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剛心總持論》中有這麼一段話,男生具七寶,女生有五漏。何名七寶?有志氣之寶,到處遊行無畏,二有主為之寶,行事善掌權衡,三有成家之寶,善能生財立業,四有安生之寶,善能輔君養親,五有聖智之寶,善能決斷是非,六有安邦之寶,舉理上下皆從,七有定性之寶,善能親賢習聖,是名男子七寶。何名五漏,一漏不能為身主,二漏不能為家主,三漏不能為人主 ,四漏不能為物主,五漏不能為聖主,是名女人五漏之體。很多人看完這段話,可能會說都什麼年代了男女都是平等的,憑什麼男人就是七寶而女人就是五漏,別急,在你去評論去抨擊小編之前,先來聽聽為什麼佛陀認為男子是七寶之身而女子是五漏之體。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佛經中對七寶之體的解釋,第一寶是志氣之寶,到處遊行無畏。男子漢大丈夫有一種很遠大的理想,就是志在四方。所以,他們生來就有一種到處遊行無畏的氣魄。第二寶是主為至寶,行事善掌權衡,大丈夫為人有主見,是一個看得透斷得準的人,所以他們可以駕馭事物而不為事務所駕馭的人。第三寶,是成家之寶,善能生財立業,男兒要先成家後立業,成了家的男兒就是大丈夫,能把家裡上上下下的親戚團結起來,參加調理而和睦相處,並且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他必須選擇事業成功,為了後代必須有養家餬口光宗耀祖的能力。第四寶是安生之寶,善能輔君養親,就安生指的是大丈夫能夠為眾生帶來安穩和謀求一種平安的生活之路,能贍養雙親,能夠養家庭,同時,還要能夠保證事業,比如說你在公司能夠善加經營,對國家你能夠輔佐君王,幫助政府與志同道合者構成一個品德高尚的智慧團體,共同管理好國家,以保證社會的和諧穩定
第五寶是有聖智之寶,善能決斷是非。大丈夫有一種大智慧,甚至能夠說是趨向一種聖賢的智慧,能在關鍵的時候明辨是非。第六寶是安邦之寶,舉措上下皆從,這安邦之寶就想到具有領導安定這種局面的能力,生而有治人之妙術,是一種超絕的德才力量。這種力量來自後天,是大丈夫生而為王者的天性。你有與眾不同的天賦,是天生的政治權威人士,別人要用長篇大論才能說明的問題,而你只需打一個簡單手勢就大功告成。對於這樣的男人眾人都會莫名其妙地臣服,認可你具有偉大的力量和天生的威權。讓身邊的人心甘情願的為你盡智,盡勇,盡德才。第七寶,是有定性之寶,善能親賢習聖,這個定性是一種堅定的信念,一旦定了這個理想目標,就不能怕艱辛怕遙遠,因為你的前程是光明正大的,善能親賢習聖,是指在一切重大事情的決定上,領導總是要顯示出比他人更高明。如果你想向某人提出忠告,你應該顯得你只是在提醒某種他,本來就知道不過偶然忘掉的東西,而不是要靠你解謎釋惑才能明白的東西,此中奧妙皆在「善」字上。
大丈夫可以從天空中閃爍群星中得到妙悟:儘管星星都有自己的光輝,卻永遠不能有比太陽更亮輝煌,謹慎的作風是先天的具備良好判斷力的優點,這是一種天賦智慧,是男兒身為起步就等於走過了一半成功之路,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理智達到完全的成熟,可以使其判斷力殷實,就是左右逢源。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女子的五漏之體,提到五漏,一般都會說五障,五障是指小乘經中的「五臟思想".其實與五漏子二者是互為補充的關係,具體是指女子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釋。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轉聖王,五不能成佛道。具體的原因則是,一梵王室淨行,而女人多染。二帝釋是少欲,而女人多欲,三魔王是堅強,而女人懦弱。四輪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五佛是萬德圓滿,而女人則是煩惱具足。
實際上這裡並非是指身相,而是精神的障礙,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煩惱並非只有女子所專有,男子也比比皆是。如果從精神,觀點看,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煩惱具足性格的男子,都算」五障之身「,而女人能超越這些就成為」大丈夫「了。因此,其實這裡的佛理是一種相對的說法,女子並不一定是女子,男子同樣不一定是男子。從法身而不從肉體來分男女,這才是佛陀對男女真實的見解。
關於此在《涅盤經》裡佛陀也曾說過:如來性是丈夫法故,若有眾生,不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男兒身,我說此輩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女兒身,我說此人是男子。在《大毗婆沙論》145章中,佛陀曾雙手捧著大生主的骨,對比丘們說:」汝等諦聽,一切女人其性多輕薄,多嫉妒,多妝媚,多慳念,只有大生主雖是女人,就能脫離女人一切過失,做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為此輩為丈夫「。 由此可見:」一個人具有女人的身體,但能除去精神的弱點,走向成佛的偉大事業,就是男子!「而一個人雖然有丈夫相,如果落入精神的弱點,不能走向菩提之道,此輩乃是女人。
在《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更是記載了一樁女子成佛的公案。娑竭羅龍王威震四海,他最小的一位公主聰明伶俐善根深厚,才八歲的時候就有很多不平凡的奇蹟。龍女,大家都這樣尊敬的稱呼她。雖然龍女年紀很小,但是他生性就和別的女孩子不同,好吃的糖果,好玩兒的玩具,她都不感興趣,她最喜歡的就是聽聞宇宙的玄奇,人生的奧秘。有一天大智慧的文殊菩薩端坐在千葉大蓮花之上,出現在娑竭羅龍王的宮中,它代表佛陀宣說微妙的法理,八歲的龍女深深地被感動,她仰慕思念佛陀,請求文殊菩薩即刻帶她到靈鷲山去禮拜佛陀,聽聞佛法。靈鷲山上蒼松翠柏,曼陀羅花吐露芬芳,諸大菩薩諸大羅漢雲集的法華會議上,幼年的龍女跟隨文殊菩薩,參與其間。
在佛陀講完《妙法法蓮華經》的一乘道理後,有一位智積菩薩請問文殊菩薩:」大德文殊師利,我請問你像佛陀宣說的《妙法蓮華經》,甚深微妙,是所稀有,有眾生勤加精進,遵照此經修行,能不能很快成佛呢?「文殊菩薩稍微沉默了一會兒就回答道:」大德據我所知娑竭羅龍王的龍女年方八歲,他聽聞佛陀講述此經以後就已經證得陀羅尼了。「菩智積薩聽到文殊菩薩這麼一說,很感意外,以佛陀的首座弟子,大智慧的文殊菩薩,沒有讚揚諸大菩薩和諸大羅漢,反而為一個小女孩捧場。菩薩看來,八歲的小女孩無論怎麼說也不能證得陀羅尼,智積菩薩搖搖頭表示難以相信的樣子,文殊菩薩又說道:「大德,八歲的龍女年齡雖小,而他的智慧利根卻非一般人可及,佛陀所宣講深奧的秘藏,她都能直接知解,佛陀指示修學的行門她都能受持,她已經發大菩提心,真真實實的得不退轉」。智積菩薩仍然以不信的口吻說道:「文殊師利菩薩,我見到佛陀釋迦如來。在無量劫以來修學難行的苦行,積功累德從未中斷,然後方成正覺,我不信八歲的女孩可以如此迅速就成證覺。」
智積菩薩的話剛說完,龍女忽然出現在他的眼前,並且溫和莊重的對智積菩薩頂禮,智積菩薩見到龍女不好意思再說什麼,而一向看輕女人的舍利弗尊者則很不服氣地對龍女說道:「我們的文殊菩薩說你不久將獲證無上道這個事情,叫我難以相信,」「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問題,因為事實就是這樣。」在看清女人的舍利弗之前龍女也不甘示弱,「女生垢穢,非是法器,五障纏身,云何能得無上佛道?」舍利弗不客氣地說,文殊菩薩看不過去解釋道:「尊者舍利弗,你不可以這麼說,女人的身體,容貌和男人相較會有不同,但佛性平等,不論男女都一樣。佛陀說過,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青年的男女才是菩薩的悲願,熱情,勇敢,進取,犧牲的最好象徵」。舍利弗尊者什麼事情都可以隨緣,唯有對女人不行,總覺得男子才是無上至尊的,現在一個才八歲的龍女他哪裡相信,他很快就能成佛,雖然有文殊菩薩的解釋,舍利弗不再開口,但他心中仍有男女不平等的觀念。龍女知道舍利弗的根性,她想:在有著深厚法執的人面前,說再多的道理也是空費唇舌,我不如用事實說明叫你不能不信。
當時,龍女的身上有一顆價值很貴重的寶珠,他用雙手捧著送給佛陀,佛陀接受以後,龍女回過頭來走到智積菩薩和舍利佛面前,很有禮貌地問他們:「剛才我把寶珠奉獻給佛陀,佛陀慈悲地接受,像這樣的時間快不快呢?」「很快的!」智積菩薩和舍利弗都這樣回答,「請你們運用神力觀看,我馬上就能成佛,比獻珠的時間還快上幾倍!」語畢,會中大眾看見龍女忽然變為男子,具足菩薩萬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在大寶蓮華之中,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普為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演說無上甚深微妙之法。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和大家分享到這兒了,龍女的例子很好地告訴了我們,其實不管男生女生只要你一心向佛,專注修行一樣都可以獲得成就。期待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