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

在公元1171年,陸遊作《平戎策》,定北伐金人之計,十月,朝廷否決北伐計劃的《平戎策》。公元1174年二月,陸遊調蜀州通判。同年三月,陸遊大膽上書,再次建議出師北伐,同樣未被採納。北伐之計遲遲不定,國土遲遲不歸,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陸遊作下這首:
長歌行
宋代:陸遊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猶當出作李西平,手梟逆賊清舊京。金印輝煌未入手,白髮種種來無情。成都古寺臥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豈其馬上破賊手,哦詩長作寒螿鳴?興來買盡市橋酒,大車磊落堆長瓶;哀絲豪竹助劇飲,如鋸野受黃河傾。平時一滴不入口,意氣頓使千人驚。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何當凱旋宴將士,三更雪壓飛狐城!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猶當出作李西平,手梟逆賊清舊京。」——一人生在世,即便不能做安期生那樣的仙人,喝醉了,在東海裡騎著鯨魚玩耍遊蕩;也該做個西平王李晟那樣的名將,收復淪陷的國土與舊都長安。此時的南宋的版圖如果按照戰國時期的話,相當於只有韓楚趙魏加起來,金人和西夏把北面完全佔領。此句表達了詩人渴望去前線戰鬥,以期早日收復失地的願望。

「金印輝煌未入手,白髮種種來無情。成都古寺臥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可還沒有建立一點點的公明,歲月不饒人,頭髮都白了;傍晚躺在這成都的古廟,眼見看著太陽一點點落下,裝點這僧房的紗窗。詩人的《書憤》一詩中有「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和第三句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時候的陸遊已經有五十歲了,年過半百,有一種日落西山的感慨。但卻流露出一種即便白髮老翁,也要將金印輝煌握入手的偉大抱負。
「豈其馬上破賊手,哦詩長作寒螿鳴?」——難道我這個馳騁沙場的殺敵能手,就成了這麼個做做詩的無用之輩,像寒蟬那樣?這一句聯合前兩句一起表達了詩人對現狀的不甘。我還能上陣殺敵,功業未成,國讎未報,怎能當作寒蟬一般。
「興來買盡市橋酒,大車磊落堆長瓶;哀絲豪竹助劇飲,如鋸野受黃河傾。」——酒癮發了,我把橋邊酒家的酒都買光;長長的酒瓶,把大車全都堆滿。喚來了樂隊奏起悲壯的音樂助興,喝起來猶如黃河水傾倒在鉅野中一樣。這兩句,詩人從理想抱負中回到了實際生活,仕途不順,只能借酒澆愁,一吐心中的鬱結,豪邁暢飲,把鬱結釋放出來就好了。而他因為喝酒這件事曾被主和派抨擊,所以詩人便自號「放翁」。
「平時一滴不入口,意氣頓使千人驚。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我平時滴酒不沾,但喝了酒後,這番豪邁氣概,頓時令許多人驚訝感嘆。國讎未報,壯士已老;我匣中的寶劍半夜裡發出陣陣吟嘯。最後半句頗有辛棄疾「夜裡挑燈看劍」的韻味。暢飲之後,豪情萬丈,即便我現在年過半百,但我手中的劍依舊光亮,錚錚作響,欲殺敵而後快,"匣中寶劍"——同時也指詩人腹中北伐之策《平戎策》。
「何當凱旋宴將士,三更雪壓飛狐城!」——在三更大雪中收復了飛狐城,凱旋歸來,那時候將與眾將士把酒言歡。詩人有《示兒》一詩中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和本句一樣,都是表達一種勝利在望的樂觀主義精神,無論現在情況多麼的糟糕,我想總有一天,定然能有揮師北上,收復失地的一天,到時候定當宴請眾將,把酒言歡。
放翁作詩九千首,首首皆流傳千古。
小學就學的這首《長歌行》,現在再去讀,讓人悲從詩中來
李白用一首邊塞思寫出了唯美的愛情,明月照我心,長風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