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時,漢人排第三,在漢人之下還有南人,那麼,南人是什麼人?

2021-01-15 指點江山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尼魯溫諸部之一的孛兒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為162年,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為98年。另外,元朝退出中原後的北元政權,一直持續到了1402年。

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統一了全中國,建立了元政權。在元朝統治時期,國家領土包括新疆、西藏、雲南、東北、臺灣和南海諸島等。根據史料記載,元朝疆域最東邊能夠到達遼寧,最西邊能夠到達流沙,北面越過陰山,南面則越過了海表,堪稱地大物博,就連漢朝和盛唐都比不上它。

但是,可能受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漢人的地理知識並不健全。如果,按照這一記載,元朝北面的邊界越過內蒙古的陰山,而內蒙古往北就是北極圈,那麼,元朝北邊的領土就到達了北極圈的範圍。並且,根據一些歷史資料和文獻的記載:在元朝最為強盛的時候,國家大概有兩千多萬平方公裡的面積。

這個面積相當於解體前兩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前蘇聯。然而,一個擁有如此廣闊土地的國家,其統治卻十分黑暗,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要黑暗至極。

其中,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首先、各民族之間的遷移。在蒙古人打下天下,建立元朝以後,漢人就被強制拆遷和流放到邊疆地區居住。而邊疆各個少數民族也湧入到了中原,遷入到中原地區生產生活。除此之外,蒙古軍隊屢次西徵,在消滅很多文明古國之後,就把當地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編制起來,陸陸續續向東遷徙。

之後,元朝統治者將這些人編入軍隊,將其稱之為「探馬赤軍」,為其打仗賣命。探馬赤軍「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聚牧養」。當時,探馬赤軍屯聚牧養的地方有甘肅、河西、寧夏、河南、山東、河北一帶,以及雲南等地。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信奉伊斯蘭教的軍士又開始投入到農牧業生產中,變成了普通的農牧民。所以,有元一代,信奉伊斯蘭教的人開始遍及全國,伊斯蘭教因此也傳播到了各地。

試問一下,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廣闊的領土,那麼,它如何能夠進行這麼大規模的遷徙活動呢?

其次、不同民族的等級分類,在元朝的時候,統治階級根據地域和民族,把人分為了好幾個等級:

第一等級:是建立了王朝的蒙古人。

第二等級:是色目人。要注意,我們在這裡說的色目人,並不是說這個種族裡的人,眼珠顏色跟我們的不一樣。所謂色目人,其實,是指各種眼睛顏色不同的人。在這一等級的人裡,一共有三十一個民族。其中:欽察、唐兀、阿速、圖八、康裡、畏兀兒、回回、乃蠻和乞失迷等民族,都包括在其中。

後來,統治者規定:除了漢族、高麗和蠻子這三個民族之外,其它民族都叫色目人。所以,馬可·波羅能夠當上揚州的達魯花赤,即相當於我們現在揚州市委書記的職位,也是因為他是色目人。不過,根據考古研究發現,我們猜測這三十一個民族,其實,只是一個虛數。因為,這裡面可能包括一些同名重出和異譯並存的情況。

第三等級:是漢人,即女真族的金國統治區裡各個民族的百姓。

第四等級:是南人,即原本南宋統治區域裡的百姓。

可以說,這樣的等級劃分,不僅加劇了各個民族之間的矛盾,還使得國家、民族之間的問題非常突出。而且,在這一時期裡,漢臣得不到重用,百姓的怨氣沒法宣洩。所以,士子們的作品主題多是表現政治上的失意和黑暗,比如說:關漢卿的《竇娥冤》就是其中之一。

最後、不公平的對待方式和嚴酷的刑罰。在元朝,如果蒙古人和漢人在爭搶某一樣東西的時候毆打了漢人,那麼,漢人是不能還手或找官府報案、訴諸於法律的,他們只能默默的忍受。蒙古人用馬車扎死了漢人,只需要行杖五十七下,給死者家屬賠償銀子就可以了。而漢人,若是把蒙古人給毆打致死了,那麼,他們就要被處以死刑,賠償一大筆的銀子給死者家屬,並負責一切奔喪事宜和費用。

另外,為了防止這些被壓迫民族的百姓站起來反抗,統治者規定:南人不許研習武藝,不許打撈獵物,不許成群結社、拉幫結派。而且,漢人和南人的軍隊,也不能在長江以北等地區駐紮,連兵器都只能用木頭製造,打仗的時候才派發金屬兵器。除此之外,他們不能在家裡私藏武器,就算是金屬類的農具也不能私自保留。

有規定:一旦發現有人偷藏武器的,杖罰五十七下;私藏槍或者刀弩十件以上的,就得被處死;若是偷藏了全副鎧甲的話,就要被立刻斬殺。

從上面這幾點,我們可以看出,在元朝的時候,雖然,國家領土最為廣泛,但它的統治卻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各族人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迫和欺辱,漢族人民的地位和身份不僅低下卑微,而且,有才幹的儒臣也不被重用。加上蒙古貴族大加徵稅,使得各級官員貪汙腐敗嚴重。

試想一下,如果元朝真的像一些史學家吹捧的那樣,那麼,它也不至於只存在九十多年就被朱元璋給顛覆了。所以,歷史上存在的一切,都需要後世細細的揣摩和深思。

參考資料:

【《黎東方講史:細說元朝》、《中國文明史 ·〈元代· 第一章·雙重體制的政治〉》、《徵服王朝的時代》】

相關焦點

  • 大哉乾元,忽必烈治下的元朝
    人都有愛國之情,即使在七百多年前的大元也不例外。元朝版圖酷似一枚碩大的桑葉,它的疆域涵蓋的範圍有:「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元史.地理志》),即北到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雲南,西北到今天的新疆,東北至鄂霍次克海,總計1500多萬平方公裡。
  • 血統純正的漢人是單眼皮?那麼雙眼皮哪來的?作為中國人必須了解
    現代人不禁會想:難道血統最純正的漢人,全都是單眼皮?可是,難道古代的漢人是「純系」蒙古人種?其實不然,在秦、漢之前,漢人的特徵從出土的秦俑中可見一斑,秦俑臉寬、鼻扁,個個都有一雙單眼皮的鳳眼,這便是典型的蒙古人種。
  • 正宗的漢人是單眼皮?那雙眼皮起源於哪裡?
    當時有一個受過「劓刑」割掉鼻子的人請求外科醫生為他進行鼻整形手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鼻整形手術。近代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鼻整容技術也已經相當完備了。但是雙眼皮手術的歷史就要短的多。世界上第一例雙眼皮手術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韓戰時期,一位美國醫生在給傷員救治的時候突發奇想順便給他割了雙眼皮。後來,這種技術逐漸流傳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選擇去做雙眼皮手術。
  • 單眼皮才是血統純正的漢人特徵?那雙眼皮是哪來的?這些你知道嗎
    這讓人不禁疑惑,難道最純正的漢人血統都是單眼皮嗎? 不過漢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是晉,這個晉就安定了晉武帝司馬炎一朝,之後便是『八王之亂』,接著又是『五胡亂華』,很多北方的晉人為了逃難『衣冠南渡』。 這樣一來北方的遊牧民族就進入到了中原,匈奴、鮮卑、羯、羌、氐等部族在華夏土地上建立起了國家,無可避免的與漢人之間互相交流。而那些南渡的晉人也與南方的土著互相之間同化。
  • 一百多年前,幾十萬漢人遭遇的一場不為人知的大屠殺!
    而往往被世人所忽略的,這場在沙皇俄國策動下,歷時近十年之久「外蒙古獨立運動」,同時也是對當地漢人居民的種族清洗和大屠殺。 在清朝統治期間,大量漢人平民定居於外蒙首府庫倫,當地光是漢人開設的商鋪就有557家,從事商業的漢人為16115人,經營手工業的土木工匠約3500 餘人,金礦煤礦工人大約5600餘名。
  • 漢人缺領土擴張意識?從漢朝到明朝,中華特色「自古以來」了解下
    如果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後世,那麼獨立建國的絕不只是區區一個交趾了(事實上雲南也曾獨立為南詔、大理數百年時間,才被收復)。由於漢人注重農耕,其領土國家而非霸權國家的意識隨著耕地的延伸,是越來越清晰的,因此也逐步形成強烈的國族意識。同時,缺乏騎兵使得漢民族極度注重以地理維持的天然邊界。譬如狄仁傑就曾對武則天上書說:「東距滄海,西隔流沙,北橫大漠,南阻五嶺,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
  • 劉守信富於北方漢子的豪邁爽朗,南人北畫,剛柔相濟,敦厚靈秀
    守信出生於福建戴雲山,性格憨厚與豁達,作畫飲酒更富於北方漢子的豪邁爽朗,南人北畫,剛柔相濟,敦厚中見靈秀。畫興一來,心手俱癢,破曉磨墨,舞筆若劍,腕底生出一片崇山峻岭,煙起霞落、嵐霧交織、光影變幻、波詭雲譎。若畫興未盡,可以畫到華燈獻彩,明月窺簾而不能自休。守信的山水以氣勝。
  • 韓德讓為什麼幫遼人打漢人?請不要用現代的認知去衡量古代的問題
    一位讀者在某篇文章後給我留言:韓德讓既然是漢人,還在大遼當漢籍宮奴,為什麼不願意回到自己民族做個正常人?卻幫著大遼殺那麼多漢人,還那麼愛蕭太后?真讓人想不通。看完留言,我不由長嘆,又是以現代種族主義的眼光去看待古代的種族問題,猴格很認真地提醒,請不要用現代人的認知,去衡量古代的問題!
  • 小腳拇指分兩半,山西人出現的頻率最高,看看你是不是純正的漢人
    當時在山西的洪洞大槐樹那裡,解差強行要求自己的祖先們搬出去這塊地方,然後還會在每個人的腳上的小拇指砍一刀,或許是為了日後可以互相找得到吧。許多這種故事其實都充滿了人們自己的人為因素在裡面,但是經過科學的分析,發現並不是十分靠譜。
  • 聽說雙眼皮的漢人,不是純血漢族,是不是真的?
    想必大多數人都聽到過這種說法,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快來跟隨小墨來一探究竟吧!古代的壁畫與雕塑中,人們大都是單眼皮!隨著考古學的發展與相關學者的研究,人們發現古代文人墨客所留下來的畫已經雕塑家的雕塑作品中,大多數都是單眼皮的。
  • 據說單眼皮是純正漢人的特徵,可雙眼皮從哪裡來的,又有幾人知道
    人們的審美隨著歷史的發展一直也處於變化中,從唐朝的以胖為美的豪放風,再在之後的纖細柔弱風,時尚前端的潮流總是那麼不好把握。發展到今天,人們越來越鍾愛大眼睛,雙眼皮,蘋果肌與蜜桃臀。但不知道為何這些特徵會慢慢符合了大眾的審美,成為了當代年輕人鍾愛的對象。於是小眼睛,單眼皮的愛美之人,便會想盡辦法來達到這個標準,先天不足後天來「整」,人工的美女不也是美女,不管採取什麼方式,美就完了。
  • 文明大倒退,中衰的時代,為何元朝會有這麼不堪的評價
    元朝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沒有存在感的朝代,由於各種的史書方面都有意去迴避它,甚至到了後來連有關它的資料都很少有人去涉及,人們對於元朝還存在著它是不是屬於中國歷史的爭議,不過以元朝的整體形勢來看,它的確是屬於中國古代的王朝,自然也就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了。
  • 辮子是滿清對付漢人最厲害的招數:1645年7月21日清朝頒布剃髮令
    比如《元典章》規定蒙古人殺死漢人,只需仗刑五十七下,付給死者家屬燒埋銀子;然而漢人毆死蒙古人,則要處以死刑,並"斷付正犯人家產,餘人並徵燒埋銀"。伯顏時期奉行蒙古人至上的極端政策,甚至規定:蒙古、色目毆漢人、南人,不得回手。而滿清則有很大不同,至少沒有搞出這種荒唐的政策。
  • 朱元璋為何要求大臣不能貶低元朝,他這樣說有什麼深刻含義
    (朱元璋劇照)朱元璋尊敬元朝,尊敬元朝君主這樣的話,可不只說過這麼幾句。他在此後的詔書中,還曾多次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對元朝皇室成員,也要求要給予極大的尊重。甚至後來,因藍玉曾經對元朝王妃不敬,朱元璋還把這個作為殺害藍玉的一條罪狀。不過,說朱元璋很尊敬元朝,但是在剛剛討伐元朝的時候,朱元璋曾發表了一篇《奉天討元北伐檄文》,在檄文中,他說元朝是「胡虜禽獸」。這種表達,顯然是極為不尊重的。那麼,何以朱元璋在剛剛北伐的時候,對元朝表現得這麼不尊敬,當他當了皇帝,討元卓有成效的時候,他的態度又來了這麼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呢?
  • 元朝和清朝比心胸,到底誰更開闊大度?一比較就出來了
    我們先後說說關漢卿,關漢卿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一曲《竇娥冤》千古留名,不過可能很多人會問,這麼諷刺時局官場的東西,竟然在元朝流傳這麼廣泛?關漢卿畫像,雖在元朝,卻一身漢人打扮這是因為元朝時期,平民百姓有言論自由,你說什麼都不要緊,沒關係,只要不是直接說打倒元朝和蒙古人。但是清朝卻對這方面限制要多得多,用專有名詞說就是無時無刻都在實行文字獄。
  • 妹子都喜歡雙眼皮男生,雙眼皮並非漢人特徵,看看你是單還是雙
    小編在這告訴大家,因為單眼皮才是血統純正的漢人特徵! 那麼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人是雙眼皮了呢? 比如2011年中科院曾經對夏代二里頭遺址遺骸的母系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二里頭人群比較接近山東遼寧漢族,西北漢族,內蒙東部蒙古族,以及韓國人和本州日本人,而跟南方漢族和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要更疏遠一些。 而現代漢人雙眼皮增多,很可能是因為融合了大量南方民族的血統而導致的。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樣,中國古代南方才是民族的大熔爐。
  • 多數人都將「天高皇帝遠」的意思理解錯了,原文竟然跟朱元璋有關
    那麼,這句順口溜的出處是哪個朝代呢?這裡面的皇帝是否特指了某一位封建統治者呢?根據學者的研究,這句話中的「皇帝」實為泛指,指代的是所有封建王朝的無道昏君。不過,在筆者看來,這是有待商榷的,這句諺語中的皇帝並非泛指,而是特指。且從語法的層面對這句諺語進行分析。「天高皇帝遠」與「民少相公多」,是一句非常規整的對偶。
  • 為什麼印度人殺魚時讓魚去撞刀?第三條,魚有口難言
    印度人不僅用魚撞刀,在切土豆時,同樣是用土豆去撞刀。在印度人眼中看來這很正常,但我們看來卻有些怪異。其實這和洋人為什麼吃西餐用刀叉,而我們卻用筷子一樣的道理。印度人事先把刀固定在一塊木板上,然後用雙手拿著魚去撞刀。印度人認為固定住刀,無形之中解脫了一隻手,然後兩隻手去拿魚更方便。
  • 漢人韓德讓為何在遼做官且官至攝政王?此戰讓其威震契丹青雲直上
    在史學界流傳著一句話,「二韓佐遼定天下」,這裡的「二韓」就是在遼國的兩個漢人血統的韓姓家族,其一是韓延徽家族,其二是韓知古家族。這韓知古就是韓德讓的爺爺。有人不理解,身為漢人的韓德讓怎麼在遼國生活並官至攝政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