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1 09: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江蘇1號 ,作者可愛多 海燕
江蘇1號
江蘇最權威的政經資訊盡在這裡
米酒、年糕、青團,共同的稻米文化和地方風物,讓青浦、嘉興、吳江養成了相似的飲食習慣;「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一句流行在萬曆年間的諺語,道出了舊時滬浙兩地的產業特色;操著一口青浦方言,就能與環澱山湖地區百姓溝通無礙,就連「青嘉吳」這個「黃金三角區」,都有著「吳根越角」的古稱。
地緣相近、文脈相連、產業關聯,讓青浦、吳江、嘉善這片「江南腹心」走到「一起來」。去年11月1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揭牌,範圍跨越兩區一縣超2400平方公裡。10月31日「示範區」建設工作現場會上,通報了這片「試驗田」交出的成績單。
壹
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
「通車倒計時,康力大道東延通過驗收了!」這幾天,吳江居民朋友圈裡被這則消息刷屏。原來,元蕩湖橫在吳江汾湖和上海青浦間,兩地居民往來需繞道高速公路或者318國道,多跑近十公裡。如今,位於東航路—康力大道的省際「斷頭路」打通,11月初通車後,吳江汾湖到青浦金澤將從目前的40分鐘,縮至短短5分鐘。
「這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首個省級對接基礎設施工程。」蘇州吳江區委書記李銘喜笑顏開,「打通一條路,不僅方便了百姓生活,更讓『滬蘇同城化』的步伐加快了!」
斷頭路的打通,是青浦吳江打破行政邊界共建基礎設施的破冰之舉。示範區揭牌一年來,在「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制度創新探索中,聚焦跨域區域協同發展中的規劃管理、生態保護、土地管理、項目管理、要素流動、財稅分享、公共服務、信用管理等8個重點領域,大膽創新,積極試驗。
編制一體化示範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一張藍圖」管全域;建立統一的企業登記門檻,實現「一個標準」管準入;探索統一的管理服務機制和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實現「一個目錄」引方向;探索建立生態環境管理、監測和執法「三統一」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協同解決跨區域生態環境分而治之難題……一年間,示範區已形成了32項具有開創性的制度創新成果。
「不破行政邊界,又超越行政邊界,形成一體化制度環境。」示範區執委會主任馬春雷對示範區的制度創新充滿期待,「在『一』上下功夫,在『同』上做文章,未來,示範區要努力形成一批可以在長三角乃至全國可複製可推廣、『去特殊化』有普適價值的一體化制度創新成果。」
貳
醫保覆蓋三地,職教跨省招生
插卡,點擊「自助收費」,選擇「醫保卡繳費」…… 10月28日,在上海朱家角人民醫院自助服務機上,吳江區的67歲老人陳鳳仙不到1分鐘就完成醫保刷卡結算。「小女兒嫁到青浦,我常來小住,患有有糖尿病,過去兩地醫保不聯網,我在吳江配好藥帶在身邊。現在好了,青浦也能直接刷醫保卡配藥,我再也不用惦記著藥快吃完,得趕快回吳江了。」
讓陳鳳仙解開「心病」的,是示範區合力推的醫保一卡通2.0版。從8月24日起,青浦、嘉善、吳江三地居民持醫保卡,三地看門急診無需再備案,住院只需自主備案,共覆蓋三地參保人員231萬。
上海的優質醫療資源,在示範區加速布點。10月28日,1號君在即將投運的長三角智慧醫院看到,醫院正在做最後的模擬測試。在遠程多學科會診中心,就食道癌病人的病情,中山醫院專家正與長三角智慧醫院醫生模擬會診。「醫院由青浦區政府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合建,中山醫院頂級專家在線提供服務。」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辦副主任朱延軍介紹,醫院選在青浦,就是為了補上示範區醫療資源「短板」,讓示範區居民享受上海優質醫療資源。
遊有所樂、病有所醫、教有所得……示範區居民「獲得感」滿滿。「示範區經濟發展水平高,人才資源富集,職業教育優勢明顯,所以選擇職業教育作為一體化實踐的教育突破口。」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介紹,目前示範區內已實現了跨省域中職招生和跨省域中高職貫通培養兩個「全國首次」,青嘉吳三地6校拿出各自優勢、特色專業,面向示範區跨省招生,吳江還在中考志願計劃中單列「長三角一體化項目」,邁出職業學校統一招錄關鍵「第一步」。
叄
生態創新經濟,嵌入「江南腹心」
示範區先行啟動區660平方公裡,擁有眾多江南古鎮:金澤在建華為研發中心,朱家角有水彩畫、田山歌、阿婆茶,黎裡、西塘古色古香,還有以十裡桃花、農民畫出名的姚莊……「我們要在生態底色、江南文化中嵌入新資源,在湖光山色、水鄉文脈中發展新經濟。」示範區執委會有關負責人說。
有風景的地方就有新經濟。在示範區的綠色肌底上,區域發展的高品質日益彰顯。馬春雷介紹,今年前三季度,示範區兩區一縣合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8%,新增企業登記數量同比增長12.6%;實到外資同比增長31.8%。
10月30日建設工作現場會,示範區開發者聯盟「朋友圈」擴容,13家「大咖」作為第一批新成員加入聯盟。三峽集團牽頭編制以「一河兩湖」為核心的示範區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華為公司青浦研究所9月27日已開工建設,中新集團推動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建設。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樣板間」,示範區內一些企業已享受到改革試點、制度突破帶來的紅利。9月19號,英諾賽科全球最大8英寸氮化鎵工廠在吳江建成,「得益於示範區建設,項目周邊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越來越好,與上海的聯繫也更緊密了,工廠周邊還將配套國際學校,為我們企業發展創造了好條件。」公司工廠運營副總王培仁道說,他們與蘇州的先進封裝企業、杭州的IC設計公司和上海的化學品公司推進產業鏈合作,在汾湖區域打造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集群。
來源:江蘇1號
原標題:《長三角示範區揭牌一周年——吳根越角,打造「黃金三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