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國內都體驗過「扶牆進,扶牆出」的巴西烤肉自助餐,跟團來巴西的人肯定也去過當地的烤肉餐廳,服務員拿著整串烤好的肉來到你面前,削到整潔的餐盤裡。但是烤肉餐廳價格不菲,人均消費在500元人民幣左右,當地人叫它們「遊客餐廳」。
其實,巴西烤肉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在野外,自己烤。
烤肉最普遍的地區在巴西最富有的聖保羅州。這裡有許多中小城市,被大片廣袤的高原草原所環繞。「城裡人」為了度假休閒,專門開闢了一些私人農場。我先生的爺爺就擁有這麼一個農場,從聖保羅州的坎皮納斯市開車不到一小時即可到達。聖保羅人的周末經常就在這樣的農場中度過,大家常常呼朋喚友在周末去農場聚會。先生的爺爺生日時,我們照例來農場聚會。
這天早上9點多,我們開車抵達農場,之後,男人們開始生火,我們幾個新媳婦則準備沙拉、醃製各種肉類。巴西以牛肉為主要肉食,烤肉必不可少的是牛上臀肉。
西紅柿洋蔥沙拉是烤肉的絕配,這道菜的製作方法也很簡單——將洋蔥切成碎粒,滴上檸檬汁即可。檸檬不用買,農場遍地都是野生的青檸。先生早早就牽出了農場裡閒養著的一匹棗紅老馬,放上馬鞍,我們要去騎馬巡視嘍。
騎馬時,先生在前面牽著我的馬慢慢走,小腿高的野草叢中飛出不少蚱蜢,青草氣息撲面而來,新奇又忐忑。先生把韁繩遞給我讓我自己騎,老馬卻突然跑起來,讓人驚慌失措。騎在馬上的好處是可以摘得到樹上的果子。野青檸有很多,我們要挑個大稍軟的摘。巴西有種樹的樹幹上會結葡萄樣的野果,叫嘉寶果(jabuticaba),味道口感和葡萄差不多,一個個密密麻麻地直接長在樹幹上。還有木菠蘿(jaca),長在高高的闊葉樹上,看起來像榴槤,但是味道更趨近於香蕉。我最喜歡的是摘野生的牛油果。用一支長竿,頂上嵌進一個金屬圓環,正好可以套進一個牛油果的大小,下面固定好一個網兜。這樣舉著長竿去夠樹梢的牛油果,儘量把它們套進圓環,然後使勁一拽,牛油果就掉進網兜裡了。野生牛油果可以做鹹的沙拉,也可以和牛奶一起打勻了做甜奶昔,味道都很不錯。採來的青檸還可以做巴西有名的雞尾酒甘蔗酒(capirinha)——一個青檸的汁加上兩茶勺糖,再加半杯冰塊,然後加滿甘蔗酒,晃勻即可。
採集好野果,我們開始正式著手準備烤肉大餐。巴西的烤爐可從外面購買,也可就地而砌。烤爐大概一人高,上面是煙囪形,中間可以放木炭。生好火以後,先放上香腸,等香腸裡的油脂被烤出滴到火紅的木炭上,冒出輕煙,燒烤的氛圍就有了。大家開始圍過來,邊喝啤酒和青檸雞尾酒,邊等待第一串香腸出爐。等人都到齊了,就可以放上牛上臀肉了。1.5釐米厚手掌大小的片狀,只能翻一次面,火候非常重要,需要旺火快烤。兩面都烤好後刮掉粗鹽,將大塊的肉切成手指寬的條,每一條頂部都有一釐米寬的烤焦的肥肉。切好後,大家直接伸手到案板上將其一搶而光。這就是一說起烤肉,巴西人腦海裡立刻浮現的場景。
其他常見的燒烤肉類還有牛排(放在錫紙裡面低溫烤四五個小時)、豬排、魚排、五花肉等等,偶爾也烤香蒜麵包或奶酪塊。
吃撐了的小孩們很快就開始在草地上踢起足球,吃飽了的成年人四處走動採野果來做甜品。農場後面有條小河,幾個朋友躍躍欲試要去遊泳。從瓦房走到小河的路上,許多半米高的蟻穴堆突兀地立在啃草的牛群中。還沒到小河,就看到幾隻胖胖的水豚在河邊活動。進入河邊的竹林,蚊子的密度驟然達到每立方米近千隻。我在蚊子的圍攻下倉皇撤退,幾個朋友往前衝撲進水中,蹲進只有半米深的河水裡避暑避蚊。也難怪聖保羅的朋友們看上去都那麼樂天,原來他們的周末都在這樣的野趣中度過。(蔣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