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傑夫·焦耳
譯者/江藝 校對/李含
編輯/玫瑰 圖片/全景網
月亮
沒有任何佔星符號比月亮更重要。她是母親、家園、根基、食物、家庭需要、感受和習慣,同時也是我們對生活的無意識、直覺性的反應。它與太陽積極的陽性能量相對,是接受性的陰性能量,將我們與過去聯結起來,並設定了現在的節奏。奇怪的是,月亮既代表一貫性,也代表變化。這種鮮明的對照反映在她守護的水象巨蟹座,與它的擢升星座固定的土象金牛座中,它們一個起伏不定,一個穩固不變。
從人類經驗所反映的月亮的每月周期(裡克·萊文所說的「月亮的」周期)中,我們看到了恆定的變化。我們通常都是我們自己,從出生到死亡。但是在永不停息的時間進程中,我們逐漸成長、成熟,然後死亡。時間的流動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存在,而且也不會因我們的死亡而終止。
月亮教導我們,恆定和變化並非互相對立的能量,而是同一塊布料上交織的經緯線。對於在生活中缺乏恆定感的個體,月亮提醒他們注意,有一種永恆的模式讓他們得以真實存在。即使是最無釐頭的人,在說話、走路、思考或行動方面也會有一些習慣性的方式,這便揭示了他們生命的恆定性。即便是不斷遊蕩的流浪者,也總是保持著自我。
另一方面,對於受困於僵化程式,缺乏情感靈動性的人,可以通過月亮發現內在的活動。我們可以學著去變換「情緒」(moody)——這個詞也和「月亮」(moon)有著相同的詞根,這裡的變換情緒和抑鬱的意義無關,而是包含了運動的意義。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每天記錄下一至五個強烈的感覺,像這樣持續記錄28天(一個月亮周期),這會揭露一些變化,讓我們看到情緒確實起伏不定。意識到這個事實是打破自己的麻木遲鈍的重要一步,最終會導向更為靈敏的自我呵護和滋養。
佔星學常常將水星與心智功能等同,這隻說對了一部分。但是,記憶卻與月亮關聯。仿佛水星是相機的鏡頭或思想的眼睛,而月亮是記錄影像的媒介。我們記憶中的過去影響著我們對現在的看法。未解決的痛苦記憶可能在相似的環境中導致自我封閉。哈維·傑肯斯(Harvey Jackins),這位再評價諮詢協會(Re-Evaluation Counseling)的創始人曾說,我們的聰明才智僅限於情緒允許的範圍。我們與感覺,或與月亮的自我意識的聯結,是最大限度發揮我們智力的關鍵。
當我們的大腦產生了懷疑或不相信的中斷信號,有益的方法是再次核查我們的感覺,發現阻抗的根源在哪兒。身體常常會感覺到它。當然,我們可能將我們的觀念合理化,好像他們純粹基於邏輯。但是,在這個等式中加入月亮的情緒領域,可以帶來基於主觀的信息,從而形成有關當前情形的更加完整的畫卷,開放意識,導向更好的選擇。
月亮通常不會用言語的形式對我們說話。她生活在直覺的水域,在語言的層面之下流動。在這個平面上居住的主要是意識,但是未能知曉它在我們行為中的角色也同樣令人受限。恢復我們自身之中非言語的面向,會帶來一個主觀的真相,當它與理智整合為一體時,就是發展真正自我認知的關鍵因素。作為回報,這種聯結會帶給我們意義、快樂和更深厚的滿足感。
版權聲明:本文由若道翻譯,歡迎轉發,反對抄襲。友號轉載請申請白名單。
傑夫·焦耳
國際佔星大會(UAC)和全美佔星師聯盟(AFAN)創始人,美國著名佔星網www.stariq.com創始人。曾任亞特蘭大協會主席和亞特蘭大佔星考試委員會委員。4本佔星書的聯合作者,在全世界的4個大洲開辦過工作坊。2015年逝世。
系統學習佔星學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報名直達入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