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區的大型飯店有很多,惠友、新林算是著名的,逢年過節,家庭聚會,去那裡的機會不少,而最近我卻經過關顧這一家飯店——新洪記。
提到洪記,老瀋陽可謂耳熟能詳,本地人基本上都知道,幾年前在鐵西區開了一家,大家稱之「新洪記」,新洪記更大,裝修也更豪華些。
考上大學的升學宴在惠友,春節過節一家人吃飯也是惠友,和女朋友家人吃飯多在新林,哦,對,以前還有一家,九馬路上的,叫名都,也是一家大飯店,之前過春節,家裡來客人,我曾創造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家裡來客人,天天去名都的記錄,不過現在名都飯店已經不在了,改成了洗浴中心。
成家後,家住在鐵西廣場附近,故而去不遠的新洪記便多了些。今年清明的時候,家庭聚會,訂了新洪記最大的包房,一個大桌,坐了20多人,好不熱鬧。
這家飯店坐落在健身大陸興工街,不逢年過節,停車還算方便。一進門是點菜的大廳,點餐是開放式的,菜品佳餚,一覽無遺。
點菜大廳旁邊就是就餐的大廳,一眼望去,中年人居多,基本上都是叔叔阿姨級別的,還有的,是叔叔阿姨帶著自己的老父親,老母親,老人只能用輪椅行走,還是來就餐,可見規格之高,面子之大。
而菜品中,幾個經典名菜,每次必點。
首先就是鍋包肉。
新洪記的鍋包肉口感適宜,嚼起來不硬,但也不是軟趴趴的,很有勁道。
味道上也不是那麼甜,適合男女老少,大眾感十足。
而且它的製作應該是比較精良的,在興順夜市和街邊攤吃過鍋包肉,或曰名品,或曰精良,但是總是有一股油味,這裡的鍋包肉則不然,做工很講究,打包回家,晚上吃,口感依然在線。
它的量很大,盤子有南方飯店的兩倍大。(事實上這家飯店的量都很大~)
所以,每次來必點。
再來就是這個小雞燉蘑菇的呼餅了。
這真是典型的東北菜,雞肉、蘑菇、粉條,本來就很東北了,上面再加上一個呼餅,湯汁的味道侵入餅中,十分入味,很具有家鄉的味道,用一句英文形容就是:老畢了!
再來五彩大拉皮,父母很喜歡的菜,算是點給他們的,以前每次上惠友必點,這家和惠友的差不多。
之前過年啊什麼的,每次都會點這裡的蒜蓉粉絲蝦,但今天媳婦兒說肚子疼,就沒點海鮮,東坡肘子取而代之,不過它家的肘子著實一般,很小不說,味道只剩鹹味,鹹味蓋過一切,而且也不是很爛糊,有點失望。
再來就是魚了,相比於其他做法,個人更愛清蒸一些,這次沒有選擇桂魚,而是選了多寶,大概是名字聽著吉利,多寶魚的樣子也更萌吧,所以選了它。魚很鮮,味道也不錯,比家裡做的稍淡一些,不過總體還是不錯的。
之前來還會必點一個脆皮鮮奶,超愛這道菜,口感十分好,甜而不膩,算是甜品的一絕,不過這次買了蛋糕,所以就沒點甜食。
說到蛋糕,大家也就知道這次家庭聚會的內容了吧,沒錯,就是老媽的生日。
今年的生日很不同,因為過完生日老媽就光榮退休了。
老媽一輩子都在學校工作,是瀋陽市第四中學圖書館管理員,當然她不是一直在圖書館,最早參加工作的時候,她是學校的電話接線員,從電話接線員,到圖書館管理員,可謂完成了電子信息科技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升華!(此處可以有掌聲~)
老媽的一生平平談談,沒當過官,也沒經歷過什麼大事,簡簡單單,細水長流,也不失為一種幸福。
談及退休後的打算,她表示,也沒什麼大的規劃,就是時間多了,可以在百度人氣偶像榜單中,為自己的偶像霍建華投票了。
話到此處,她神色歡喜,向我和我媳婦兒問道:「霍建華的《如懿傳》你倆看了嗎?」
這算是日常催生之外的第二個問題。
好了,美好的美食之旅,在老爸的付款聲中落幕,我也白吃了一頓大餐。
相比於抖音上,同福小館、露天烤肉和文安路一趟,配上一首「我家就在瀋陽城,老話就叫盛京」的網紅店,這家經濟實惠,適合家庭聚會,中老年居多的新洪記,應該算是中老年的網紅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