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身犯五逆重罪,還有救麼?

2021-01-09 七葉講堂

佛前懺悔,能除一切苦,能滅一切罪。有的人會說:「錯了!五逆重罪不能得救贖。」這裡所說的五逆重罪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據說,這五種罪業不得救贖,必墮無間地獄,受苦無盡,雖千萬劫,求出無期。

可五逆罪雖重,畢竟是人一時業障所致。難道一世所犯下的惡行千千萬萬世輪迴果報都償還不了?身犯五逆重罪,真的就無藥可救?佛法無邊,難道也無能為力?

《增一阿含經》中記載了如是一則故事:佛陀晚年,提婆達多分裂僧團,並慫恿摩揭陀國阿闍世王子「汝應弒父為新王,我欲滅佛作新佛。」結果,提婆達多策劃多次刺佛事件:「推山壓佛」、「醉象踏佛」等等,均未成功。反落得身壞命終,墮無間地獄。

不過,阿闍世王子卻成功了。他發動政變,將自己的父親、佛的忠實弟子瓶沙王幽閉七重密室而悶絕。阿闍世王子成了當時印度最強的帝王。可他並不開心,因為身犯五逆重罪,他害怕自己果報臨身。

據說,有一年七月十五日夜晚,月明星稀,十分暢意。如此良辰美景,該幹點什麼呢?他遍問群臣,想找件讓自己舒心的事做。

時,月光夫人說:「如此良辰美景,當以五欲自娛樂。」搞個派對怎麼樣?阿闍世王搖頭。優陀耶太子說:「如此月明夜,應當集四兵,突襲那些不願歸附的敵國!」王搖頭不語。無畏太子說:「今極清明之夜,城外有在智者名不蘭迦葉,其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眾人敬仰,我們可前往問疑,聽極妙之理。」不享樂、不打戰,咱們愛學習好不?阿闍世王也無動於衷。

到底幹點什麼呢?群臣進言,或說阿夷專、或說瞿耶樓、或說休迦旃,或說先畢盧持,或說尼揵子。外道六師全說個遍,阿闍世王依舊不滿意。

這時,耆婆伽王子在側,便上前跪在阿闍世王面前,懇切的說:「如來近在不遠,唯願大王往問其義。彼如來為明為光,亦無疑滯,知三世事,靡不貫博。王所有狐疑,當霍然自悟。」別裝淡定了,佛是大智慧者,只有佛才能解決你的疑惑!

時,阿闍世王歡喜雀躍:「善哉,善哉!我今身心極為熾然,又復無故取父王殺。我恆長夜作是念,誰堪任悟我心意者?今耆婆伽向所說者,正入我意。」噢,原來是身犯五逆罪,殺父奪位。如今自己為王了,害怕永墮無間地獄。再者一報還一報,兒子們有樣學樣,也來個「弒父為新王」該如何是好!

於是,阿闍世王率群臣來至佛所。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說:「唯願世尊當見垂愍,受其悔過,父王無罪而取害之。唯願受悔,後更不犯,自改往修來。」說到底,我身犯五逆重罪,還有得救嗎?

佛說:「今正是時,宜時悔過,無令有失。夫人處世,有過能自改者,斯名上人。於我法中,極為廣大。宜時懺悔。」別怕別怕,有過能改就是好孩子,佛會寬容你的!

時,阿闍世王問:「現世造福,得受現報不乎?」佛說:「得受現報,只是你想怎麼做呢?」

阿闍世王在佛的引導下說了幾點:1、準許百姓出家學道,修清淨行,不加阻攔。2、供養比丘沙門衣食住行,使不有缺。3、於四道起塔寺,供養佛與大比丘舍利。4、願為佛弟子,自皈佛、法、僧。如此,也就是承諾恢復佛教的國教地位。

這時,阿闍世王對佛說:「如愚、如惑,父王無過而取害之。今以身命自歸,唯願世尊除其罪愆,演其妙法,長夜無為。如我自知所作罪報,無有善本。」我以前太過愚蠢,受人所惑,幹出了弒父的重罪。我知道自己不得善果,只求佛能為我說法,讓我睡個安穩覺罷。

佛笑了,對王說:「世間有兩種人能無罪命終,往生天上。一者不造罪本而修其善,二者為罪改其所造。」如果你能夠做到以法治化,發歡喜之心,皈依三寶,罪業自消。

阿闍世王歡喜不已,頭面禮佛足,便退而去。阿闍世王離開後,佛對諸比丘說:「如今的阿闍世王得無根之信,證沙門初果,已經沒有了弒父的罪業,將往生天眾,免入地獄……」

歡迎關注七葉君,更多有視角的另類佛經故事!

相關焦點

  • 壇經十六:五逆重罪和一闡提是否仍有佛性?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01五逆重罪之人是否仍有佛性?昔年的佛門懸案,道生說法,頑石點頭咱們先請原文: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
  • 墮胎為佛家最重罪業,等同五逆重罪,報應很重!
    在佛教中,將墮胎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五逆重罪等同。懷孕七七四十九天以下的,墮胎的話會犯中下品殺罪,懷孕四十九天以上的話,則犯上品殺罪,受五戒或菩薩戒者,算是破根本戒,這是很嚴重的的殺業。為什麼墮胎是如此重罪?
  • 謗法比五逆罪還嚴重
    五逆與謗法都是罪過極重,造極重的罪業,造此罪業直入阿鼻無間地獄,一般大地獄有時限,一個大劫。一個大劫到了,刑期滿了,他可以出來;但阿鼻無間沒有出來的,罪沒受滿,這個世界毀滅了,再到別的世界阿鼻地獄受罪,無有出期。
  • 有4種人佛在世也沒法渡,不是佛不渡,有兩個故事結果截然相反
    有4種人佛在世也沒法渡,不是佛不渡,有兩個故事結果截然相反。有兩句話,「佛渡有緣人」和「佛不渡無緣之人」。怎麼會出現這兩種情況呢,不是佛的問題,而是眾生的問題。按佛說的去做去修行,就是依教奉行,這就是佛渡有緣人。而對佛說的佛法不相信,就是與佛無緣。
  • 佛說:男身具七寶,女身有五漏!佛眼中的男女「不平等」嗎?
    何名五漏,一漏不能為身主,二漏不能為家主,三漏不能為人主 ,四漏不能為物主,五漏不能為聖主,是名女人五漏之體。很多人看完這段話,可能會說都什麼年代了男女都是平等的,憑什麼男人就是七寶而女人就是五漏,別急,在你去評論去抨擊小編之前,先來聽聽為什麼佛陀認為男子是七寶之身而女子是五漏之體。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佛經中對七寶之體的解釋,第一寶是志氣之寶,到處遊行無畏。
  • 有4種人佛在世也不度,不是不度是沒法度,看一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不信因果這種人根本不相信人們常說的「報應」,自然也就不相信因果報應。自然也不會敬畏因果,做人做事往往不計後果,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也許做人的基本五戒全都犯了,殺生拿動物來吃,他認為動物天生就是拿來吃的。
  • 佛樂 |《大悲咒》字字皆慈悲,功德無量!
    《大悲咒》出自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咒》為九十九億恆河沙數如來所說,功德威力無與倫比,讀此咒能清淨業障,救拔諸苦,如果每日讀誦七遍,臨終時可以隨意往生任何佛國。如理的發願和稱念名號後誦持大悲咒,堅持每夜誦滿五遍,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的生死重罪;若對大悲咒生疑,即使誦念,連小罪輕業也不能滅除,重罪更加無效。但尚且能種下成就菩提的遠因。人天誦持大悲咒,臨終時十方諸佛都來授手,可以往生到任何嚮往的佛土。持大悲咒可以解決生死中最切身的善終和善生問題。可掃盡一切不吉祥的惡死,具備種種吉祥的善生。
  • 《楞嚴經》:食肉人必沉生死苦海,網友:植物也有生命算殺生麼?
    四種清淨明誨中,列出了修行人不能犯的四種錯誤,第一就是不能邪淫,第二是不能殺生,第三是不能偷盜,第四是不能妄語。這四種惡行,還是很好理解的,和五戒中的前四戒是一一對應的。只不過佛在這裡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下邊我們單獨來說說殺生這一惡行。有的網友說殺生和吃肉是兩回事,因為有五淨肉之說,其實如此說的人大多數是因為自己嘴饞。
  • 對上師具足與佛等視之淨信,憶念並祈請上師三身
    任何於指示密法之上師,若具足與佛等視之淨信,當念彼上師並祈請上師三身。以赤松德贊王勸請故,獲能令此生障道消除,來世得最勝成就且獲三世如來加持之文句。於亥時(威猛時)祈請第一章。以智慧海王空行母益西措嘉勸請故,獲祈請時如虛空遍布密雲之加持。於晨時(增長時)祈請第二章。以比丘囊卡寧波勸請故,所見所聞所思者悉得解脫聖果。於黎明時(息時)祈請第三章。
  • 嬰靈作祟之說有無經典根據?
    編者按:最近兩年小編在不少學佛交流群看到嬰靈附體之說,他們往往提到一部《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嬰靈附體之說究竟如何,可有其他經典依據?聖嚴法師曾有專文解答這一問題,詳情見下。
  • 宏圓法師:怎樣理解「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五逆和誹謗正法都是應該墮落阿鼻地獄的重罪,五逆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是五逆罪;誹謗正法就是誹謗佛法,今天說的不信有佛、不信真理,誹謗佛、誹謗菩薩、誹謗正法。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不僅是盂蘭盆節,還是佛歡喜日!
    直至七月十五日這天,安居功德圓滿,僧眾必須舉行自恣法,即共同集合在一起,做一次非常坦誠的檢討和報告,先自我檢討身、口、意三業,在結夏期中是否犯過?再請其他僧眾舉示對自己修行過程中,在見、聞、疑三事上,是否有所犯?懺悔清淨,自生喜悅,稱為自恣。所以這一天叫做僧自恣日。
  • 2020年屬鼠馬兔養雞的都犯太歲麼?
    古語說: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一般來說,流年犯太歲的人,都要小心自處,以免發生兇事。2020庚子年有5個生肖犯太歲,它們分別是生肖鼠本命年值太歲,生肖馬衝太歲,生肖兔邢太歲,生肖羊破太歲,生肖雞害太歲
  • 佛家說的葷辛指什麼?一招遍識假信徒!
    其實他們自己也沒讀過幾本佛經典籍,只以為憑著呆頭呆腦念幾聲「南無阿彌陀佛」他們的舌根就能燒出舍利子來。對於這類假佛教徒,我們有時真的很無奈:他們大多以居士自稱,還沒出家呢,自己六根不淨六欲不斷就開始指責他人。他們似乎可以行使佛的審判權又不需遵從佛的戒律。許多朋友很想揭穿他們的偽面具卻又不知如何一矢中的,讓他們啞口無言。終於,這裡找到了「一招遍識假信徒」的方法。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原文全文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願悉現與之。說是法時,經千億歲。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 素食文化:佛說斷肉素食戒殺摘錄
    我於諸處,說遮十種,許三種者,是漸禁斷,令其修學。」這種情形,是佛還在世的時候,為引度眾生,而採用「漸進」的方式,讓眾生修學佛法,當他要離開這娑婆世界的時候,又把三淨肉的事情交代的非常明確,他說:「今此經中,自死他殺,凡是肉者,一切悉斷。」告訴修學佛法的弟子「凡是肉者,一切悉斷」。假如還有人不明白佛陀的旨意,而說三淨肉可以吃,那他要背什麼樣的因果呢?
  • 佛前供花的功德和方法
    佛陀還常以花來說法,《五燈會元》記載,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當時大眾皆默然,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陀於是說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就是佛門著名的「拈花微笑」公案,後人也以此作為禪宗傳法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