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七曲山,張亞子是如何成為文昌帝君的?

2021-01-09 封面新聞

文昌帝君塑像

關於大廟的稱呼,史書一直有解釋,比如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鄭玄就備註:「大廟,始祖廟也。」今天我所講的這座大廟就處在川西北一帶丘陵,那裡崇山峻岭,柏樹青青,常年濃雲不散。

這個地方叫梓潼,它在歷史上經歷的事情頗為神奇,尤其是一個叫張亞子的地方神,最終成為令一代代學子趨之若鶩、香火旺盛的文昌帝君,頗為有趣。

西晉太康八年(287年),張亞子生於四川涼山州越西縣的金馬山,他避母仇,舉家遷來七曲山,一生行善治病,死後被當地百姓奉為梓潼神,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地方神,他又是如何成為文昌帝君的呢?

司馬遷《史記·天官書》載,北鬥星的上方有六顆星組成一個星座,象筐形,它就叫文昌宮,六星的最後一顆星是司祿之星,它的職責是「司祿賞功進士」。自古勃興的道教抓住學子的這種乾旱如盼雨霖的心理,選定張亞子為文昌帝君,說他奉玉帝旨意,掌人間祿籍,司天下文運,這樣一來張亞子披上神仙的外衣。

元朝延佑三年(1316),元仁宗加封張亞子為文昌帝君,從此文昌帝君成為讀書人的偶像,文昌宮便成為學子們終年祭祀的神聖殿堂。

而讓張亞子名聲大噪的是唐朝「安史之亂」爆發時。史載唐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天邊降下密雲,唐玄宗李隆基為躲避安祿山叛軍進攻京都長安,愁風苦雨裡率花容失色的愛妃和喪失鬥志的將軍向西蜀四川方向逃亡。炎熱六月倉皇到達陝西省興平縣馬嵬驛,大將軍陳玄禮等人以此次禍端為宰相楊國忠亂政釀成,鼓動軍士逼迫唐玄宗將國舅楊國忠和貴妃楊玉環賜死。

進入苦不堪言的七月,玄宗一行流落到梓潼七曲山上亭驛,當晚陰雨濛濛,與楊玉環縊死馬嵬驛的夜色十分相似,唐玄宗難以入眠,夜半風聲掠過驛亭簷角銅鈴,「啷噹」之聲忽急忽緩,好似嬌滴滴的玉環在呼喚「三郎、三郎」,玄宗悵然而起,急問身旁侍臣黃幡卓:「鈴作何語?」黃曰:「陛下,系啷噹、啷噹。」明皇愴然一笑,賦詩道:「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窮盡一時風流夢;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惹就幾多相思情。」遂採其聲,作《雨霖鈴》,以曲寄寓「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的悲苦心緒,「從此「梓潼山」就被改稱「七曲山」,上亭驛更名郎當驛,爾後名揚天下。

當時在七曲山,唐玄宗還隆重追封張亞子為左丞相,為何如此?話說唐玄宗宿七曲山,夢見張亞子顯靈,說玄宗不久將做太上皇,玄宗大喜,築臺而祀。

我們在大廟山遊覽時,就見有唐玄宗「應夢仙臺」遺蹟,這是一張石床,說玄宗在此躺過的,既然皇上在床上睡過覺,我也上去臥一下,不為別的,只因當今四月,春回大地,正好可做春夢呢。唐玄宗的風流倜儻讓發黃的史籍熠熠生輝,也讓後蜀花蕊夫人著實憂傷了一回,在《晶瑩吟》的記述裡,後蜀廣政二十五年(公元962年)三月,花蕊夫人遊梓潼郎當驛,聽聞玄宗與貴妃之事後被深深打動,她當即寫下:「雲從東山冉冉起,忽悠又入深谷間。豁然憶思前朝事,始信人間如夢間。」以示追念。

按理說該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上場了,張獻忠被後世稱為「天資英雄,足智多謀,其才足以治國」。他曾經一騎絕塵入川後多次造訪梓潼七曲山文昌廟,在參拜文昌帝君時說,「你姓張我也姓張,你就是我的祖先,我就是你的後裔,你幫助我打了勝仗,我就認您為祖宗了。」於是追封文昌帝君張亞子為「始祖高皇帝」,因此梓潼人民避過一場大禍。文/嶽定海

相關焦點

  • 涿鹿 祭拜文昌帝君
    陰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聖誕之日,涿鹿縣祭拜文昌帝君大典上午在縣城文昌閣下隆重舉行。
  • 文昌帝君
    文昌本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其成為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梓潼神張亞子有關。東晉寧康二年(374),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並尊奉他為雷澤龍神。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因兩祠相鄰,後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並稱張亞子仕晉戰歿。實為《晉書》所載張育之事。
  • 【道教神明】文昌帝君
    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為主管功名利祿之神,所以二神逐漸合而為一。《雲笈七籤》︰「文昌星神君,字先常,天子同命之符也。中央司命者。或曰制命丈人。主生年之本命,攝壽夭之簡禮。」文昌神源自星辰信仰。《楚辭九歌》的少司命即指第四顆星。戰國已列入國家祀典。
  • 文昌帝君像
    我仔細觀察後,告訴他這尊造像叫文昌帝君,這種造像有多種形態,應是明代之物。文昌帝君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是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他成為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四川梓潼神張亞子有關。東晉寧康二年(374),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並尊奉他為雷澤龍神。
  • 原來是文昌帝君像(圖)
    我仔細觀察以後,告訴他,這尊造像叫文昌帝君,這種造像有多種形態,應是明代之物。其實,現在大多數青銅造像收藏者,最大障礙都是不識造像人物。文昌帝君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是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他成為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四川梓潼神張亞子有關。
  • 「文昌帝君」廟—七曲大廟山香火旺。翠雲長廊風景秀
    但有一座廟很特別,它是文昌帝君的發源地。故有「北孔子廟,南 有文昌帝君廟」之說。其中南文昌帝君廟就是今天軍哥要和夥伴們聊的「七曲大廟」。「七曲山大廟」位於四川省梓潼縣城城北的七曲山,因此稱為「七曲山大廟」。距離綿陽市49公裡,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之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廟,始建於晉,為蜀地百姓祭祀張亞子而建。
  • 大家拜的帝君竟然是綿陽人!二月初三你拜文昌帝君了嗎?
    農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生辰日作為文昌老家的梓潼縣在當天做了些什麼呢?跟冠稀哥去梓潼走一趟吧!文昌帝君祭祀大典2019年3月9日,農曆二月初三,在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第1092屆文昌廟會之文昌祭祀大典在梓潼七曲山開幕。
  • 三皇宮之「文昌帝君」
    同時他也是刻字、書店、文具店、說書、抄紙的行神,所以昔日書商公會就叫做「文昌會館」。      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讀書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成為中國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與梓潼帝君張亞子有關。
  • 主管著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帝君、文昌神。在民間與道教神系中,他負責主管著人間功名利祿。有句話叫做,「北孔子南文昌」可見文昌帝君在南方的信仰之盛。中國古時候傳統的四民:士、農、工、商,士排在第一。士指的是讀書人,可見古代人對讀書的看重。
  • 考試的守護神——文昌帝君
    文昌,本是星宮名,包括閃顆星,即鬥魁(魁星)之上六星的總稱。古代星相家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道教將其尊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舉制度產生以後,文昌星尤為文人學子頂禮膜拜,有謂文昌「職司文武爵祿科舉之本」。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為主管功名利祿之神,所以二神逐漸合而為一。
  • 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昌文化
    文昌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影響頗為深遠,素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之說。  一、文昌帝君的產生  (一)梓潼神與張亞子  梓潼以「東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又傳,禹帝治水於潼泥陳山伐梓林木,其樹神化為童子以求禹帝免伐,因此得名。梓潼樹神有名無姓,叫亞子。亞子祠建於七曲山,亞子是傳說的雷神、蛇神,亞子祠就是雷神祠和蛇神祠,這是梓潼最早的廟。
  • 文昌帝君的發祥地,網友說,高考前一定要去
    為高考學子祈福,香火最旺盛的寺廟非七曲山大廟莫屬。七曲山大廟在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自古以「東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門」之稱。每年高考前夕,全國各地的人遠道而來,大廟門前香火鼎盛,盛況空前。
  • 文昌帝君是誰?他的身邊為何是「天聾地啞」兩位神仙?有何說法
    文昌帝君神像·網絡供圖關於文昌帝君的來歷,是兩方面的結合,一是古代的「星辰崇拜」,即「文昌六星(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在星相文化中認為是「主大貴之吉星」,由此得「文昌」的稱呼,大概就是取「文事昌隆」之意。由此影響到道教神仙體系的吸收,把其奉為「司功名利祿」之神。供奉文昌帝君·網絡供圖另一方面是地方神,以歷史人物為基礎的祭拜。
  • 道教神仙:神話傳說中的文昌帝君是誰?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
    在宮觀裡我們發現有一間文昌殿,文昌殿內供奉的神仙是文昌帝君,他掌管世間功名祿位之神。那麼文昌帝君有何來歷?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本期就跟大家聊一聊道教神仙裡的文昌帝君。文昌帝君的神職較大,主管著天、地、人三界之事,不僅僅是文運、功名之事。自古以來,文昌帝君一直被文人士子奉祀崇拜,適逢科考之際都會紛紛到文昌殿上香祈福,以求中得功名。為何很多人會將文昌帝君和文曲星誤解呢?這就要從祂的來歷說起,文昌帝君是由星宿文昌星神格化而來的一位神祇,文昌星是由六顆星組成,分別是: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和司祿等六星。
  • 除了玉皇大帝,文昌帝君也姓張!
    全稱為「文昌梓潼帝君」,這「梓潼」二字,指的是地名,即今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了解了這個意思,我們就說說文昌帝君的來歷。據《明史》裡記載,這個文昌梓潼帝君,真名叫「張亞子」,居住在四川梓潼地。有一種說法是,他曾為東晉的官員,後來五胡亂華,戰而死,家鄉人們立廟紀念,碑上銘刻「梓潼君」,用當今的語法用詞,大概就是「梓潼縣抗擊五胡烈士」的意思。
  • 道教人物:降魔護道天尊、真武大帝、文昌帝君
    現在武當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 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明朝以後,在全國影響極大,近代民間信仰尤為普遍。真武大帝也稱玄武、玄龍,盤古之子,於玉帝退位後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黃二帝,曾降世為伏羲。 玄武本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之總名。戰國典籍已有記載。
  • 道教:梓潼文昌宮,乃文昌帝君故裡祖廟,文人學士極其推崇
    我國的文昌宮,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文昌帝君相傳是我國古代掌管讀書人功名前程的守護神,因此,全國各地幾乎都建有文昌宮或文昌廟加以供奉。何以將四川梓潼七曲山的文昌宮稱為文昌故裡、文昌帝君的祖廟呢?文人學士對它敬奉有加,認為文昌星神能保佑學業精進、詩文佳妙、科舉高中。而在四川梓潼廟供奉著一位地方保護神——梓潼神,傳說梓潼神姓張名亞子,本為晉人,極孝順母親,後來成為一名將軍,不幸戰死,梓潼百姓為之在七曲山立廟祭祀。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到四川,夜宿七曲山曾被張亞子託夢,說玄宗不久將做太上皇。後來唐肅宗果然自行即位,夢境靈驗,故玄宗對張亞子舉行隆重祭祀,追封「左丞相」。
  • 道教神靈中掌管文運的文昌帝君
    去年有部熱播電視劇叫《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其中便有文昌帝君的演員形象出鏡,影視文學戲說無傷大雅,實際上,在道教神靈體系中,確實有主掌文運和士人功名祿位的神真——文昌帝君。影視劇形象文昌帝君,亦稱梓潼星君,是掌管功名祿位之神。據《史記·天官書》記載,北鬥星上方有六顆星組成一個星座,象筐形,它就叫文昌宮,六星的最後一顆星是司祿之星,它的職責是「司祿賞功進士」,也就是主宰人間賞罰功名、提拔士人為官。
  • 拜文昌帝君,祈福學業有成
    在四川綿陽有一塊福地,名叫梓潼。她自古就有「五穀皆宜之鄉,林蠶豐茂之裡」的美稱,孕育了豐富多元的秦漢文化、三國文化、漢唐文化、文昌文化、紅色文化和以國醫聖手蒲輔周為代表的中醫文化。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位於梓潼的七曲山大廟。七曲山大廟雖名為廟,卻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聖地。
  • 欒加芹談讀書考試,拜文昌帝君
    看到解人頤的一篇文章,介紹文昌帝君的。文中說:「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聖誕。文昌帝君是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主功名、科考、俸祿,又被稱作文昌梓潼帝君。」農曆二月初三,卯月。這天是文昌帝君聖誕,意味著文昌帝君與卯有直接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