

學校開設了智慧機器人、奧爾夫音樂、數字美術等20門必修課,成立了科技、藝術、健身、讀書社、英語俱樂部等60多個選修社團,幫助孩子定位自己,找到自己的興趣特長。同時,進一步豐富學生在校和課後生活,不讓他們在「書山題海」中淹沒。

實踐課程走進中華餃子文化

愉快教育讓學生享用不盡

鐵路五小四年級家長「天天爸爸」在2016年寫給全體一年級新生家長的開學寄語裡說:「學校的辦學特點是不留作業、讀書、播新聞,用好了這些特點,孩子的知識面和學習效率都會變得不一般。」

四年級學生李嘉熙原本學習成績普通,有時會出現課堂表現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等情況。加入學校創客空間社團一年來,他成為學習小組的核心成員和科技小明星。他帶領小組成員共同研究的創新作品——「便攜一站式手機伴侶」已入圍2018年瀋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學校2013年畢業生王洪亮現就讀於遼寧省實驗中學,在2016年中考曾以744分(滿分760分)的成績名列全市第三名。在鐵路五小的學習經歷讓他受益匪淺。

「高中的學習很緊張、很辛苦,每當遇到困難時,我總會想起小學的經歷。那時候閱讀的大量書籍,直到現在都記憶猶新;每天早上看新聞播報,讓我養成關注時事政治的習慣,對政治等科目的學習有很大幫助。」王洪亮說,「我印象最深的是機器人社團,培養了我動手、創新、空間思維等多方面能力,解答立體幾何題有時都不用畫圖,在頭腦中就能浮現小學用樂高搭建的形體……鐵五的教育包含了太多對成長有用的東西,等到了初中、高中的時候才慢慢顯露,讓我享用不盡。」

一路走來,疑慮和質疑聲從未消失,但鐵路五小初心不改,堅持探索愉快教育辦學新舉措,不斷推出微課程、科創課程、研學實踐課程等新課程體系,並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成績單:學生學科質量監測名列全區前茅,語文和英語學科成績在全市試驗區55所小學中名列第3名和第4名,近5年獲省以上科技、藝術、體育等榮譽上百項。

於瑩校長表示:「身為基礎教育人,我們將不斷傳承和發揚愉快教育減負提質的思想精髓,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變革條件下的全新領域,從學生學習力和學習習慣入手,著眼學生未來的無限可能,提升童年的生命質量。」(半月談記者 王瑩)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8任校長接力生態教育
    學校的「綠色實踐」已延續24年,先後8任校長「接力」推行生態環境教育,從而帶動學生整體素質優化。  教育改革吹響「綠色號角」  故事從1995年夏天開始,當時適逢教育改革,如何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全國的學校都在努力探索。作為一所山區小學,夏履鎮中心小學教育基礎薄弱,要想走出特色發展之路,談何容易。
  • 作業幫直播課堂下載
    作業幫直播課堂下載軟體介紹:作業幫直播課是百度旗下的一款拍照搜題軟體,作業幫直播課旨在幫助學生們提高孩子學習成績,這裡有各種類型的輔導班,還有針對的家長輔導班,讓孩子跟家長一起進步。
  • 為減輕家長與學生負擔:作業都在課堂上完成,不布置家庭作業?
    取消家庭作業或者說不布置課外作業,我肯定是沒意見的,大多數老師也不可能會有意見吧?所有作業都必須在課堂上完成,也不準布置很多課外作業,這很好呀!學生應該最高興,其次是老師;可是,家長們心裡會怎麼想呢?優秀的學生一樣會自覺完成手頭上所有作業,包括教輔資料上的,同時有剩餘時間還會主動找作業做,或加大課外閱讀量;優秀的家長一樣會督促自己的孩子多「刷題」,隨時檢查他的作業——尤其是理科的計算題、文科的探究題。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因為這樣才能熟能生巧,觸類旁通,同時也不讓孩子放養,歇懶心。完全不布置作業一定弊大於利。
  • 章丘福泰小學校長活躍在課堂
    4月2日上午第二節課,福泰小學三(5)班教室內氣氛活躍,學生興致盎然。原來,福泰小學李枝新校長正在這裡為下周將要舉行的全校數學公開課在進行試講。課堂上,她語言親切、態度和藹,生動的導入、適時的點撥、精心編寫的例題、富有啟發性的提問、精當的練習構築了課堂上一個個精彩的片段,學生積極思考、熱烈討論、踴躍發言,課堂生成不斷。  李枝新校長是全國優秀教師,齊魯名師,曾多次在山東省遠程研修中被聘為省數學專家。
  • 校長大會關注「智能校園」 作業幫智慧教育研究院對話成都七中
    15日至17日,由中國教育報主辦、作業幫協辦的「2020年中國教育報校長大會」在河北崇禮舉辦。15日晚,在智能校園主題圓桌上,成都市第七中學校長易國棟、山東省濱州市實驗學校校長高桂榮、作業幫智慧教育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馮帥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校長分享了智能校園建設的探索和思考,並進行了深入交流。
  • 手把手教你,布置體育家庭作業!
    體育家庭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不僅能較好地促進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鍊,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而且還能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技能,彌補體育課堂運動時間不足等的問題,幫助學生增強體質、達到鍛鍊效果。戶外主題體育家庭作業有登山、徒步、騎行、放風箏等。教師在布置此類家庭作業時需要注意季節情況,避免霧霾天氣,一般安排在周末比較適宜,一個月1~2次為宜,不局限具體項目,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 2.體能主題體育家庭作業 這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鞏固在體育課堂上學習的運動技能,鍛鍊身體素質,提高心肺功能。
  • 讓學生動起來——煙臺九中開展「深度課堂」曬課活動
    周文梅校長向老師們講解「深度學習」課堂充滿活力水母網12月8日訊(通訊員 張濤)近期,煙臺九中開展深度課堂「1+1」曬課活動。活動歷時一個月,旨在激發和引領師生的深度思維潛能,活化教學,實化效能。將「讓學習走向深度學習,讓課堂成為深度課堂」的課堂改革推向深入,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曬課活動首先由語文、數學、英語三大學科的教研組長拉開帷幕。三位組長將自己對深度課堂的理解和設想,在課堂上進行實踐與驗證。每人上午講一節試驗課,全體教師進行評課,然後在評課的基礎上進行調整,下午再上一節改進課。深度思維下的深度課堂設計,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啟發,學習效率和效果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 他是清華大學創始人、第一任校長,也是清華第一個死於任上的校長
    他一生沒有子嗣,生前留下遺言:不留私產,全部財產待夫人過世後捐給慈善事業。他就是清華大學的創始人、第一任校長——唐國安。唐國安1873年14歲的唐國安離開祖國,作為第二批公派留美幼童生,遠赴美國求學。六年後,他考取了耶魯大學法學系。1881年,還在耶魯學習的唐國安因清庭之命,不得不中斷學業回國。
  • 《河南日報》張仲魯:三任河南大學校長的著名高等教育家
    1916年畢業於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17年回河南開封參加招收公費留學生考試,以99分成績名列榜首。1918年赴美國後相繼獲得密蘇裡礦物大學採礦工程學學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工學碩士學位,並於1922年發起組織了以留美學生為主體的「河南礦學會」。
  • 「紅色好故事」高山上的45年接力——記天台縣雷峰鄉衛生院三任院長
    雷峰鄉裡「活雷鋒」,這是陳建前、洪清江、葉挺強三任黨員院長45年接力的一個「紅色好故事」。雷峰鄉裡「活雷峰」陳建前,洪清江、葉挺強三名黨員院長,一任接著一任幹,45年一切為了全鄉百姓的健康,服務的份量,在他們心中就是一座大山的份量。
  • 武漢稻田中學裡,三代師生成同事!一起上演「愚公接力」
    在武漢最偏遠的高中三代師生成了同事上演了鄉村教育版的「愚公接力」▼師徒三人(從左至右:尹奇兵、張利華、吳仲宏)。在張利華老師家裡,他的愛人、同是新洲四中老師的吳鮮桃,展示一根精緻的女式釣竿,笑著說:「這是利華為讓我留在新洲四中而送給我的。」1996年,張利華被分配到新洲四中,擔任高一年級班主任兼物理老師。
  • 名校長訪談|靜教院附校:轉變教學方式,把課堂搬進蘋果商店
    即日起,澎湃新聞推出《名校長訪談》第二季,與滬上校長面對面,傾聽前沿的教育理念,探討教育的無限可能。靜教院附校六(3)班同學把「趣譜TRIP」課堂搬到了「蘋果專賣店」 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供圖當學生們在蘋果專賣店裡用手機或Ipad進行編程時,店內其他客人會好奇地問:「你們都不上課麼?」「我們正在上課呀!」學生們自豪地回答。
  • 蘭州一隻船小學微笑校長和她的「靈動課堂」
    和往常一樣,一隻船小學馬媛校長在7點剛過一點已到了校門。見到一同進校門的老師們,微笑著打招呼,像任何單位的同事之間一樣親切。  有著30年教齡的馬媛讓你猜不出她的年齡,她沒有中年女人的疲憊,大多的時間都在微笑,說話很快,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果斷與熱情。  上午,馬媛隨意走進個別教室裡轉了轉,看了看老師與孩子們。
  • 素質教育在盤錦: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和打造高效課堂
    多年來盤錦教育致力於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和高效課堂的打造上,取得了一系列頗具地域特色的成果。讓受教育者獲得快樂和幸福。圖為具有韻感的盤錦市魏書生中學課間操。 沈殿成 攝  盤錦市極為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包括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健康習慣。這些習慣依託於「七個一分鐘」「八個學習習慣」和自我教育能力的養成。
  • 李寨中學校長馮劉慶:情灑鄉村山裡娃 接力傳承育「山花」
    央廣網晉城10月13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晉城臺李斌)馮劉慶是山西晉城澤州縣李寨中學的第五任校長,他接過前人的接力棒,八年紮根鄉村山區,全面系統地落實實踐教育活動,以實際行動堅守承諾,情灑山區教育。澤州縣李寨中學校長馮劉慶說到,李寨中學正是在踐行這種思想,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實踐。操場邊的三棵梧桐樹枝枝相挨,葉葉相連,遠遠望去三樹渾然一體,生機勃勃。作為第五任校長,馮劉慶也將李寨中學實踐教育活動理念作為努力方向。
  • 桃源九中舉行青年教師智慧高效課堂教學比武
    近日,桃源九中教務處、教科室和工會聯合組織的青年教師智慧高效課堂教學比武暨教育科研成果應用與推廣活動落下帷幕。校長陳立新帶頭聽課活動盛況空前,一大批教學能手脫穎而出,初、高中共21名教師參加教學比武,其中盧文寶等11人獲一等獎,袁娟等10人獲二等獎。
  • 如何實施高效課堂建設?關鍵在於形成課程領導力!
    如何實施高效課堂建設?如何在課改進程中將各項具體行動形成統一性的體系,提升核心競爭力?在筆者看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根本在於形成課程領導力。廣州市南沙區中小學近年來通過實施提升課程領導力項目,構建起課程領導力「共同體」的體系,包括:建立團隊協同力共同體,形成以校長、骨幹教師為核心的課程規劃、開發和實施骨幹團隊;建立課程開發力共同體,以特色課程建設為抓手構建豐富而個性化的課程體系;建立課程效能力共同體,以「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為重點促進課程的高效實施;建立創新平臺力共同體,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形成課程實施和評價技術平臺的課程領導力建設機制
  • 山東省高青一中探索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新模式
    年就探索實施的"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  "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了課堂的面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課堂參與度得到提升,綜合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在今年學業水平考試中,我校十個學科有九個居全市第一名,課堂教學改革促進了學校全面發展。"高青一中校長劉勇說。
  • 福建石獅市教育局:禁止教師要求家長批改孩子作業
    各科任教師應在課內或校內留有學生書寫作業的時間。中午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不得超過1個小時。不得布置簡單重複和懲罰性的作業,不得布置由家長完成的作業。
  • 39歲校長山村任教19年 為留守兒童建「親情家園」
    39歲校長山村任教19年 為留守兒童建「親情家園」「農村的孩子更需要關愛!」抱著這樣的想法,參加工作以來,他多次放棄回市區工作的機會,選擇在鄉村當起了「留守校長」,而且一當就是19年。他叫張鵬鎳。這期間,身邊很多教師都要求回市區工作,但他卻多次放棄了調回市區的機會,被當地的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留守校長」。為留守兒童建「親情家園」「老師,你別再逼他寫作業了,他媽是瘋子,他爸不在家,沒人管他。」1998年9月初的一天,剛到平頂山湛河區張莊小學上班沒多久的張鵬鎳,正在課堂上批評一個小男孩不講衛生、不寫作業,另一名學生舉手說道。張鵬鎳心頭一震,問道:還有誰的父母也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