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書生溫念,《白鹿原》是陳老耗費數年心血寫出來的作品,這部作品厚重而宏大,通過描寫白鹿原上白家和鹿家兩大家族的恩怨紛爭,把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半個多世紀的中國歷史變化表現的淋漓盡致。白鹿原作者一共寫了六年,從自己產生想法到構思完成用了兩年,寫作整整寫了四年。六年時間寫出了一本時代代表作。這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部長篇作品。
白家和鹿家是這白鹿原上的兩大家族,在我看來這兩個家族代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形象。白家可以說是一個傳統的農耕世家,家裡的財富全部是來源與土地和人口增值,家族生活方式是當時很普遍的男耕女織,他們的觀念就是忠孝節義。鹿家則是從商變農的代表,相對白家的傳統思想觀念,更加靈活卻有些不守禮法。
我們在書中不難看的出來,白家和鹿家這倆家族的財富都差不多。若不是這樣怎麼會讓鹿子霖為了兩畝並不好的田地動了那麼多的腦筋。在他看來自己除了沒有族長的位置,其他各種地方都和白嘉軒沒有多大的差距。正是這樣才有了他讓田小娥去勾引孝文的事情,也是為了在白嘉軒面前掙個面子,滅掉白嘉軒在族長位子上的道德優勢。其實可以看的出來,鹿家從始至終對白家大都是有些心虛,因為他們的錢來得並不光明。雖然白家人不說,但是從態度上就能看出來他們對鹿家總是不屑的樣子。所以鹿子霖對白嘉軒的態度,實際上也是家族恩怨的遺傳。
從表面上看,白嘉軒和鹿子霖的矛盾是爭地爭面子,和一些村子裡的常見衝突。這就好比一山難容二虎。村子裡有兩個勢均力敵的大戶人家,難免在許多地方會有競爭,尤其還是在當時那個面子大於天的時代。況且族長之位按照規矩只能是百家繼承,這在同為大姓家族的鹿家眼裡是非常不公平。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緣由鹿家才處處和白家較勁。在我作為讀者的角度來看,他們兩家不同的家風造成的衝突正是代表著兩種不同價值觀的衝突。
百家的家風完全是當初白家老二用一個個銅錢攢下來的家風,這樣的家風一直被延續至今,白家就代表著耿直,硬氣,與世無爭獨善其身的作風。白嘉軒就是這樣家風的代表。而鹿家的家風則是那個賣尻子發家鹿老頭子創下的,這樣貪心,睚眥必報的性格也被延續下來。比如老太爺讓孫兒去考科舉,沒想到的是他孫兒的官癮是如此的大。
作為讀者,作者寫出來這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家風,沒有資格去指點什麼。但是站大眾角度來看,鹿家靠著賣尻子發家的過程,對比著白家一步一個腳印發家的過程實在是顯得有些鄙陋。況且鹿家喜歡投機取巧的作風實在是難以讓人喜歡的起來。人總是很難發現自己的不足,當鹿子霖清楚自己在白嘉軒面前永遠處於真理最低點的時候,他的那種妒忌情緒我們就不難理解了。
其實百家和鹿家可以把它們理解為陰陽兩極。百家就好比陽,鹿家好比陰。即使是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白嘉軒也做過見不得人的事情。即使是這樣有著陰險狡詐八面玲瓏的鹿子霖,也有那種天王老子也不怕的氣節。就像作者把「白鹿」這個吉祥物拆為兩個姓氏。並不是為了去描寫窩裡鬥的故事情節,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寄託著作者的期望,那就是陰陽相容後的兩大家族,才能把白和鹿組成一個完整的祝福。就好比我們現實生活中,凡事都不能只去單純的看待表面,最好能把他們結合起來看,這樣或許我們就能看到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