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1096,閱讀約3分鐘
眾所周知,民國時期,大師輩出。短短幾十年間,大師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他們留下的傳奇故事至今令人驚嘆。網上曾流傳一張畢業證書,上面寫著清華國學院四位導師的名字,分別是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
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非謂有大樓,亦謂有大師。」毫無疑問,清華的四位導師都是真正的大師,而且個個都是天才。在四位導師中,趙元任的名字排在最後,但他的能力絲毫不弱於其他三位。
趙元任是公認的傑出天才,或者說民國第一天才。以語言為例。取得趙元任這樣的成就,世界上絕無第二人。他精通多種語言和33種地方方言。注意,這只是一個粗略的計算。沒有人能真正理解趙元任會說多少種語言,因為他在任何地方都總能用當地的語言與大家交流,以至於被誤認為是當地人。
我們知道,一個人要在一個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很可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趙元任太瘋狂了。作為教師,他教過物理,數學,哲學,中國音樂史,漢語言文字,漢語語法,理論語言學,邏輯學等課程。趙元任博學多才,令人嘆為觀止,人們封他為數學家,語言學家,翻譯家,哲學家,邏輯學家,音樂家等。
有人這樣評價趙元任,「這是一位真正的大師,能夠將科學,語言,藝術,生活融為一體,把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體現得如此生動。」趙元任的性格是幽默的。比如,1926年,他在《清華周刊》15周年刊上發表了《魚條兒》,很幽默。「笑話都是板著臉說的,要不人家就笑。」嚴肅的話都是板著臉說的,只有自己的注意。如果你笑著說嚴肅的話,不然人家也會注意的。「。
當然,趙元任在語言方面的天賦最高。他寫了許多奇怪的詩。1930年,趙元任在美國寫了一篇96字(含標題)的奇葩文章,名為《史氏食獅史》。很多人看了這篇文章後,認為這是一篇千古奇文,千年難有人超越,因為它的96個字讀音一致。
《石氏食獅史》全文如下:「石氏,石氏,嗜獅,誓食十獅。史總在市場上看到獅子。十點,十獅適市。恰逢其時,施施適市。石氏視之為十獅,倚箭之勢,使十獅而死。石室是十具獅子屍體,適合石室。石室溼了,姓使侍從擦石室。石氏擦石室時,開始試吃十具獅屍。吃的時候,我首先意識到是十具獅子屍體和十具石獅屍體。審判解釋是一個問題。「。
是一篇神奇的文章嗎?趙元任聽說中國有人要把漢字拼音化,就極力反對,於是寫了這篇文章來反駁。1982年2月24日,趙元任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病逝,享年90歲。
參考資料:清華四大導師之一趙元任,《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