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抗美援朝戰爭以來,我軍獲得了「世界第一輕步兵」的稱號。經過幾十年的「大陸軍主義」的建設,解放軍現在可以稱之為「世界第一陸軍」。二十四年前,1996年的中國軍隊,和今天的中國軍隊有什麼差距?那時的軍隊裝備與現在有何不同?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軍隊裝備落後,仍以59式、69式和62式輕型坦克為核心。有些79式和88式的先進主戰坦克裝備有限,其性能只能與M60式相匹敵。重點軍區機械化程度較低。甚至師一級也不是完全機械化的,除了主戰坦克,還有一些裝甲車。如63式裝甲車、86式步兵戰車等,當然,臺灣海峽兩岸特殊地形及搶灘登陸作戰的需要,也與63式兩棲坦克相對應。
空軍在兩棲奪島戰鬥中很重要,海軍負責將裝備和人員送上岸邊,必須採用空地一體戰術推進。尤其在現代戰場環境下,軍隊的主要作戰裝備也要配有自動高射炮、武裝直升飛機等配套火力。這個時期的對岸裝備有第三代M48H 「勇虎式」坦克、ah-1W攻擊直升機和M-109自行火炮,其裝備質量明顯優於我軍。當時,僅有的野戰防空火力是63自動高射炮,但它只能部署在固定地點,對登陸作戰的影響有限。
90年解放軍的空戰戰術水平有限,59式坦克在地面上衝鋒,依靠-9毫米機槍掩護。當時M-8和m-17的數量並不多,因此解放軍只能使用Z-9火箭進行近距離支援。由於缺乏空中優勢,ah-1W,M48H和M60坦克都不太可靠。
其它海灘的火力支援也被認為是有限的海軍和空軍,陸軍更是直接將炮兵調到平民船上。空中也只有強-5,轟6的地面火力支援,關鍵是這些準備缺乏現代作戰能力,只以簡單的轟炸為主。那時的解放軍還很難實施兩棲登陸奪島作戰,而且陸軍再強大,也不能在沒有空中支援的情況下作戰。
在過去的24年中,陸軍作為三軍的老大哥,也經歷了一次變革,96型和99型主戰坦克已經批量生產。已經形成了與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相配套,型號相當齊全的系列戰車,包括04型步兵戰車、05型水陸兩棲戰車、08型步兵戰車、03型空降戰車等。除了大型裝甲車外,還有許多野戰防空系統,例如HQ-7防空飛彈和04型25毫米飛彈綜合防空系統。當然,還有很多壓制火力,比如155毫米自爆榴彈炮和PHL-03火箭炮,它們可以進行遠程火力打擊。
地上的設備升級,空中自然不能掉落。空防火力過去是直9,強5,老6,現在全換掉了。WZ-19,Z-10攻擊直升飛機,Z-20通用直升機和M-17系列直升飛機提供了大量的攻擊和空中支援。性能較高的J-16戰鬥轟炸機和魔改轟-6系列。如今,新的裝備大規模裝備軍隊,加上遠距離壓制火力,事實上,在陸戰武器方面,解放軍已居世界首位。
對岸的軍事力量在過去24年中一直處於下降狀態,而解放軍的軍事力量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而增強。以前沒有好武器,現在又擔心這麼多新武器怎麼會用完。(文/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