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題材小說《己卯年雨雪》將在日本出版日文版
中新社廣州4月18日電 (記者 索有為)記者18日從花城出版社獲悉,著名作家、廣東文學院院長熊育群所著的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日文版日前在日本籤訂,將由日本富士山出版社翻譯出版。《己卯年雨雪》以中日兩對年輕夫婦為主線,以中日雙視角敘事,力圖還原戰爭真相。
-
「一帶一路」 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表示,習近平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的講話中再次提出「一帶一路」建設要讓有關國家不斷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這是非常積極的,「一帶一路」建設需要這樣的推動力。
-
日媒:西方如何誤讀「一帶一路」倡議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月15日文章,原題:西方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誤讀 在試圖理解中國的國際議程,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概念時,我主要擔心的是,貸款規模被過度關注,將其作為衡量「一帶一路」成功與否的標準。這種方法是錯誤的,原因有三個。
-
翟崑:「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
近日,應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在中國一帶一路網出品的《「一帶一路」百人談》節目中發表了演講。▲ 近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一帶一路」百人談》節目中發表主題演講。(圖源:中國一帶一路網)以「一帶一路」的地方動力為話題,翟崑在演講中分析了2020年「一帶一路」地方動力的形成、優勢以及各省如何更好地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翟崑提出,「一帶一路」的內生動力來自地方。2020年最大的地方動力是,由中歐班列與陸海新通道組成的「一帶一路」大動脈。以下是翟崑演講全文,由中國一帶一路網整理。
-
「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一帶一路」建設也不例外,但「一帶一路」建設並沒有因此而停滯,而是從實際出發,積極主動作為,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與活力,為全球抗疫和穩定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2021年,全球抗疫與經濟復甦對共建「一帶一路」提出更強勁需求,激發相關產業加速發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迎來新機遇,相關國家將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互利共贏新發展。
-
《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
《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布(央廣記者吳善陽 攝)2020版藍皮書作為上海與「一帶一路」皮書系列的第二本,延續了首本皮書的寫作框架,分別從國別、領域、數據等維度,以上海開放型經濟建設新實踐為抓手,研究新舉措、新進展和分析存在的問題,對上海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進行了系統的分析。
-
習近平算出「一帶一路」長度:至少9000公裡
不顧這次,習近平給「一帶一路」下了個明確的定義。他在會見英國首相卡梅倫時說了,一帶一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他指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源於古絲綢之路但不限於古絲綢之路,地域範圍上東牽亞太經濟圈,西接歐洲經濟圈,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朋友圈」。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9.21-9.25)
三份總體方案中「一帶一路」相關內容著墨頗多。北京自貿區總體方案提出,鼓勵北京、天津、河北自貿試驗區抱團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中將長沙片區定位對接「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區域,並提出建立湖南省「一帶一路」投資綜合服務平臺;安徽自貿區總體方案提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建科技創新共同體,支持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
-
泰國外長: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
中新社曼谷1月8日電 題:泰國外長: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中新社記者 王國安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近日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目標。
-
獨家丨演講丨黃仁偉:欲圍堵「一帶一路」?美國有心無力
近日,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在中國一帶一路網出品的《「一帶一路」百人談》節目中告訴了我們答案。疫情後,在世界經濟下降的過程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總體是正增長的,特別是「一帶一路」和中國的經貿關係,平均增長5%以上,很不容易。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增長更明顯: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3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近30%。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一帶一路」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疫情下,「一帶一路」合作強勁前行
面對疫情考驗,「一帶一路」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相關項目持續推進,合作成果亮點頗多,成為疫情陰霾中的一抹亮色。整體上看,自疫情發生以來,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其一,合作需求進一步上升。疫情強烈衝擊著世界各國經濟的正常運行和發展。
-
千裡逢迎高朋聚,「一帶一路」帆滿揚
而這只是「一帶一路」建設推進3年多來,諸多成果中的一個。從兩千多年前的歷史畫卷中走來,於2013年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倡議中擲地有聲,3年多來,「一帶一路」的輪廓日益清晰,建設的目標日益明確、形式日益豐富。2017年5月14~15日,中國將開門迎客,與「一帶一路」沿線的朋友們,相約北京,通過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各國共敘「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大計。
-
日文版《PRODUCE 101》不選偶像,選搞笑藝人?
在驗證了中國成功中的模型值之後,日本的《PRODUECE 101》(以下簡稱日文版101)也將在的播出。節目組陸續發布了主題曲舞臺及成員直拍。準備好加入一個新的「愛豆」小組,女孩們點擊視頻就知道了——嗯?對嗎?這還是我們熟悉的101嗎?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9月16日—9月20日))
其中,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3個國家有新增投資,合計89.7億美元,佔同期對外投資總額的12.4%。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777.7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60.1%;完成營業額499.1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54.8%。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9月23日—9月27日))
(長城網) 重慶與「一帶一路」沿線人民幣結算量突破2000億元截至2019年8月末,重慶與「一帶一路」沿線81個國家發生了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業務,累計結算量突破2000億元。(中國新聞網)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案例研究報告》在京發布9月24日,「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和博鰲亞洲論壇在京聯合發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案例研究報告》。
-
「一帶一路」為疫情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暖流
逆勢上揚的數據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經濟復甦的「增長通道」與釋放潛力的「共贏之橋」,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9%。在百年不遇之疫情下,逆勢上揚的數據充分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強勁韌性與活力,展現出中國的主動作為與大國擔當,為全球經濟「寒冬」注入了一股暖流。首先,「一帶一路」架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
-
獨家丨俄媒:「一帶一路」是歐亞繁榮的必由之路
而「一帶一路」倡議,恰恰為這些技術研發和設施建設方面的跨國合作提供了平臺和機會。發展中經濟體的新選擇「一帶一路」倡議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國際合作項目,將歐亞大陸的陸上運輸線路與通向南亞、東南亞、非洲乃至更遠地區的海運路線相連通。
-
2020年一帶一路國際日獻詞《回望烏孫國》
2020年12月16日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之後的第七個國際日,也是"和平公主"劉細君誕辰兩千多年,以及"世界樂聖"貝多芬誕辰兩百五十周年的日子,這是東西方人民文化互鑑與古今聖賢輪迴重逢的時刻,兩千多年前的"和平公主"劉細君給一帶一路國際日賦予了和平的內涵,兩百多年前的"世界樂聖"貝多芬給一帶一路國際日帶來了美妙的音樂。
-
過去一周,「一帶一路」發生了這些大事(5月20日—5月24日))
韓正:中國新加坡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好「陸海新通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22日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韓正表示,雙方要保持密切溝通,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好「陸海新通道」,深化第三方市場合作,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合作,發揮示範和帶動效應,推動地區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
-
海外網評:「一帶一路」為非洲一體化「鋪路架橋」
(來源:新華社)當地時間1月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波札那外長誇佩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自此,同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非洲國家已增加至46個,彰顯中非推動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堅定決心。中非傳統友誼深厚,雙方彼此信賴,是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2020年以來,中非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相互聲援、團結戰鬥,成為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