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滿街IC電話亭形同雞肋 無人問津破舊不堪

2020-12-21 正義網

圖為:17日,武昌徐東商圈,一處IC電話亭近乎廢棄。(實習生 熊邦紅 攝)

  在武漢街頭、大學校園、居民社區……有一個大家熟視卻無睹的公共設施:公用IC電話亭。在手機普及的當下,很多IC電話亭落滿灰塵,悄然立於街頭,成為一道尷尬的風景。IC電話亭還有必要保留嗎?其下一步命運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電話亭現狀:無人問津破舊不堪 

  「我們學校原先有IC電話亭,不過三個月前就全部拆除了。」武昌首義學院的焦同學說。該校後勤處的陸處長表示:「IC電話亭基本無人使用,放在學校不僅影響校容,還會影響交通,經過校領導集體商議,我們就全部拆除了。」

  武漢大學的文瀾路上,每隔50米處就有一個公用電話亭,亭內有兩臺電話,一個是201記帳式電話,一個是IC卡電話。記者隨機試用了一臺電話,發現IC卡電話只能撥打六位數的號碼;在201記帳式電話上撥打的按鍵已經鏽跡斑斑,沒有顯示屏,記者按照依稀可見的提示操作,成功撥打了電信號碼。

  記者走訪發現,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經濟學院等多所高校都有IC電話亭,但普遍閒置。而部分新建高校則在其規劃圖上已看不到IC電話亭。

  在武昌徐東大一路,有一排四個IC電話亭,上面被貼滿了小廣告,其中三個電話的話筒上掛著保潔人員和路人的提包。在電話亭的一角,還有一個辦證刻章的中年婦女靠在那裡等待業務。記者試用了這些電話,發現均已報廢。

  徐東銷品茂警察崗亭附近,也有一排IC電話亭,上面大多被貼滿了「牛皮癬」小廣告,在繁華鬧市中顯得格外扎眼。

  電信部門:拆卸與否取決於市民需求 

  IC卡電話亭正在默默退出人們的視野。那麼,IC電話亭是否該退出歷史舞臺呢?

  記者聯繫武漢市洪山電信宣傳部主任謝樂軍,他表示,IC電話亭是城市公用設施,即使退出市民視野,也仍有一定的公用價值。例如,即使無卡,市民也能電話報警,方便廣大市民在緊急情況下求助。IC電話亭的編號還能提供定位信息。至於損壞的IC電話,電信部門仍在持續進行維護,「IC電話到底取不取消、IC電話亭是否拆卸,取決於市民是否對它還有需求。如果它仍有一定的社會功用,就仍有保留的價值」。

  據了解,在上海、倫敦等國際大都市,不少電話亭同時也有「wifi熱點」亭的作用——只要拿一個具有wifi上網功能的手機終端,就能在這些「wifi電話亭」周邊50米的範圍內享受高速上網的樂趣。還有網友建議,可以將IC電話亭改造成手機充電站。

  武漢市是否有改造IC電話亭的計劃呢?謝樂軍表示「暫時還沒接到通知」。

相關焦點

  • ...曾經風靡一時,如今殘舊不堪!恩平街頭這些電話亭該何去何從?
    【創文創衛巡城馬】曾經風靡一時,如今殘舊不堪!恩平街頭這些電話亭該何去何從?記者今天走訪我市城區發現大部分街道上的公用電話亭已經變得破舊不堪【新聞視頻】記者在錦茂路與錦安街交界處見到,一個公用電話亭因許久沒有清理,話機的表面和按鈕上布滿了灰塵,電話亭的頂部也積滿樹葉。
  • IC電話亭現在還有人用嗎?市民希望改為WIFI亭
    原標題:IC電話亭現在還有人用嗎?市民希望改為WIFI亭 破舊的電話亭立在街頭。記者 李幸 攝  ■相關單位: 電話亭很重要,緊急情況下可免費撥打110、119、120等; 可升級改造,提供上網瀏覽、信息查詢、電子地圖等服務  重慶日報訊 (記者李幸)「街頭上這些電話亭很少有人使用,有些電話亭都快成廣告牌了。與其在街頭影響市容,還不如把這些『尷尬』的電話亭拆掉。」近日,熱心市民鄧先生給重慶日報打來電話,說出了他對街頭IC電話亭的想法。
  • 昆明公用電話亭無人問津 市民看法不一去留引爭議
    昆明路邊無人問津的電話亭  在八九十年代的電影裡,公用電話亭可謂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周末學校走廊裡,總會有許多人聚集著排隊打電話;路邊的電話亭裡,也常會有人拿BB機回電話;還有那一長串的數字號碼,總是能背的滾瓜爛熟。  然而如今,隨著行動電話的普及,這一「主角」卻開始漸漸被人們遺忘,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先進的通信方式。  近日有網友在金碧坊發帖指出以前在街道各處設置的公用電話亭如今已經沒人用了,不僅佔空間,還浪費資源,這些城市的雞肋,還留著幹嘛?
  • 調查顯示多地公共電話亭98.7%的時間「無人問津」
    「手機時代」來臨,曾經風光無限的公共電話亭逐漸被人們視而不見,有的已淪為擺設,有的損壞嚴重、貼滿「牛皮癬」。公共電話亭使用狀況如何?記者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展開調查。  98.7%的時間「無人問津」  「三四年沒見了,現在連小孩兒都有手機,誰還用這個啊!」
  • 南寧街頭電話亭閒置多年破敗不堪 去留如雞肋
    原標題:南寧街頭電話亭閒置多年破敗不堪 去留如雞肋   南寧市一些閒置多年的電話亭破敗不堪,影響市容;由於各種困難,電信公司對電話亭的修復情況不盡理想  街頭電話亭 去留如雞肋  近日,有市民反映,南寧市街頭一些閒置多年的電話亭破敗不堪,影響市容。南國早報記者調查發現,曾經遍布南寧市大街小巷的IC卡公用電話亭早已失寵,大多數遭破壞,而貼在電話亭上的廣告卻時常更換。電信部門表示,目前南寧街頭電話亭數量約500多個,其中1/4有撥打量。
  • 破舊不堪一條街,滿街都是小姐姐,鄭州海灘街竟成網紅街?
    有人戲謔:破舊不堪一條街,滿街都是小姐姐。但也有不少人感覺有些懵,海灘街到底是什麼樣一條街?為什麼會突然爆紅?今天咱們就一起嘮叨嘮叨。到處亂拉車的電線,堪比當初城中村老舊紅樓,到處拉扯的電線,破舊的街邊小店
  • 街頭IC 卡電話亭淪為「公廁」(圖)
    市民馮先生網上留言 @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華西都市報」官方微信華西都市網(www.huaxi100. com)華西都市報新聞客戶端  曾幾何時,各式各樣的公用電話亭是城市的一道風景線,為市民提供便利。近年來,隨著手機的迅速普及,過去風光一時的街頭電話亭慢慢走向衰落,有的更是面臨著破敗不堪的窘境。
  • IC電話卡和「黃帽子」電話亭
    印象中從家到單位6站地,馬路邊根本沒有公共電話亭。偶爾在街上看到拿「大哥大」的人,還是挺羨慕的。    那時單位集體宿舍門口有個傳達室,有兩位中年女職工輪流值班。她們的工作讓人覺得最貼心的就是為大家送電報、傳電話。當時宿舍大院內兩棟樓,住著二三百號人,其中大部分是家在外地的職工。誰家來了電話,值班員便在樓下喊兩嗓子:「X號XXX的電話!」那聲音很有穿透力。
  • 南寧街頭電話亭閒置多年破敗不堪 去留如雞肋(圖)-廣西新聞網
    南寧市一些閒置多年的電話亭破敗不堪,影響市容;由於各種困難,電信公司對電話亭的修復情況不盡理想 街頭電話亭 去留如雞肋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陶海華 文/圖 近日,有市民反映,南寧市街頭一些閒置多年的電話亭破敗不堪,影響市容。南國早報記者調查發現,曾經遍布南寧市大街小巷的IC卡公用電話亭早已失寵,大多數遭破壞,而貼在電話亭上的廣告卻時常更換。電信部門表示,目前南寧街頭電話亭數量約500多個,其中1/4有撥打量。
  • 龍巖中心城區街頭IC電話亭成擺設 有些破損嚴重
    ­  報廢的報刊亭鏽跡斑斑­  連日來,記者在中心城區部分路段探訪了解到,目前路邊的IC卡公用電話亭幾乎無法正常使用,甚至有些破損嚴重;一些報刊亭已經報廢,影響城市美觀。­  報刊亭是在公共場合售買書報雜誌的小型活動房屋,是一項安置就業、便民服務的措施。
  • 泰州市區廢舊報刊亭、電話亭正在拆除 綠植將取而代之
    公用電話亭、郵政報刊亭、便民信息亭……這些棚亭作為特殊的文化、生活符號,承載著一代人共同的城市回憶。但隨著城市發展,原來的報刊亭、公用電話亭等實用功能日趨消退。不少棚亭存在佔道經營、違規經營行為,或是破舊不堪、亂拉亂掛,影響市容,成為城市管理的老大難問題,也是市民反映投訴的熱點問題。
  • 臺學者:太平島對臺灣形同雞肋 何不賣給大陸?
    臺學者:太平島對臺灣形同雞肋 何不賣給大陸?  對臺灣形同雞肋的太平島,於中國大陸卻絕不一般。臺灣只有將太平島轉賣才有將之變現的可能,但大陸卻可以藉由擁有這個島嶼,在南沙獲得極大的存在合法性,駐軍並進行專屬經濟海域的劃設與開發,將之「變現」。  事情當然不會是容易的,美國可能最先不贊成,因為這可能帶來南中國海地緣政治的變化,也可能反映臺灣「外交立場」的調整。
  • IC電話亭幾乎絕跡 市民欲退換約8000元電話卡
    原標題:街頭IC電話亭幾乎絕跡 市民:8000元IC卡能退款嗎? 本報訊(記者姚傳龍 實習生李鴻)78歲的李平(化名)家中,擺放著價值約8000元的IC電話卡。2001年前後,他或買或積分兌換,積攢下了這些電話卡。如今,IC電話幾乎在市面上絕跡,他託記者打聽,這些卡內的錢能不能退還? 李平說,當時,或花錢購買,或用積分兌換,他取得了不少IC卡。「IC卡圖案各異,很有特點,加之有通話需要,取得的量就多一些。」老人說,街頭的IC電話亭很多,IC卡也很緊俏。
  • 漳州IC卡電話亭 是去是留?
    記者昨日在漳州市區街頭看到,不少電話亭破損、髒亂,幾乎無人問津。  那麼,這些IC卡電話亭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對此漳州市電信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只要還有市民在使用,他們就不會拆除電話亭。針對一些電話亭遭人為損壞而影響市容的問題,電信公司今年擬投200多萬元,將市區幾條主幹道的400座舊公話亭,改造成新型公話亭。
  • 街頭IC電話亭 國人當廁所、雜物室
    對於70後、80後來說,不少人對IC卡電話亭還記憶猶新,在手機還是「奢侈品」的年代,小小亭子常常見到排隊盛況,有人通報獎學金喜訊,有人得知家人的噩耗,有人表白成功,有人失戀抱頭痛哭……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話亭已經逐漸被荒廢,但改造效果並不理想。
  • 誰讓「古董級」電話亭成了「另類風景」?
    ,沒想到地圖導航APP上居然能查到公共電話亭!」那麼,幾乎被人遺忘的街頭公用電話亭現狀如何?  關於電話亭,一道曾經的城市風景,即便近年來新建的小區,也一樣將電話亭當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置於景觀大道兩旁,來裝扮小區的「國際風格」。那麼,為什麼這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再,先是成為雞肋,繼而成為擺設,最後成為「廢品亭」了呢?手機普及,鄉村城市皆然,兒童老人都會「玩兒」,電話亭的命運,最終豈不就成了擺設與「廢品」?
  • 最後的公用電話亭
    公共電話亭裡的愛情 作者:王強 「聽說最近武漢要拆除一些公共電話亭了。」中午大學同學們在微信群裡熱火朝天閒聊時,我發布了這個消息,並@老大。 畢業後留在武漢工作的我,不知不覺中成了分散在各地的同學們與這個城市的某種連結。
  • 「失寵」的公共電話亭該變身了
    日前,上海市徐匯區發布消息,該區域的街頭電話亭將在保留通話功能的基礎上,變身「共享悅讀亭」,為市民提供閱讀相關服務。提起公共電話亭,估計現在很多小年輕已經「無感」了。畢竟他們沒經歷過電話亭的輝煌過往——那時候,公共電話亭遍及大街小巷,成為街頭一景,人們打電話都會買IC卡,使用時常常要排隊,如果裡面的人嘮叨個沒完,亭外的人可能還會有意見……現在呢?很多電話亭幾乎已成擺設。有的經長年日曬雨淋,斑駁不堪;有的早已損壞,無法使用;還有的被「小廣告」瞄上了,貼滿了各種兼職、包車、辦證等「牛皮癬」,從當年的街頭一景淪落為「煞風景」,影響城市形象。
  • 破舊不堪 內容雜亂 義烏一些小區公眾信息欄「很難看」
    為了方便小區居民發布廣告信息,一些小區設置了公眾信息發布欄,其出發點很好,但近段時間有不少市民反映,一些小區的公眾信息欄內容雜亂、破舊不堪,甚至變成了另類「牛皮癬」、「視覺汙染」源,與全國文明城市考核標準相差甚遠,希望能夠引起關注。昨日(5月29日)上午,記者同市民監督團成員一道走進義烏部分小區進行實地查訪。
  • 英國電話亭再設計 感受各式各樣的電話亭
    這項全民設計活動邀請了來自英國及全世界的知名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在原有的英式紅色電話亭基礎上進行創作,最後的作品都安放在倫敦街頭。在拍賣中,7號作品《長頸鹿破亭而出》和波普藝術教父Blake爵士的作品拍出1.7萬英鎊,同列當晚最高拍賣價。其他作品也各有打動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