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臺灣高僧「有話要說」

2020-12-14 臺灣頻道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總能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因其含著「基因」和眾多「傳人」。無論社會變遷、滄海桑田,「基因」總在那裡延續、發展、創新,「傳人」總在那裡孜孜以求,或著書立說載入史冊,或口口相傳「有話要說」。海內海外,僧俗各界,盡皆如是。

  近讀臺灣高僧星雲大師新著《「貧僧」有話要說》,就可以看到這位「傳人」一生都在上下求索,尋尋覓覓,不能不對他肅然起敬。

  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其實是「眾裡尋她千百度」,「就在燈火闌珊處」。她是中華民族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代代相傳的獨特精神標識,植根於文化沃土,融入了民族血脈,滲透到方方面面。驀然回首,她就在日常起居勞作之中,在你我的交往之中。

  我曾任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職責所系,常致力於促進兩岸佛教交流,便與星雲大師交往甚深。記得他對我說過,佛教講,世有「八苦」,其一是「愛別離苦」。愛得越深,思得越切,別得越久,苦得越重。中華民族本是一家,大陸人、臺灣人,都是中國人。兩岸骨肉同胞長期不能團聚,乃國之大殤、鄉之深愁。數年前海峽兩岸還未「三通」,我率團訪日,星雲大師聞訊專程從臺灣趕來,同宿富士山下由佛光山建的本棲寺,並同遊富士山。那日至「五合目」飲茶敘舊,我們默默對坐良久,百感交集,卻又相視無言。這是怎樣的「愛別離苦」的鄉愁!我寫了首小詩回憶當時的情景:「男兒有淚不輕彈,英雄一怒噴火山。無情未必真豪傑,尚留淚痕掛山巒。五合目外春尚寒,一飲君茶暖心間。異國更有思鄉苦,萬語千言卻無言」。

  星雲大師積一生萬語千言,現在「有話要說」了。他不顧年邁體衰,奔走於兩岸,「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寫好字」。

  前年,他87歲時見到我,欣然送我「有情有義」墨寶,「兩岸一家親」的深情大義皆在其中;去年,他88歲時見到我,再送一幅「有你真好」,殷殷思念之情躍然紙上;今年他89歲,我去拜望他,大師揮筆寫下4字再相送:「我有歡喜」。

  為何是「我有歡喜」?他說,世界上有金錢、有名位、有富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歡喜」才可貴。如果擁有了世界上的一切而不歡喜,人生有何意義?當然,這個「我」是「大我」,歡喜也不是個人單獨的歡喜,而是與人共享、共有,用佛教的話說,就是「法喜充滿」的「大歡喜」。

  這使我想起習近平主席呼籲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只有一個,人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與共、命運相連,面對同樣的挑戰和危機,也享受同樣的發展和繁榮,共商、共享、共建、共贏,也就是共同歡喜。

  中華文化包含著「崇仁」的基因。仁,是自我對他人的關懷和愛護,或對他人施以恩惠。仁的實踐就是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充分尊重對方而不會把自己的各種想法、主張強加於他人。當今時代,這已經成為全球倫理的普遍原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何其了得?只要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就可以成為支撐當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普遍原則,促進世間「皆大歡喜」。

  不僅是一位臺灣高僧「有話要說」,我們中國對於世界,也是「有話要說」。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

相關焦點

  • 「人若有福,開口便知」,高僧:有福之人,常說這三種話
    一個周末的清晨,我有點事要去一趟寺廟,恰好林子打電話要約我去喝喝茶,一聽我要去寺院,林子便決定也跟我一起去。林子本身是個話很多的人,到了寺院更是滔滔不絕,進門見到一個小沙彌就誇他有慧根,見到一位僧人就說面目慈悲,一看就是高僧,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 高僧的告誡:這三種話口業深重,一說,禍事就來了
    語言能夠造成的其實很深,很多禍事其實都是從嘴裡說出來的,所以佛教有「閉口禪」這種修行方式,古人也告訴我們「沉默是金。」但是很多人卻沒有正確認識到說話不當會帶來的危害,生活中經常說話不經大腦,不分場合不分人說些不合時宜的話,讓別人得罪了人還不自知,最終給自己帶來了苦果。
  • 有感於「請你批評指正」
    原標題:有感於「請你批評指正」   前不久,習總書記來到革命老區山東省臨沭縣曹莊鎮「老支前」王克昌家看望。總書記說:「我們這一代、下一代都要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前,讓老區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喜歡看電視的老人接話說:「總書記講話我天天聽。」
  • 臺灣高僧談擁護共產黨震動海內外
    臺灣高僧慧律法師慧律法師在演講會上公開表達擁護共產黨,對臺灣和香港均造成特殊的影響。慧律法師是臺灣一代高僧,學識淵博,辯理睿智,在華人宗教界有著重大的影響力。聖輝大和尚對慧律法師的法德與智慧深加讚嘆,大和尚說,慧律法師是非常有智慧的,潛身修行,深入經藏,講經說法能令眾生心生歡喜,頓開茅塞,堪稱大善知識,可謂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大和尚表示,慧律法師是兩岸非常有影響力的法師之一,常常受邀至各地演講,很好的促進了兩岸佛教文化的交流。——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訪臺灣佛界高僧星雲大師:有一顆慈悲心
    中新社太原7月5日電 題:訪臺灣佛界星雲大師:有一顆慈悲心  作者 張雲  星雲大師常對觀賞他書法作品的人們說:「我的字不是很好,可以看我的心。我要讓我的心比字更好。我有一顆誠心、一顆慈悲心、一顆中國心。」  佛教高僧星雲大師5日在山西太原剛剛開館的太原美術館展出他的「一筆字」書法藝術。
  • 高僧說:能做到這四點,會有大福報,看看你是有福之人嗎
    佛說:福報有定數。其實在佛家看來,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的福分大小、福報多少都是不一樣的。一個人活在世間,一生擁有多少錢財,享受多少福壽,冥冥之中早有註定。國慶期間同小區的老同學約我外出旅遊。高僧聽完老同學的故事,開導他說:「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還要學會惜福。福報好時要慢慢用、省著用,千萬不可隨便浪費已經擁有的福報。」高僧見老同學滿臉疑問,一知半解,便叮囑他務必記住四句話。我小心地記下高僧所說的這四句話,並分享給大家。
  • 臺灣高僧星雲法師贊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博覽群書
    18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臺灣各界人士。前排就座的一位臺灣高僧分外引人矚目,他就是年屆九旬的星雲法師。  當晚,老法師給我打來了一個很動情的電話……  這位法師多年來一直為兩岸和平統一熱心奔走,動員海峽兩岸佛教界一起反對「臺獨」。他說,佛教講世間的「八苦」之一「苦」,是「愛別離苦」。
  • 高僧的告誡:嘴是福禍門,多說這3種話,就是在感召好運
    業力分為身、口、意三業,其中口業可以說是最為嚴重的一種罪業,俗話說「嘴是福禍門,舌是斬身刀」,很多時候一個人在不經意間就會增添自己的口業。我與揚州禪智寺的得道高僧有過交情,過去我就曾同他談及過「口業」這個話題,想問,既然一張嘴能夠給人帶來諸多厄難,那反過來,又如何通過一張嘴來給自己積累福源善報呢?當時高僧就很明確地告誡過我:「一個人要想福報越深,就要多積累口德。這三種話說的越多,就是最好的布施,也是在締結善緣和感召好運!」
  • 參觀了廈門南普陀寺後,我對少林寺有話要說
    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島南部的五老峰下,始建於唐代,是閩南的佛教聖地之一,被遊客稱為「真正的佛教寺廟」,遊客為什麼這麼說,身臨其境才能真切的體會,參觀了廈門南普陀寺後,我對少林寺有話要說。首先,南普陀寺不收門票,這可能是遊客的最大利益,其次,聖殿可以隨意獻香和布施,這個在三亞南海觀音也是如此,第三,廟裡沒有燒香火,非常好,消除了許多安全隱患,第四,中午寺廟裡有免費的素食,這在遊客中很受歡迎,第五,廟裡有志願者維護秩序,據說南普陀寺的志願者人數已達6,000多人,使僧眾們不會幹涉世俗事務,安心修行,增加佛法。
  • 有感於大連星海灣晨曦日出美如畫
    有感於大連星海灣晨曦日出美如畫時間:2020-05-14 10:1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有感於大連星海灣晨曦日出美如畫 2020年5月12日,人民網圖片頻道報導了2020年5月11日的大連星海灣晨曦日出。在四張圖片新聞中,每一張都能讓人感受到其中的詩情畫意。
  • [合光臺灣禪修召集令]問道臺灣禪宗密地 與得道高僧面對面
    特點一選擇了臺灣佛學精髓四大聖山,最有代表性、能量場殊勝的中臺禪寺、佛光寺、法鼓山寺、靈鷲山道場、及行天宮。    特點二與實修派大德高僧一起共修和實踐證悟漢傳、藏傳、南傳佛家的修行中涉及顯宗、密宗微妙法門,融合入世修行與出世修行。
  • 高僧說:一個有大福報的人,往往是因為善待了這「4個人」
    在到達目的地時,我們在年輕僧侶的指引下到寺廟裡進香,當經過一間禪房,看到一位高僧正在禪房中幫一些施主答疑解惑。其中一位婦人問的問題讓我起了興趣。那婦人問:「人們常說信佛,修佛,便能在求佛的道路上領悟福源,獲取福報。
  • 一名臺灣現役軍人:我們已經不再富有了,有多少家底,說多少話
    海峽之聲4月18日訊   臺灣士兵小朱日前在世界新聞網上發了一篇文章——《「我們已經不再富有了」有多少家底,說多少話》。小朱在臺灣出生,在大陸念中學、大學,目前在臺灣服兵役。  他在文章中說,我們青年都被長輩認為是不知道當家苦的孩子,實際上,我們是親眼見證臺灣怎麼窮下去,大陸怎麼富起來的一代。
  • 星雲大師有話要說:佛陀館的是非風雲
  • 《貧僧有話要說》十七說─貧僧兩岸往來記
    我說:「我的祖國是在中國,我是中國人。」之後,因為貧僧在臺灣住了六十多年,臺灣人把我看成是「外省人」,回到大陸故鄉探親,離別數十年的家鄉父老們也不認識我了,都說這是「臺灣來的和尚」。我究竟是哪裡人?不得已,貧僧就自嘲說:「我是『地球人』。」
  • 日本在臺洗腦從娃娃開始 六歲女孩說臺灣話被罰
    日本在臺推行的殖民教育,其最終目的不是要臺灣人直接變成日本人,而是地地道道的日本臣民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童報導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臺灣的小學教科書裡有篇《划龍船》的課文,雖是描寫端午節的中國傳統活動,但文中卻儼然有這麼一句話:「先到達取得紅色日丸旗的就是勝利者。
  • 臺灣一高僧猶如「小彩旗」刷屏網絡,看到最後忍不住笑了
    這屆的春晚各個節目相信都給大家帶來了深刻的印象,但要說歷屆春晚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我想應該是2014年春晚舞臺上,連轉了4小時不停歇的「小彩旗」吧。換做我們,只要轉個10圈左右就會讓我們東倒西歪站不住了,但「小彩旗」卻能連轉4小時不休息,著實讓人佩服。
  • 臺灣要振興,旅遊業要先行,有感於無錫宜興大覺寺之旅
    求關注本文為百家號作者遊聖原創,轉載需說明出處最近看到新聞,說蔡省長當局限制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倒也沒有說的這麼明了,只是苛刻的審核條件讓大多數人被拒之門外。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對我們大陸遊客實行免籤政策,同族同宗的蔡當局居然反其道而行之。這是嫌自己的支持率太高嗎?
  • 【睡前閱讀·星雲有話說】我簡單的管理學
    這《『貧僧』有話要說》二十篇拙作,是在2015年的春天,我一時有感,為佛光山、也為佛教做一點表態。」       星雲大師在最新系列文章《「貧僧」有話要說》自序中如是說道。這篇序言,是在星雲大師今年3月底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時口述完成的。
  • 臺灣高僧晴虛長老赴張家口雲泉禪寺傳法
    臺灣高僧晴虛長老赴張家口雲泉禪寺傳法此次來張家口傳法,晴虛長老說,這就是佛家講的「因緣」,幾年前,雲泉禪寺果嵐法師到臺灣,尋訪雲泉禪寺中興祖師道源大師的足跡,一代高僧道源大師在民國年代曾住錫雲泉禪寺,並將子孫廟改為十方道場,並在此傳三壇大戒。後來道源大師到臺灣,推動了臺灣佛教的發展與繁榮,影響巨大,老人家於1988年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