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分析了拼多多所有分享文案,我們學會了什麼?
本文分析的是拼多多分享到「微信」環境下的文案,包括分享給好友/群聊及朋友圈的文案,從而找出分享到微信環境的文案寫作「秘笈」。
因為微信環境為由熟人/半熟人關係建立的環境,因此在閱讀本文之前,你需要進入到這樣一個假設場景:你和某個/某群好朋友正在聊天,你現在只有1分鐘的時間說一件事兒。
這個場景就是文案分享到微信環境的類比還原:
一、邀君共享拼多多分享後文案
如下,整理了拼多多9大社交列表功能模塊分享到微信後的文案,拼多多每個功能模塊應該有個分析文案池,同一個用戶不同時間分享後的文案隨機展現,以下為體驗時間內隨機出現的文案。
標紅內容請重點關注,第二部分中會分析到:
二、拼多多微信分享文案特點總結
分享的本質是推薦邀請以達成某個目的——幫忙、共享福利或完成售賣。
1. 語氣要像和朋友講話一樣,要有「你」、「我」這些主體,表達要簡單直接
首先,說話的語氣均為口語,就好像是你自己編輯的和好友對話的內容,模仿的是與好友一對一或一對多的聊天的場景。
不同於公眾號發表的圖文消息,聊天是基於熟人/半熟人關係,所以語氣要像自己真實能夠說出口的話。
舉個慄子:微信圖文的場景類似於在線下發傳單,一般話術為「問候語+產品特徵介紹+優惠介紹+……」。
而在和朋友聊天時,我們定是不會這麼說話的,否則就像被盜號了。
比如拼多多的文案裡會帶著撒嬌的語氣說:「幫我砍一刀嘛,我真的很想要,愛你呦~」,「在嗎?給你發紅包了,記得領啊」。
幾乎每條文案都包含「你」或「我」這些主體詞,體現指向性,突出對方的特別之處——是我重視的人,我此刻很需要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你;設想一下每年拜年的時候,你是在每條祝福簡訊裡都加上對方的名字或者愛稱,對方體驗更好,還是啥也不寫好呢?
文案要簡單直接,試想你和好朋友聊天會一口氣發一大長竄話麼?
越是親近的人,越是可以把一件事兒拆封成多句話來說,跟領導匯報才用一大段話呢。
但是文案可以短,但一定要突出目的——需要對方完成什麼任務。比如拼多多的分享文案裡反覆出現的「點一下、參個團、砍一刀、記得領、看來搶」等。
2. 「這是真的,我體驗過了」
微信環境裡各種「領獎」、「免費送」的字樣太多了,大家都有了抗體。
如果有朋友關係做背書,可信性將會提升。正如拼多多文案裡會出現「100%真實」、「我的已經到帳了」、「官方」、「已有XX人領取」等。
3. 帶有邀請/請求的語氣,並且突出「幫我/參與進來很簡單的」
用「幫」、「快來吧」、「一起」等邀請/請求的詞彙,還原現實中朋友之間互相求助或邀請的場景,使對方不好拒絕。
並且要突出「幫我/參與進來很簡單的」;比如文案裡反覆出現「點一下」、「隨時提現」,傳達一種「這麼簡單就能實現,不幫我/不參與進來都對不起咱倆這關係」的作用。
4. 「分享給你是為了你好呀」
分享終究不能自high,能讓雙方共同獲利的分享才是「喜聞樂見」的場景。
設想一下,你一直幫一個好友忙,他從未幫助過你,時間久了,他也不好意思麻煩你了,你也不願意幫助他了。所以在設置分享邏輯時,就要突出分享雙方可「共同獲利」這一點,分享可能性會大幅提升。
5. 表達情感——感激、愛等
如果是邀請對方幫助自己,可以先表達感激之情,或者愛你。設想現實生活中向別人求助,在求助的同時加上一句「多謝」,是不是求助的成功率就會高很多~
三、分享文案不要踩的「雷」 1. 避免過分誇大
基於熟人關係,分享的同時,你不僅是一個宣傳渠道,還要承擔「客服」的職責,因為朋友有問題肯定會問你,所以文案不要過分誇大,避免消耗過多社交貨幣。
2. 避免自說自話
分享就是有指向的,有指向的就說明這個分享文案是有受眾的,要說受眾想聽的話,說對他們有幫助的話。
比如:「我今天穿了一條好看的裙子」這是自說自話,如果後面加上一句「我覺得你穿一定更好看」,這就讓對方有了參與進來的動力。
四、關於撰寫推薦文案的其他思考 1. 分別撰寫分享給好友和分享到群聊/朋友圈的文案
在體驗拼多多——籤到領現金功能分享時,我明明分享的是一個微信好友,但文案主標題竟然是「群主發紅包了!!快來搶!」,當時是有點疑惑,因為一對一對話是沒有「群主」這個主體的。
所以就在思考需要分別撰寫分享給好友和分享到群聊的文案麼?
結論:技術及人力資源層面支撐的情況下可以分別撰寫。
原因:現實生活中兩個人單獨聊天和與一群人聊天時的語氣、內容、表達方式都不一樣。
分享都有可以增加自己推薦語的功能,但大部分都不會自己寫內容。
原因大概有兩個:
高頻的、具體的、有趣的場景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鳴或激起興趣。
首先是描述高頻場景:比如最近遇到的一個「推薦視頻定向流量包」的一個場景,你在寫推薦文案的時候可以描述的場景很多:在家裡、在辦公室裡、在上下班途中使用定向流量包。如果讓你選一個場景,你會選什麼?
自然是「上下班途中」,因為家裡可以用WIFI,用流量包為WIFI發生異常的低頻場景,說服力不夠;同樣在辦公室裡看視頻的場景發生頻率頁比較低。
其次是描述具體的場景,如上在「上下班途中」的場景中又可以細分為發生在地鐵裡、公交車裡、私家車裡。
如果再選一個細分場景,肯定是選擇「地鐵裡」或者「公交裡」,可根據你熟悉的場景來選擇,不選擇私家車的場景因為:
其次是描述有趣的場景:有趣場景多發生在和別人發生「故事」的時候。假設我們上面選擇的場景是「上班途中的地鐵裡」,可能發生的有趣場景是「之前我們流量不夠時,總是偷偷瞟別人的視頻看,過過眼癮」,別笑,你肯定也幹過。
但有了視頻流量包就不同了,我可以正大光明的看自己喜歡的劇。描述了一個這樣有趣的場景後,能夠勾起他人共鳴並增加參與進來的興趣。
寫在最後
在體驗拼多多文案的時候,雖然也會覺得有些文案帶有「要挾」色彩,容易引起好友「不適」;比如:「測試我們真感情的時候到了,快來幫幫我!」,但絕大部分的分享文案都是優秀的。
同時我也不覺得「拼多多」很low。
原因:
文縐縐的不一定是高大上,講人話的一定不low ~
本文由 @根本停不下來~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協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