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架山鄉穩步走出發展新路子

2020-12-12 湘湘帶你看社會

本報訊(記者謝輝通訊員湯婷)機器轟鳴,車輛穿梭……11月2日,記者在赫山區筆架山鄉鳳凰湖村看到,隨著該鄉80棟徵拆房屋全部倒地,平益高速項目建設進入快步實施階段,項目建設方負責人感慨地說:「做過很多工程,21天內完成紅線內所有房屋拆遷,提供全部用地,這種徵拆速度,只在筆架山見過。」這是該鄉以紮實的作風抓建設、促發展的真實寫照。近年來,筆架山鄉立足現實,統籌長遠,在經濟社會發展上求突破,穩步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新路子。 根據「一鄉四地」不同面貌,筆架山鄉高起點整體規劃,堅持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兩個原則,著力「優產業、重項目、保民生、護生態」四個重點,切實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平益高速是湘贛邊綜合交通網的重要支撐,也是推動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高速公路項目。對於筆架山鄉來說,該項目連接境內來儀湖大道、來儀湖國家溼地公園,對於向外界推介養在深閨中的鹿角湖、鳳凰湖種植業,對於優化全鄉產業布局、打開新的發展通道意義重大。為確保項目如期開工,該鄉通過幹部走訪、黨員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村響廣播會議等,將省市發展大趨勢、鄉鎮發展「小訴求」等與群眾利益相關的事項,逐一進行解讀宣傳,促使全鄉上下一心,深化思想認識,讓有關群眾對徵拆補償有相對合理的心理預期,增強整體推動力,形成了舉鄉而為、眾志成城推進拆遷建設的工作格局。同時,為優化平益高速項目建設環境,筆架山鄉共組織3次大型聯合執法行動,出動黨員幹部160餘人次,依法強制拆除違章搭建物9處,處置搶栽搶種苗木2000餘株,引導廣大群眾合理用地、合法用地,為項目徵拆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環境。 脫貧攻堅蹄疾步穩。筆架山鄉主要經濟來源為種養業、加工業和勞務輸出,全鄉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31戶2525人,有上新橋、張家塘兩個貧困村。為打好脫貧攻堅戰,筆架山鄉緊緊圍繞「確保216個預脫貧人口11月底全部達到脫貧條件」的工作目標,統籌兼顧,緊抓農業產業改革發展機遇,重民生、強落實、求實效,攻堅克難,推動產業擴量提質,村民全面增收。該鄉扶植農業大戶,通過中億農業、荷塘月色、宏祥現代農業產業等項目,輻射帶動各村貧困戶就業增收。對貧困人口,落實精準幫扶措施,目前831戶貧困戶與產業企業形成利益聯結機制,累計投入產業發展資金187萬元,貧困戶累計分紅124.16萬元,實現了產業發展全覆蓋。走進張家塘村,綠樹成蔭,流水潺潺,荷花園、垂釣園、魚藕園……無不展現出獨特的田園風光。曾經的貧困村,如今舊貌換了新顏。 民生保障堅強有力。近年來,筆架山鄉向優秀黨員家庭授牌,發揮他們的模範帶頭作用,評比「最美鄉親」、平安創建示範家庭等優秀典型,引領積極向上的公序良俗。新崇安村發揮黨員榜樣作用,村民自創快板書,制定村規民約,支持道路油化亮化和項目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連續8年獲評市級平安鄉鎮。為確保居民用水,筆架山鄉穩水壓、保水量、優水質,不斷優化供水智能化管理,水廠扭虧為盈,成為赫山區自來水供水面最廣的鄉鎮。此外,該鄉還著力打贏藍天保衛戰,通過廣宣傳、強巡邏、嚴執法,引導群眾增強法治意識,健全網格管理機制,培育扶持秸稈綜合利用行業企業,疏通秸稈綜合利用渠道,有效呵護天藍水清的人居環境,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益陽赫山:深秋秸稈回收忙 筆架山鄉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新模式
    紅網時刻記者 王新鳳 通訊員 湯婷 益陽報導深秋時節,秋糧已入倉。位於益陽市赫山區筆架山鄉的湖南江南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廠房內熱鬧異常,五六個工人不斷把秸稈放入秸稈打包機內,隨著轟鳴的機器聲,打包機「吐」出一個又一個秸稈方塊包,被打包的秸稈錯落有致地擺放在一旁。
  • 探索走出一條大湖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探索走出一條大湖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 六論學習貫徹市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建設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上走在前列,為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作出常德貢獻。」
  • 筆架山鄉:大手拉小手 禁毒宣傳進校園
    2020/6/10 15:13:23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 來源:筆架山鄉人民政府
  • 湘潭縣烏石鎮平山村走出發展新路子
    從「基礎設施薄弱村」到「組組通上水泥路」——平山村走出發展新路子湘潭在線5月1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振宇)5月5日,湘潭縣烏石鎮平山村黨總支書記黃金誠站在蒔竹嶺上,指著通往毛塘組、燕子塘組,已經平整好路基的道路對我們說:「如果不是去冬今春雨水太多
  • 泉州洛江虹山鄉:發展路子找對了 信心勝過黃金
    近日,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mnw.cn)記者一行前往,感受這處山清水秀之地,立足自身優勢,從默默無聞的貧困鄉鎮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如今,這裡不僅老百姓生活變好了,鄉鎮面貌更是煥然一新。「路子找對了,真的是信心勝過黃金。」對於虹山鄉的發展之路,洛江區虹山鄉黨委書記張勁松向記者一一介紹。
  • 讓「老洋芋」走出新路子
    今年年初,團結村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按照「一村一品」發展規劃,村黨支部牽頭整合資金66萬元,流轉22公頃耕地,確定了優質土豆「產銷儲」一體化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按照黨支部帶領,合作社經營,與公司合作,農戶參與的方式,創新採用訂單模式,籤訂種植收購合同,種植青薯9號土豆進行銷售。
  • 聚焦東川生態之變:「一塊磚」走出「變廢為寶」新路子
    「一塊磚」走出「變廢為寶」新路子一塊磚折射出生態環保意識和發展理念之變。作為擁有107條泥石流溝、泥石流暴發頻繁且危害巨大的資源枯竭型城市,東川區不斷解放思想,破除傳統發展的陳舊觀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入轉型擺脫「一銅定興衰」的歷史困境。
  • 麗江市玉龍縣:特色旅遊走出「靠山吃山」新路子
    玉龍縣依託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走出「靠山吃山」新路子。中國網記者 嚴星/攝「同樣是『靠山吃山』,現在村民養成了『只有生態好才有出路』的意識,『靠山吃山』吃出了新氣象。」甲子村黨總支書記和世堅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麗江市玉龍縣破除「靠山吃山」思維定式、樹立轉型發展意識,走出固守傳統產業、固有資源依賴的「瓶頸」,走出了一條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子。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麗江市玉龍縣:特色旅遊走出「靠山吃山」新路子
    玉龍縣依託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走出「靠山吃山」新路子。中國網記者 嚴星/攝「同樣是『靠山吃山』,現在村民養成了『只有生態好才有出路』的意識,『靠山吃山』吃出了新氣象。」甲子村黨總支書記和世堅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麗江市玉龍縣破除「靠山吃山」思維定式、樹立轉型發展意識,走出固守傳統產業、固有資源依賴的「瓶頸」,走出了一條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子。
  • 大連:莊河長嶺鎮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記者昨日了解到,大連莊河市長嶺鎮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創新工作模式,探索出「黨建+電商、引領+服務」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共幫助全鎮農戶線上線下銷售藍莓、葡萄、桃子、草莓等農副產品近百萬斤,平均實現農民增收70%左右。
  • 用好智慧財產權建設生態文明 江蘇走出綠色發展新路子
    原標題:用好智慧財產權,建設生態文明,江蘇——走出綠色發展新路子 江蘇省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的地理優勢造就了這裡的物富民豐。也正因如此,良好的生態環境對於江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
  • 謀劃新藍圖 走出新路子
    如何在"四好"商會建設中擬出新舉措、走出新路子,給商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目標  「四好」商會建設,是全國工商聯2017年對商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思路。如何在「四好」商會建設中擬出新舉措、走出新路子,給重慶市湖北商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目標。  新藍圖引領商會新發展  2015年11月2日,新擔任四屆理事會會長的餘亞軍與新一屆領導班子走馬上任了。
  • 河南商城:擦亮紅色老區底牌 走出綠色發展路子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河南商城:擦亮紅色老區底牌 走出綠色發展路子》8月29日,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大別山商城革命歷史紀念館商城縣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中心,紅色基因優勢突出,這裡誕生了紅三十二師、紅四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主力紅軍,經典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也跟隨革命隊伍傳唱至大江南北,這裡走出了1位上將、8位中將、43位少將。
  • 晉中市壽陽縣:秸稈利用走出「新路子」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秸稈利用走出「新路子」,村集體組織注入新活力,農民走上了「秸稈淘金」的致富路。通過合理統籌、科學實施農業項目,目前,壽陽縣秸稈還田工作已完成65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記者 張文彥 通訊員 史月雲)
  • ...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焦作市召開工業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
    努力走出一條富有焦作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焦作市召開工業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重要指示、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和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交流我市工業及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成效,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凝聚共識、提振信心,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努力走出一條富有焦作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 「中國夢·黃河情」以生態文明為引領 山西芮城走出發展新路子
    近年來,芮城縣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統籌縣域發展,全面踐行「兩山理論」,走出了一條以生態文明引領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打造全域旅遊 發揮生態效益為把縣域豐富的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芮城縣編制了《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等文件,引導整合生態文化資源,發展全域旅遊產業。
  • 和莊紅冠蜜桃銷售走出新路子
    在以往與鎮政府聯合開展「桃王大賽」、通過微商城和支局優惠購開展助農扶貧工作的基礎上,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有效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寄遞難等問題,走出了一條農產品銷售的新路子,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近年來,萊蕪郵政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勇於擔當國企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投身到「服務三農」「精準扶貧」工作中去。
  • 山西吉縣:「蘋果+旅遊」 走出致富新路子
    近年來,吉縣大力實施紅色蘋果、綠色生態、黃色瀑布「三色品牌」戰略,推動蘋果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蘋果+旅遊」的致富新路子,成功帶動2.3萬貧困人口脫貧摘帽。「蘋果+旅遊」助力實現脫貧目標入秋以後,吉縣蘋果陸續成熟,像一個個紅彤彤的小燈籠掛滿樹枝,煞是好看。
  • 廣東:澄海蓮華引進智能技術設備 食用菌種植走出新路子
    廣東:澄海蓮華引進智能技術設備 食用菌種植走出新路子發布時間:2019-02-2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近年來,汕頭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引導各地農村以「一村一品」為抓手,大力發展精品農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
  • 泰順嶺北文旅融合走出發展新路子
    ☉商報記者 邵忠10年前,泰順縣羅陽鎮嶺北社區改變發展觀念,走旅遊發展的路子,投資300萬元在社區所在地村尾村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基礎設施,打造當時溫州地區唯一的「美麗鄉村」示範村。2011年11月2日,溫州商報刊發題為《從一字之差,看嶺北發展觀念變化》的報導。今年11月10日,記者再次前往嶺北社區,了解十年間的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