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和漢語之間有這麼多的不同……

2021-01-16 夢落小天使

漢語和英語中很多詞之間的內涵意義和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不能隨意替換。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宣傳」,不少人會將「宣傳」直接翻譯成propaganda,但propaganda在英語中是貶義詞,一般用來指政治團體為影響公眾而散布誇大或虛假信息,與中文「宣傳」的含義相差很大。實際應用時可以根據語境將「宣傳」翻譯為promotion/publicity.

1.句法:漢語為無標記語言,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而英語相對於漢語來說,其語序、形態的變化要比漢語複雜很多,初學者很容易在主謂一致、人稱代詞、時態和冠詞等方面出現問題。舉個例子,漢語中對於名詞可數與不可數的定義與英語中的有所不同,比如「設備」在漢語語境下是可數名詞,但在英語中equipment卻是不可數名詞,不能說many equipments / an equipment。同時,由於名詞的數也與冠詞的用法緊密相關,很多人的冠詞使用經常出問題。比如,「在市中心很難停車」,有些人可能會翻譯成:Parking is difficult in city center.這裡少了個冠詞the,因為center是可數名詞,前面需要加限定詞修飾。正確的寫法應該是:Parking is difficult in the city center.又比如,「歷史表明對待暴力抗議的通常回應就是鎮壓」,如果寫成:The history shows that the usual response to violent protest is repression. 也屬於冠詞使用錯誤,因為history在這裡是不可數名詞,且在該語境中是泛指「歷史」,所以它前面不能加the,正確的寫法是:History shows that the usual response to violent protest is repression.

2.語用:母語的負遷移不僅會影響語音、詞彙和句法,它同樣會在語用層面產生影響。每一種語言實際上都代表著一種獨特的文化,如果學習者對外語背後的文化沒有足夠的了解,僅僅根據母語的文化習慣進行交際,就很容易表達不當。比如,中國人之間見面經常會問「吃飯了嗎?」「上哪兒去啊?」我們都清楚這些問題並不是真正的提問,僅僅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而已。但如果我們碰到一個外國人也對他們說 Have you had dinner? / Where are you going? 就會顯得非常奇怪。

如何克服母語負遷移帶來的影響?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母語負遷移對英語學習帶來的影響是深遠和全方位的,它包括語音、詞彙、句法以及語用交際等等。克服母語負遷移的第一步是正視這種母語幹擾的存在,承認它所帶來的影響,這樣我們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出錯的原因,並有意識地加以改進。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多進行可理解性的輸入訓練,以此來增加對英漢兩種語言差異的理解。

相關焦點

  • 還在用漢語「硬懟」英語?原來做考研翻譯要懂得這些區別
    上周我們講了中文句子和英文句子之間的3個區別,今天繼續。(原文較長,我們分3次推送,本文是第2篇)任何接觸過考研英譯漢題目的人無不感嘆:太難了!的確,五個畫線部分大約150個詞,也就是說,每部分差不多30個詞。對於這麼長而複雜的句子,基礎不紮實就一定會犯暈!但是,任何難題都有解決的辦法,英譯漢也毫不例外。
  • 暴強漢語諧音秒殺英語單詞 網友贊:中文真強大
    英語單詞很難記有木有!現在不用再煩惱了,網絡上流行一份英語單詞的漢語諧音對照表,按照中文念就可以記住英語單詞,被網友稱讚:「諧音跟中文翻譯,神乎其神地配啊!」究竟是不是這樣,一起來看看吧!  網上熱傳背英語單詞有妙招  學過英語的朋友都應該有過背單詞的痛苦經歷,死記硬背,費時間不說,往往是左耳進右耳出,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過,現在背單詞有新方法了,近日,網上熱傳一種靠漢語諧音記單詞的妙法,就是將英語單詞的發音以漢字的方式表現出來。
  • 一家之言|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培養(下)
    他們在與人用英語進行思想交流時首先考慮漢語含義,然後在嘗試把它譯成英語,其結果就是人們常說的「Chinglish」。當我們訓練自己說話時,用同一種語言思維,我們的英語將聽起來更加純正。有一位長期在中國教英語的外教建議:我們說英語時,在我們的大腦有機會用漢語思維之前我們必須迅速開始說。當然,我們沒有預先思考說出來的語句會犯些錯誤,但是至少聽起來中式英語不是那麼明顯。
  •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漢語由核心詞語,再組成百萬級的短詞,來表達意思,英語也是如此一樣,如果按詞語學習對方的語言,雙方的學習難道強度都較大,這是可想而知的,好在,如果走向國際化,漢語的核心字在3000字左右,掌握了,就可以理解百萬詞語;漢語英語的核心學習時段
  • 韓少功:優質的漢語正離我們遠去
    這樣一用,彌補了漢語的邏輯規制的不足,把英語的一些優點有限地吸收和消化了。這方面的例子還很多。但漢語這隻腳,並不完全適用英語語法這隻鞋。我們現在的大多數漢語研究還在削足適履的狀態。我們看看報紙上的體育報導:「中國隊大勝美國隊」,意思是中國隊勝了;「中國隊大敗美國隊」,意思也是中國隊勝了。
  • 中文究竟有多難學?美國教授:看我們的漢語試卷,中國人會做嗎?
    中華上下5000年歷史博大精深,而和我們的歷史一樣厚積薄發的,還有中國漢語。不可否認,一直到今天,漢語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每年無數老外為此抓破了頭,但卻依舊只得皮毛,不得精髓。其實,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完全是兩碼事。
  • 英語學習,需要我們的探索精神和勇敢品質
    英語學習其實和做事兒是一個道理。當然,往廣了說,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是同樣的道理。第一,學習英語需要勇敢。英語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語言,其實非常簡單易學,很多時候,只不過是有一層窗戶紙沒有捅破。學英語之前一定要確信這一點。
  • 小學英語應該取消嗎?母語都沒學好,學習英語真的有必要嗎?
    雖然「雙語幼兒園」能更好地讓孩子學語言,但是收費也是和服務質量平行的,一般雙語幼兒園的學費是普通幼兒園的3——5倍。對於經濟能力比較強的家長來說,自然不是難題,但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這樣的高收費是承受不起的,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學習英語真的有必要嗎?母語還沒學好學外語有什麼用呢?小學時期英語會被取消嗎?
  • 張本智和接受採訪下意識用漢語,發現不對尷尬一笑改成日語
    北京時間11月14日,桌球男子世界盃1/4決賽,一場焦點戰,張本智和對陣法爾克,最終他輕鬆以4-1戰勝對手,闖進四強。在賽後接受採訪時,張本智和還鬧出了一個小失誤,自己也是尷尬不已。這場比賽,張本智和打得還是挺輕鬆的,除了輸掉的那一局有些鬆懈之外,首局在2-7落後的情況下上演大逆轉,打出了氣勢。然後在其餘局裡面,張本智和哪怕落後,也能頑強扳回來,對他的狀態、鬥志激發都很大,對後續面對硬仗有幫助。賽後,接受採訪的時候,主持人也提到了這一點,說今天的張本智和很穩重,一點都不慌,哪怕面對比分落後,也很淡定。
  • 杭錦旗英語:英語成語的12個特點
    英語成語和漢語成語有共同之處,但是,對比漢語成語,英語成語又有很多不同之處。本文歸納的是英語成語的12個特點。英語單詞idiom是16世紀時通過法語進入英語的單詞,漢語譯作「成語」或「習語」。英語中的「成語」和「習語」含義相同,意思沒有區別,就像「演講」和「講演」一樣。英語成語是英語詞彙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成語和漢語成語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被英語虐哭的夥伴,看學漢語的老外,心理更平衡,女老外:我是雞
    英語難學,以至於每次討論是否取消英語的時候,很多網友真臂高呼,堅決取消英語,但大家看看,目前的大量論文都是用英語寫的,沒有英語基礎,根本沒辦法學習歐美先進的科技,這也是我國在追趕歐美,一旦他們要學習我們的時候,比如在唐朝,日本要學中國的先進文化,他們自然會學漢語,我們則不必學日文,如果國家強大了
  • 一家之言|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培養(上)
    英語和漢語在表達方式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只要我們有意識地注意到了兩種不同語言在表達上的差異,並通過科學訓練強化這種轉換意識,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並非高不可攀,多數人可以做得到(王樂平,2010)。 英語思維模式主要體現在單詞的詞義和用法、句法以及語法現象上。
  • 如何活用英語單詞?體會它的「語境含義」,而非死記它的漢語釋義
    筆者從事教學近20年,經常聽到有家長說:我孩子學英語就是不背單詞。似乎大家都認為:學英語只要背背單詞就好了。有一次看到女兒書上有句英語:make a snowman. 我問她什麼意思?女兒說:堆雪人呀。我又問,make是什麼意思呢?女兒脫口而出:「堆」的意思。
  • 日語中有很多英語?NO,NO,NO,英語中有很多日語
    日語在這一點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日本最初借用漢字,後來吸收葡萄牙語和英語。語言也是進化的目前,日語中的外來語(即,和語與漢語之外的詞彙)約佔五分之一,其中絕大部分來自英語當今時代,全球化不可避免,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語言輸出現象更加明顯。日本本土有一些詞彙,代表著日本固有的文化,其他語種無法轉譯。這類詞有一些就變成了別的國家的外來語。
  • 科技英語的語言特點和英譯漢翻譯技巧的運用
    以下是賽恩斯編譯對科技英語的語言特點和英譯漢翻譯技巧的運用,所作的一些粗略的介紹和探討。一、不同詞類的轉換翻譯。英漢兩種語言分別屬於不同的語系,存在構詞法和表達方式的差異。為確切表達原文的內容,必須轉化表達形式,某些詞類只有通過轉換,譯文才能真正做「信」,且符合漢語習慣。比如將英語名詞轉換為漢語動詞、英語動名詞轉換為漢語動詞、英語介飼轉換為漢語動詞等。
  • 像極了你學英語!混血兒學漢語一臉痛苦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像極了你學英語
  • 英語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重點和常考點
    文 / 陳德永當我們要描述兩個人、兩種事物之間的差距,我們就會用到比較級。形容詞和副詞都有比較級和最高級變化,我們還和上一節課一樣,把英語句子分為主系表結構和主謂結構來討論,主系表結構為說明形容詞的比較級用法,主謂結構是為說明副詞比較級的用法。
  • 如何自學英語零基礎?零基礎有什麼辦法去學習英語?
    2、相較於漢語言,對比學習英語口語及英語書面語學英語的時候,很多童鞋不自覺就套用漢語的表達思維了。我建議買一兩本英文小說,看書的同時,思考一下老外是如何進行書面表達的,跟漢語的表達有什麼不同。不要太在意書面整潔,邊看書可以拿筆寫下你的想法等等。另外,選擇一兩部美劇,如《modern family》,琢磨一下老外又是如何遣詞造句進行口語表達的,跟漢語的表達習慣有什麼不同。
  • 英語已經盛極而衰?外國網友有話說 - 觀察者網
    此外,由於缺乏字母系統,將非中文的專有名詞和概念翻譯成漢字形式是很困難的。更進一步說,商務用語與在大街上聊天是不同的,全球商務人士有自己的文化,這種商務文化與某個國家民族文化之間的關係並不大。在採購電子產品時,他們有一位常駐美國的母語為漢語的譯員隨行,負責與當地工廠之間的溝通。我們越與中國人一起共事,掌握他們的語言就越有必要。此外,從哲學和藝術角度來說,學習中文也是有用的,中國古代有許多此類典籍。
  • 考研英語翻譯的原則、策略和技巧及翻譯示例解析
    因為翻譯的原則是關於翻譯是否成立的基礎性要求,是體現對於源語的正確理解和目的語的恰當表達的規則和標準。從翻譯理論上看,關於翻譯原則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例如,大家比較熟知的信達雅,忠實通順,意譯直譯等說法,還有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來自西方翻譯理論的說法,例如,等值或等效翻譯等。作為考生可以不必糾結這些理論,但對於其中涉及的基本翻譯原則應該有基本的認知和大致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