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一份面收入5塊5:代運營「流量大補丸」治不了小餐飲的窘迫

2020-12-14 第一財經

王先生覺得,外賣平臺並沒有讓生意變得好做一點。

2019年10月,他和家裡人在深圳開了家主營粉面的快餐店。店鋪還在裝修的時候,美團外賣運營人員就找上門來談合作,他接入了美團外賣。可只把店鋪放到外賣平臺是不行的,王先生的煩惱是單量少得可憐。折騰了兩個月後,他聯繫幾家代運營平臺,卻又感覺代運營能提供的服務非常簡單,收費卻十分昂貴。

代運營,主要是指幫助希望做電商的傳統企業開展網上銷售。王先生或許不知道,商戶和平臺之間的代運營已經是一門炙手可熱的生意,並且獲得了市場認可。外賣代運營和電商代運營有共同之處。電商代運營寶尊電商(NASDAQ:BZUN)已經是一家美股上市公司,股價不斷攀升。可並非所有風投(VC)都看好外賣代運營。電商提供的是標準化產品,可餐飲店產品千人千面,服務半徑也遠遠低於電商平臺。

類似於王先生的小微廠家覺得代運營太貴,知名品牌又有自己的IT和市場團隊,代運營會成為偽商業模式嗎?

店主賣一份面收入5.5元

王先生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二選一,美團外賣要求他不能再接入餓了麼。王先生提出過異議,身邊有其他店鋪同時接入了兩家平臺。但與他對接的運營人員的答覆是,那是以前,新接入平臺的商家,不能再接其他外賣平臺。

王先生因此只接了美團外賣。美團外賣也提供了優惠,接入雙平臺的商家抽成比例是21%,只接美團的商家抽成比例是16%。美團外賣的抽成規則也有兩種。一種是美團快送,每單保底抽成額4.2元,但無法保證配送時效性;一種是美團專送,保底抽成額為5.5元,美團專送能夠保證配送實效性。

圖便宜的王先生最早選擇了美團快送,問題很快出現。他的店鋪主營粉面類,為數不多的差評理由是「粉坨了」、「面坨了」等。差評直接影響新客會否下單,王先生將快送切換成了專送。

但王先生付出的代價不只是抽成,他同時要參與外賣平臺「減配送費」的活動。如果商家願意承擔一部分配送費用,如每單減3元,顧客會更樂意下單。王先生參與了減配送費的活動——周邊餐飲店都參與了,如果他不參與,顧客很有可能因為配送費貴了3元而轉去別家。同樣的邏輯,王先生參與了門店新客立減1元的活動。

同一個菜品外賣平臺收入想和堂食一樣,商家要把菜品價格定高一點。是以,同一個菜品,小微型餐飲門店在外賣平臺的售價要高於堂食售價。而不管顧客支付多少,平臺保底抽成額是不會變的。因此顧客訂單實付額越高對商家越有利。王先生曾經把起送額訂成20元,每一個菜品定價比堂食訂單高15%,但這導致的結果是門店幾乎沒有訂單。

王先生接受了外賣平臺的邏輯:抽成相當於交給平臺的店租,他不再追求平臺上的菜品收入和店裡一樣。為了刺激銷量,王先生把起送額制定成15元,外賣平臺上菜品價格和堂食一樣。

他向給第一財經記者展示了一張訂單截圖,顧客點了一份面,實付額為16元。這一單商家活動支出(包括減配送費、菜品優惠)為5元,平臺服務費為5.5元,這意味著這一單王先生到手只有5.5元。

「像那個面賣掉一份到手5塊5,打包盒成本就1塊多,即便不算房租,這碗面成本也不止5塊5了。我自己是要貼錢的。」王先生稱,「可是沒辦法,我要把單量做起來。我們家堂食回頭客很多的,很多人還會給我們帶客人過來。問題是外賣平臺上沒有人知道我們。」

煩惱不只是平臺服務費太高,而是沒有單量。只把店鋪放在外賣平臺是沒有用的,流量不會自己跑過來。餐飲店把單量做起來的重要途徑是參與美團外賣競價排名。王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美團商家版後臺有推廣頁面,包括「招商薈」、「點金推廣」、「攬客寶」、「鉑金展位」等多項產品。對於小微企業來說,用最多的是「點金推廣」。

「點金推廣」是按照點擊次數計費的廣告。商家購買該服務後,會出現在用戶美團外賣App首頁靠前的位置,費用以顧客點擊次數計。這也意味著,顧客進店後不管是否下單,都會消耗推廣費用。

王先生告訴第一財經,午餐、晚餐時間段,同商圈同行商家平均出價一般在1.5元到2元之間。王先生曾經試過周末午餐時段購買「點金推廣」,出價為1.6元。50元很快消耗完畢,但效果也只是有3個訂單進來,3個訂單實際到帳額甚至無法覆蓋推廣費用。

應運而生的代運營

在折騰了兩個月、走過不少彎路之後,王先生考慮接觸代運營。

「剛接入美團外賣就接到代運營電話了,每天接好幾個。」王先生說,「一開始我以為是詐騙電話,後來發現不是,他們想要替我運營這個店。一開始感覺沒必要,直接把他們電話掛了,後面發現自己做的話的確有點難度,單量一直沒法上來。」

王先生開始認真聽取代運營的意見,自己也主動聯繫了幾家代運營平臺。接入代運營後,店鋪只負責出餐就好了。代運營會幫助商戶做虛擬的裝修店鋪、優化菜單、設計滿減方案。可在王先生看來,代運營能提供的服務太簡單了,這些服務他自己就會做,代運營能做的無非是錦上添花,卻要收取高額的運營費用。

代運營平臺收費方法不盡相同,有的平臺收費方式是1200元年費,外加商家實收額3%的提成;有的平臺一次性收費,單季度收費最低也在1萬元。更何況,代運營平臺也會要求店鋪承擔流量購買費用。王先生認為,如果不斷購買流量,那訂單自然會源源不斷地進來,根本不需要代運營來服務。外賣平臺抽成已經很高了,每個月要至少多賣1000單才能覆蓋代運營的支出。

多家小微企業稱,不會考慮接入代運營。對他們來講,每一筆開支都要經過精打細算,他們不認可代運營的作用。

王先生們不知道的是,代運營已經成為一門炙手可熱的生意。行業較為知名的代運營平臺食亨(上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商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創業公司。食亨官網顯示,公司估值近30 億元人民幣,背後機構有紅杉資本、高榕資本、TPG軟銀合資基金和元璟資本等。

可以看到的是,代運營平臺也把連鎖企業作為自己的目標客群。食亨服務的餐飲平臺中有知名的連鎖餐飲西貝、外婆家等。但是,並非所有的餐飲連鎖企業願意接受代運營。這些品牌往往有自己的市場部門和IT團隊,他們自身就能做好運營。

一家全國性奶茶品牌技術部門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公司外賣自主運營,並沒有交給代運營,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或美團外賣下單。

但不可否認的是,代運營平臺有買量能力。「不管是微信還是外賣平臺,流量越來越貴。代運營平臺有流量獲取能力,他們有集採優勢,流量價格比較便宜。他們賺的一部分是服務費,另一部分是流量差價。這是他們的底層需求。」聯創永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高洪慶表示。

能否類比電商代運營?

外賣代運營或許是一門全新的生意。可電商代運營幾乎是伴隨著電商成長的,其中的佼佼者寶尊電商,2015年已登陸納斯達克,上市以來股價不斷走高。某種意義上,這解釋了機構對代運營平臺的熱情。

問題是外賣代運營平臺能否複製電商代運營平臺的成功經驗?「外界還在用寶尊電商的邏輯去看代運營,但這兩者是不一樣的。寶尊電商不僅是單純的服務商,它同時是經銷商,寶尊的收入和毛利要更高一點。」高洪慶稱。

寶尊電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收入15 億元,其中產品和服務分別同比增31%和39%,達到6.6 億和8.4 億元。換言之,寶尊電商一大筆收入來自產品。而外賣代運營平臺無法參與到餐飲供應鏈中去。

儘管有機構看過外賣代運營項目,但遲遲沒有出手。「我對外賣代運營一直心存疑慮。它和電商代運營模式不一樣,電商產品是標準品,產品已經生產出來了。而外賣最核心的價值是供應鏈,還有食品、配送等綜合原因。外賣代運營可能是偽商業模式。把餐飲企業搬到美團餓了麼是很簡單的事情,流量成本越來越公開透明,即便是集採也沒有多少優勢。單純地服務沒有價值,代運營無法掌控品牌,也無法掌控供應鏈。」高洪慶稱。

很多代運營平臺在以補貼的方式服務大客戶,但問題是補貼並非一條可長久發展的路徑,外賣代運營平臺不能一直虧本。

在高洪慶看來,外賣代運營平臺的核心價值在於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外賣包裝、產品開發、營銷方式等是代運營平臺沒法做的,你要幫企業開發產品、幫它定價和營銷才有價值。外賣服務半徑很小,代運營要幫公司做增量,這個增量不僅是現有產品增量,是新品增量。外賣代運營的價值在於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上。」

相關焦點

  • 84天幫星巴克上線2000家外賣店,外賣代運營是個怎樣的生意?
    (點開查看清晰大圖)外賣代運營的興起方詩魂是2017年4月開始進入外賣代運營行業的,他創辦的食亨主要為全國大、中、小餐飲品牌提供以線上外賣運營為核心的外賣代運營服務,業務涵蓋餓了麼,美團和微信等第三方外賣餐飲交易平臺。
  • 餐飲外賣平臺如何做好精準運營?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外賣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必需品,現在人們點外賣不僅僅滿足於簡單的吃飽,更在乎哪家店鋪更健康,更好吃,同時又經濟實惠,價格不貴。顯然,目前的外賣行業已經不是單點的競爭,而是對店鋪綜合能力的考驗。對於做外賣的餐飲商家來說,線上運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 食亨代運營、熊貓星廚…盤點外賣江湖「弄潮兒」
    過去幾年,外賣市場長成一座約4000億的金礦。商家絡繹不絕地加入這場饕餮盛宴,依靠兩大平臺將餐食送至消費者的面前。為了在平臺制定的規則下賣出更多商品,讓每一份餐食實現更多的利潤,這些尚未完全掌握遊戲規則的商家們,迫切需要那些「賣水人」提供服務。
  • 餐飲外賣運營入門的「7天周期」
    餐飲行業的數位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僅僅在疫情期間的半年時間,餐飲行業新增了超過180萬家外賣商家,如何正確的運營外賣,已經餐飲商家必修課之一。 本人作為通過了人社部教培中心考核認證的全國首批外賣運營師之一,將陸續分享一系列關於餐飲外賣的運營經驗。 今天,就講講餐飲外賣運營入門的「7天周期」。
  • 一篇文章告訴你,為什麼要加盟有外賣運營的餐飲連鎖平臺!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加持,社會快節奏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依賴外賣,外賣市場的不斷發展,吸引了眾多餐飲商家紛紛從線下進軍線上。外賣屬於網際網路運營,餐飲只是外賣的一個大品類,然而大部分商戶缺乏線上運營與流量運營方面的經驗,導致無法有效地提升單量,直接影響了最後的收益。
  • 外賣代運營服務商食亨以專業優勢贏得客戶信賴
    2010年前後,團購開始爆發,餐飲行業隨之進入網際網路階段。伴隨以「燒錢戰」為主要方式的角逐廝殺,外賣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也就在這個時候,外賣代運營悄然而生。一時間,網絡上出現了大量「外賣訓練營」、「外賣課堂」等主題的培訓廣告。食亨等外賣代運營商,也先後獲得資本青睞。此外,部分知名品牌也開始通過外賣代運營,在外賣平臺開店。
  • 大補丸對治療疾病有哪些功效?
    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合理的補充*功能,有很多的人演繹能力低下,所以會不斷的進步吃一些大補丸,有助於調節氣血,避免出現面色蒼白,而且,也要注意合理的進行調養,有助於補充氣血,那麼,大補丸對治療疾病有哪些功效?
  • 「一天收入才幾百塊!」進退兩難的餐飲老闆:「復工後我更睡不著覺...
    並且,這次疫情導致上到企業小到個人都蒙受著實實在在的損失,有人失業了,有人降薪了,口袋立馬變癟、不安全感猛增,在集體性缺錢的當下,顧客哪有信心去餐廳消費呢?「一窩蜂做外賣,越開越虧本,掙的錢連員工工資都抵扣不了!」做堂食沒人來,做外賣多多少少總能有些訂單吧?
  • 布局餐飲外賣SaaS市場新賽道
    商有(syoo)成立於2017年,是外賣精細化代運營服務的開創者與推動者,商有通過「外賣代運營+雲小店小程序+雲管家中臺+雲配送中臺」的立體式戰略布局為餐飲企業提供深度運營和全流程服務,並且幫助餐飲企業實現「全域流量+私域會員」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通餐飲線上線下產業鏈,助力餐飲外賣數位化升級。
  • 灰度認知社曹升:餐飲兩大痛點解決方案,流量運營與認知營銷
    來源:消費日報網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餐飲商家的競爭戰場,從過往的堂食,已經演變成堂食+外賣的全方位競爭。流量成為了外賣運營的生命線,不少外賣商家都面臨著流量貴、轉化率低的痛點,針對這些痛點,商家應該如何解決?
  • 疫情之下,廣州餐飲老店轉型上線外賣自救,第二天就爆單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所有人困在了家中,也讓各大餐飲企業的生意幾乎停擺,如何生存下去成為了每一家餐飲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從未接觸過外賣的「孖記士多」被疫情倒逼邁出了線上化的第一步,西關老字號「陳添記魚皮」靠外賣「救了一命」,「飛曦小串」硬是在疫情期間靠外賣實現了「逆市增長」,每一位餐飲人都在竭盡全力守護著廣州這座城市的「味蕾」。
  • 福州正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外賣代運營訪談錄
    原標題:福州正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外賣代運營訪談錄1、你好,很高興能請到您跟大家做分享,能否簡單做下自我介紹,讓大家更多的了解到您?大家好,我是福州正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mark,從2008年開始投身到網際網路。陸續接手過電商運營,網際網路金融,外賣企業的整體線上運營工作,同時也是多家企業的網絡營銷顧問。
  • 美團外賣流量扶持助力商戶突圍:每天營業5小時,月訂單量增1萬
    疫情仍在延續,但隨著「復工潮」來臨,遭受重創的餐飲商戶也正在迎來轉機。日前,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今各行業都在復工,重點聯繫的20家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復工率達到57%,企業收入有所回升。而餐飲復工的方式主要以外賣的形式,武漢市一天餐飲外賣的數量達到13萬單。
  • 美團外賣啟動全國佣金返還計劃 大流量助力商家降本增收
    其中,美團外賣在此前流量扶持、商戶補貼等基礎上,繼續加碼扶持力度,升級推出「商戶夥伴佣金返還計劃」,對全國範圍內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尤其是經營情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同時,對武漢地區所有餐飲外賣商戶,美團外賣將在3月繼續推行此前的免傭政策,直至封城解除。
  • 他離職阿里後二次創業,幫必勝客等上千家餐飲品牌做「私域外賣...
    2017 年底趙雲創辦商有,通過幫助中大型連鎖餐飲品牌做外賣代運營切入餐飲數位化大賽道,為商家搭建私域店鋪「雲小店」,「雲小店」以微信端公眾號和小程序為載體,讓商家不依賴於外送平臺也能完成從點餐到配送履約的閉環。其中配送方面,商有通過「雲配送」聚合行業運力,讓商家擺脫外送平臺高額的配送抽傭。此外,「雲小店」提供會員管理、營銷等服務幫助商家沉澱私域客戶流量。
  • 曼玲粥店牽手外賣代運營食亨 加速品牌數位化進程
    曼玲粥店牽手外賣代運營食亨 加速品牌數位化進程來源:聯商網2020-12-18 15:05粥,出自《康熙字典》,也稱糜,稠粘綿密是它的特性,滋養脾胃是它的功效。近幾年,隨著粥類專賣店的盛行,以及網際網路技術外賣送餐的出現,粥已經變成大伙兒最鍾愛的品類之一。近日,中國養生粥知名品牌曼玲粥店,正式牽手中國外賣代運營標杆服務商食亨,雙方就線上綜合業務及品牌力提升達成戰略合作,食亨將以大數據系統+專家運營的賦能方式,助力曼玲粥品牌推進數位化升級,協力打造國民粥第一品牌。
  • 中小餐飲運營三大坑,你都避開了嗎?餐飲小白必看!
    隨著餐飲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外賣點餐已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截止2019底年外賣市場份額已突破6000億元。相對應的是幾乎各家店鋪都上線了外賣業務,但逐漸湧現出了很多外賣代運營公司,就像淘寶初期的代運營一樣。而這些代運營到底靠譜嗎?
  • 叄寶烤肉單日外賣額翻5倍 美團"春風行動"助線下餐飲迅速"回血"
    不過,一些地區針對疫情特殊期要求,提出了諸如禁止聚餐、不提供堂食等規範。堂食受挫時期,外賣成為眾多餐飲品牌自救「回血」的重要渠道。為助力線下生活服務業商戶更快復甦,美團近期推出「春風行動」,旨在通過開源節流、安全保障、供應鏈服務、現金流支撐和營銷資源等方面,提高商戶訂單和復購率,幫助餐飲品牌重啟暖春。
  • 「外賣行業的拼多多」來了,外賣再次回到雞公煲5塊一份的時代?
    美團與餓了麼已持續多年的外賣雙雄會,現在正是進入三國殺時代。5月11日獲悉,順豐已推出「豐食」平臺,全面殺入從團餐到個人的外賣業務中。1、外賣平臺停止補貼很多東西都是相對的,價格也一樣。之所以大家覺得點外賣越來越貴,核心還是因為剛開始補貼太大。起初,各大外賣平臺開始搶用戶、搶市場份額,都在瘋狂補貼。今天你敢送10元給用戶,明天我就敢15元。這個時候,用戶特別高興。反正是白給的,不要白不要。不過,好日子沒過多久。
  • (長期穩定收入小項目)他訂外賣,我賺佣金
    朋友圈經常看到外賣毀掉一代人的文章,這恰恰說明了外賣服務已經成為我們社會裡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並且外賣服務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變現的方式。今天這個小項目很簡單有效,只要積累一些固定客源就可以穩穩的賺取別人的「外賣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