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所向披靡,海戰卻節節敗退,羅馬人仍舊擊敗迦太基掌控西西里

2020-12-24 騰訊網

公元前8世紀,迦太基出現在非洲北部,並通過一系列的兼併戰爭成功的掌控了包括西班牙南部、西西里島、科西嘉島等地中海島嶼在內的大部分土地。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生活在迦太基王國的腓尼基人掌管著地中海沿岸的海上貿易和奴隸販賣等買賣。並且國家日益強大、國力日益興盛。

據相關史實記載,迦太基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海軍而獲得的海上貿易收入為當地的居民提供了優渥的生活。但是迦太基的這種興盛和戰略位置在給自己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引起了旁人的注意。最終在數次戰爭之後,迦太基並沒有敵得過羅馬的侵襲而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進程中。而這三次的布匿戰爭為什麼會發生呢?同時在這系列的戰爭中,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 羅馬最初的勝利

始於公元前3世紀,終於公元前2世紀的布匿戰爭持續了100年,在這一百年的時間中雙方有得有失,但最終還是羅馬人獲得了勝利。而實際上在布匿戰爭爆發之前,無論迦太基與其他鄰國的關係如何差,他與羅馬之間的關係還是十分友好的。

甚至兩個國家之間還籤訂了以海上貿易為中心的經濟互助友好條約。但隨著國家的強大,羅馬產生了將西西里島據為己有的想法。巧的是,當時的西西里島上出現了叛亂,也正是這次的叛亂為羅馬人在駐軍西西里島提供了契機。

羅馬人駐軍西西里島為當地的叛軍提供強大的武力支持顯然是超乎了迦太基的預料的,同時也是迦太基所不願見到的。因此在西西里島的紛爭之後,一場公元前的大國相爭已經避無可避。公元前262年,羅馬人在梅格烏斯和維圖斯的帶領下率領下出動了四個軍團的兵力包圍了阿克拉加斯。當迦太基人反應過來試圖去保護他的盟友時,他們卻被羅馬人擊敗以致於阿克拉加斯整個城市被洗劫一空。

儘管羅馬人向西西里島和迦太基都展示出了羅馬軍事方面的能力,但是迦太基仍然百折不撓的試圖營救阿克拉加斯。源源不斷的部隊經由大海送到西西里島上,面對這種情況羅馬人意識到:儘管自己能夠三番四次的擊敗迦太基人,只有從海上源頭切斷迦太基的部隊增援,他們才有可能徹底控制西西里島。

這樣一來,羅馬人需要的就不僅僅是強大的步兵和騎兵,他們所缺少的實際上是強大的海軍。在羅馬人意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時,他們便在60天內建立了一支由20艘三桅帆船和100艘五層櫓船戰艦組成的艦隊。

其實在當時羅馬人並沒有任何海戰和建造戰艦的經驗,他們只是模仿捕獲的迦太基戰艦,並融入了自己的想法進行創新。然而事實表明,他們的創新是非常正確的。羅馬人在公元前260年的米萊戰役中擊敗了迦太基人的130艘船,取得了勝利。

隨後的幾年中,羅馬人憑藉著他們的創新型戰艦不斷獲得勝利,並將戰火從西西里島上蔓延到了科西嘉島。公元前258年羅馬人在蘇爾希斯贏得海戰,公元前256年在埃克諾瑪斯戰役也贏得了重要的勝利。隨後執政官馬庫斯·雷古勒斯·阿提留斯率領四支軍團在克魯皮亞登陸,戰爭擴大到迦太基的領土。

二、 迦太基人的反擊

當戰爭蔓延到迦太基領土上時,羅馬的執政官和軍隊都被一種過度自信所籠罩著。與客場作戰應當更加謹慎的做法不同的是,他們選擇在這個時候召回一半的軍隊和艦隊,只留下了15000名步兵和500名騎兵。但即便如此,在由於地形阻礙,迦太基的戰象無法作戰的情況下,羅馬人仍舊獲得了陸戰的勝利。雙方隨後在公元前255年進行了和平談判,但在羅馬指揮官要求迦太基完全放棄西西里島的過度要求下,談判破裂。

談判失敗後,迦太基僱傭的斯巴達指揮官桑提浦斯立即重組整理了迦太基的軍隊,並把這支包括12000名步兵和4000名騎兵配備了100頭的戰象。桑提浦斯帶領著這支軍隊迎戰羅馬人。重組後的軍隊比之前更加勇猛,也更有士氣,最終他們在戰場上徹底擊敗羅馬人。據相關資料統計,在這場戰爭中12000名的羅馬士兵只有2000名逃走了,其餘人要麼被俘虜了,要麼永久的留在這片土地上了。

這場戰爭之後,羅馬本土還派了他們的艦隊接應剩餘的士兵回國,但是在回國的過程中,羅馬士兵遭遇了重大的海難。事實上,如果羅馬人沒有自大的撤回部隊,這場持續了很久的戰爭可能在公元前255年就可以宣告結束。但是歷史並不存在如果,戰爭還在繼續著,並重新回到了西西里島上。

在非洲戰場失利了的羅馬士兵回到西西里島上並佔領了帕諾爾摩斯。與此同時,迦太基人"解救"了阿克拉加斯。可實際上部分羅馬士兵還是成功的滲透進了迦太基並在迦太基本國的領土上挑唆國內的戰爭以迫使迦太基從西西里島撤回軍隊回救大本營。然而,當布萊蘇斯從北非返回時,一場風暴摧毀了他艦隊的150艘船。

雖然迦太基不得不集中精力處理國內事務並確保對非洲領土的控制,其對西西里的野心並沒有消失。公元前251年另一支迦太基軍隊被派往西西里島。不過,在公元前250年6月,執政官盧修斯·卡西利烏斯·梅特勒斯率領的兩支軍團擊敗了這支軍隊甚至還捕獲了迦太基人的大象。

雖然羅馬人在西西里島獲得了勝利,但是他們在北非並未取得什麼重大的突破。即便是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對迦太基的圍攻,但迦太基的要塞城市堅不可破。實際上戰爭進行到這裡時雙方都已經疲憊不堪了。迦太基還向埃及借了錢和士兵來供應與羅馬之間的戰爭。

結語

公元前242年,羅馬人在領事蓋尤斯·盧提烏斯·卡圖魯斯的指揮下,重新組織了一支嶄新的200艘船的艦隊。他們很好地利用了它圍攻德雷帕納。在公元前241年3月10日,羅馬人擊敗了漢諾率領的迦太基艦隊。儘管這次的損失在整個戰爭中不算什麼,但對於國力空虛、疲憊不堪的迦太基來說,已經算得上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迦太基被迫從西西里島撤出,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不得不向羅馬支付3200連得銀子作為賠款。西西里島成為羅馬的第一個外省,科西嘉島和撒丁島也很快落入羅馬的控制之下。雖然戰爭的結局是這樣的,但是隨後的十幾年中,迦太基在最負盛名的將軍漢尼拔的率領下準備反殺羅馬。

參考文獻

1. 《世界古代史》

2. 《布匿戰爭研究》

3. 《迦太基滅亡的三次戰爭》

相關焦點

  • 羅馬人將陸戰搬到了海上:前241年3月10日迦太基在埃加迪海戰慘敗
    羅馬人強於陸戰,而迦太基人強於海戰。羅馬人以農業立國,勢力範圍局限在義大利半島。而迦太基人也有富裕的農業產區,卻高度依賴海上貿易,並沒有染指義大利。大家在各自的領域內稱霸,互不幹涉。於是,羅馬和迦太基在西西里戰鬥了很多年。此刻的戰爭很有意思,羅馬人在陸戰中全部佔據上風。然而,每次羅馬大軍擊敗迦太基步兵,後者就直接上船躲避,換一個地方登陸繼續襲擊。由於迦太基牢牢掌握制海權,也讓羅馬的海上後勤補給非常困難。
  • 埃加迪群島海戰中,羅馬人是怎樣打敗「趁火打劫」的迦太基的?
    地中海中部的西西里海島在羅馬與迦太基的米拉海戰中,迦太基人撤出了科西嘉,羅馬人成功侵入沙丁尼亞。從此,羅馬走上了海軍強國的發展之路。當時,西西里島上的利利貝烏姆、德勒潘納姆等地仍然掌握在迦太基手中。羅馬利用小型艦隊持續對其進行封鎖。公元前250年,羅馬的小型艦隊與迦太基艦隊在阿帕諾木附近進行了一場海戰,羅馬取得勝利。
  • 埃加迪群島海戰: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與羅馬的崛起
    雖然羅馬海軍多次被風暴摧毀,但他們的雄厚依然比迦太基要強勢。後者則因為長期的戰爭消耗,幾乎徹底失去了對南方努米底亞地區的控制。最終,羅馬人在埃加迪群島又獲得了一場海上打劫,也徹底將迦太基對手打服。 在第三次因風暴團滅後,羅馬再次放棄了海上行動。為了贏回優勢,陸軍佔據西西里島上的艾瑞克斯山。
  • 古希臘海戰,有哪些特點?古羅馬又是怎樣把海戰引進的陸戰的
    【古代的海戰是怎樣進行的?從古希臘和古羅馬海戰就可見一斑】修普底德在《伯羅奔尼撤戰爭電》第一卷第一章就向我們論述了那個時代希臘「海上勢力的重要性"。希臘是個半島國家,海上貿易發達,發展海軍對付海盜,進行海外擴張,是很必要的。
  • 墨西拿,義大利城市,是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第三大的城市
    墨西拿(Messina),義大利城市,是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第三大的城市,位於該島東北端,隔墨西拿海峽與義大利本土相望。也是墨西拿省的省會。還有義大利足球俱樂部--墨西拿隊。西拿為古代希臘殖民者於公元前8世記時建立,距今有二千八百多年歷史。
  • 迦太基興衰的歷史宿命
    在最初,迦太基還是擁有一些優勢的。推羅的衰落雖然給迦太基的貿易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但也促使迦太基擺脫了母邦對其獨立發展的鉗制和限制,而黎凡特地區與西班牙之間東西航線的衰落,不僅使迦太基可以藉此運用自身擁有南北航線的優勢,將迦太基與西西里島、撒丁尼亞、義大利、希臘大陸和愛琴海海域相連,形成一個輻射範圍極廣的巨大貿易圈,而且還在客觀上削弱了西西里島、撒丁尼亞等對迦太基的潛在威脅。
  • 世界歷史:迦太基入侵西西里,希墨拉之戰結果將會如何?
    特利魯斯卻是和迦太基友好的,阿納克希拉斯也感到他對麥賽納和列其昂之間的海峽的控制受到蓋隆的威脅。他們倆便請求迦太基侵入西西里。在公元前481年年末,希臘聯盟的使者請求蓋隆合作共抗波斯的侵略。蓋隆提出的要當總司令的條件可能是預料到會被拒絕才故意這樣做的,因為他必定知道迦太基人這時已準備了一支大軍,他當然不能離開敘拉庫斯讓它毫無防備。
  • 是什麼可以支持羅馬共和國能擊敗強大的海洋帝國:迦太基呢?
    這場決定兩國命運的戰爭在兩個國家相遇後不久就爆發了,羅馬共和國在戰爭初期就一直處於絕對的劣勢,因為羅馬共和國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傳統陸上軍事強國,對於海戰和海軍的建設理解十分不足。羅馬國的海軍也十分弱小,但是迦太基作為一個以商業立國的海洋國家,在海軍方面的運用要遠遠比羅馬共和國更加純熟,所以從戰爭爆發的那一刻,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迦太基手上。
  • 布匿戰爭,陸地強國羅馬打敗了海洋強國迦太基,地中海霸權歸羅馬
    腓尼基人是一個商業民族,他們在東西方向上打通了地中海中部的島嶼,開闢航線,並在迦太基建立殖民城市,壟斷和統治著西地中海地區。而且,迦太基還扼住了通往西地中海的唯一海峽西西里海峽的咽喉。 地中海被義大利半島、西西里半島、突尼西亞連成的線一分為二,並通過墨西拿海峽和西西里海峽連為一體。其中,墨西拿海峽水流速度快,船舶很難通行。
  • 迦太基人與海上貿易帝國
    -- 卡託,古羅馬參議員在腓尼基語中,迦太基的意思是新的城市。公元前814年,迦太基建於突尼西亞一個半島。 公元前6世紀中,迦太基人在科西嘉島擊敗風頭正勁的希臘人,成為地中海無可爭議的海上霸主公元前264年,迦太基人和羅馬人終於開戰了。第一次普尼克戰爭以羅馬人取勝而告終。迦太基帝國失去了西西里島、科西嘉島和撒丁島。
  • 《盜賊之海》海戰有什麼技巧 陸戰海戰戰鬥技巧教學
    導 讀 《盜賊之海》遊戲中玩家能夠在海上或者陸地上與其他玩家戰鬥,在戰鬥中也是有一定技巧的,掌握這些技巧可能會讓您多贏幾次,下面請看玩家「ENDMOOOOON」分享的《盜賊之海》陸戰
  • 撒謊,背叛和活人獻祭,希臘人是如何給迦太基人潑髒水的?
    迦太基位處北非突尼西亞半島的頂端,正對著西西里,扼守著東西地中海之間的關鍵位置,商業和軍事地位都很重要。關於迦太基的建立,則無論是迦太基人自己還是外面的傳聞,都說迦太基人是泰爾的移民。普遍流傳的傳說是迦太基城是泰爾城的公主建立的,她與哥哥爭權失敗,於是率領著支持者逃離了泰爾。
  • 三次薩謨奈戰爭:古羅馬陷重圍,節節敗退,軛門下受辱
    羅馬曾組織過一隻強大的軍隊,號稱鐵鷹,戰無不勝,所向披靡。古羅馬曾三次和薩謨奈發生戰爭,羅馬屢遭失敗,但是最後還是轉危為安。那麼這三次薩謨奈戰爭發生了什麼,對羅馬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一、 第一次薩謨奈戰爭稍微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起初羅馬只是一個人數少、土地狹小的城邦。
  • 高雄港貨櫃裝卸量節節敗退 今年排名將掉到第八
    高雄港貨櫃裝卸量節節敗退   中新網6月18日電 高雄港貨櫃裝卸量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