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2021-01-19 環球禮儀

今天是臘八節,你喝臘八粥了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初八,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俗稱臘八。臘八節是臘月的第一個節日,一歲之末為「臘」,意為新舊交替,辭舊迎新,臘八節被認為是春節的序幕,這一天表示著開始進入「年關」,家家戶戶都要開始「忙年」了。

臘八節起源

臘八節,原為古代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吉祥。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朝時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為在每年的十二月舉行,所以稱該月為臘月,為臘祭,而這一天被叫做為臘日。臘日在每個朝代的固定時間也不相同,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影響力將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再後來隨著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節含義

歲終之月稱為「臘」的含義有三點:

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稱為「佛成道節」,也叫「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臘八節習俗

祭祀

臘八節本來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臘八祭祀表明了對先祖的尊敬和緬懷,讓後人牢記先祖的不易。

古代祭祀的對象有八: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溝、昆蟲神。到了唐宋,臘八節被蒙上神佛色彩。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

臘八粥

臘八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了,最早從宋代開始。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朝廷、寺廟還是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臘八醋、臘八蒜

中國北方地區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又名「臘八醋」和「臘八蒜」。臘八蒜是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在一個密封的罐子裡,用醋醃製,蒜頭變為碧綠就可以吃了。臘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蘸臘八醋,別有一番滋味。

蒜和「算」字同音,各個商家在臘八這一天都要將一年的外欠和外債都算清楚。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表忌諱。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黟縣地區民間傳統小吃之一。在春節前夕的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曬制的豆腐,便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面

臘八面,流行於陝西關中地區,在陝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

麥仁飯

西寧臘八並不喝粥,而是吃臘八飯。傳說中,農曆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後來青海的「臘八粥」。

Points

農曆臘月初八是臘八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臘八節這天,喝臘八粥是全國各地最為傳統的習俗,也有個別地區吃臘八面或麥仁飯。臘有著新舊交替的含義,表示著要開始迎接新年。

相關焦點

  • 臘八節?過了臘八就是年!你們那裡的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時間過得真快!匆匆忙忙,剛剛才送走了2019年,一走進來2020年的第二天,翻開日曆和微信的搜一搜一看,原來今天已經是臘八節了!過了臘八就是年!覺得應該有時間可以寫一點這方面的內容。回顧過去,依稀記得在之前的臘八節也寫過了這方面的內容,於是就尋找了一下,發現還真有,而且又是原創的內容,可是發現之前的也並沒有能夠設置了原創的版權保護便籤,於是想著把這些內容整理融合過來,也未曾不是一篇好的作品,一不做二不休,於是就開始了創作。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身在南方的朋友應該感受不到這種溫度!
  •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昨天是元旦,今天是臘八!老話說的好「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過了臘八之後,就算是過年了。那麼臘八節除了喝臘八粥,還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呢?一起看看吧~一、臘八節是怎麼來的?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 過了臘八就是年!除了喝粥,臘八節還有哪些習俗?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一到,意味著春節越來越近了。臘八節是一個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製作臘八蒜等習俗。相傳,臘八節還跟紀念英雄嶽飛有關。此外,臘八節又是「佛成道節」。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要念經,煮粥敬佛,即臘八粥。這個節日是紀念嶽飛嗎?過臘八節,人們最熟悉的一樣食物可能就是臘八粥了。
  • 臘八節:除了臘八粥,還有哪些臘八習俗?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時間轉瞬即逝,這元旦剛過,就迎來了臘八節。臘八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了慶祝這一天,大家都會煮上好喝的臘八粥。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祖粥」、「大家的飯」等,是一種由多種食材製成的粥,臘八節的習俗是喝臘八粥,它含有許多配料,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苡仁、紅棗、蓮子、花生、龍眼和各種豆類等,它嘗起來又甜又軟又粘。
  • 臘八節丨過了臘八就是年
    聽說這個叫新傳力量的公眾號適合關注昂新  聞  與  傳  播  學  院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以及喝臘八粥的日子。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
  • 2018年臘八節是幾號?臘八節的由來有哪些美食習俗
    2018年臘八節是幾號:2018年1月24日  農曆臘月初八,臘月第一個節日「臘八節」就要到了。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年此日,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打掃房屋,祈福迎春。此外,家家戶戶還會做臘八粥、醃臘八蒜、吃臘八豆腐…關於臘八,還有哪些美食習俗?
  • 臘八節習俗風俗有哪些?臘八節由來資料介紹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句俗語裡的「臘八」,指的就是臘八節,時間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民俗專家高巍說,臘八節出現的時間很早,但直到宋朝市民生活逐漸發展成熟,才作為一個完整節日定型,「臘八是過年開始的標誌。人們會祭祀祖先、神靈,一系列民俗活動也就拉開了序幕」。
  • 2018年臘八節是幾月幾號 臘八習俗有哪些要吃什麼
    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說到臘八節的習俗,2017年農曆臘八節是2018年1月24日。相信不少人只知道臘八粥,其實臘八節的習俗多多,今天小編為你盤點臘八節的六大習俗,看看這些習俗與你們的有什麼不同!
  • 2018年臘八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臘八節習俗山西人喝臘八粥
    農曆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這一天被認為是農曆新年的前奏曲,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歌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全國各地有很多關於臘八節的習俗。中新網記者在北京、太原兩地,教您怎麼做臘八粥、醃臘八蒜,陪您一起共度臘八節!》》》
  • 臘八節丨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當這首熟悉的歌謠響起時,我們都知道,又是一年臘月初八了。、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也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後來朱元璋成了明朝的皇帝,為了紀念他在牢中的日子,他把那天定為臘八節,習俗就是吃五穀雜糧煮成的粥,美名曰:臘八粥!
  • 2020年臘八節吃什麼好?臘八節由來習俗及臘八各地傳統飲食盤點
    過了元旦就是臘八!2020年1月2日是臘八節。臘八節有哪些習俗?臘八節吃什麼好?眾所周知,臘八節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源於宋朝,如今雖然已過千年,但熬臘八粥、喝臘八粥的習俗依舊延續至今。》》》推薦閱讀: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
  • 過了臘八就是年!從詩詞看古人如何過臘八節
    臘八節,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北方俗稱臘八,有喝臘八粥的習俗。民間說法是,過了臘八就是年,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逢臘八,老百姓一家人齊聚,泡臘八蒜、喝臘八粥,一派熱鬧的節日氛圍。溯其起源,臘八節起源於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臘八本是佛教的盛大節日,因佛祖釋迦牟尼當天成道,臘八節又被成為「法寶節」「佛成道節」,後幾經演變,逐漸成為民間流行的節日。家喻戶曉的臘八粥,最早的文字記載則見於宋朝,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 臘八節的故事丨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十二月初八,臘八味道漸濃你知道臘八節是怎麼來的嗎?,父母常常告訴他們,人要勤勞才有好日子過。後來,在臘八這一天吃臘八粥成了民間習俗,大家都希望吃下這碗粥能勤儉持家,讓日子越過越好。
  • 臘八節的起源歷史與臘八習俗
    臘八節,又稱臘八,源自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因為日期在農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臘月初八慶祝,而得名。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和避邪。在我國,有臘八節喝粥的習俗。由多種雜糧混合熬製的臘八粥,就是這種農業祭的傳承。水庸祭祀演變為各地的城隍文化。祭祀的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避邪逐疫,而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仍有留存。
  •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今天(1月13日)是農曆臘月初八,是我國民間的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到來,意味著離春節越來越近了。關於臘八節的由來,民間有很多傳說,最常見的有三個版本。臘八傳說一在臘八節的由來傳說中,流傳最廣泛的,最被認可的一種傳說是牧女乳糜救佛祖。傳說佛祖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仍然一無所獲,餓得骨瘦如柴。
  • 2021臘八節是幾月幾號?為什麼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而在古代,臘八節是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說起臘八節,很多人首先肯定就會聯想到臘八粥,其實除了臘八粥,臘八節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 【節日專題】過了臘八就是年——愛優寶幼兒園臘八節主題活動
    臘月初八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俗話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過年的前奏曲。
  • 2018年的臘八節是幾月幾日?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2018年1月24日是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臘八節,古時,臘八是人們慶祝豐收、祭祀神靈祖先的重要日子。臘八節有很多習俗和吃俗,我國大多數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多種食材熬製,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來了,春節放假近了,你期待嗎?
  • 過了臘八就是年!今日臘八,你家有哪些習俗
    >正是在朱仙鎮喝下百姓們的「千家粥」得以在這天大勝而歸臘八,紀念著民族英雄還有人說是為了弘揚美德西晉時有個青年好吃懶做時值年末忍飢挨餓只得將家中五穀熬粥喝下臘八啟發著文人們的才思這年或許是天氣和暖或許是心懷祈願,杜甫寫下了: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 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說,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在我國每年的十二月初八,被稱作臘八節。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蒜,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家家戶戶都做臘八蒜。那您知道為什麼人們要在臘八這天做臘八蒜嗎?在臘八節除了臘八蒜,對於什麼時候吃臘八粥也是很有講究的。今天就給大家說說臘八裡有什麼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