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中國家譜中三族、五服、六親、七族、七廟、九族的意思!

2021-01-09 錦秋文譜

中國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家譜是中國人對血脈祖先的一種尊敬,更是血脈親情的展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對家族血脈親情的最好詮釋。

由於血脈關係的遠近,在古代歷史上,家族文化上誕生了很多詞語,今天我們就來解釋一下吧。

三族:(1)謂父、子、孫。《周禮·春官·小宗伯》曰:「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鄭玄註:「三族,謂父、子、孫」。《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鄭玄註:「三族,謂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

(2)謂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禮記·保傅》曰:「三族輔之」。盧辯註:「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3)謂父母、兄弟、妻子。《史記·秦本紀》記有:「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駰《史記集解》引張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六親,現在有代表性的有三種說法。

(1)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婭。《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亞,以象天明。」晉杜預註:「六親和睦,以事嚴父,若眾星之共辰極也。妻父曰昏,重昏曰媾,婿父曰姻。兩婿相謂曰亞。」

(2)指父子、兄弟、夫婦。《老子》:「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王弼註:「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

(3)指父、母、兄、弟、妻子、子女。《漢書·賈誼傳》:「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以承祖廟,以奉六親,至孝也。」唐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

七族:七族:親族的統稱。七族,上至曾祖,下至曾孫。

七廟:本指四親(父、祖、曾祖、高祖)廟、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廟和始祖廟。後泛指帝王的宗廟。

九族,從漢代起,「九族」有經學上的今文和古文兩種解說,各有其社會、政治背景、分別從不同方面滿足統治者的需求。

(一)古文說。代表人物有孔安國、馬融和鄭玄。他們認為九族僅限於父宗,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孫的就帶直系親屬。古文說構成了宗法倫理的基礎。唐宋以後,九族古文說在國家法律中獲得正式確認,其中明清兩代的律令規定,九族專指父宗。

(二)今文說。代表人物是許慎等,他們認為九族父族四(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女兒之子、己之同族)、母族三(母之父、母之母、從母子)、妻族二(嶽父、嶽母)。今文說滿足了封建統治者利用血緣姻親關係實現對本階級及整個社會最大限度控制的需要。封建統治者在賞賜、懲罰、屠殺時利用九族的今文說的。

五服,是宗族結構中區分內外最重要的分界線,是否出五服成為判定親疏的重要標誌。從己身算起,向上至高祖父母為上五服,向下至玄孫夫婦為下五服。

五服又指的是五種喪服。在中國古代社會,以喪服來表示親屬之間血緣關係親近以及尊卑關係。具體指的是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斬衰是用很粗的生麻布做成,不縫邊,傳這種喪服服喪三年,用於臣、子、妻、妾為君、父、夫服喪。齊衰則是縫邊的生麻布做成。大功和小功則是用熟麻布做成,只是做工不同,緦麻是細的熟麻布做成。服喪時間依次減少,有一年,九月、五月、三月。

從自己往上數五代到父親、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下數五代到子、孫、曾孫、玄孫。同時還有上述親屬的旁親,都是有,叫內親。母親一系叫外親,服制只有一世,僅包括外祖父母、舅父、姨母、舅表和姨表兄弟。母系親屬均列入緦麻親中。多數家規規定,「未出五服」,不準結婚。

創作不易,別忘了給個關注哦!

#家族#

相關焦點

  • 重慶市潼南縣登麒公系家譜總序——李氏文化
    家無譜,則族不族,家不家,上下不分,尊卑無序,親姻不明,倫理紊亂。人道莫大於親,親必尊祖,尊祖必敬宗,敬宗必收族,收族必歷祖籍當派。於是有譜。有譜方能別姓、辨親,有譜方能避近姻,以達優生優育之境。家譜始於五帝,興於商周,盛於唐宋,自元明至今,政府雖不直接組織纂修家譜,但仍然關注家譜纂修。
  • 家譜中的精華——談名人的家譜
    名人家譜是家譜中的精華,也是研究名人家世、生平事跡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      怎樣判定一部家譜為名人家譜      名人家譜,簡單地說就是記載了本族中一個或數個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家譜。在家譜中徐世昌編寫了大量的晚清族人的傳記,內容豐富,文採頗佳,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曾與「朱、毛、彭」齊名的黃公略的家譜      黃公略家譜:湖南湘鄉《筻口黃氏四修族譜》十二集(卷),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敦本堂木活字本,黃家鵬、黃家葆纂修。      黃公略(1898—1931年),譜名家杞,號公略。
  • 俗語「最親不過五服」,什麼是五服、六親和九族,這裡面學問大了
    俗語「最親不過五服」,什麼是五服、六親和九族,這裡面學問大了中國的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不管是俗語文化還是詩歌等等,都是古人給後代留下的寶貴文化資產,在農村經常聽到老人們講一個詞語「出五福」,尤其是在農村的葬禮上,經常會聽到這句俗語「最親不過五服」。
  • 探尋國人家譜尋宗路:20多年前家譜是一種禁忌
    甯長佔修譜以前,這些故事只在甯氏一族中口耳相傳。「我家的家譜早已失傳。」這使始遷祖那段搭窩棚居住、給人扛活賺錢、和雞鴨同用同喝坑塘髒水的艱難歲月,在不同族親的講述中變得支離破碎。而且,甯長佔這輩還耳熟能詳,後代已難言完整。「當初始遷祖為了活命那麼拼死拼活,你們年輕一代卻一問三不知!」甯長佔眼中開天闢地般的祖先遷移故事,就要這麼被歲月遺忘了。
  • 南朝將女性宗廟列入皇家「七廟」中,這是女權運動的先聲嗎?
    南朝宋、齊、陳三代於建國初,皆將為開國皇帝已經去世的配偶所修建的宗廟列入皇家「七廟」中。此舉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古代學者多將其視為離經叛道的荒誕舉措,加以嘲諷和鞭撻;現代學者則視其為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這兩種說法都不準確。一、人權運動與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
  • 中國古代七聲音階的起源
    眾所周知,宮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相當於西樂的Do(宮)、Re(商)、Mi(角)、Sol(徵)、La(羽)(沒有Fa與Xi),亦稱為五音。
  • 文曲星就是文昌帝君,一文看懂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廣泛的文昌信仰
    【文昌帝君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神】「文昌帝君」,俗稱「文曲星」,是中國史上信仰最為廣泛,影響最為深遠的神。他主宰人間功名利祿、文運科名,被廣大文人儒士所崇拜。同時他被列入道教神仙系統中一位重要的神,勸人廣積陰德,致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從而實現最高理想。
  • 家譜歷史發展過程的前世今生
    在編修家譜以維護門第的同時,士族對試圖偽造家譜以混入士族的行為,也進行了堅決的打擊。魏晉南北朝是家譜的分水嶺,到魏晉南北朝時,重視門第高下,是中國家譜發展的繁盛時期,在這一時期,家譜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從選官到婚姻,都要以家譜為憑,家譜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門閥制度的盛行,以致家譜成了世族間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據,於是便迅速發展起來。
  • 「文昌帝君」廟—七曲大廟山香火旺。翠雲長廊風景秀
    眾所周知,在中國,各種廟宇很多,在我們這個崇尚文化的國度,關於文化廟宇也不計其數。但有一座廟很特別,它是文昌帝君的發源地。故有「北孔子廟,南 有文昌帝君廟」之說。其中南文昌帝君廟就是今天軍哥要和夥伴們聊的「七曲大廟」。「七曲山大廟」位於四川省梓潼縣城城北的七曲山,因此稱為「七曲山大廟」。
  • 五廟和七廟,古代的宗廟制度
    宗廟制度簡稱廟制,宗廟是古人祭祀祖先的場所,宗廟制度是祭祀祖先的相關制度。當然了,普通人的祭祀活動不能這麼講,廟制特指天子、諸侯的祭祀活動。宗廟的設立鞏固了貴族的世襲統治,特別被統治者所看重。早在先秦時期,已經有了宗廟制度。當時有五廟和七廟兩種祭祀形式。
  • 六親是指哪六親?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王氏文化,傳播王氏力量!
  • 李氏家譜大全,李家人必看!【來源+字輩+祖訓+郡望+遷徙】
    中國人口9500萬,全球人口總規模超過1.2億。在中國,湖南、四川、重慶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隴西,即今甘肅臨洮,為李氏重要發源地。在臺灣地區、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i、Lee及Lay等,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
  • 江西寧都孫氏家廟,孫中山先生祖祠,曾公勘擇主發貴
    鳥瞰孫氏家廟據孫氏家譜史料記載和文物考證,孫誗為孫中山先生第三十五代先祖。孫誗後裔一支孫友松遷居廣東,孫中山先生,系孫友松之後。蘇東坡留下的東平候像讚當時贛南有名的地理師父曾文辿公(楊公的大弟子)與孫誗相交甚好,為孫誗點一風水寶地,福蔭其後人,就是當地著名的東平候孫誗墓。筆者曾帶領弟子前往考察,寫有文章介紹墓地情況。
  • 收藏乾貨,一文讀懂永定社前賴氏家廟,元宵鬧祠社前古事遠近馳名
    大門設於祠右,建一牆屏形成回折,順向中寨,門上懸掛一對紅燈籠,上書「敦本堂」。門額懸掛進士賴宏手書「賴氏家廟」匾,嵌聯「秘書 世第,好古家風」。大門內聯「忠厚溯家風,宇啟西川,文物雍容光閥閱;詩書綿世澤,祥鍾秘裡,衣冠蹌濟耀門閭」。「西川」者,賴氏郡望。 入大門,祠上懸橫匾「敦本堂」,一副長聯掛兩柱「敦睦鄰,敬鄉親,繼 承千百年文明傳統;本孝悌,序長幼,發揚數十代禮儀家風。
  • 谷中七福神
    年初,隨運動俱樂部參加了一次戶外健身活動:走訪東京都內的「谷中七福神」。    一說七福神,眼前就會浮現出腋下夾著鯛魚的恵比壽,一身戎裝的毗沙門天,大肚子布袋尊,懷抱琵琶的辯才天,手持龍杖的壽老人,仙鶴伴身的福祿壽,腳蹬米桶的大黑天。日本是多神信奉的國家,七福神只是其中之一。日本的神也不限於人的形象,能帶來實際利益的即便不具人形也可當神。
  • 每天五分鐘一起學周易。六親六神,它們在八卦中的作用和含義
    我們在預測或是起卦後,很多卦師會給主卦象安六親或是六神。但是什麼是六親,什麼又是六神呢?他們各起什麼作用,有何含義和意義,如何判定決斷,今天我們就著重講一下在八卦中作用。六親和六神是在八卦和命理學中常用的術語,根據五行對八字或是六爻進行的分名別類的名稱,意在八字或六爻中看出其中的關係,及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生相剋,會出現的何種反應。以便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和推理。
  • 每天五分鐘一起學周易。六親六神,它們在八卦中的作用和含義
    我們在預測或是起卦後,很多卦師會給主卦象安六親或是六神。但是什麼是六親,什麼又是六神呢?他們各起什麼作用,有何含義和意義,如何判定決斷,今天我們就著重講一下在八卦中作用。六親和六神是在八卦和命理學中常用的術語,根據五行對八字或是六爻,進行的分名別類的名稱,意在八字或六爻中看出其中的關係,及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生相剋,會出現的何種反應。以便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和推理。六親應用在八卦裡面佔有很大的作用。是很多卦師斷卦必須依靠的數據。尤其在六搖起卦法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六親是;父母,兄弟,妻財,官鬼,子孫 。
  • 北鬥七星 (中國古代北鬥星官中的七顆星)
    在「開陽」附近有一顆很小的伴星,叫「輔」,它一向以美麗、清晰的外貌引起人們的注意。據說,古代阿拉伯人徵兵時,把它當做測驗士兵視力的「試驗星」。北鬥七星始終在天空中作緩慢的相對運動。把北鬥七星鬥前二星連接,並朝鬥口方向延長約五倍距離即可找到北極星,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識別星座的標誌。此外,按照北鬥七星鬥柄曲線延伸,畫出一條弧線後,會遇到21顆亮星之一的大角,即牧夫座α星。其他相關小北鬥小北鬥是小熊座中七顆較亮的星的總稱 ,遠不及北鬥七星醒目。勾陳一,也就是「鬥」中最亮的一顆星是現在的北極星。
  • 走進陽穀七級古街巷,處處有故事……
    七級古渡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七級鎮,在山東陽穀縣東北運河之東,路出聊城縣,有古渡。相傳唐田真兄弟哭活紫荊於此。」唐時此地稱毛鎮。山東境內運河開通,穿鎮境而過,是運河渡口碼頭,因修有石階七級改為今名。元初在此建閘,設官管理,並有兵營駐守,明清相沿。
  • 「把根留住」 上虞家譜家訓家規展讓人大開眼界
    「越文獻地,虞稱最古」,而上虞眾多古籍中,又以家譜居多。如今,上虞圖書館保存著83家姓氏的「百家姓譜」293種共1703冊家譜,而在本次展覽上展出了各種各類家譜1300餘冊。家譜之最,有誰清楚家譜是歷史研究特別是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史料,在上虞,各種地方文化特別發達,如虞舜文化、孝德文化、鄉賢文化、東山文化、梁祝文化、青瓷文化等等,在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家譜文化作為地方史研究的重要一部分,正日漸火熱,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家譜的編纂和家譜文化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