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時代,你的婚姻家庭面臨哪些變化?

2021-01-15 騰訊網

作者:西陵法院 張霖俐

轉自:湖北高院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在經濟高速發展、社會關係不斷演化的背景下,婚姻家庭關係也呈現出日益複雜的趨勢。關於婚姻家庭等案件繁多複雜,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針對婚姻家庭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完善了相關規定。

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返還彩禮?理財收益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關於婚姻家庭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的出臺,就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01

婚前隱瞞重大疾病,婚姻可撤銷嗎?

《民法典》修改了原本婚姻無效的事由,現規定「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不再是結婚的障礙,是否結婚由當事人自己決定,保障了當事人的婚姻自主權。

如果一方在婚前隱瞞了重大疾病的情況,另一方有權提出撤銷婚姻,恢復自由身,並且作為無過錯方還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但如果一方在婚前知道另一方重大疾病的情況,而自願結婚的話,法律會保護雙方的選擇權,婚姻不會被一刀切認定為無效。

為保護婚姻關係中無過錯方的利益,增加規定婚姻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情況下,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

02

什麼情況下可以要回彩禮?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明確,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2、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

3、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

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03

離婚必須等待30天冷靜期嗎?

為減少輕率離婚、衝動離婚,維護家庭穩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設置「離婚冷靜期」條款。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對於衝動離婚的當事人來說,離婚冷靜期能夠給雙方再次慎重考慮的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遇到家暴、遺棄等情況,不用等對方同意,可以直接到法院訴訟離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新增一款「應準予離婚」的情形,即如果第一次起訴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男女雙方分居滿一年,再次起訴離婚的話,法院應判決準予離婚。這為那些被故意拖延離婚,難以從不幸婚姻的泥潭中掙脫出來的人提供了一個路徑。

04

婚前父母幫忙買的房子是個人財產還是歸夫妻共同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延續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依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原則處理,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除外。

05

理財投資收益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

《民法典》將勞務報酬和投資收益明確列為夫妻共同財產。這是因為勞務報酬和工資、獎金的性質是相似的,都屬於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用勞動所換取的財產收入,而投資收益較為複雜,投資收益既指夫妻一方利用共同財產進行投資所獲的收益,也包含一方利用個人財產在婚姻存續期間進行投資活動所獲得的收益,比如炒股、基金理財等產生的收益均屬於共同財產,雖然個人婚前的本金不屬於共同財產,但婚後產生的投資收益屬於共同財產。

06

夫妻一方在外欠款,雙方需要共同還債嗎?

原《婚姻法》沒有對「夫妻共同債務的範圍」作出規定,《民法典》對此作出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簡言之,未出於夫妻倆共同的決定,且未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的借款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07

全職太太在離婚時能得到補償嗎?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刪掉了對於「離婚補償」的限定性條件。新規定施行後,離婚補償只要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離婚時就有權提出「離婚補償」。這是從法律的層面,對全職太太的權益保障。

08

妻子擅自終止妊娠會侵犯丈夫生育權嗎?

根據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第二十三條規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當準予離婚。

09

夫妻離異後子女的撫養權歸誰?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10

夫妻離異後能將子女姓氏改成繼父母姓氏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繼承編的解釋(一)》中明確,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養費。父或者母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當責令恢復原姓氏。

《民法典》對原有的婚姻家庭相關法律進行了很多與時俱進的修改。涉及到夫妻共同財產、個人財產、如何收養未成年人等進行了更詳盡的規定。在越來越完善的法律規定中,相信每一個人的合法權益都能得到最大化的保護。

相關焦點

  • 廣州婚姻律師王幼柏團隊: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及司法解釋的20大變化
    作者:陳鑑豪律師,王幼柏婚姻律師團隊成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施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三),以及相關具體意見、補充規定等文件均將同時廢止。
  • 北京離婚律師:民法典婚姻家庭篇中對婚姻法的新規定
    近年來,隨著家庭關係包括婚姻觀念的一些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而針對這些變化,民法典草案對於婚姻家庭篇的某些條款進行了修改,並與2020年最終確定,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那麼,婚姻家庭篇中《民法典》較《婚姻法》有哪些新的變化呢?
  • 中國民法典誕生!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涉及物權、合同、婚姻家庭等
    2020年5月28日15時08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
  • 「民法典時代」來臨: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遺產了嗎?
    「民法典時代」來臨: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遺產了嗎?2021-01-06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民法典時代
  • 民法典:婚前患愛滋未告知可撤銷婚姻關係!
    1月4日,時值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正式施行、我國邁入民法典時代的伊始,上海首例適用民法典新規撤銷婚姻關係案宣判,男方婚前患愛滋未告知,法院判決撤銷雙方當事人的婚姻關係,原告的合法權益因此得到了最為有效的維護。
  • 保靖縣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積極宣傳民法典
    湘西網1月6日訊(劉 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時廢止。保靖縣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積極響應「誰普法誰執法」的號召,2020年12月以來,成立了民法典宣傳小組,向群眾宣傳、解讀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法律知識。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我們幫您梳理好了
    父或者母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當責令恢復原姓氏; …… 上述規定出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 「法學匯」民法學:民法典時代的解釋論圖景
    學界以民法典為基準、為解釋對象,圍繞對民法典理解、解釋以及如何全面貫徹實施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研究,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創新性的成果。▲ 就物權編的研究而言,學界主要的關注點落在民法典變動較大的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制度上。▲ 就合同編宏觀層面的問題,學者主要圍繞合同編與債法總則的關係以及合同編的發展與創新等問題展開研究。相關研究認為,民法典合同編應發揮債法總則的功能。
  • 大家看法丨民法典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幾個問題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法律;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民法典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法宗旨,注重對人格權的保護,構建了完備的民事權利體系。
  • 會給你的婚姻帶來什麼影響?需注意12點!(上)
    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在我國法治建設歷史上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它的施行標誌著我們正式進入了「民法典時代」;民法典全文逾十萬字,共1260條,分為總則、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7編,集此前的
  • 民法典「綠色原則」的納入,意味著什麼?
    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它規範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企業決策,涵蓋了物權、合同、人格、婚姻家庭、繼承以及侵權等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規則秩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開篇就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色原則」。
  • 「說「典」釋義」民法典對於婚姻生活不可不知的影響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而婚姻家庭關係作為社會關係中的基石是最重要的關係之一那麼最新通過的民法典涉及婚姻家庭的規定中有哪些變化對婚姻家庭生活將產生哪些影響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婚姻家庭編:協議離婚,還需「綠色通道」
    系列報導之五婚姻家庭編:協議離婚,還需「綠色通道」萬眾期待的新中國第一部法典——民法典實施在即,婚姻家庭編由於「接地氣」,從草案到最後確立成編,屢次被網友們炒上熱搜。「離婚冷靜期」「哪些財產離婚不能分割」「婚姻無效的幾種情況」,這些話題每次出現,都會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 解讀民法典系列: 利害關係人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 不得公開或非法...
    6月1日,新華社全文播發這部法律,宣告「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意義。  那麼,在民法典時代,關於房地產行業的問題有何亮點,又將帶來哪些影響呢?
  • 【民法典】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來了!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民法典「第一案」亮「典」
    但是根據兩位「見證人」的陳述,他們並沒有在場參與遺囑訂立的全過程,這種見證並不是民法典繼承編第三章所規定的見證。因不滿足列印遺囑的有效要件,不屬有效遺囑,所以應按照法定繼承的方式進行繼承分配。民法典繼承編跟隨時代的發展,在繼承法規定的基礎上,增加了遺囑形式。目前一共有6種遺囑形式: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列印遺囑(註:新增)、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註:新增)、口頭遺囑、公證遺囑。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36條)|民事法律行為生效時間如何確定
    什麼是徵用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6條)|物權法定原則的含義是什麼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5條)| 物包括哪些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4條)|什麼是物權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3條)|怎樣理解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2條)|自然人因婚姻產生的人身權利有哪些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1條)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我們幫您梳理好了→
    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認定為「虐待」;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雙方一致同意人工授精,所生子女應視為婚生子女;父或者母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當責令恢復原姓氏;……上述規定出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 民法典今起施行:讓我們沐浴新年陽光將法治精神刻印在心
    迎著2021年新年的第一縷陽光,今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這意味著我國公民權利保護邁入民法典時代。經年夢想,一朝成真。從1954年初啟立法,到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民法典,再到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為了這一天,億萬國人翹首以盼了半個多世紀。
  • 走進民法典——「離婚冷靜期」
    走進民法典——「離婚冷靜期」 2020-11-19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