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家暴、生育、離婚……這些關於婚姻的事,司法解釋明確了!

2021-01-09 騰訊網

注意了!

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返還彩禮?不盡孝道的子女還能分到遺產嗎?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的生育權?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資料圖:圖為最高人民法院。李慧思 攝

婚前父母幫買房的出資

屬於個人財產

婚前父母幫忙買的房子是個人財產還是歸夫妻共同所有?

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延續了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依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原則處理。

法院支持這三種情況下

返還彩禮

彩禮,對一些地區的人來說,是結婚過程中不小的一筆開支,這筆錢在什麼情況下能要回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明確,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2、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

3、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

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資料圖:新人辦理婚姻登記。重慶市民政局供圖

持續性、經常性的家暴

認定為虐待

發布會上,最高法相關負責人表示,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的修改制定中,要考慮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穩定。同時,還要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

比如在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定家庭暴力的基礎上,將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認定為虐待,體現了對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鮮明價值導向。

妻子擅自中止妊娠

是否侵犯丈夫生育權?

沒有經過商量,妻子擅自中止妊娠,算不算侵犯丈夫的生育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明確,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資料圖:登記結婚的新人 楊季峰 攝

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糾紛中

尊重8周歲以上子女意願

發布會上,最高法相關負責人表示,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的修改制定中,注重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比如在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糾紛中,貫徹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原則,尊重8周歲以上子女的真實意願,刪除原來10周歲的規定等。

夫妻離異後能擅自將子女姓氏

改成繼父母姓氏嗎?

離婚後孩子應該跟誰姓,這個問題常常會引起公眾討論。

而夫妻離婚後,其中一方擅自將子女的姓氏改成繼父母的姓氏,更容易引起糾紛。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繼承編的解釋(一)》中明確,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養費。父或者母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當責令恢復原姓氏。

資料圖:養老院裡的老人們。鍾升 攝

不盡孝者少分或不分遺產

沒有對父母盡孝,卻要參與分遺產,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

對需要扶養的被繼承人沒有進行扶養,提出要分甚至多分遺產。民法典規定,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繼承編的解釋(一)》中進一步明確,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雖然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但對需要扶養的被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分配遺產時,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繼子女繼承繼父母遺產後

不影響繼承生父母遺產

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的遺產,還能繼承生父母的遺產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繼承編的解釋(一)》明確,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

胎兒如何繼承遺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繼承編的解釋(一)》明確,應當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沒有保留的,應從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中扣回。為胎兒保留的遺產份額,如胎兒出生後死亡的,由其繼承人繼承;如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由被繼承人的繼承人繼承。

來源:廣州普法

【版權聲明】:

本文圖文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彩禮、家暴、生育、離婚……最高法明確了婚姻這些事!
    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延續了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依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原則處理。
  • ​彩禮、家暴、生育、離婚……最高法明確了這些婚姻大事(附...
    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其中《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一)、《民法典》繼承編的司法解釋(一)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民法典】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來了!
    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婚前父母幫買房的出資屬於個人財產 婚前父母幫忙買的房子是個人財產還是歸夫妻共同所有? 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延續了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
  • 最高法明確了這些婚姻大事,2021年你的生活將有...
    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延續了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 最高法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新司法解釋 婚前父母幫買房的出資屬個人...
    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返還彩禮?不盡孝道的子女還能分到遺產嗎?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的生育權?  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最高法明確:不盡孝者少分或不分遺產、婚前父母幫買房的出資屬個人...
    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延續了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 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正式施行 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廢止
    為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12月30日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7件司法解釋,與民法典同步施行。關於離婚後孩子跟誰、網名是否受保護、老人遺產怎樣分割等一些列被熱議的民事法律問題,民法典和司法解釋都是如何規定的呢?  最高法近日發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
  • 廣州婚姻律師王幼柏團隊: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及司法解釋的20大變化
    作者:陳鑑豪律師,王幼柏婚姻律師團隊成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施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三),以及相關具體意見、補充規定等文件均將同時廢止。
  • 民法典時代,你的婚姻家庭面臨哪些變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明確,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2、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 3、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
  • 遭遇家暴起訴離婚法院怎麼判?
    但司法實踐中很多受害人特別是農村婦女維權意識不強,不懂得如何收集固定證據,導致家暴的事實無法得到認定,造成家暴行為無法得到及時制止,施暴者的違法行為得不到法律追究。據中華女子學院副教授、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但淑華的觀察,在離婚案件中,當事人一方主張「家庭暴力」的為數不少,但是,得到法院認定的比例很低。
  • 女子遭家暴卻被判不予離婚,法官這樣解釋!
    近日,董芳因不堪忍受丈夫家暴,向成都法院提交離婚二審上訴書。去年6月,董芳與丈夫產生爭執,被施以暴行。事後,她如願申請到法院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後來她提出離婚訴訟,經3次庭審,法院判決不離婚。法官稱,要給雙方冷靜期。1對於家暴一直以來,「家庭暴力」始終是個不能被忽視的問題。
  • 婚姻家庭編:協議離婚,還需「綠色通道」
    與此同時,對於真正已經喪失挽救可能性的婚姻,該判離的時候,就應果斷判離。 據了解,大部分網友對「離婚冷靜期」提出的質疑,都聚焦在「有家暴情形的婚姻中,離婚冷靜期是否會造成受害人無法避免繼續遭受家暴」。 針對這個問題,民政部2020年12月4日給出了解釋,離婚冷靜期,只適用於夫妻雙方自願的協議離婚,因為只有這種情況下,夫妻雙方才會一起到民政機關登記離婚。如果有一方想離,另一方不想離,只能到法院訴訟離婚。對於有家暴情形的,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訴訟;家暴情節嚴重的,受害者可申請人生安全保護令。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我們幫您梳理好了
    父或者母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當責令恢復原姓氏; …… 上述規定出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 法律春秋——家暴案件應無條件離婚
    在所有的民事糾紛中,最容易出現傷害事件的也是離婚案件,譬如法庭內外的襲擊等。不理性的男方對女方以及女方律師威脅,類似的事件一再上演。而對於這樣暴力傾向的當事人,法官也怕三分,能不判離婚的就不判,因為擔心被遷怒,禍及自己。 實踐表明,這些暴力傾向的離婚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都有家暴行為,而且有過第1次,就會發生N次。
  • 婚姻家庭糾紛審判熱點、難點35個問答
    在司法實踐中,適用該規則審理同類案件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中關於彩禮問題的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 每天都有137位女人死於家暴,遭遇家暴怎麼保護自己-北京離婚律師
    面對這種人,離婚難解心頭之恨,有必要讓他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認定家暴以及搜集哪些證據,更好保護自己。一、什麼是家暴?家庭暴力簡單說是指發生在家庭關係中的一切暴力行為,其中夫妻間的家暴行為最常見。其核心在於,利用雙方的親密關係,對另一方的人身權利進行「控制「,違背個人的自由意志。
  • 《離婚律師》張萌被家暴哪些情形屬於家暴?能否主張離婚損害賠償
    《離婚律師》是由吳秀波和姚晨強強聯手拍攝的一部以家庭婚姻糾紛為主題的情感劇。和一般的家庭倫理劇不同的是,這部電視劇融入了法律素材,從律師角度出發解決家庭糾紛。除了劇中吳秀波和姚晨的情感戲,電視一開頭,張萌扮演的焦豔豔就妥妥地給老公吳秀波戴了一頂綠帽子。當然,吳秀波忍無可忍,堅決離婚。結果是這個戲精焦豔豔不僅不離婚,還再三糾纏吳秀波。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我們幫您梳理好了→
    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認定為「虐待」;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雙方一致同意人工授精,所生子女應視為婚生子女;父或者母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當責令恢復原姓氏;……上述規定出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 辦了婚禮沒領證最後分手,彩禮應該還回去嗎?
    法院經調查審理後認為:彩禮是指男女雙方戀愛關係基本確定以後,按照當地風俗,一方及其家庭給付另外一方及其家庭一定數量的現金或財物,目的在於與對方締結婚姻關係。本案中,小張和小賴在庭審中對禮金的數額均持不同的意見,後雙方均同意確認為50000元。
  • 忍受家暴40年,還會有「幸福晚年」?
    陝西一女子稱結婚40年常被丈夫打罵,忍到仨子女成年後起訴離婚。法院認為夫妻生活40載,應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晚年,只要雙方互諒溝通仍是一個美滿的家庭,駁回了女子離婚訴求。在很多人看來,法院這是典型的「和稀泥」。「被家暴了40年,現在還家暴,不讓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