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常識:佛教八大宗派你了解多少?

2021-01-11 恆業居士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佛教也不是只有一門一派,佛教是有八大宗派的,但是對這些宗派你又了解多少呢?

佛教八大宗派:三論宗(法性宗),瑜伽宗(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天台宗(法華宗),賢首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真言宗)

三論宗(法性宗)

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學習三論的僧侶,通常也會兼習其他書籍。

緣起:

「三論宗」一詞主要是用來說明學習三論之學的旨趣。

祖庭:西安草堂寺;南京棲霞寺

瑜伽宗(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

瑜伽宗在否定客觀世界的同時,又肯定思維意識的真實存在。主張「實無外境,唯有內識」、「外無內有,事皆唯識」,認為現實世界的一切都是識的幻化。

緣起:

瑜伽宗是由印度彌勒、無著、世親創立的宗派。

祖庭:大慈恩寺

天台宗(法華宗)

天台宗學統自稱是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

緣起:

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台州的天台山而得名。

祖庭: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華頂山國清寺

賢首宗(華嚴宗)

主要教理為法界緣起說。認為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緣起時,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圓融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並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門,來闡明無盡緣起的意義。

緣起:

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號賢首,稱賢首宗

祖庭:

終南山至相寺

禪宗

禪宗「五家」: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其中臨濟曹洞兩宗流傳時間最長,臨濟宗在宋代形成黃龍、楊岐兩派,合稱「五家七宗」。

緣起:

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嵩山,在少林寺後山五乳峰山洞內面壁九年,創立了佛教禪宗

祖庭:

少林寺

淨土宗

淨宗歷代祖師並無傳承法統,很多還是宗門教下的大祖師,均為後人據弘揚淨土貢獻推戴而來

緣起:

根源於大乘佛教淨土信仰,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法門

祖庭:

江西廬山東林寺;陝西西安香積寺

律宗

在中國漢傳佛教的各個宗派中,一般在傳承關係上門派都比較多,但律宗卻一直以南山道宣為正宗,法系比較單一。

緣起:

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

祖庭:

陝西西安淨業寺

密宗(真言宗)

密宗可分為兩派,一為胎藏界,一為金剛界。密宗以密法奧秘,不經阿闍梨親自灌頂,不經阿闍梨親自授三昧耶戒,並持執不怠,不經傳授不得互相傳習及顯示非密宗信眾。

緣起:

八世紀時印度的密教,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祖師傳入中國,從此修習傳授形成密宗

祖庭:

西安大興善寺

相關焦點

  • 重磅:大國佛教又一年!2016中國佛教八大成就
    在這裡,沒有艱深晦澀的佛學理論,有的是佛法與時代、佛法與生活的無縫對接。法師細數家珍,娓娓而談,生動活潑,詼諧幽默,拉近了佛教與大眾的距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關鍵詞:大眾問經】三藏十二部是佛法的靈魂,是釋迦牟尼佛智慧的載體。佛經蘊含著偉大智慧,蘊含著對社會各種問題的解決思路,在現代社會仍然強烈的現實意義。
  • 南哲思享丨楊維中:「宗派」分野與「專業分工」——關於隋唐佛教...
    摘要:湯用彤並非是要放棄佛教宗派概念,而是要從類型學的角度細化對於隋唐佛教宗派的認識。隋唐佛教界的宗派認同並不是學術界強加的,而是有客觀事實作為依據的。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的描述,是第一手資料。這些資料表明,當時的僧人是有宗派歸屬的。唐代的佛教宗派實際上是「學派」基礎上的「專業」分工強化的必然結果。
  • 佛教十宗之金剛頂宗(密宗)
    密教興起於印度大乘佛教晚期七世紀至十一世紀間,直至印度佛教全面被破壞滅亡為止。密教雖在印度消失,卻在中國、西藏、日本、韓國傳播開來,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傳至西藏,形成了以密教為骨幹的藏教特色。乃至今日與禪、淨土,同為世界佛教的主流之一。密教 西藏密教自唐文成公主下嫁西藏(貞觀15年)佛教也隨而導入西藏,興建佛寺。
  • 為什麼佛教在印度沒落,卻能在中國很好的發展?
    佛教的和平性格也使之較少排他性,避免了與中國文化融合時可能發生的衝突。歷史因素要言佛教之能在中國發展,宜先追溯佛教的傳播期的歷史背景。若對文獻加以考察,佛教在前漢末期已傳入中國。佛教雖早在前漢末期已傳入中國,但中國佛教的鞏固基礎則待後漢末葉漢譯的佛典而後有,由始可見漢譯佛典的出現是佛教之能於中國傳播的契機。
  • 這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你都知道嗎?
    藏傳佛教的大多數工具都用來供奉佛陀、莊嚴道場、練習佛法。今天,我主要介紹藏傳佛教中最常用的八種法器。八大藏傳佛教法器----法鈴法鈴是喇嘛材料多為銅質,形狀為喇叭口,手柄呈半根金剛杵形狀,內有鈴舌,外面刻有各種圖案。在藏傳的秘密中,法鈴有著深刻的內涵。鈴象徵著般若,它通常與金剛杵結合使用。下部相當於佛語,金剛在其心中。
  • 佛學揭秘,佛學是迷信還是智慧?世間最寶貴的智慧財富在哪裡?
    願大家關注小編,給你帶來不一樣的人生感悟和體驗。佛學揭秘,佛學是迷信還是智慧?世間最寶貴的智慧財富在哪裡?佛學其實是研究生命和宇宙的高級科學,佛學博大精深。人們很容易自以為陷入固有的思想模式,不肯花時間學習了解。如螻蟻一樣忙忙碌碌一輩子,只為爭名奪利,不肯停下一秒去想想生為何物?死為何事?生死事大,生命真正的奧秘和意義,被懵懵懂懵地拋之腦後,真是可悲可嘆啊!
  • 佛教與道教,學佛與學道,該如何選擇?
    佛教與道教,學佛與學道,該如何選擇?很多接觸過佛教,也接觸過道教的人,都有一個困惑,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選擇,是選擇學佛好呢?還是該選擇學道?如果了解了佛法,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為這本身就不算個問題,之所以很多人,會無法選擇,還是因為,不了解佛法。
  • 藏傳佛教八大菩薩唐卡及簡介
    藏傳佛教中,觀音菩薩的形象非常多,且較為複雜。千手千眼觀音,為破地獄道三障;聖觀音,為破餓鬼道三障;馬頭觀音,為破畜生道三障;十一面觀音,為破阿修羅道三障;準提觀音,為破人道三障;如意輪觀音,為破天道三障。
  • 談佛教三十二相之首尾之相
    佛祖說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是一個表法,佛教的法門有無量無邊,根據眾生的根性而現。中國佛教有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淨土宗、禪宗、華嚴宗、密宗,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 今日講佛之三十二相中,足下安平立之相和白毫相,為什麼講這二相,在佛教諸經中,此二相或為首、或為尾,首尾相連謂之佛法迴環貫徹、求無障礙,標誌著佛智圓滿。
  • 中國密宗神_佛學書店_華人佛教_鳳凰網
    **內容簡介** 全面完備地描述了中華大地上最主要、最流行的各路神鬼仙佛……一個個鮮活的諸神形象站在你面前,與你進行超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在作者的引領下,你將在輕鬆歡愉的氛圍中閱讀翔實可信的文字
  • 七十七個中國文化常識,身為國人你了解多少?
    原標題:七十七個中國文化常識,身為國人你了解多少?1.【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0.【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21.【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22.
  • 「五方佛」在佛教密宗裡代表什麼意思?
    我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二是瑜伽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今天咱們就來講講這密宗中的「五方佛」,提到「五方佛」那就得說說密宗了。
  • 中國古代的佛教高僧有這幾位,看看有沒有你知道的
    佛教傳入我國的年代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在秦始皇時代就有沙門利室防等人來中國傳法,也有說是在西漢時代。佛教傳到中國並沒有顯得和中國的道教,儒教格格不入,而是和風細雨,不讓人拒絕,他們的寺院不只是佔遍了名山大川,而是滲透到藝術形式,文學作品中,成為一門學問,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 【佛學園地】不要再犯二了!佛教中的「不二」原來是這個意思……
    有時也會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朋友,將自己在旅行中拍攝到的「不二」發到網上,他們覺得佛教中竟然也有如此有趣和潮流的詞。  當然,如果當你看到「不二」這個詞,也像那些朋友以為「不二」就是我們日常語境中所理解的不去犯二,那你也許就真的有些犯二了。
  • 陝西佛教寺廟系列遊之——遊覽百塔寺(三階宗祖庭)
    是隋、唐佛教三階教的祖庭。唐大曆六年(771年)改名為百塔寺。百塔寺的西門。現在的百塔寺規模很小,就和一般農村人家的院子大小差不多。這是朝西的大門,還有一個朝向南面的小門,一共就兩個門。寺內的主要建築就是一座大雄寶殿,還有一些供僧人居住的僧房。幾乎沒有其它建築。百塔寺最有看點的就是一顆千年銀杏樹。百塔寺是中國佛教「三階宗」的祖庭。
  • 中國佛教6大高僧,玄奘上榜,還有一個是中國禪宗始祖
    中國佛教6大高僧,玄奘上榜,還有一個是中國禪宗始祖雖然佛教不是中國本地的所產生出來的宗教,但是卻在很早的時候就傳進了中國,所以佛教在中國也非常的盛行,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就曾經產生了6大佛教高僧,見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排名不分先後。第一就是法顯。
  • 臺灣佛教的啟示:僧伽教育的現狀與反思
    在臺灣,由於佛教團體的勃興,從而產生了許多佛教團體興辦教育的現象,也引起了多方的關注,這種現象被稱為「佛教興學」。臺灣佛教團體所辦教育體中有綜合性大學,比如佛光大學、華梵大學等,這些大學都設有宗教系所,培養佛學研究人才,在佛教教育之外,其專業門類也十分廣泛,並且文理兼顧;還有專門的佛教學院,如法鼓佛教學院。
  • 佛教的八大明王是哪八位,你知道嗎?
    佛教中「明王」中的「明」,有光明普照之意。「明王」的作用,是藉助佛的無上智慧摧毀眾生的無明煩惱。佛教之中,有著名的「八大明王」。據《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中記載,其實八大明王,乃是八大菩薩所化現。1.孔雀明王孔雀明王的坐騎是孔雀,故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