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的變化有多大?1996年和2020年中國海軍登陸艦對比

2021-01-15 騰訊網

1996年3月,一場聲勢浩大的多軍軍事聯合演習在臺灣海峽舉行,這次演習出動的軍種包括第二炮兵部隊,海軍和空軍,以登陸作戰演習為核心,多兵種配合,展示了解放軍登陸作戰的能力和決心。但在那個年代,解放軍不管空軍還是海軍,裝備都非常落後,空軍還是以殲6和殲7這樣的二代機為主,僅僅20多架數量有限,且空戰能力較弱的蘇27戰鬥機。海軍還是以051型驅逐艦和053型護衛艦為主,特別是登陸作戰力量更薄弱,難以滿足大規模登陸作戰需求。那麼24年過去了,中國海軍的登陸作戰艦艇的發展變化有多大呢?

上個月,解放軍海軍在東海等海域就多次舉行了不同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演習,出動了不少先進的兩棲登陸作戰裝備。包括海軍登陸作戰能力最強的071型船塢登陸艦,還對外展示了071型船塢登陸艦的船塢,裝載了大量的兩棲登陸作戰武器裝備,如兩棲戰車、兩棲坦克和氣墊船等等。各種裝備密密麻麻地裝滿了船塢艙,展示強大的登陸作戰能力,光是所能看到的就搭載了28輛兩棲戰車和1艘726型氣墊船。

071型船塢登陸艦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20000噸,滿載排水量超過了25000噸,是075型兩棲攻擊艦沒有服役前,海軍登陸作戰能力最強的兩棲艦艇。071型船塢登陸艦一次能夠搭載最多50輛不同型號的登陸裝備和2-6架武裝直升機,如兩棲裝甲車、輪式和履帶式步兵戰車、各類反裝甲車輛、輕型自行火炮、主戰坦克等,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選擇裝備。兩棲作戰裝備包括98式新型主戰坦克、63A式水陸兩棲主戰坦克、90式輪式裝甲戰鬥車、輕型高速突擊車、711型、716型和722型人員和車輛登陸艇等等,種類非常豐富。一次能夠運送一個重裝甲合成營大約500人的部隊實施登陸。

071型船塢登陸艦自首艦「崑崙山」艦於2007年11月30日服役至今,已經在海軍中服役了13年,建造數量達到了8艘,極大的增強了海軍的兩棲登陸作戰能力。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海軍目前的兩棲登陸作戰艦艇總噸位已經超過了30萬噸,數量超過90艘。除了071和075以外,還有大量的072系列坦克登陸艦,包括072II型、072III型、072A型和072B型共5個子型號,該系列的坦克登陸艦生產總數有30艘之多,現役數量依舊非常龐大,是中國海軍的主戰坦克和步戰車等主要投送平臺,它的滿載排水量超過5000噸,一次能夠搭載500噸左右的作戰裝備和100-200人的作戰人員,相當於個重裝甲連的力量。

除此之外,現在中國海軍兩棲登陸作戰力量還包括073III型、073A型、074型、074A型這幾款中小型坦克登陸艦。另外,還有079型中型登陸艦、067型小型登陸艇、068型小型登陸艇等中小型登陸艇。還擁有一定數量的野牛氣墊船、726型氣墊船、724型氣墊登陸船和722型氣墊登陸船,登陸裝備的噸位涵蓋了從幾百噸到幾千噸再到萬噸,種類齊全,有著強大的兩棲登陸作戰能力,一次兵力和裝備投送將超過3個師。如果075型兩棲攻擊艦服役以後,還將進一步改變中國海軍的兩棲登陸作戰能力。

再對比1996年時的兩棲登陸作戰艦艇,我們會發現,中國海軍的登陸艦艇已經今非昔比。

截止1996年,中國海軍一共擁有山級(L-511級)登陸艦13艘(此型艦均為解放時俘獲國民黨軍隊而來,為美國在二戰期間生產,年齡老舊)、073型中型登陸艦1艘、079型中型登陸艦30艘、072型坦克登陸艦5艘、072II型坦克登陸艦1艘、玉登級中型登陸艦4艘,總數量為54艘。看似數量不少,但噸位卻都很小,除了072型坦克登陸艦噸位達到4000多噸以外,其它噸位都較小。且年齡老舊,在當時這些艦艇的平均年齡就達到了22年,山級(L-511級)登陸艦更是二戰美國生產的登陸艦,登陸作戰力量非常不客觀,一次兵力投送能力大約只有1.2個師,很難滿足登陸作戰需求。

由於篇幅有限,我們只是對比了1996年和2020年中國海軍登陸艦方面的對比,其它方面不做比對,有興趣大家可以自行查閱資料了解。

相關焦點

  • 24年有多大變化?中國1996年與2020年登陸作戰能力對比
    摘自:今日頭條@萬乘之尊 1996年,曾經有一場聲勢浩大的登陸演習和飛彈發射訓練,雖然展現了優良的軍事素質和高昂的士氣,顯示了決心和能力。但這時的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軍事建設放緩,實際己已落後於世界軍事潮流了,在陸地戰場上中國陸軍不會畏懼任何敵人,但在海空登陸手段卻是寥寥無幾,24年後,我們又看新的登陸演習,現在的登陸作戰和當年的登陸作戰相比,差別有多大呢? 一:1996年的登陸攻島能力
  • 24年變化有多大?中國1996年和2020年奪島登陸能力比較
    假設基於現實,24年前臺海危機期間有一場世紀大演習,好似一個火藥桶就差一根火柴可以點燃引爆。歷史沒有給它引燃的機會,但並不代表未來不再發生,只不過隨著時間遠去各方軍力水平也在不斷變化中。1996年,三軍最精銳力量齊集一堂,萬炮齊轟、搶灘登陸、海陸空一體看似熱鬧非凡。
  • 從1996年到2020年,中國登陸作戰能力有多大變化?
    在1996年為了應對臺海危機,我國在相關海域舉行了規模盛大的登陸作戰演練,但在當時我國的登陸作戰能力受到了廣泛的詬病。那麼24年之後的今天,我國的登陸作戰能力又是怎樣的呢?以空軍為例:1996年的我國空軍還是以老式殲5殲6戰機為主,殲7殲8等飛機數量都比較稀少。而當時我國的臺灣地區裝備著數百家的F16,IDF和幻影2000等戰機,性能上幾乎是碾壓我國。
  • 24年變化有多大?海軍1996年和2020年防空裝備水平比較
    24年兩個輪迴中,人民海軍經歷了全面落伍的尷尬,也經歷了補歷史欠帳式的爆發。以往近岸防衛體系下的「空潛快」裝備,決定了海軍只能以勇氣打不對稱戰爭,雖然前後以小艇打大艦也確實取得不少戰果,但肯定不是褒義的「黃水海軍」也因此得名。
  • 24年變化有多大?我國1996年和2020年陸軍裝備水平比較
    中國自古以來都比較注重陸軍的建設,從統一七國的先秦時期開始,中國陸軍就一直是世界水平,當然也就存在一個弊端,導致中國海軍和空軍沒什麼底蘊。上世紀雖然中國經歷了萬般磨難,但通過一場場戰爭的勝利,中國陸軍也在全球打開了知名度。
  • 24年的變化有多大?中國1996年和2020年空軍裝備水平比較
    咱們接下來就通過中國1996年和2020年空軍裝備水平比較,來看一下24年變化有多大? 好在中國在1990年向蘇聯訂購了24架蘇-27,雖然蘇聯最後被迫解體,不過俄羅斯仍然履行合約將這24架蘇-27送了過來。
  • 1996年到2020年,中國的軍艦水平,到底有多大的發展?
    不得不說,1996年,雖然海軍的艦艇數量佔據優勢,但技術水平處於明顯的劣勢,而且大中型艦艇很少。20多年之後,雙方的力量則發生了逆轉。今天,我們就聊聊雙方海軍艦艇的對比。 不過,從1996年之後,雙方海軍的發展出現了逆轉。從1996年到2020年,對岸海軍都獲得了哪些大中型艦艇呢?
  • 24年變化有多大?中國1996年和2020年陸軍裝備水平比較
    回到90年代中期的東南沿海,曾經有場貼近實戰的世紀大演習讓我們去一探究竟,看看當年的陸軍裝備和現在相比有多大區別。 90年代中期,陸軍裝備可以用寒酸形容,陸戰之王還是以五對輪的59式、69式中型坦克為核心,外加62式輕型坦克。先進一些的79式、88式主戰坦克裝備數量有限,性能也僅相當於對岸M60坦克,更加先進的96式、99式都還在研製中或裝備前夕。
  • 中國的戰機水平,1996年到2020年,到底有多大的逆襲?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1996年和2020年我國兩棲登陸水平,見證了巨大的發展和變化。今天,我們聊聊當年的空軍和現在的空軍。認真的說,1996年,我國戰機的水平並不高,與對岸存在很大的差距。與同時期的美國戰機相比,差距更加明顯。20多年過去了,雙方的力量對比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美海軍將採購第10艘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
    海軍陸戰隊的總兵力就和兩棲運輸目標一樣,隨著時間的推遲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海軍陸戰隊總兵力的變化並不一定意味著兩棲運輸目標也要發生改變。今年海軍陸戰隊官員在談到兩棲運輸目標時,並沒有提到海軍陸戰隊總體兵力的變化需要提高兩棲運輸的目標。
  • 回顧24年前,1996年東南沿海演習,裝備對比能有幾成勝算?
    這是個假設性問題,但1996年東南沿海那臺大演習如假包換,就像一個火藥桶只要扔進一根火柴立刻就燃爆。當然歷史沒給它爆炸的機會,不過經過24年發展我們再來反思這段場景,以當時雙方軍力對比再加上可能加入的外部幹擾,客觀分析我們到底有幾成勝算?
  • 25年有多大變化?中國1996年和2021年空軍裝備水平比較
    1996年,東南沿海大演習相信很多人都還有印象,搶灘登陸,艦炮齊射,空對地飛彈看過去陣仗相當大。可是究竟當年中國解放軍真正實力如何? 海軍艦船的噸位基本在2000-4000噸左右,防空系統僅僅依靠法國製造的「海蛇」,射程在12公裡,基本作廢。防空大量依靠傳統的25mm、37mm高射炮,對於當時的美國海軍航空兵來說等於「安全飛行區」。一旦開戰,如果不能牢牢掌握制空權,只能被動挨打。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依靠「人海」進行登陸,也只會在戰後得到一筆巨大的「傷亡數字」。
  • 24年過去,1996年中國陸軍,和2020年我國陸軍相比裝備差多少?
    經過幾十年的「大陸軍主義」的建設,解放軍現在可以稱之為「世界第一陸軍」。二十四年前,1996年的中國軍隊,和今天的中國軍隊有什麼差距?那時的軍隊裝備與現在有何不同?上世紀90年代中期,軍隊裝備落後,仍以59式、69式和62式輕型坦克為核心。有些79式和88式的先進主戰坦克裝備有限,其性能只能與M60式相匹敵。重點軍區機械化程度較低。
  • 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收復南海史記|南海|抗戰勝利|海軍|史記|南海諸島
    :《收復南疆,重歸版圖—抗戰勝利後我國海軍進駐西沙,南沙群島紀要》,上海市長寧區文史資料委員會編《長寧文史資料》第12期,1996年11月註:時任收復西沙,南沙行動參謀麥蘊瑜:《我曾是接收南沙群島專員》,《長寧文史資料》第12輯,1996年11月註:時任接收南沙群島專員賈健:《我曾參加收復南沙群島》,《長寧文史資料》第12輯,1996年11月
  • 25年變化有多大?1996年東風任務已由2021年遠火取代
    1996年,火箭軍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二炮,當年東風系列主打戰略核威懾,在型號和任務執行方面沒有現在這麼豐富。25年前臺海危機引發的那場大演習,三軍最能拿出手的裝備集體閃亮登場,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因為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早就脫鉤,代差嚴重已全面落伍。
  • 071之前海軍已有十幾座「大山」,輕鬆運坦克搶灘登陸
    927雲臺山艦和929紫金山艦是我國自行建造的第一代072型坦克登陸艦,在交付時,它的出現極大地改善了中國海軍的兩棲作戰能力,讓海軍可以實現跨海投送坦克、自行火炮等重裝備的作戰能力,讓海軍陸戰隊在登陸伊始就可以得到坦克、火炮、裝甲車等重火力支援,再也不必面對1944年諾曼第灘頭那種血腥。
  • 中國軍隊的防空能力,從1996年至今,到底有多大的崛起?
    歷經20多年的發展,這樣的模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國防空能力的巨大發展。 在古代歷史上,世界各國的戰爭基本上分為了陸戰和海戰。其中,陸地作戰屬於主體,海戰屬於輔助部分,動輒出現了幾十萬軍隊的陸地大決戰。在這方面,我國的歷代中原王朝都是陸地強國。但是,進入19世紀以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航海技術和武器技術相互融合以後。裝備了大量的鐵甲艦,西方各國陸續發展自己的遠洋艦隊,海軍的地位開始迅速提高。在19世紀的一系列戰爭中,出現了海軍大戰的場景,例如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 新中國70年6次海上閱兵盤點,見證人民海軍崛起歷程|軍情晚報
    ▲水上飛機與潛艇最後還進行了潛艇展示和傘兵跳傘表演。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檢閱艦是一艘木質的炮艇,可見海軍當時有多艱難。 1995年10月19日,在中國面臨來自海上巨大壓力之時,中國海軍在黃海某海域,舉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 1996年屬鼠2020年本命年多少歲,今年運勢如何
    雖然生肖屬鼠的人在2020年裡會受到本命年值太歲的影響,導致運勢不佳,但即使同樣都是生肖屬鼠的人,由於出生的年份不同,所以自身的命格上也會存在一定差異。而不同命格的人在2020年裡的運勢表現也會存在一些不同。那麼1996年出生的生肖鼠在2020年本命年多少歲,運勢又將如何?
  • 中蘇之間炮兵的對比,1969年,蘇聯大炮兵群有多大優勢?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1969年左右,中國和蘇聯之間步兵、坦克兵的對比,認真的說,蘇聯擁有壓倒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