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任創同音文後,寫了一篇《季姬擊雞記》,全文78個字讀音一樣

2021-01-09 曉楓說歷史

趙元任是清末民初的大才子,生於1892年,江蘇常州人,趙元任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大師,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非凡的語言天賦,被大家視為語言天才。

趙元任小時候家庭條件還算不錯,父親曾中過舉人,母親也擅長詩詞,而且擅長崑曲,趙元任自幼居住在北京,很小的時候就跟著保姆學會了保定話和北京話,5歲時候趙元任回到老家江蘇常州,在江蘇常州他又學會了常州話,再後來又和大姨媽學會了常熟話,不久又和自己的伯母學會了福州話。據說當趙元任15歲的時候進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學習,那個時候南京江南高等學堂有兩百七十多名師生,這些人都來自於不同的地方,而此時的趙元任能夠利用七八種方言和學校的師生交談。不僅如此,據說在1920年趙元任前往湖南給羅素做翻譯的時候在路上又學會了長沙話,可見其語言天賦。

趙元任不僅在語言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而且文學成就也很高,他結合自己的語言天賦開創了同音文,留下了不少佳作。據說趙元任會33種方言。

什麼是同音文?

所謂同音文是指整篇文章所用的漢字都是一個讀音,當然對於字形、標點和四聲是沒有限制的。這樣的文章要求高,對於創作者來說難度還是很大的,沒有足夠的文學積累、沒有較高的文學素養是很難創作出這樣的文章的。

趙元任創作的這篇文章題為《季姬擊雞記》,全文如下:

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

全文78個字,全都是一個讀音。

而這篇文章的意思是;一名叫季姬的女子,養了群雞,而這群雞餓了,季姬於是就拿米來餵這群雞。最後這群雞中有一隻雞搗亂,於是季姬一氣之下就把這隻雞給打死了,回想養雞的經過就寫下了這首《季姬擊雞記》的同音文。

這篇文章看起來挺有意思,不過讀起來,估計很少能有人不被繞暈。

趙元任是一代語言大師,被稱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曾在清華大學及國外著名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等多所高校任教,後來在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長期任教,直至退休。

此外,趙元任還是一位音樂家,曾為劉半農廣為流傳的詩作《教我如何不想她》作曲,在這首詩中劉半農第一次用「她」字,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用「她」字,創造「她」字的人。趙元任和劉半農的合作可謂是天作之合。

文中提到的這篇趙元任的同音文《季姬擊雞記》,大家可以讀來一試,看能否順利流利地讀出來。歡迎大家關注並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個字的讀音都一樣,讀完實在太爽了!
    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 初看起來,是不是感覺很茫然,再讀起來,是不是感覺很奇特?這篇叫做《季姬擊雞記》的文言文,全文78個字(不含標點符號)都是同一個音,稱為同音文。
  •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字,同一個讀音,「看得懂」卻「聽不懂」!
    神一般的文章,全文78字,同一個讀音,「看得懂」卻「聽不懂」!如果廢除了漢字,這樣的文章連神仙都難讀懂,不信來試!千古奇文,全篇78字只有一個讀音,故事卻講得很精彩!有人說,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這話並不誇張,因為,經歷了幾千年的歲月積澱,漢語言文字越來越博大精深。
  • 全文78個字讀音一致,卻描述了這樣一件完整的事,連翻譯官也頭疼
    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一篇神一般的文章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沒讀過,全文78個字讀音一致,卻描述了這樣一件完整的事,連翻譯官也表示很難翻譯。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非常有語言天賦同時對漢字研究很深的疑問語言學家,他的名字叫趙元任。趙元任除了其他國家的語言,單單是中國的方言他都能說33種,神一樣的文章由神一樣的人寫出來是沒錯了。
  • 讓人頭疼的文章,全文78個字讀音全都一致,翻譯官都表示無法翻譯
    讓人頭疼的文章,全文78個字讀音全都一致,翻譯官都表示無法翻譯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是一個文學者,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也無法去探及到深層的中國文化,更別說那些想學中文的外國人了。他在我國有一首這樣的古文,它被稱之為是神一般的存在,讀起來讓人頭疼,那就是全文有78個字,讀音全部都一致,就連中國有名的翻譯家都表示無法理解和翻譯。這個讓人頭疼的文章就《季姬擊雞記》,通過文章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名字5個字讀音全部一致,而文章亦是如此。全文是這樣的: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
  • 大師主張廢除中國6000年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對,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便抓住了漢語「拉丁化」的一個尷尬之處:有些詞語同音,但意思完全不同,就好比「攻擊」與「公雞」這樣的同音詞,就只能用漢字來區分。拉丁字母怎麼能拼出那麼多形式呢? 為此,趙元任還寫下了2篇奇文,讓主張廢除漢字的大師們看看,漢字的一些精妙特別之處是拉丁字母無法企及的。
  • 一篇稱奇的文章,原文78字讀音完全一致,文學領域的突破!
    導語:一篇稱奇的文章,原文78字讀音完全一致,文學領域的突破!在世界當中中國是最為歷史悠久的四大古國之一,而中國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的是華夏文明最為基礎的更是充分整合全國各地的地域,還有各個民族的文化要素而組成的中國文化。
  • 專家要求廢除中國幾千年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相同
    而因為漢字太難,曾有專家要求廢除中國幾千年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相同近代以來,為了挽救國家危亡,並徹底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許多能人志士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偉大的嘗試,其中就包括漢字領域。相比於現在通行於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在民國時期所使用的繁體字,不僅結構複雜,並且傳授書寫相當困難,不利於向廣大下層民眾推廣使用。
  • 專家聯名要求廢除幾千年的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一樣
    這是無法避免的當時的情況下,支持者他們認為漢字字數眾多,並且就連字體,字的寫法也是各有師承,形式眾多。 在西方因為工業革命帶來種種先進近代科學的衝擊下,漢字變得不夠使用,也難以普及識字率。那麼既是要廢除漢字,那麼,就一定要想辦法找一種替代漢字的文字。於是他們決定將漢字拉丁化,字母化。希望可以藉此大幅度的提高當時中國人民的識字率。
  • 民國第一鬼才趙元任,寫下一篇至今無法超越的96字奇文,讀音一樣
    網絡上曾流傳這樣一張畢業證書,上面有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的名字,即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毫無疑問,清華四大導師是真正的大師,他們個個都是天縱奇才。四大導師中,趙元任的名字排在最後,可他的能力絲毫不比其他三個人弱。趙元任是得到人們公認的曠世奇才,或者說民國第一鬼才。
  • 為反對廢除漢字,此大文豪寫出兩篇千古奇文,全文僅是一個讀音
    都知道我們國家近代史是非常慘痛的,一度到了幾近滅國的地步,還好我們挺住了,不過你知道麼,曾經有段時間,我們的文字也有過要被毀滅的場景,同樣很幸運有人堅持了,不然或許我們今天寫的就是拉丁文了。晚清以來,我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內憂外患,如此困局下,一些有識之士就想著國家能走上一條民族自強的道路,因此進行了多番嘗試。
  • 專家學者要廢除漢字,此人寫兩篇千古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文/靜一說史漢字作為記錄中華文化的一種符號載體,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後來的隸書、行書、草書等,從古到今發生許多轉變。而漢字在演變的過程中,也不斷承載著歷史的印記。這種廢除漢字的激進做法引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反對與抗議,有一位語言學家更是寫就兩篇千古奇聞對廢除漢字的做法表示反對。為什麼說是「奇文」呢,因為這兩篇文章如果只用字母表示,就只有一個讀音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學者吶喊,廢除漢字近代以來,為了挽救國家危亡並徹底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許多仁人志士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偉大的嘗試。
  • 民國第一天才趙元任寫下一篇至今無法超越奇文,96個字讀音相同
    網上曾流傳一張畢業證書,上面寫著清華國學院四位導師的名字,分別是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非謂有大樓,亦謂有大師。」毫無疑問,清華的四位導師都是真正的大師,而且個個都是天才。在四位導師中,趙元任的名字排在最後,但他的能力絲毫不弱於其他三位。趙元任是公認的傑出天才,或者說民國第一天才。以語言為例。
  • 78個字的文言文讀一個音!
    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這篇文言文僅78個字,卻全讀一個「音」,它就是《季姬擊雞記》,創作於1930年,也是漢語普通話的「同音文」。
  • 瞿秋白呼籲漢字拉丁化,趙元任不作聲,寫同一讀音的96字奇文反對
    今天,中國已在全世界88個國家,設立了282所孔子學院和272個孔子課堂,可見漢字的傳播之遠、影響之深。從甲骨文、金文到大小篆書、隸書以及今日的簡體,漢字從未停止進化。它作為歷史的記錄者和生活的言說者,生生不息,演變至今,成為中華文明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回味歷史,漢字也曾經歷過一次「釜底抽薪」的重創,讓人今日憶起都不禁為之一顫。
  • 瞿秋白提議漢字改為拼音,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僅一個讀音
    面對如此情況,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也站出來進行反擊,而這其中就有著名的語言學家——趙元任。三、趙元任寫96字奇文反對,全文僅一個讀音趙元任原籍江蘇武進,也就是如今的常州。他於1892年時生於天津,作為清朝著名詩人趙翼的後代,趙元任是一名語言天分極高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天才般的存在。
  • 為反對翟秋白漢語「拉丁化」,趙元任寫96字奇文,全都一個讀音
    而和瞿秋白截然不同的人,則寫出了96字的奇文,對瞿秋白的這一說法進行反對。此人就是趙元任,他寫出的文章全文只有一個,讀音,甚是驚奇。中國文字拉丁化不同的人,有著自己救亡圖存的方法,而文化人的救亡圖存方法自然是從文化方面入手。由於每一個階層的知識局限性,所站角度的狹隘性,使得很多的文化人在尋找救國方法的同時都會陷入「忘祖」的地步。
  • 他寫一篇96字奇文,全文是一個讀音,網友:一次讀順的人都是天才
    他就是趙元任,父親是「晚清公子」,母親是詩詞大家,書香門第出才子。趙元任就出自於詩書世家趙氏,他家就連丫頭,都能做出詩來。但趙元任的才華,卻不應在詩書之上。他本科學的數學,又拿到了哈佛的博士學位,但哈佛畢業後他有去了康奈爾大學教授物理,看起來似乎是個理科天才。但他回國後又成為了著名的語言學家和音樂家。這是一個奇才,也是難得的全才,胡適說「他比我聰明一百倍」。
  • 瞿秋白提議把漢字改為拼音,趙元任寫出96字反對,全文就一個讀音
    1928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大學院出版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也就是說,把漢字用字母來表達。瞿秋白明確表示反對,並在第二年2月制定了《中國拉丁式字母草案》。1930年春,《中國拉丁化的字母》的出版,引起了巨大反響。1930年9月,中國文字拉丁化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
  • 民國專家建議廢除漢字,他就寫下96字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但有這樣一個人卻不怎麼認為,他就是民國時期的第一個鬼才趙元任。他用96個同音字寫下一篇奇文來反駁廢除漢字,且這96個字讀音都完全一樣。 民國鬼才趙元任 趙元任,字:宣仲,宜重。
  • 民國第一鬼才寫下一篇奇文,96個字讀音一致,至今都無法超越
    然而在民國時期,人才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中,然而被稱之為「民國時期的第一鬼才」,僅僅也只有趙元任一人。1892年,趙元任出生於中國天津,趙元任的家風一直都十分具有文墨氣質,祖輩上有較為著名的人物,有清朝時期的「趙翼」等人,這對於趙元任的童年教育而言,有著極大的文學輔助作用。1907年,趙元任又前往南京,進入江南高等學堂進行深造,以優異的成績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