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17日,武昌徐東商圈,一處IC電話亭近乎廢棄。(實習生 熊邦紅 攝)
在武漢街頭、大學校園、居民社區……有一個大家熟視卻無睹的公共設施:公用IC電話亭。在手機普及的當下,很多IC電話亭落滿灰塵,悄然立於街頭,成為一道尷尬的風景。IC電話亭還有必要保留嗎?其下一步命運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電話亭現狀:無人問津破舊不堪
「我們學校原先有IC電話亭,不過三個月前就全部拆除了。」武昌首義學院的焦同學說。該校後勤處的陸處長表示:「IC電話亭基本無人使用,放在學校不僅影響校容,還會影響交通,經過校領導集體商議,我們就全部拆除了。」
武漢大學的文瀾路上,每隔50米處就有一個公用電話亭,亭內有兩臺電話,一個是201記帳式電話,一個是IC卡電話。記者隨機試用了一臺電話,發現IC卡電話只能撥打六位數的號碼;在201記帳式電話上撥打的按鍵已經鏽跡斑斑,沒有顯示屏,記者按照依稀可見的提示操作,成功撥打了電信號碼。
記者走訪發現,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經濟學院等多所高校都有IC電話亭,但普遍閒置。而部分新建高校則在其規劃圖上已看不到IC電話亭。
在武昌徐東大一路,有一排四個IC電話亭,上面被貼滿了小廣告,其中三個電話的話筒上掛著保潔人員和路人的提包。在電話亭的一角,還有一個辦證刻章的中年婦女靠在那裡等待業務。記者試用了這些電話,發現均已報廢。
徐東銷品茂警察崗亭附近,也有一排IC電話亭,上面大多被貼滿了「牛皮癬」小廣告,在繁華鬧市中顯得格外扎眼。
電信部門:拆卸與否取決於市民需求
IC卡電話亭正在默默退出人們的視野。那麼,IC電話亭是否該退出歷史舞臺呢?
記者聯繫武漢市洪山電信宣傳部主任謝樂軍,他表示,IC電話亭是城市公用設施,即使退出市民視野,也仍有一定的公用價值。例如,即使無卡,市民也能電話報警,方便廣大市民在緊急情況下求助。IC電話亭的編號還能提供定位信息。至於損壞的IC電話,電信部門仍在持續進行維護,「IC電話到底取不取消、IC電話亭是否拆卸,取決於市民是否對它還有需求。如果它仍有一定的社會功用,就仍有保留的價值」。
據了解,在上海、倫敦等國際大都市,不少電話亭同時也有「wifi熱點」亭的作用——只要拿一個具有wifi上網功能的手機終端,就能在這些「wifi電話亭」周邊50米的範圍內享受高速上網的樂趣。還有網友建議,可以將IC電話亭改造成手機充電站。
武漢市是否有改造IC電話亭的計劃呢?謝樂軍表示「暫時還沒接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