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現存的兵團,總人數達300萬,建造了14座兵團城市

2021-01-10 憶一文史

《三國志·魏書》:「是歲,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時期曾出現過一個影響深遠的制度,那便是始於西漢盛於魏晉的屯田制。屯田制的內容很簡單,那便是以軍隊戍邊屯田,這些軍隊在和平年代能夠承擔農民的角色,一方面保衛邊境,另一方面開墾農田。一旦邊境戰爭爆發,他們便可以迅速進入戰爭狀態,保衛邊疆的和平。這一制度讓駐紮在邊境的士兵,無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都有事可做,充分調動了士兵的積極性,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充分貢獻。

古代的屯田制

在《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當中,趙充國曾對漢武帝說過這樣一句話:「屯田於邊防,戍衛與墾耕並顧」,正是這句充滿新意的言論,使得屯田制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不僅解決了國家的糧食問題,還增添了大量的人口。屯田制雖說在曹魏末年被最終廢止,但以此為基礎的改良版屯田制卻在歷史上多次出現,比如說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生產建設兵團制度。

屯田士兵

生產建設兵團的目的很簡單,那便是鞏固邊防、發展經濟以及安置人員,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邊疆被重新解放的年代,這一制度的出現是有著重大意義的。和平時期搞生產,戰爭時期能打仗,建設兵團這一概念自從被提出以後便被各地效仿,除了邊疆以外,我國內陸地區也同樣出現了大量的建設兵團,它們雖說現如今全部都被廢除,但卻為了國家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生產建設兵團

1949年,駐紮在新疆地區的陶峙嶽對國內環境進行了細緻的分析,認為全國統一之勢已經無法阻擋,究竟是進行最後的抵抗?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和平解放,陶峙嶽再苦苦思考了一夜以後,率領新疆全體軍民向我方投誠,解放軍不費一兵一卒,便解放了新疆,讓這一廣袤的土地,避免了戰火的侵擾。

支援新疆

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雖說非常落後,但也是有一些相對而言較為發達的地區,眼下的工作重心,不是將這些地區發展得更好,而是趕快讓那些落後的地區跟上大部隊的腳步。政府為了推動較為落後的新疆的發展,將王震派到了新疆,讓他專門負責新疆的發展問題。

來到新疆以後,看著這片尚未開發的土地,王震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便是改編駐紮在新疆的二十二師,讓他們脫下身上的武器和裝備,向當地的普通農民一樣進行務農勞作,這便是著名的軍墾政策。

王震在新疆實行了軍墾以後,僅僅花費了一年時間,便讓整個新疆地區實現了糧食的自產自足,生產建設兵團的提出,讓中國各省紛紛效仿,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駐紮在新疆的建設兵團,建造了14座兵團城市,實現了前無古人的奇蹟。

兵團的歷史意義

等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各省的建設兵團大多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它們在中央的命令下紛紛撤銷,退出了中國的歷史舞臺,但卻唯獨有一個留了下來,那便是中國唯一現存的兵團,總人數達300萬,駐紮在新疆的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布

其實新疆的建設兵團也曾撤銷過一段時間,但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伴隨著王震的強烈建議下,新疆建設兵團又重新活了過來。在此之後,新疆建設兵團的內部又進行了一定量的改革,使得他們的管理體制變得更加特別,擁有更加高度的自主權,並擁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文衛體系。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新疆建設兵團為了發展新疆而成立,現如今新疆已經被他們建設的豐富多彩,他們也仍然在發揮著自己的獨特作用。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制度的創新性,以及隨著時間的發展而不斷改革的生命力,才讓他們在新疆駐守了多年而沒有被裁撤。希望在未來的歲月中,他們能夠完成更多的奇蹟,讓美麗的新疆變得越來越好。

參考資料:《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全國唯一一個還沒有被撤銷的兵團:300萬人,建造14座兵團城市
    改革開放之後,局勢逐漸穩定,兵團也漸漸消失在了歷史之中。我國的兵團陸續改設,只有新疆建設兵團保留了下來。 在新疆建設兵團這一支多達三百人的軍隊的建設下,新疆從一片不毛之地變成了如今的農牧業強省,更是在其幫助下建造了14個兵團城市,成為國家建設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 1948年,22個兵團對17個兵團,一個兵團擁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兵團這個編制。時間進入了1945年,雙方都出現了兵團這個編制。當時,解放軍總計下轄17個兵團,對方則總計下轄了22個兵團。22個兵團對抗17個兵團,那麼,雙方各自的兵團,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事記(1958年)
    為此,兵團黨委作出決定:凡自建共青團農場的單位,可以不上繳捐款和抽調人員;不建共青團農場的單位,捐獻款和自願報名人員由兵團統一調配。不久,全兵團捐獻款即達300餘萬元,報名青年達5000餘人。當年,農一師、農二師、農四師、農六師、農七師、農八師和機運處各建起一個共青團農場,哈密建了一個共青團園藝場。當年開荒8.7萬畝,播種3.5萬畝。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事記(1990年)
    下午,農業部黨組成員及主要司、局領導聽取了劉雙全、郭剛關於兵團情況的匯報。  同日  兵團機關召開副處以上幹部大會。兵團領導文克孝、李書卷、羅泉源、伯塔依·庫平、魚正東參加了會議,動員機關幹部組成200人的工作團下基層。兵團成立工作總團,團長劉雙全,副團長章恆、文克孝、司馬義.買合蘇提、羅泉源、伯塔依.庫平、李書卷、倪豪梅,下設工交商、政法、文教、建築4個分團。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疫情期間很多網友都發現,包括疫情通報在內的各種中央文件中全國各省自治區後面總有一支「援疆建設兵團」,與省級行政區並列。那麼這個新疆建設兵團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新疆建設兵團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很陌生,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個兵團是做什麼的。
  • 我國曾有過12個兵團和3個農建師,目前卻只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經常看新聞的讀者朋友們應該都「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個名字,因為很多新聞的結尾,或者中央政府的文件開頭都會出現這個名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生產建設兵團。生產建設兵團顧名思義就是擔負著圍墾戍邊的任務的兵團,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總墾區達7.06萬平方公裡,佔到了新疆面積的4.25%,像石河子市,阿拉爾市,北屯市都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管理,基本上一個師就是一個市。說到這裡,筆者不禁有所疑惑,我們有著2萬多公裡的陸地邊界線,西北,東北,西南等地區都有大量的土地資源,為何目前只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個呢?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事記(1981年)
    8月  13日至14日鄧小平偕王震、王任重視察新疆。視察了石河子八一毛紡廠、農科院及石河子總場地膜棉花栽培情況,接見了團以上幹部和老紅軍、勞動模範代表。鄧小平在聽取了新疆黨政軍主要負責同志對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意見後指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就是現在的農墾部隊,是穩定新疆的核心」,「生產建設兵團恢復起來確有必要」。
  • 新疆兵團第二師歷史沿革是什麼?
    在彭德懷、王震將軍的指揮下,這支英雄之師轉戰於西北戰場,先後參加了運安、宜瓦等十大戰 役;而後揮師隴東,挺進河湟,相繼解放了安邑、鹹陽、天水、臨夏等16座城市。1949年9月,大軍陳兵嘉峪關,促使新疆和平起義。10月10日,步兵第 六師由甘肅張掖出發,進抵酒泉、玉門、敦煌一線集結待命。
  • 歷史上的今天|鑄劍為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奏響維穩...
    下轄10個農業建設師,2個生產管理處,1個建築工程師,1個建築工程處及一些直屬單位,總人口17.5萬人,官兵10.55萬人。有農牧團場43個,耕地7.73萬公頃。12月5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舉行成立大會,首任兵團領導成員:兵團司令員陶峙嶽,政治委員王恩茂(兼)。兵團黨委由27人組成,王恩茂為第一書記,張仲瀚為第二書記。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事記(1992年4-9月)
    同月  以李書卷副政委為團長的兵團慰問團赴內地慰問跨省安置的離休幹部。慰問團分6路,涉足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慰問安置在全國267個地、州,949個縣、市,961個鄉鎮的2600多名離休老幹部。慰問人數佔應慰問數的98%。慰問工作至8月圓滿結束。
  • 2021年01月15日 - 兵團日報
    國內統一刊號:CN65-0006 兵團日報社出版廣告熱線:(0991)5509396 日電(記者 趙文君) 國家郵政局14日舉行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0年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和時限測試結果。
  • 新疆人文:南疆兵團古絲綢之路重鎮——阿拉爾市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兵團城市「石河子和阿拉爾」的地位和作用尤為重要。儘管石河子設市早於阿拉爾,但阿拉爾的重要性在南疆地域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座兵團城市位於阿克蘇地區境內,北起天山南麓,南至塔克拉瑪幹沙漠北緣,世界最大的內陸河——塔裡木河穿過阿拉爾市區。
  • 新聞裡提到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一個什麼機構
    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漢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立都護府烏壘城(今輪臺),總領天山南北兩道,屯田遍及西域各地。輪臺、渠犁、焉耆、龜茲(今庫車)、車師前(今吐魯番西)、樓蘭(今羅布泊周圍)、伊循(今鐵門關市米蘭鎮)、姑墨(今阿克蘇)、赤谷(烏孫國都,今伊塞克湖東南)等地都是重要屯田區。西漢時期屯田近70年中逐漸形成都護、戊己校尉、曲侯和屯長四級管理體制,直屬中央大司農管理。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事記(1967年)
    3月中旬兵團黨委抽調大批幹部,組成「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分赴南、北疆各墾區抓革命、促生產。  28日兵團臨時文化革命委員會成立。裴周玉任主任,丁盛任第二主任,李荊山、王振東(兵團司令部副參謀長)任副主任,楊貫之(兵團司令部副參謀長)等9人為常委。隨即布置在兵團進行全面奪權。
  • 兵團日報
    國內統一刊號:CN65-0006 兵團日報社出版廣告熱線:(0991)5509396
  • 新疆兵團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艾斯蓋·卡德爾被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李源)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監委網站消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統戰部(兵團民族宗教事務局、兵團臺灣事務辦公室)副部長(副局長、副主任)艾斯蓋·卡德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事記(1954年10-12月)
    1954年8月,中央軍委、總參謀部電令新疆軍區將生產管理部與二十二團合併組成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兵團的部隊有人民解放軍二、六軍的4個師,二十二兵團全部和五軍的一部。兵團機關駐烏魯木齊,下轄10個農業師、1個建築工程師、個直屬團和9個企事業單位。成立時總人口17.5萬人,其中指戰員和無軍籍職工10.5萬人。兵團保持軍隊的組織形式,實行農、工、商、學、相結合,黨、政、軍一體的特殊體制。
  • 乾隆色譜、絲綢之路上的動植物、兵團革命文物……2021年中國絲綢...
    展覽一展覽名稱:雲薈:中國時尚回顧大展2011-2020展覽時間:2021年1月23日-3月21日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臨展廳展覽簡介: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辦、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的年度時尚回顧展,從2011年開始至2020年,已經走過了十年,漸以成為記錄當下中國人的經典形象和生活狀態,定格這個美好時代的縮影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作用的歷史考察與思考
    (《新疆黨史》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從成立之日起,就繼承和發揮人民軍隊戰鬥隊、工作隊、生產隊的光榮傳統,在新疆廣袤的戈壁荒漠和條件惡劣的邊境地帶忠實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
  • 新聞聯播中提到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只有新疆才有嗎?湖北也有。
    文末有視頻講解每天的疫情播報少不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讓更多的不了解兵團的人突然覺得這個「兵團」好神秘,也好期待去了解。全中國只有新疆有生產建設兵團嗎?當然不是。新中國成立後,為屯墾戍邊、鞏固邊防,同時發展經濟、安置人員,全國卻陸續出現過12個兵團,3個農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