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座地鐵站將建成軌道微中心
11月27日,中國政府採購網公示了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第一批軌道微中心交通一體化工作項目中標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了中標(成交)、主要標的等信息,亦莊新城範圍內6座地鐵站點將建成軌道微中心,多種交通設施接駁將實現一體化,進一步優化升級經開區交通服務環境。
北京市已啟動軌道交通一體化工作運營機制,設計方、建設方、管理方以及規劃、建築、景觀、公共藝術等專業團隊將在一個平臺協同推進軌道交通一體化建設,力圖通過建立機制、完善政策、提高專業技術等工作將軌道建設引入更科學的發展道路中,促進站城融合,打造區域微中心。同時,規避以往場站建設的痛點,便於出入口融入周邊建築,讓乘客進出站更便捷。經開區第一批軌道微中心交通一體化工作項目,涵蓋亦莊新城範圍內6座地鐵站點,分別為地鐵亦莊線沿線的榮昌東街站、同濟南路站,以及地鐵17號線二期規劃在建的亦莊站前區南站、次渠站、次渠北站、北神樹站等地鐵站點。
《公告》顯示,經開區第一批軌道微中心交通一體化工作項目,將按照相關要求開展現狀踏勘、座談及資料收集等多種方式的現狀調研,關注並落實北京市規自委關於微中心設計的內容及深度要求以及經開區領導的相關要求,同時做好與控規編制單位的協調與對接;進一步落實、在上位規劃的指引下細化亦莊新城發展定位與發展方向,圍繞亦莊新城對於智造高地的發展要求,結合微中心的設計要求及設計重點,推動亦莊新城軌道站城協同,做好交通引導、配套支撐,優化以軌道為核心的微中心的一體化設計,做好產城融合,推動形成宜業宜居新城。
在交通改善規劃及一體化交通銜接設計中,將配合微中心的綜合提升,交通專項重點做好車站與周邊的交通銜接,服務車站自身的交通集散型客流,服務微中心集聚的活力型客流,通過交通設施的綜合提升,實現微中心的便利快捷、職能平衡、激發活力,為車站與周邊不同的交通設施、慢行系統等交通接駁設計。
在一體化規劃方案中,對亦莊新城6個微中心站點地區進行詳細的調研,發現、分析、總結現存的風貌、功能、公共空間、交通等問題,通過對比國內外優秀的社區案例,提出解決方案,包括風貌提升、功能轉換、空間框架構建、交通梳理、管理措施。對微中心站點300-500米半徑的核心區進行詳細的一體化設計,根據最新的街道設計和地鐵站點設計案例,制定核心區設計方案,包括空間整體構架、業態研究、交通分析、環境改造、一體化設計、整體控制等。
在站點一體化概念方案設計中,將根據商業策劃和城市及交通規劃成果對重點地塊進行統籌,從整體角度出發對各地塊進行功能布局和總平面概念設計,並結合交通分析優化各功能塊或組團的車行和人行流線組織,形成符合微中心設計概念的建築造型以及流線合理的平剖面設計。並且對公共空間等重要節點進行深化設計,提出合理的符合「交通一體化、空間一體化、景觀一體化、功能一體化」的微中心設計方案。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DF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