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高」發布司法解釋 進一步降低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入罪門檻
司法機關通報的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犯罪案件中,就曾出現過這些「冒牌貨」的名字。《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解釋》)13日發布,14日施行。
-
兩高出臺司法解釋 加大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力度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發布,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
-
...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正義網北京9月13日電(記者孫鳳娟)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發布,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
-
胡某、黃某東、黃某兵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四川洪雅人民法院判決
被告人陳某,男,1989年2月20日生,漢族,小學文化,戶籍地四川省井研縣,住井研縣,2019年8月29日,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洪雅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26日被逮捕。現羈押於仁壽縣看守所。四川省洪雅縣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胡某、黃某東、黃某兵、陳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於2019年12月9日向本院提起公訴。
-
新增個人信息保護案由最高法還將適時出臺個人信息保護的司法解釋
2020年12月30日,最高法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第一批共7件與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最高法副院長賀小榮介紹,最高法對有關人格權糾紛的司法解釋作出修改,包括增加聲音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等民事案件案由。
-
兩高發布司法解釋:贓款用於社會捐贈不影響定罪
據新華社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昨日聯合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貪汙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貪汙罪、受賄罪的定罪量刑標準以及貪汙罪、受賄罪死刑、死緩及終身監禁的適用原則等,強調依法從嚴懲治貪汙賄賂犯罪。
-
最高法民三庭負責人就侵犯商業秘密民事案件司法解釋及專利授權...
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商業秘密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授權確權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兩項司法解釋將於2020年9月12日施行。
-
充值就能買公民個人信息?!姓名、地址、身份證號……一個月涉及上...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近日,上海警方破獲了一個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夥,在犯罪團夥搭建的網站註冊會員後,只要在帳戶充值且滿足交易金額,就可以買到你想要的大量公民個人信息,涵蓋房產、金融、母嬰等十餘種, 涉及公民個人信息達上億條。
-
【民法典】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來了!
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的生育權?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廣州嚴打侵犯個人信息犯罪 校園網貸中介已納入監管
同時,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從嚴從重予以打擊,堅決維護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蔡巍表示,廣州公安將立足「全省排頭兵、全國走前列、國際最安全城市之一」的定位,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廣州」。
-
網際網路法治研究中心: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報告 | 網際網路...
更讓人驚訝的是公安部門在此事件之後發布的相關數據。2016年7月20日,公安部官網以《公安機關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成效顯著》為題報導了公安部門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努力。內容顯示,自2012年起,公安部就多次部署全國各地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行動且收穫頗豐。
-
網站收費可查身份證信息被指涉嫌侵犯隱私
東方網5月13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只需要扣除5元錢話費,就可以通過網絡暗中調查驗證身份證信息,而這個過程不需要任何手續。市民為此感到擔憂,律師稱涉嫌侵犯隱私。 近日,有市民反映說,網絡上有大量查詢身份證信息的網站。只要輸入身份證號碼,就能免費解讀出該號碼的所在地址和戶主生日、性別等信息。
-
最高法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新司法解釋 婚前父母幫買房的出資屬個人...
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的生育權? 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淮安破獲買賣個人信息案,涉案公民信息數量高達20億條!
這是犯罪嫌疑人劉軍(化名)在歸案後的交代,而他口中所說的「買、賣」不是其他物品,而是公民個人信息,交匯點記者12日從淮安市公安局清河分局了獲悉,國內目前最大的用於售賣、分享公民信息的社工庫數據網站平臺「K8社工庫論壇」,已被該分局搗毀,12日,劉軍等從事網上倒賣個人信息的嫌疑人被淮安清河警方移送起訴,該案涉案公民信息數量高達20億條。
-
關於幫助信息網絡犯罪等司法解釋
這份「司法解釋」雖是對《刑法》的補充和完善,但只是解釋給法律相關專業人士看的,嚴謹有餘、通俗不足,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會感到有些難懂。對於與百姓密切相關的、如此重要的一份文件,有必要讓大家都看懂。因此,我們決定採用逐條對應的方式,使之變成人人能懂得「通俗解釋」。
-
彩禮、家暴、生育、離婚……這些關於婚姻的事,司法解釋明確了!
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的生育權?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最高院司法解釋大全(1997年-2020年)
發布時間法釋〔2016〕1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16年3月21日法釋〔2016〕2號2016年2月24日法釋〔2016〕3號2016年2月14日法釋〔2016〕4號2016年2月24日法釋〔2016〕5號2016
-
是誰偷走了你的個人信息?有「內鬼」也有「偵探」
當你看了央視今年「3·15」晚會——一些科技公司侵犯消費者隱私的事件曝光後,會不會用這樣的眼光打量家裡的掃地機器人、攝像頭、指紋鎖等智能家居?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騷擾電話、詐騙電話層出不窮,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個人隱私被侵犯等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
-
整治嚴打不斷,為何還能買賣個人信息?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這句話在個人信息安全領域同樣適用。市場經濟環境中,有需求就會有供給。根據《刑法》規定,倒賣個人信息涉嫌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利用非法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獲利5萬元以上等情形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50條以上等情形的,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面臨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律後果。不難看出,在倒賣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中,買賣雙方都應該接受嚴厲的法律制裁。
-
【轉載】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規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促進行政...
【轉載】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規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2020-06-25 03: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