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戌醜未,最喜刑衝;財官入庫,不衝不發。此說雖俗書盛稱之,然子平先生造命,無是說也。
辰戌醜未為什麼叫墓或者是庫,這個說法我們可以察源的是所謂的"十二長生"訣。我前面曾經說過,十二長生的說法更多的應用在取像,很顯然,墓庫就是一種取像的名稱。不過我們要清楚,從幹支關係來看,最底層的邏輯就是生克:天幹的生克合衝,地支的刑衝破害合等,其實質都是生克關係。在生克的基礎上,為了符合人事,更形象的解釋幹支與實際生活,我們才會取像。
取像之法類似於用實驗去解讀某一個定理,比如我們初高中的物理化學科,為了說明一個定律或者是理論,我們就用實際的實驗去展示,講解,然後總結其內在的理論。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取像沒有內在理論做支撐,單純的看一個像,那就會失去意義。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像是可以隨時變化的,甚至可以說是變化無窮的。要掌握像的內核,我們必須知道在這個像下的基本邏輯和核心的理論是什麼。所以我們會看到:眾生逐像,聖人明理。
整天跟著現象跑,追逐所謂的花花綠綠,只能被像所束縛,這就是眾生;而有智慧的人,則能通過世間諸像看到其內在的本質。其實,聖人與眾生的區別不過如此。
像法在命理中的應用,我們常常習慣地認為,"盲派"最厲害。因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所謂的"盲派"分解命局幾乎全是像法的應用。像法很形象,很具體,很符合生活,所以常常給人驚豔的感覺。於是乎,很多人就開始認為,"取像"是盲派的獨門、專利,核心競爭力,亦非它派所長。實際上,像法是所有命理門派的"共法",並非那一派獨有。反而因為"物極必反",有些流派把像法推到了玄虛的高度,反而模糊甚至丟掉了它的基礎。所謂的"喜刑衝,入庫不衝不發"正是這種偏差的極端表現。
說了這麼多,其實目的很簡單,所謂的墓庫說法歸根到底是像的範疇,要想更好的應用,必須掌握其內在的理的部分。所以《子平真詮》上來就先批駁這種純像法的觀念。
《子平真詮》在文章開篇就講出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推斷,即便是在其成書的年代,這種偏差和謬誤也是很流行的,甚至可以判斷為,它與我們今天的實際情況差不多,魚龍混雜,是非不分。這實際再一次驗證了一句話:真相(真理、真知)永遠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
夫雜氣透幹會支,豈不甚美?又何勞刑衝乎?
雜氣就是取透幹會支的,沒必要刑衝。然後開始舉例子:
假如甲生辰月,戊土透豈非偏財?申子會豈非印綬?若戊土不透,即辰戌相衝,財格猶不甚清也。至於透壬為印,辰戌相衝,將以累印,謂之衝開印庫可乎?
甲生辰月,透戊就是偏財格;(這句與透戊要分開看,合在一起就錯了)如果會申子就是印格;即便是戊土沒有透出,而地支有辰戌相衝,這樣的財格也不是很清純。如果天幹透出壬,地支取辰戌衝,那印格就破了。為什麼呢?
況四庫之中,雖五行俱有,而終以土為主;衝則土靈,金木水火,豈能以四庫之衝而動乎?
因為,所謂的四庫雖然藏幹比較雜,但始終土是主氣,土逢衝則旺動,金木水火怎麼能因為四庫衝就動呢?
故財官屬土,衝則庫啟,如甲用戊財而辰戌衝,壬用己官而醜未衝之類是也。然終以戊己幹頭為清用,幹頭既透,即不衝而亦得也。
所以,即便是做出妥協,財官是土,衝庫有開的意思,但始終要以戊己土透出幹透為清用,如果幹透出來了,即使不衝也是財格。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什麼地支,《子平真詮》給出的一個大原則就是:透幹會支,而且偏向於透幹。為什麼會有這種觀念?我個人理解還是幹支一體,陰陽相配的原因。
至於財官為水,衝則反累,如己生辰月,壬透財,戌衝則劫動,何益之有?丁生辰月,透壬為官,戌衝傷動,豈能無害?其可謂之逢衝而壬水之財庫,官庫開乎?
如果財官是水的話,衝反而不好了,比如己土生辰月,壬透為才格,碰到戌衝,因為衝而主氣土動,只能是破了財格。丁生辰月透壬為官也是一樣的道理。
有人始終不能理解,辰丑月透出壬癸水,為啥能立格,難道辰醜土就不克水麼?以至於涵辰新派直接來了一個辰醜土不克水晦火,未戌土不洩火脆金的原理出來。其實要是往根上導,還得算到《滴天髓》任氏的頭上,所謂的溼土養金,燥土脆金的始作俑者多半是他(不做肯定,目前考據不足)。一說到這裡恐怕又要打嘴仗了,點到為止。
我們還是說說,如何理解透水不克水的道理。你可以這麼認為(這個說法不嚴謹。純粹是為了給一個所謂理論上的說法而提出來的):辰透水,土不克水是因為,天幹水會引動辰中的木克土護水;醜透水則是水引動醜中的金洩土而不克水。這麼理解就輕鬆許多,起碼於理可論了,剩下的未戌道理也是一樣,是脆金還是生金全看幹支環境的情況。
今人不知此理,甚有以出庫為投庫。如丁生辰月,壬官透幹,不以庫內之壬,幹頭透出,而反為幹頭之壬,逢辰入庫,求戌以衝土,不顧其官之傷。
後人總決墓庫的理論給出了一個中和的觀念:即透怕衝,不透要衝。就是天幹透出來就不能衝(土除外),如果沒有透,那就要衝開(刑也算一種形式)。但我個人對這個說法持保留意見,當然也不做爭論。
更有可笑者,月令本非四墓,別有用神,年日時中,一帶四墓,便求刑衝;日臨四庫不以為身坐庫根,而以為身主入庫,求衝以解。種謬論,令人掩耳。
好多人受某某盲派影響,見到庫,不管在那裡都想著衝刑開庫,與書中的講法如出一轍,想想幾百年前狀況與現在似乎也沒有什麼區別。
然亦有逢衝而發者,何也?如官最忌衝,而癸生辰月,透戊為官,與戌相衝,不見破格,四庫喜衝,不為不是。卻不知子午卯酉之類,二者相仇,乃衝剋之衝,而四墓土自為衝,乃衝動之衝,非衝剋之衝也。然既以土為官,何害於事乎?
最後講了比較特殊的,就是本氣為用神(格神)的時候,其實前面已經講過了。並且給出了一個觀點,衝剋之衝與衝動之衝是不一樣的。
是故四墓不忌刑衝,刑衝未必成格。其理甚明,人自不察耳。
最後一句話核心的觀念其實是:一切以成格為標準,不破格就不忌什麼刑衝,不成格,刑衝也沒啥用,處處圍繞「格局成立」這一核心,也是我們分析所有命局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