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曼君,土生土長的大壩鎮水背村人,也是袁氏剪紙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深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剪紙(袁氏)》代表性傳承人。1986年,袁曼君因工作原因,將袁氏剪紙帶到深圳,現在,袁曼君正籌劃著將剪紙文化重新帶回袁氏剪紙的發源地水背村。
《袁氏剪紙》發源於客家人第五次大遷徙時期,在廣東省傳承了160多年,在和平又稱水背剪紙。在水背村文化廣場見到袁曼君時,她正在向村民們展示剪紙技藝,一張桌椅,一把剪刀,幾張紙,依靠簡單的工具,她就創作了各種栩栩如生的剪紙形象。袁曼君幾十年如一日,對傳統剪紙技藝用心揣摩和參悟,經過長期刻苦學習磨鍊,真正做到了「腹中有畫、胸有成竹、一氣呵成」。
袁曼君、袁氏剪紙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袁氏剪紙是在一八五一年的時候,來到我們和平縣水背村,將近一百七十年的歷史了。當初我們的祖輩遷徙到這兒,也就把這門藝術帶到了這裡。
何紅嫚水 背村村支委員:我是第一次看她剪紙,但是她的名字我早就聽過了,看了之後,我就覺得她那把剪刀像施了魔法一樣,能很生動地把那些紙張剪出各種形狀的很靈動的東西。
袁氏剪紙以風格細膩、玲瓏剔透聞名,其獨特技法是袁氏家族的傳承手藝「斷口剪法」,通過陰陽剪紙的特殊手法,可以在一張紙上呈現兩幅不同的作品。袁曼君表示,這次回來後看到家鄉的變化,她十分欣喜,也給她創作關於「客家文化」的系列作品帶來了很多靈感。現在,村「兩委」很重視剪紙這個項目,正在積極推動袁氏剪紙在水背村落地,她也希望剪紙藝術能夠在家鄉傳承發揚下去。
袁曼君 袁氏剪紙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 :水背村本身就是我的家鄉,我的根就在這裡。我帶出去的也是我們水背村的文化基因,回到我們村其實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來源:和平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河源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