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樹種中山杉在雄安地區的發展前景廣闊

2020-12-21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9月25日消息:最近記者通過走訪發現:靖江市園林苗圃(國家中山杉良種基地)與雄安地區相關企業合作,在雄安地區進行了中山杉引種試驗。

三月底到六月初,陸陸續續引進了約3000株中山杉,規格從7cm—15cm。通過最近回訪,發現五月份之前栽種的中山杉成活率優異,接近98%。

五月份之後栽種的中山杉,由於北方炎熱乾燥的氣候條件以及養護管理的不及時,成活率降低,但是也達到了85%,總體來說,中山杉還是能有良好的適應雄安地區的氣候條件的。雄安地區水資源相對豐富,水網密布,為中山杉在雄安地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發展前景優異。

推薦閱讀:

浙江桐鄉:中山杉、池杉等杉類苗子供不應求 很俏銷

江蘇靖江:中山杉進入銷售高峰期

安徽中山杉的發展前景

上海:中山杉等苗木價格高漲 銀杏價格起伏較大

(來源:國家種苗網)

相關焦點

  • 安徽中山杉的發展前景
    巢湖龜山公園湖濱溼地中山杉中國園林網6月15日消息:中山杉是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3個樹種的優良種間雜交種,具有耐水溼、鹽鹼,抗風力強,樹形美觀等特點。從2006年開始,安徽省的淮南、合肥等地開始批量種植中山杉,顯示出較好的應用前景。淮南站穩腳跟 淮南有大面積採煤塌陷區,還有很多積水的低洼地、沼澤地,加之該市平原綠化中絕大部分種植的是楊樹,有暴發草履蚧等毀滅性蟲害的隱患。為此,淮南市林業局牽頭組織在毛集區、潘集區等地的農田林網、溼窪地等,種植了約二十萬株中山杉。
  • 抗逆性卓越的樹種--中山杉(圖)
    上海市延中綠地親子廣場上的中山杉     浙江園林網11月23日消息: 中山杉為半常綠高大喬木,樹幹挺拔、樹型優美,是原產北美落羽杉屬落羽杉、池杉、墨西哥杉3個樹種的優良種間雜交種該樹種具有生長迅速、耐澇、耐鹽鹼、適應性廣、抗風力強、病蟲害少等特點,是一種抗逆性卓越的新型生態綠化樹種。     根據多年試驗表明,中山杉在我國淮河流域以南的平原、江湖灘涂、低丘崗地等均能保持良好長勢,並逐步顯示出其各種優良性狀。     第一,它耐鹽鹼、耐澇性較強,是灘涂造林和低洼溼地造林的優勢樹種。
  • 中山杉特點及生長特性
    1、耐鹽鹼、耐水性強種植試驗表現,中山杉比落羽杉、池杉具有較強的耐鹽鹼特性,是灘涂造林的優良樹種。其耐水性比水杉強,能在長期淹水條件下存活和生長,是低洼溼地造林的重要樹種之一。2、抗風性強中山杉無性系根系發達,樹幹強韌,有較強的抗風力。例如在1997年11號颱風登陸時,如東沿海遭受10級以上的大風襲擊,大量淺根性的楊樹、水杉等倒伏,但灘涂試驗基地的中山杉無風倒、風折現象。3、生長速度快,木材產量高種植對比表明,11年生中山杉單株材積量為池杉的3倍,單位面積蓄積與楊樹相當。
  • 新一代耐水溼樹種———中山杉
    中山杉在上海市桂林路的應用中國園林網4月16日消息:市場上能應用的耐水溼喬木不多,過去常用的柳樹、水杉等又存在生產方式不科學、病蟲害嚴重、景觀效果不佳等問題,新一代耐水溼樹種中山杉的推出,極大地改變了這一現狀
  • 中山杉為河南黃河流域添新綠(園林綠化)
    在河南,中山杉是國儲林「河南第一林」的主角,是引黃入冀補澱生態涵養帶綠化項目的第一樹種,是黃河大壩防護林的新生力量,是黃河溼地保護區和黃河溼地公園建設的優勢樹種。  近日,記者來到濮陽縣、清豐縣、範縣等地,了解中山杉在河南黃河流域的種植情況。    擔當「河南第一林」主角  中山杉是河南國儲林的頭號種子選手。
  • 耐水中山杉 長江母親河的守護者
    採訪中,萬州和雲陽在消落帶治理、長江防護林建設、長江水域清漂及經濟社會發展中所取得的成就,給採訪團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新社等中央新聞媒體的目光聚集在了被譽為「淹不死的樹堅強」,解決了消落帶治理的世界性難題的中山杉上。
  • 楊樹和中山杉,哪一個樹種更適合荊州?
    楊樹和中山杉,哪一個樹種更適合荊州?11月9日,第二屆全國中山杉研究和開發應用技術交流會在荊州召開,11個省市的55家單位的133人來參會,並觀摩荊州中心城區中山杉造林及苗圃建設現場。
  • 中山杉的應用及推廣前景
    中山杉系列品種是由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三個樹種的優良種間雜交種,不僅遺傳了親本植物的優良特性,更可貴的是集中了落羽杉屬三個自然種的優點於一身,生態適應性廣,具有生長迅速、耐水溼和鹽鹼、樹幹挺拔優美、綠色期長、
  • 我省選育出「中山杉」系列新樹種
    我省選育出「中山杉」系列新樹種 發布日期:2018-07-09 08:17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記者近日獲悉,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南京中山植物園)在省級科技計劃持續支持下,創建了落羽杉屬樹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技術體系,選育出「中山杉」系列新品種。
  • 耐水中山杉,三峽庫區消落帶治理的明星
    20世紀70年代,為合理開發利用我國長江中下遊以及東南沿海大面積的鹼性低洼灘涂土地資源,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開始從事落羽杉屬植物種間雜交育種研究,通過原產北美洲的美國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和池杉3個樹種的優良種間雜交,培育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山杉系列品種。目前,已經成功培育三代十七個中山杉品系,填補了我國沿海灘涂和江河溼地造林樹種的空白,在國際處於領先地位。
  • 中山杉造景手法的應用
    此外,抓住中山杉綠色期長,色葉效果好,可作為色葉樹來配置中山杉彩色景觀,也是中山杉園林應用中的一大特色。     三、中山杉造林應用和推廣前景     綠地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改善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
  • 中山杉 擁有億萬財富的秘密
    要快速擁有上億財富必須找到一匹產品千裡馬,首先了解這匹馬---中山杉  中山杉,世界抗風災,耐水溼,耐鹽鹼,抵禦山體泥石流,速生杉木第一樹種。  中山杉國家審定為國家級林木良種. [國S-SC-TDM-004-2002];在耐鹽鹼,抗風性,耐水性,速生性,抵抗山體滑坡以及景觀效果為最佳品系。
  • 池杉生產基地_中山杉
    池杉生產基地,中山杉,靖江市中山杉苗木基地,位于靖江市馬橋鎮慄樹五隊苗圃,總佔地面積達500畝,本公司擁有工程師2名,副工程師1名,繁育培植、育苗技術工人20人,苗圃固定工人50人,專業從事中山杉小苗的培育及推廣,大量供應容器苗2-15公分全冠苗,主要經營中山杉、香櫞、桂花、櫸樹、樸樹、廣玉蘭等品種。
  • 河湖生態治理緣何偏愛中山杉
    綠色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植物,特別是像中山杉這樣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突出、在重大生態項目中經過檢驗的耐水溼喬木。  中山杉與滇池溼地中原有的草本植物及灌木植物形成湖濱生態溼地的喬、灌、草植物的立體結構,豐富了溼地內的生物多樣性,構建更完善的溼地生態系統,加速了生態修復。
  • 中山杉良種選育
    落羽杉屬植物具有生長快、幹型直、材質好、耐水溼、適應性廣等特點,是低洼溼地發展林業生產中有推廣價值的樹種。但它們在鹼土上栽植常出現生理黃化而生長不良,池杉尤甚,重者導致死亡,從而限制了它們的推廣應用。
  • 靖江中山杉破解消落帶生態治理難題
    長江經濟帶的綠色發展和生態建設引起人們高度關注和重視。長江經濟帶區域內河流縱橫,溼地遍布,水治理自然成為生態治理中重要的一環。20多年來,靖江良種基地的中山杉已在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的河道、湖泊、溼地治理中「大顯身手」。2008年,昆明開始對滇池進行治理,在滇池周邊種植中山杉成為重要工作。至今,上百萬株中山杉已在滇池沿岸長成非常壯觀的水上森林。
  • 都說新品種推廣難 中山杉為何在昆明如此暢銷
    2005年,雲南利魯環境建設有限公司、今業集團等幾家綠化工程企業了解到中山杉,開始在自己承攬的工程中使用,特別是在溼地工程上。利魯公司董事長蘇一江介紹,他們2006年開始在滇池溼地中使用中山杉,從滇池草海的西岸一直到滇池外海的晉寧縣,都種植有中山杉。今年,晉寧縣湖濱溼地建設種植2800株,而且部分滇池流域村落汙水處理的人工溼地也使用了中山杉。
  • 萬畝中山杉構建水上森林(圖)
    首席記者趙偉攝  「在溼地種植中山杉,既能有效吸收水體中的氮、磷,又能改變目前溼地以單一草本植物為主的局面,構建出湖濱生態溼地的喬灌、草植物的立體結構。中山杉,除了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湖濱生態的良性循環,吸收水體中的大量富營養化物質外,還能以其優美、挺直的樹形,在溼地中打造出一片水上森林,構建出人在水上,林在水中的宜人景象。」這是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長柳偉,針對市政府決定今年內在滇池水體與陸地過渡到溼地中種植1萬畝中山杉,為記者描繪的一幅秀美畫面。
  • 靖江中山杉破解消落帶生態治理難題(上接B1版)
    (上接B1版)    在蘇州市虎丘溼地公園,中山杉是基調樹種。去年8月,記者在虎丘溼地公裡看到,池塘裡、水岸邊、低洼處,都有挺拔的中山杉,與柔軟的蘆葦互相呼應。在靖江市牧城溼地公園,記者走在明湖岸邊臨水的棧橋上,隨處可見中山杉泡在1米多深的湖水中,樹幹挺拔,枝葉繁茂,形成美麗的水景。
  • 靖江中山杉出圃量佔全國市場八成以上
    據了解,中山杉是北美落羽杉屬落羽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3個樹種的優良種間雜交後代,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經多年試驗研究後選育而成,具有耐鹽鹼、耐水溼、抗風性強、病蟲害少、生長速度快等特性。從1990年起,靖江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引進中山杉試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