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都留長長的鬍鬚,現代人卻極為罕見,在古代這是有講究的

2021-01-08 東郊文社

我們經常能在京劇裡看到,瀑布一樣的鬍鬚掛在藝術家的臉上,作為古典人物的扮相。而很多影視劇中法力高深的道長,身份尊貴的老者,都有一把長長的鬍鬚。看著就無比的神秘,尤其是三國演義中,個個英雄人物胸前都有長長鬍鬚隨風飄逸,這就證明古代的人都願意留鬍鬚。

而現在社會男人個個臉上清爽乾淨,偶爾有留著一層短鬚的不是為了造型耍酷,便是因為不修邊幅邋裡邋遢。難道是在某一個時間節點上,人們像解放婦女的雙足一樣,也將男人的下巴也給拯救?因為古人那長長的鬍鬚,看著都如負千斤重擔一樣。

其實在古代,對於男子臉上不同地方的毛髮生長,是有很大的講究的,長在下巴上的叫須,兩鬢下方的叫髯,鼻子下方的叫胡,嘴角邊上的叫髭。就看這些不同的叫法,就知道古代人對留鬍鬚一件事是極為重視的。

其實古代留鬍鬚是有非常大的講究的,如果不懂得其中的奧妙,往往就會惹來非常大的麻煩。正常來講長輩健在,晚輩是不可以蓄鬚的。這個也可以理解,本來男子鬍鬚長就看起來非常的老成,父母長輩還健在,怎麼可以打扮的比長輩還老,這看著就是一種不恭敬的表現。

而家中若是雙親故去,就必須要蓄鬚已盡哀思,父親去世就要將上唇的鬍鬚留長,母親去世則是將下巴的鬍鬚留長。如果雙親全部辭世了,則上下一起留。從此開始只能進行日常的簡單修剪,不可以全部剃光。

民國時期魯孫先生的形象便是上唇留鬍子,下巴光潔,這邊是父親已故,母親健在的表現。而在外寇侵華的黑暗年代,很多的愛國主義人士,都自發的上下一起蓄鬚。在形象上以此明志,代表國之淪陷天父地母君親皆亡。看來這留鬍子還是真的有講究,難怪現代人很少有留的,不解其意便不如其境,很明智的選擇。

而鬍子一詞的由來也是有獨特的傳說的。我國隋唐之時,就有管外族叫胡人的習慣,之所以有這個代稱,就是因為當時的外國人都留著茂密的鬍鬚。有的甚至賣臉的絡腮鬍子,濃密的猶如團扇一般。而漢族人即便是留鬍鬚也是細細的一縷垂在胸前。

所以和外族有很大差異的,最後就稱他們為胡人。到了清朝末年民國伊始,很多地方出現了專門打家劫舍的土匪強盜,百姓都叫他們為鬍子。這是因為他們個個都目露兇光,滿臉的絡腮鬍子十分的兇悍,其實這也是他們為了震懾百姓,而特意營造的兇猛外表。因為滿臉的鬍子最為顯眼,久而久之鬍子一次便成為了土匪強盜的代名詞。

而隨著普通百姓都不在蓄鬚,只有一些彰顯個性,耍帥鬥狠的人才會象徵性的在臉上留鬍鬚,不再有特別在某處蓄鬚的習慣,便取締了繁雜的名稱,統一稱之為鬍鬚了或者簡稱為鬍子了。而現在人已經沒有孝親蓄鬚的習俗,所以也不會特意為了緬懷而留鬍子。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古代男子都留鬍鬚,而現代人卻很少會留?原來是因為這樣
    為什麼古代男子都留鬍鬚,而現代人卻很少會留?原來是因為這樣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影視節目或者是戲曲節目當中,看到古代的男子臉上都會留著像瀑布一樣的鬍鬚,這種扮相在古時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尤其是一些道長,或者是身份比較尊貴的老者,他們的面前都有一縷長鬍子。
  • 古代男子都留鬍鬚,並以此為美,為什麼現代人不再有這樣的習慣?
    古代男子都留鬍鬚,並以此為美,為什麼現代人不再有這樣的習慣?今天和大家來聊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說的是為什麼古時候的男人多是留鬍子的,而現在的男人已經很少有這樣的習慣了?三國時期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戰神,就留著一把烏黑順溜的長鬍鬚,被世人讚譽為「美髯公」,相信大家都想到了這位就是關羽。這一時期很多男子也都將留鬍鬚作為男子氣概的象徵,也是評價美男子的標準之一,看著電視劇中很多上位者思慮之時手中捋著鬍鬚的樣子,別有一種非凡的英俊味道。
  • 古代為何男人成年後都要留鬍子?而現代人卻很少,原因其實很簡單
    看古代的影視劇,沒有鬍子的男人除了未長大的孩童之外,剩下的都是白嫩的公公們了。所以在古代會有一種說法,根據是否有鬍子判斷成年男性的身份,如果沒有鬍子多半就是影視劇中的女扮男裝,要麼就是宮中的太監們。關於古代的鬍子,不像我們現在只是單純的稱作鬍鬚,也有著很多不同的叫法。
  • 為什麼古代男子都喜歡留鬍鬚,是規矩限制,還是當時以此為美?
    鬍鬚,俗稱鬍子,從表面上來看是男人專屬的外貌體徵之一,生長於男性上唇、下巴、面頰、兩腮或脖子的毛髮,青春期後的男性一般都會長鬍子,而長鬍子是成年男人的一種標誌,也是男子成家立業的象徵,在過去是必須留的。那麼,這是規矩限制,還是當時以此為美?
  • 古代男人為什麼都愛留鬍子?淺談古人對鬍鬚的崇拜
    引言相信了解一些歷史資料的人都知道,在古代社會中,男人一般都會把自己的鬍子留得很長,並不像現代社會中很多人會每天都剃鬍子。《孝經》中有這樣的記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而由於黃帝是很多民眾崇拜的對象,為了將黃帝留在人間,一些激進的人也紛紛阻撓神龍的行動,更有甚者,還將神龍的鬍鬚拔了下來。從此,鬍子就成為了帶有天神力量的象徵。雖然說這種傳說並沒有什麼可信性,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古人為什麼會對鬍子產生崇拜之心。在很多古人看來,鬍子中帶有著不可言說的神秘力量,如果一個古代男人能有一臉漂亮的鬍子的話,他也是非常驕傲的。
  • 古代為什麼那麼多人留鬍子,現在中國人卻很少,真相那麼簡單!
    在中國古代,鬍子有很多說法的,古代的人們以多須髯為美。中國古人有蓄鬚的習慣,講究鬚眉堂堂,他們推崇鬍鬚,不厭其煩地做了細緻分類,譬如上唇的鬍鬚叫作「髭」,頰旁的鬍鬚叫作「髯」,下唇的鬍鬚叫作「糶」,而下巴的叫「襞」。這種體貼囉嗦的分法充分顯示出了對鬍子的衷心愛戴。
  • 如今中國男子鮮少留鬍子,是因為小鮮肉審美?這個鍋他們不該背
    我們看古裝劇,會發現,曾經的古人總是喜歡留著長長的鬍鬚,而如今的男子卻不再流鬍鬚,甚至會選擇將自己的鬍子通通剃掉。很多人問,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他們總是會說,這都是以為如今的小鮮肉審美。但是,其實這種說法是狹隘的,就是沒有小鮮肉的審美,對於蓄不蓄鬍子,早多少年前就已經被人們做出了選擇。
  • 照著祖宗規矩留鬍鬚,免得貽笑大方
    上嘴唇上的鬍鬚叫做「髭」,下嘴唇上的鬍鬚叫做「糶」, 臉頰旁邊的鬍鬚叫做「髯」,而下巴上的鬍鬚叫做「襞」。在古時候,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全都是要留鬍鬚的,那些沒有留鬍鬚的,如果不是「天閹」, 生理上出現重大問題,那麼就是成為了太監,沒有辦法「行人道」,頦下留不下一點鬍鬚。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老祖宗的講究有道理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母親還健在的時候,就不要為自己慶祝生日了,而父親還健在最好不要留鬍子。那為何這樣說呢?有什麼道理呢?一、母在不慶生孩子出生的那一天,父母都很開心,但是對於媽媽而言,意義就更不一樣了,經過十月懷胎,這中間受了多少罪,人們常說,女人生孩子,就好像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所以說,孩子生日那一天,也是媽媽最痛苦的一天。其實對於母親來說,分娩的痛苦並不可怕,最怕的是在生育中所發生的一些意外。就算是在醫學這麼發達的今天,依然還是無法保證百分百生產順利,所以就更別提古代了。
  • 為什麼現在有些中國人很少留鬍子?但是古代留鬍子的人很多?
    其實關於古人留鬍子的問題,早在60年代王力和沈從文兩位大家就曾經爭論過,原因是王力寫了一片古人鬍子的文章,沈從文為了反駁,動用了很多考古資料,從春秋戰國開始一個朝代一個朝代整理下來,這樣的嚴謹性真的十分讓人佩服,感興趣的網友們可以搜一下沈先生的這片文章《從文物來談談古人的鬍子問題》。
  • 鬍鬚象徵著男性權勢
    鬍鬚是男性的象徵現代人普遍認為男性蓄鬚並不十分美觀,而且對個人衛生而言真是百害而無一利,在美國曾經做過一項民意調查:有七成的女性不願意和蓄鬚的男性約會。但是,在古代,人們普遍認為鬍鬚是權力、智慧、陽剛和長壽的象徵。
  • 男人都愛留鬍子,但你對它又了解多少呢?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
    自古以來,鬍鬚男就是成熟的重要象徵在這裡,我姑且不論,那個美醜正常的蓄著鬍子的男人,只有古代的生理怪人例外鬍子雖然只是一撮毛,但其中有很多「講究」等等,漢朝時,漢族喜「多鬚鬍子」唐宋時期,民間有染鬍子的風潮此後,南朝時代,貴族子弟再次盛行「燻衣削髮」,意思是排除在外的煩惱……那麼,「鬍子」這個稱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 古人「留鬍子」講究多,要通知皇帝,還不能說「平安」,這是文化
    一般來講,通常吃飯喝水會有殘渣遺留在鬍鬚上,這樣既不好清理也不衛生,可是古人卻對鬍鬚有種特殊「情結」;對此專家解釋:今天是民俗文化,古代是「硬性標準」,而且講究特別多。說起古人留須,或許有朋友會聯想到三國「美髯公」關羽,他對鬍鬚之愛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羅貫中描述,關羽髯長二尺,換算成今天的長度足有42釐米,為了保護這麼長的鬍子,竟然還專門做了一個「髯囊」。
  • 古代世界各地的男人為什麼把鬍子看的那麼重要?
    一、鬍鬚是男權力量的象徵1、猶太人古代猶太人將鬍鬚看作是力量的化身,是神賦予男子氣概的象徵。《舊約·列王記》記載:為了侮辱猶太人,阿莫尼特人將猶太大衛王派來使節的鬍鬚剃了一半。2、埃及人只有法老才擁有蓄鬚的權利。如果法老臉上鬍鬚不夠多要用假鬍鬚粘在下頜,甚至連女法老也採用這種面部裝飾,以示其統治的合法。
  •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很少留鬍子,而古代人都留的很長?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很少留鬍子,而古代人都留的很長?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為什麼古代的人會留鬍子。首先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古代的人會有一種思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代的人士認為自己的身體都是父母給的,所以不容得自己去破壞。
  • 古代伊朗妃子真實面貌,留有鬍鬚和一字眉,與清朝相比相差幾何?
    19世紀,伊朗有這樣一位國王,納賽爾丁·沙是卡扎爾王朝的第四王者 這是國王最寵愛的一位妃子,不知道的還真的以為是一位男性,但是她確確實實的是一位王妃,真的是有些不忍直視
  • 古代人們多久才會剪髮和洗頭?這些知識現代人很少知道了
    各位小夥伴都是多久洗一次頭呢?愛美的小夥伴們一天一次甚至一天會洗多次。在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不洗頭似乎是不禮貌的行為。自己也會覺得不舒服,想想那油膩的頭油,再加上密密麻麻的頭皮屑,著實難受,所以在這裡我們不妨聯想到古代人,古代男人對於自己的頭髮又是怎樣處理的呢?
  • 農村老話為何說「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有什麼講究?
    因為以前的分娩過程十分的危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整個過程,尤其是在分娩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因為承受不了痛苦,加之以前的醫療衛生條件落後,很多人都在分娩的時候死去。可以說出生那天就是母親經歷生死的那天,所以有了「母在不慶生」的說法。
  • 原來鬍子有這麼多講究,歷史上兩個國家曾因為它展開了鬍子大戰!
    原來鬍子有這麼多講究,歷史上兩個國家曾因為它展開了鬍子大戰!鬍子對於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而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絡腮鬍、山羊鬍、一字胡。我們把人臉上、嘴巴上長的統稱為鬍子,在歷史上卻不然。在古代鬍子有很多的講究,長的部位不同,名字也隨之不同。
  • 老外、古人都喜歡留鬍子 為啥現在中國人不愛留?
    有個老人留了一大把鬍子,有一天,鄰家小孩問,「爺爺,你睡覺的時候,鬍子是放被子裡頭,還是外頭?」老人被問住了,當晚睡覺,把鬍子放在被子外,不舒服,放進被子裡,也不舒服,然後失眠了。如今大多數中國男人都不會留長鬍鬚,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