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夫婦含辛茹苦,撫養日本遺孤40年,結果養子回日本後蹤跡全無

2021-01-09 佛系說點事

古人曾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的意思可理解為,剛出生的小孩還沒受到世俗的影響,所以都很善良。日寇侵華之際,那些侵略者曾犯下了滔天罪行,很多受到迫害的中國人民對他們沒有不恨的。75年前,日本投降後,有1對中國夫婦好心收留並養大了日本孤兒,結果飽受其他人的白眼,好不容易把這個小孩養大,但這個孩子回到了日本就音訊全無了。

1945年,日寇終於投降了,中國人民贏來了抗戰的勝利。也就在這個時候,日寇的關東軍四散奔逃,甚至還留下了不少的日本孤兒在我國的東北,同時當地的人們也總算可過上平靜的日子了。居住在東北的趙鳳祥一家子也得以繼續過著普通的生活。這天趙鳳祥再次上街去撿破爛,而且還有不少的收穫。

就在他回家的時候,突然從附近傳來了孩子的哭聲。要知道,東北本來就冷,大街上還下著雪,這小孩子在外面一不留神就可能凍壞了。趙鳳祥是個善良的人,他擔心孩子會凍壞,所以就到處尋找,於是在1個角落裡找到了3歲左右的孩子。

這個小孩看著很可憐,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而且凍得瑟瑟發抖了。要按當時的天氣來看,這孩子再待幾個小時可能就會凍死。趙鳳祥問對方怎麼樣了,可那小孩直接推開了趙鳳祥,還說出了日語。老趙這才明白:原來眼前的孩子是個日本人。趙鳳祥也有不少的親人死在了日軍的手上,但他卻十分同情這個孩子。

出於對孩子的憐憫,趙鳳祥生出個念頭:收留下孩子,將其撫養成人。要知道,老趙的這個想法算是非常勇敢了。因為他家裡十分困難,女兒、媳婦都需要靠趙鳳祥來養活;同時,這個孩子是日本人,人們對犯過罪的日寇十分痛恨;老趙要養日本人的小孩,那就成了「漢奸」、「公敵」了。

趙鳳祥不忍小孩死在自己面前,所以就把他帶回了家,還和媳婦李秀榮商量了起來。李秀榮煮了碗麵條給他吃,孩子馬上就吃完了。就這樣,趙、李夫婦2人決定把這個無辜的孩子養大。他們把小孩起名趙連棟,還將其當親兒子來養。可就因收留了這麼個「趙連棟」,鄰居紛紛開始針對趙鳳祥、李秀榮一家子。

原來這些鄉親都飽受日寇的欺負,所以他們對日本人的牴觸情緒很大。就這樣趙家人整天受到別人的歧視。後來他們一家人只好躲到了農村居住,但同樣受到別人的白眼對待。為了不耽誤孩子,趙鳳祥還特地想盡辦法去讓孩子上了學。

不過孩子在學校一樣飽受歧視與欺凌。李秀榮甚至為了保護孩子還意外被村民給推到地上給弄得流產了。就這樣過了40多年,趙連棟長大了,他們家算是過上了平靜的生活。1992年,趙連棟表示要回日本尋親。僅過了1個月,趙連棟就找到了野板祥三這個軍官父親。

1994年,趙連棟許諾肯定會回來孝敬母親,然後就回了日本定居。可直到2001年,李秀榮腦溢血住院了,趙連棟都沒有音訊。甚至趙連芹聯繫到了趙連棟的家裡,後者也不願回來看看母親。李秀榮知道後也不怪這個兒子,還認為對方有苦衷。整個事件讓人聽著十分悽涼又感動。

1931年到1945年,是我國經歷的最大的一場戰爭,歷史上又稱為中日抗戰,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期,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期間也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比如滯留在中國的日本遺孤,他們後來都怎樣了呢?筆者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裡面就講述了許多抗戰時期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我的很多寫作靈感都是來自這本書,只需要78元,絕對的良心推薦。

相關焦點

  • 被祖國親人拋棄的日本遺孤,由中國收養,遺孤:我百分百是中國人
    在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上,遺留著東北開拓團中的大量日本僑民,全國各地也殘留著未被撤離的日軍俘虜。更重要的是,大量出生在中國土地上的日本孩童被自己的家人遺棄。這些被自己國家和親人拋棄的孤兒,又該何去何從? 一、殖民與棄民:日本遺孤由此而來 日本對中國大陸的殖民從日俄戰爭後就已悄然開始。
  • 日本夫婦結婚24年生12娃,網友群嘲「太窒息了」,結果他們的生活卻...
    日本夫婦結婚24年生12娃,網友群嘲「太窒息了」,結果他們的生活卻啪啪打臉 2020-10-03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他12歲成日本軍官養子,學日語取日本名,抗戰結束為啥成了英雄?
    近代中國飽受外敵侵略之苦,但好在頑強的中國人民沒有放棄過鬥爭和抵抗,即使是在最危急的時刻,也仍然滿懷著勝利的希望。01侵華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先後制定了「大陸政策」和「大東亞共榮圈」政策,妄圖通過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來掩蓋他們企圖侵吞中國、滅亡中國的本意。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他們開始了奴化中國少年的計劃,試圖通過教育途徑徹底把中國人變為日本的附庸和奴隸。
  • 日本人的祖先是誰?專家通過基因檢測得出結果,日本人卻不能接受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民的起源一直是爭議的焦點。有不少專家都認為日本就是以前華夏的一個分支,根據典籍記載,秦朝時期,徐福帶領數百童男童女遠渡重洋去尋找仙山蓬萊的蹤跡,結果卻就此消失杳無音信。據傳,最終徐福到達的地方就是日本,他帶領這些男孩女孩在日本生活了下去,並逐漸演化為日後的日本人。
  • 中國唐刀「水龍劍」,被日本收藏後,為何成日本天皇的佩刀?
    不過在不遠的鄰國日本,卻意外發現了這種劍的蹤跡。有人發現,日本聖武天皇的佩刀居然就是水龍劍,然而為什麼中國的古劍搖身一變成了日本的國寶呢?這其中有什麼緣由?公元624年武則天建立武周,算是唐朝中另闢蹊徑,一段特殊的歷史,她所統治的大唐,延續了太祖皇帝的繁華,被稱讚為是貞觀遺風。
  • 是日本!1943年日軍一個奇怪的舉動被證
    有位叫何梅花的學者,就在調查之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洪秀全的後人去了日本,並在日本待了很多年。而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發生的一件事,也無疑證實了這件事。 他說,洪秀全在臨終前把一些親眷送往了日本,才讓他們得以存活下來。而後,他又借走了祠堂內高祖洪英倫夫婦畫像和洪氏的族譜,並且表示一定歸還。
  • 日本學者稱中國僅67年歷史,日本有2000年,中國的回覆讓日本汗顏
    可以知道的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雖然朝代的統治者幾經變化,但中華文化始終沒有斷過層。所以中華的文化依然是持續到今天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果從黃帝時期算起,中國到如今有了五千多年的歷史。所以一直以來都有學者說,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還有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中國的思想文化活躍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墨家、法家等等學術學說在那個時代紛紛出現,這個時代被稱為是諸子百家。
  • 日本神隱案件2:家庭主婦失蹤17年後,神秘紙條疑點重重
    在日本有很多失蹤案件,但是其中一些因為案情離奇或是遲遲沒有破案而被人冠以「神隱」,意思是神怪把人給藏起來了。上一次寫了日本四歲男童40秒失蹤的案子,今天再寫一個家庭主婦神秘失蹤的事情。日本神隱懸案:四歲男童40秒內人間蒸發,31年了毫無音訊01 留下嬰兒,真由美失蹤這起失蹤案的主人公叫真由美。
  • 日本金價漲至40年來最高值 人們把結婚戒指都賣了
    這麼說吧,最近日本人把結婚戒指都賣了…近期,國際黃金價格不斷上漲,已經超過1500美元(約合人民幣10543元)每盎司,日本黃金價格甚至漲至40年來最高值。日本民眾掀起了一股「賣金」浪潮,就連結婚的金戒指都不放過,一併出售。在日本一家百貨公司的黃金交易櫃檯,一對老夫婦正在出售他們的結婚戒指。日本某百貨公司店員:現在就要出售這些東西嗎?
  • 公元663年,日本挑釁大唐,結果4萬2的日軍被大唐活煮
    公元663年,日本挑釁大唐,結果4萬2的日軍被大唐活煮——《哈哈談歷史》戰爭篇縱觀歷史,中國自然是東方大國,甚至中國就是東方的代表,不管在文化上還是經濟上,但是畢竟誰都想爭第一,日本從古自今都是野心家,一直窺視我們的財富和領土。
  • 日本4歲男孩離奇失蹤,短短40秒就如人間蒸發,父母苦尋30年無果
    由於媒體的大肆渲染和報導,誇大了案件當中詭異和驚悚的部分,這起失蹤案很快就震驚了整個日本,被稱為了「日本三大神異事件」 而有關松崗伸矢的目擊證詞,也開始在日本四處的傳播開來。 1990年4月 一位德島縣的主婦報警,聲稱是在市區見過伸矢君,絕對沒有看錯。
  • 如何回詩日本?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回應了
    鑑真大師少年出家,立志弘揚佛法,後受到日本遣唐使和留學僧等多次禮請,有感於日本長屋王子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的佛偈,覺得日本確是「有緣之國」,因而決定東渡弘法。經過六次磨難,鑑真終於到達了日本,鑑真在日本受到朝野僧俗的盛大歡迎。鑑真還把唐朝先進的醫學帶到了日本,被尊稱為「日本神農」,在日本享有極高的聲譽。
  • 日本華人黑幫大哥的江湖:曾是遺孤後代,想解散組織但黑道和警察都...
    在日本黑社會,沒有人不知道汪楠的名字。他是日本準暴力團「怒羅權」的創始人。這是一個主要由日本戰敗後被拋棄在中國的遺孤後代(二代或三代)組成的黑幫團體。日本警視廳將該團體定義為「威脅治安的反社會勢力」,其他暴力團也一度對其聞風喪膽。 「怒羅權」總與盜竊、詐騙、毒品、殺人等字眼一同出現在新聞上,但組織成員的故事卻鮮少被曝光。
  • 1945年日本投降後,愛國人士鬱達夫神秘失蹤,40年後才知道真相
    《沉淪》是作者以自身為藍本,描寫了一個中國青年在日本留學,遭受歧視屈辱、內心苦悶的故事,傷感中帶有濃烈的愛國主義情結,一經出版,便引起強烈反響! 赴日留學後,鬱達夫開始接觸小說的創作。1921年,鬱達夫的首部小說集《沉淪》出版,轟動文壇。 1922年,鬱達夫回國,曾先後從事過大學教師、浙江省政府參議、主編、福建省參議兼公報室主任等工作,期間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比如《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蔦蘿集》、《孤獨者的愁哀》等等。
  • 上海阿婆撿到一黑人棄嬰,含辛茹苦撫養他20年,他是如何報恩的?
    這種情況下,孩子要是被好心人撿去撫養了倒還好;但若是沒有遇到好心人,等著孩子的可能就只有死神了。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個阿婆撫養棄嬰的故事。上海阿婆撿到一黑人棄嬰,含辛茹苦撫養他20年,他是如何報恩的?
  • 為什麼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會允許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的軍校學習?
    首先就是甲午戰爭的刺激,一場甲午戰爭,清王朝三十年「洋務運動」的成果,海戰陸戰全被打回了原型。「後起之秀」日本那迅速崛起的景象,自然深深震撼了清王朝的年輕一代。外加挨揍後的大清,練兵自強更成了當務之急,之前學西方學了這麼多年,越學越沒長進,還總覺得文化國情不同。身邊「國情相似」的日本取得了成功,這也自然叫多少晚清志士深受鼓舞,漂洋過海也要來學一學。
  • 日本籍士兵隱居中國,結婚35年後,妻子才知丈夫是日本人
    可是這樣的人,卻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成為了侵華日軍的一員,之後還在中國生活了大半輩子,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在參軍前,山崎宏以為去中國,是參加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和平建設,將兩國當時的矛盾通過和平的方式去解決,化幹戈為玉帛,最終停戰。於是,他便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 日本5歲女孩上山後消失,3000人搜尋,15年未破案,警犬舉止怪異
    日本的五月四日被稱為「綠色之日」,在日本是法定節假日之一,與我們的植樹節類似。而在這一天,日本除了公司學校放假外,所有的公園都會對外免費開放,旨在提倡人們接近大自然,崇尚綠色。而就在2005年的這一天,日本卻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國的事件。
  • 「洋雷鋒」感動中國人日本盲人辦15年免費學校
    在廣西的大山裡,德國人盧安克默默支教13年,與村民一起過著簡陋的生活。  在天津,日本盲人青木陽子辦了15年免費日語學校。  在河北、在北京,法國夫婦吉勇和李香梅為中國的盲童孤兒創建「濟慈之家」,收養他們,教他們獨立生活和工作能力。
  • 甲午之前二十年:日本民眾抗拒兵役不惜起義
    此時的日本民眾基本上處於既無權利意識又無國家意識的臣民狀態。按照這種規定,官吏免掉兵役,有錢人讓孩子去洋行,結養子親緣,進高級學校,或者繳錢也可以免掉兵役,結果脫離了「上下平等、人權齊一之道」,轉化為不平等條款。1876年的適齡徵兵者中二十九萬六千人中,上徵兵名單的只有五萬三千人。被徵兵的就只有不能做以上事情的窮人家的二男或三男。對窮人來說,兵役的負擔等於又被強加過去的封建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