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孝又是什麼呢

2021-01-09 姚言的歷史課堂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經常能夠聽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麼一句話,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又是出自哪裡,除了無後以外,剩下的兩大不孝又是指的什麼?

其實這句話是出自孟子的《孟子·離婁上》篇,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在這裡,孟子並沒有說其他兩大不孝是什麼,僅僅只是在通過舜的例子來闡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麼一個道理。

由於舜的父親從小就不喜歡舜,特別是在娶了後母之後,對舜更是百般刁難,巴不得這個兒子去死,有一回當舜在堆草垛的時候,舜的父親竟然將梯子給搬走了,逼著舜從高高的草垛上跳下來。

舜在娶親的時候並沒有告訴自己的父親,這不符合作為後輩的本分,因為他知道告訴父親之後肯定又要有么蛾子出來了。因此對於舜這種不告自娶的行為,君子們都認為他雖然沒有稟告,卻和稟告了一樣。

因此在這裡孟子的原意說的是不孝的表現有三種,其中不盡到一個後輩的本分是最大的不孝。並不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沒有後代是最大的不孝,那麼為什麼後面會發展成沒有後代是最大的不孝呢?

這是因為漢代的經學家趙岐在他的《十三經註疏》,對孟子的這段話進行了擴張。"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在這裡趙歧就很明確的指出了三不孝分別是哪三不孝。

一、一味地盲從,見到父母有過錯卻不去加以指正,陷父母於不義之中,是為一不孝。

二、家裡貧苦難以贍養父母,卻不去想著讀書當官,賺取俸祿來贍養父母,是為二不孝。

三、沒有娶妻生子,致使祖宗無人祭祀,是為三不孝。

關於趙歧在《十三經註疏》中的註解,並不是隨意擴寫的,這些話都是有著強大的理論依據的,它們都很符合孔老夫子的意思。

《孝經》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這段話就與《十三經註疏》中的「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相互吻合,都是告誡我們作為子女的不能一味地盲從,對於父母的過錯要勇於指正出來,這樣才是孝。

而在《孝經》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則是與第二大不孝「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相互吻合,由於古代商業是不發達的,因此大部分人要想改變命運,只能通過讀書來考取功名。

當然,對於第三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趙歧就沒有依據原意了,改成了當時的主流思想沒有後代就是最大的不孝,而這一觀點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過來。

所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原文也只是說了一種不孝,對於其他兩種不孝並沒有進行解釋說明,都是後世的經學家們在通過儒家思想文化的理解之後進行的擴充。

相關焦點

  • 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另外兩個不孝是什麼?為什麼?
    因此古人就有忠臣出於孝子之門的說法。帝國選拔官員,也多從孝子之中選擇。回到題主的問題。古人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那麼除了無後之外,應該還有另外兩種不孝的表現,那麼,另外兩種不孝的形式是什麼呢?這個就要從本段話的原文中去找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孟子在向弟子萬章解釋,孝子的典範大舜為什麼不向父母報告,就擅自娶了老婆回家的問題時所說的。
  • 常言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另外兩個「不孝」是指什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孟子說的,出自《孟子離婁上》,乃孟子評價舜結婚之事的言論。解釋完為什麼「無後」最為不孝,我們再來說說另外兩個不孝的行為是什麼。另外兩個不孝行為分別為陷害雙親於不義,以及家中條件不好,子女還不想著賺錢或者讀書。
  •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知道另外兩個是什麼嗎?
    我們經常說「百善孝為先」;還有古代蒙學教材,教授孩童說「首孝悌,次見聞」;還有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毀」等等。孝之一字,已經深入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融入到了我們的血液裡。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傳宗接代是孝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那麼,你知道「不孝有三」中的另外兩個是指什麼呢?「無後」真的指沒有子嗣嗎?
  •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其他兩孝,你知道是什麼嗎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有其他兩孝,你知道是什麼嗎?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了很多經典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經過人們的不斷傳承,弘揚至今。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個是什麼呢?
    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很多時候我們評價一個人的人品,首先要看的就是他對於父母的態度。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多人以為是說最大的不孝順,就是沒能為家族續上香火,傳宗接代。但事實是什麼呢?你知道三大孝都是什麼嗎?
  •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什麼意思?另外兩個不肖指什麼?
    現有一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孟子言論,想必也是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這無後為大的不孝實意就是,沒有後代的孩子那是真的對父母長輩存在的不孝,這是古人最大的不孝。那麼有的朋友就會問,不孝有三,那其他的兩個不孝是什麼呢?現引經據典來談一談:後漢代經書所言:「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無後」究竟是什麼意思?
    有些父母非常直接,會語重心長地說:「兒子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千萬不能讓咱家絕後啊!」在中國古代,人們非常重視傳宗接代,甚至認為娶妻生子就是為了延續香火,妻子若沒有生兒子,哪怕夫妻關係再好,也有可能被丈夫以「無子」的理由休掉。比如南宋詩人陸遊,跟妻子唐婉情深意切,而且唐婉還是陸遊的表妹,可謂親上加親。然而,就是因為唐婉幾年都沒有生下一兒半女,陸遊在母親的逼迫下,含淚把唐婉休了。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除了沒後代,還有兩大不孝是啥?
    在中國古代社會,如果一個男人沒有繁衍下子嗣,家人便會時刻提醒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古人的觀念中,沒有子嗣是最不孝的一種行為。如果「丁克家族」放到古代社會,估計會被群起而攻之。但這句話裡的「後」,真的是指後代麼?如果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那另外兩大不孝又是什麼呢?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他兩個是什麼?「後」指的就是後代嗎
    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很多時候我們評價一個人的人品,首先要看的就是他對於父母的態度。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多人以為是說最大的不孝順就是沒能為家族續上香火,傳宗接代。但事實是什麼呢?你知道三大孝都是什麼嗎?
  • 中國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說的是哪三大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不孝有三種情況,其中以沒有後代為最重要。舜沒有向父母稟告就娶妻結婚了,是因為他年紀大了還沒有後代。所以,在君子看來結婚生子比稟告父母還要孝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三大不孝到底是什麼?
  • 為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下一句才是重點?整句話想要表達什麼?
    為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下一句才是重點?整句話想要表達什麼?古代有很多富有哲理的語錄。流傳至今,並且對當下的影響也很深。有些古語雖然說,並不能指導現代人的思想。但是,卻一直被人引用著。比如這一句古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古語是出自《孟子離婁上》。
  • 被誤傳千年的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經過老人們口耳相傳流傳至今,期間難免會有一些誤傳。就像大家最熟悉的一句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思是不孝的表現有三種,其中以無後為大,無後真的是最大的不孝嗎?其實這句話就是被人們誤解了千年以上。
  • 俗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正含義是這樣,再也不怕媽媽催婚了
    馬上又要過年了,每到過年的時候,很多大齡青年都會面對一個共同的難關,那就是父母和親戚的花式催婚,而父母最常用的說辭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他們往往會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說法,如果不儘快結婚,生育後代,那就是大大的不孝。
  • 古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兩個不孝是指啥?知道的人不多
    儒家思想,為歷史上淵久流傳的思想之一,就是這個思想,維持了許多國家的政治統治,讓許多王朝處於長久不衰的位置之上。不得不說,王朝的穩固,與一個國家的所支持和傳承的思想,有著直接的關係。而儒家思想的傳承,讓很多統治者都心懷感激,如果沒有它的出現,自己的王朝很有可能會變得動蕩不安。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八字如何論子息
    子位者男命以妻命所生者為之,如木命人以土為妻以金為子。若子位在旺相有氣之鄉,則主有聰明忠孝之子光顯祖宗。假令甲子金人以火為子,在五月生火乘旺氣。若是女命定子位以所生者為子,如木命人以火為子其他仿此;其吉兇休咎皆如前法夫命推。欲知子女的性情各以五行而推。
  • 冰與火之歌:龍有三個頭,是哪三個呢?一個是龍媽,另外兩個呢
    而隨著劇情展開,瓊恩·雪諾的身份也已經揭曉,那麼作為龍家的人物之一,估計未來囧將會是另外一個龍騎者。但是在原著中,三個巨龍的主人到底是誰?除了龍媽之外,另外兩個卻不確定。在不朽神殿中,男巫的預言反覆強調龍媽為「三之子」 :……影中之影……明日之形……啜飲冰之杯……啜飲火之杯……龍之母……三之子……龍有三個頭……幽靈般的和聲在她腦海裡迴響,卻沒有一片嘴唇在動,也沒有一絲呼吸攪動靜止的藍空氣……龍之母……風暴降生……低語變成迴環的歌詠……命中注定你將燃起三團火焰……一團為生,一團為死,一團為愛……她自己的心跳不知不覺與面前懸浮的藍色腐心的律動趨向吻合……命中注定你將騎乘三匹騎
  •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講究?
    山區的四合院,一般以正屋為基準,分左、右、前三個方向,也就是說相當於坐北朝南院子中的東、西、南三個方向。那麼為什麼說,讓老人住在東(左)面和南(前)兩個方向的房屋,家中的兒郎是不孝兒郎?要注意的是,這裡我使用的是「老人」,而不是「父母」,這裡是有區別的。比如說,如果一個四世同堂、或者三世同堂的家庭,用「父母」一詞就不太準確。
  • 一生無子是什麼感覺?國內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現狀如何
    現在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夫妻都在忙著拼二胎,對於「丁克」一 詞現在很少有人提起,其實「丁克」興起於很多年以前,雖然在當時就有許多人並不認同這個思想,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思想比較開放的年輕人,選擇丁克。但是在中國傳統的思想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特別是一些老人對「丁克」特別不能理解,他們更希望自己的香火能夠延續下去。一生無子是什麼感覺?國內的第一批「丁克族」已經步入晚年,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他們老兩口相依為命,無牽無掛。那麼他們的晚年生活會怎樣呢?答案即心酸又現實。一生無子是什麼感覺?
  • 八字看孩子孝不孝
    會對父母情深意重,而八字中日幹克年幹者,多有叛逆心,很難會為父母著想,日幹與年幹比,與父母關係往往,相處一起矛盾會較多,孝心不大,下面為大家介紹八字看孩子孝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