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像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友人最近收了一尊造像,不知是誰,不知是什麼年代的。看造像線條流暢,造型端莊,包漿醇厚,應是老物件,希望能讓我給看看。我仔細觀察後,告訴他這尊造像叫文昌帝君,這種造像有多種形態,應是明代之物。

文昌帝君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是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他成為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四川梓潼神張亞子有關。東晉寧康二年(374),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並尊奉他為雷澤龍神。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因兩祠相鄰,後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稱張亞子仕晉戰歿。實為《晉書》所載張育之事。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文昌封為帝君,並又稱文昌帝君、梓潼帝君,當是元仁宗時之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

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並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亂入蜀時,經七曲山又親祀梓潼神,封張亞子為濟順王,並親解佩劍獻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亞子為英顯武烈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時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

《梓潼帝君化書》稱,張亞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為吮之,並於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後值瘟疫流行,夢神授以《大洞仙經》並法籙,謂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驗。因此,文昌帝君是慈祥孝親的楷模。成書於宋元時的《文昌帝君陰騭文》列舉古代士人行善得福的事例,說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勸人行善積德。

《文昌帝君陰騭文》稱,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裡選,服色祿秩,封贈奏予,乃至二府進退等等,都歸文昌帝君管理。

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和制度化,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數以千計,其中以四川梓潼縣七曲山的文昌宮規模最大。一些鄉間書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間雖時有興廢,但因文章司命,貴賤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舊時每年二月初三為文昌帝君神誕之日,官府和當地文人學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奉祀,或吟詩作文,舉行文昌會。

相關焦點

  • 原來是文昌帝君像(圖)
    我仔細觀察以後,告訴他,這尊造像叫文昌帝君,這種造像有多種形態,應是明代之物。其實,現在大多數青銅造像收藏者,最大障礙都是不識造像人物。文昌帝君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是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他成為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四川梓潼神張亞子有關。
  • 文昌帝君
    文昌封為帝君,並且又稱梓潼帝君,當是元仁宗時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明史》的《禮志》稱,「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張亞子即蜀人張育,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後人為紀念張育,即於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為雷澤龍王。
  • 文昌帝君是東華帝君還是司命星君 文昌帝君和司命是什麼關係
    文昌帝君是東華帝君還是司命星君 文昌帝君和司命是什麼關係時間:2017-02-27 13:5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文昌帝君是東華帝君還是司命星君?文昌帝君和司命是什麼關係?
  • 三生三世三生石上文昌帝君是誰? 文昌帝君和東華帝君什麼關係
    三生三世三生石上文昌帝君是誰? 文昌帝君和東華帝君什麼關係時間:2017-02-27 14:5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生三世三生石上文昌帝君是誰? 文昌帝君和東華帝君什麼關係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三生石上文昌帝君是誰?文昌帝君是東華嗎?
  • 文昌帝君坐像一尊
    道家又把天上的星神與張亞子合而為一,封張亞子為文昌帝君,屬二十八宿中的文昌星,傳說主「文運」、「司科舉」。道家與張亞子合而為一的年代,應是宋朝。道教那時大舉,人們尊神而輕佛。後人又將蛇神、龍神與文昌帝君重合,使文昌帝君聲威大震,成為影響全國的、掌管人間福祿的神祇。
  • 主管著人間功名利祿的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帝君、文昌神。在民間與道教神系中,他負責主管著人間功名利祿。有句話叫做,「北孔子南文昌」可見文昌帝君在南方的信仰之盛。中國古時候傳統的四民:士、農、工、商,士排在第一。士指的是讀書人,可見古代人對讀書的看重。
  • 除了玉皇大帝,文昌帝君也姓張!
    「天地君親師」牌位文字 其實這個文昌天子,就是道教裡的「文昌帝君」。全稱為「文昌梓潼帝君」,這「梓潼」二字,指的是地名,即今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了解了這個意思,我們就說說文昌帝君的來歷。據《明史》裡記載,這個文昌梓潼帝君,真名叫「張亞子」,居住在四川梓潼地。有一種說法是,他曾為東晉的官員,後來五胡亂華,戰而死,家鄉人們立廟紀念,碑上銘刻「梓潼君」,用當今的語法用詞,大概就是「梓潼縣抗擊五胡烈士」的意思。
  • 文昌帝君聖誕日
  • 文昌帝君與文昌筆
    文昌帝君不只是掌管文運、主宰功名的神仙,文昌帝君上主三十六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元始天尊說梓童帝君應驗經》載,文昌帝君居混元內輔三清內宰大都督府,都統三界陰兵,行便宜事,管天地水三界獄事,收五嶽四瀆真形虎符龍券,總諸天星曜,判桂祿二籍,上仙英顯元皇真人,司祿職貢舉真君,預編修飛仙列籍,掌混天造化輪迴,救苦無礙。因此,文昌星成為文人崇拜的星座,人們為了旺學業、旺事業運便興修文昌塔,而後來又衍生出了文昌筆。文昌筆利於讀書、功名及事業。令人頭腦敏捷,思維發達。
  • 【道教神明】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稱更生永命天尊,是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帝君聖誕。
  • 三皇宮之「文昌帝君」
    同時他也是刻字、書店、文具店、說書、抄紙的行神,所以昔日書商公會就叫做「文昌會館」。      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讀書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陰騭文》稱,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
  • 考試的守護神——文昌帝君
    文昌,本是星宮名,包括閃顆星,即鬥魁(魁星)之上六星的總稱。古代星相家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道教將其尊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舉制度產生以後,文昌星尤為文人學子頂禮膜拜,有謂文昌「職司文武爵祿科舉之本」。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為主管功名利祿之神,所以二神逐漸合而為一。
  • 涿鹿 祭拜文昌帝君
    陰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聖誕之日,涿鹿縣祭拜文昌帝君大典上午在縣城文昌閣下隆重舉行。
  • 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是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名星,亦稱文昌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文昌星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一說在北鬥魁前,一說在北鬥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
  • 農曆二月初三,今日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步步高升,金榜題名!
    佛音妙法大智慧文昌帝君,全稱文昌梓潼帝君,簡稱梓潼帝君、文昌君。是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文昌帝君與大魁星君、朱衣星君、純陽帝君、關聖帝君,合稱「五文昌」,同受士人學子敬奉。文昌帝君2020年2月25日(農曆二月初三),恭賀文昌帝君聖誕!
  • 大家拜的帝君竟然是綿陽人!二月初三你拜文昌帝君了嗎?
    農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生辰日作為文昌老家的梓潼縣在當天做了些什麼呢?跟冠稀哥去梓潼走一趟吧!文昌帝君祭祀大典2019年3月9日,農曆二月初三,在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第1092屆文昌廟會之文昌祭祀大典在梓潼七曲山開幕。
  • 帝君解救白鳳九,巧遇文昌帝君6
    希望帝君沒看出來我在騙他。我一直跟著帝君,不知道帝君要去哪。此時帝君突然停了下來,用冷漠的語調對我說:「你究竟要跟我到何時?」我想:剛才明明在屋裡,他對我的態度明顯好了很多,為什麼才這麼一會兒功夫就變了。這轉變的也太快了吧。被帝君這麼一問,我也不知如何回答。我也只能說:「我,我說過要報恩的。」此時帝君轉過身,對我說:「我要你報恩了嗎?」
  • 欒加芹談讀書考試,拜文昌帝君
    看到解人頤的一篇文章,介紹文昌帝君的。文中說:「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聖誕。文昌帝君是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主功名、科考、俸祿,又被稱作文昌梓潼帝君。」農曆二月初三,卯月。這天是文昌帝君聖誕,意味著文昌帝君與卯有直接關聯。
  • 文曲星就是文昌帝君,一文看懂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廣泛的文昌信仰
    在《文昌化書》中又記載了文昌帝君遇佛授記,那麼文昌帝君與佛教也有不解之緣了。既然文昌帝君在三教中都有如此高的地位,那麼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各階層人們共同崇拜的對象,就理所當然了。要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就不能忽視這一歷史現象。【文昌神本是天神,主管人間文運、功名、祿位】文昌本是天上的星宮名(屬紫微垣,包含六顆星。
  • 文昌梓潼帝君 助佑學子考運亨通
    時逢考試月,文昌帝君降臨人間巡察考校文運、祿籍,賜福助佑學子考運亨通,高考中考小考順心順意,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