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中閏月,彰顯古代中國科學計算力

2021-01-08 安壹

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又稱華歷、夏曆、中歷、國曆、俗稱陰曆。這是由於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曆法,所以擁有這些稱謂。直到漢武帝時期全國曆法統一,並且編寫《太初曆》。之後經歷多個朝代在此基礎上逐漸完善,其形式一直延續至今。中國農曆是世界上最早曆法之一,農曆的出現對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曆法中包含了太陽曆(陽曆),太陰曆(陰曆),和陰陽合曆三種形式被世界不同的國家地區使用。而我國的農曆是屬於陰陽合曆,兼有陰曆月與陽曆年的特性。

農曆中的陽曆年的制定,和西方的曆法一樣,以一個回歸年為一年,回歸年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365.2平太陽日,即太陽中心自西向東沿黃道從春分點到春分點所經歷的時間,一年也分十二月份。

農曆中的陰曆月是按月亮的運行規律為基礎制定的,也就是一朔望月的周期確定的,總共有十二月。由於朔望月的平均長度大概二十九天半,而且農曆中的月份分為大月與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所以全年的總天數為354或355天。但是一個回歸年約是365天,並且上面我們講到農曆屬於陰陽合曆。 這樣陰曆年與陽曆的一個回歸年天數無法協調。

於是就在農曆中設置了閏月和二十四節氣來協調朔望月與回歸年之間的關係。關於閏月,農曆實行的十九年報加七個閏月的辦法,即每十九年設置七個閏月。這樣每十九年的陰陽裡中的「年」之間的時間差就被消除很小,基本上就在兩個多小時,而這種方法的首創是在春秋時期,所以不得不佩服中國古代人的計算能力。

解決了時間之差這個問題之後,另一個問題是十九年中的七個閏月怎麼合適分配呢?問題的解決辦法是古代智慧的中國人訂立了——二十四節氣,它作用是指導農事兼補充曆法,也反映季節的變化。是古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和氣候的演變的次序,將一年分為二十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隔半個月,分布在十二個月裡面。由於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月初的稱為「節氣」月中的稱為「中氣」。原本農曆一年有十二個月約354天,與回歸年差了11天左右,而二十四節氣只與太陽的黃道位置相關,這樣的話,每隔兩三年左右的時間就會有某個農曆月份只有節氣沒有中氣,曆法會把該月作為上個月的閏月。就是這樣協調好農曆中陰曆就與回歸年的關係。最終一部最科學,最嚴謹的曆法形成了,廣乏的幫助農業生產與人民生活,並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今天看來中國的農曆比純粹的陰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陽曆實用方便,這都是智慧的中國古人觀察天象運行和掌握農時的結果。農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準確巧妙,常常被中國人視為驕傲。並且我國各地區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節日均以農曆計算,至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和民族大多仍遵循農曆的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七夕節等。可以說,農曆就是一部中國史,包羅萬象。

相關焦點

  • 【焦點】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兒?
    我國農曆將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以立春為始,排在單數位的就是節氣,排在偶數位的就是中氣.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曆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一般每過兩年多就有一個沒有中氣的月,這正好和需要加閏月的年頭相符.所以農曆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
  • 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
    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就21世紀來說,「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閏四月」雖比較罕見,但也是正常曆法現象,無關吉兇福禍,公眾要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那麼,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用?戳視頻一起來看看吧!
  • 農曆閏月有什麼規律
    文章目錄農曆閏月有什麼規律1、農曆閏月有什麼規律陰曆定年的依據是地球的運動規律:地球繞日一周,即月繞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內之月數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個月,僅354日,與歲實相比較,約餘11日,積至三年,餘33日,故每三年須置一閏月,尚餘三日或四日,再積二年,共餘25日或26日,可置一閏月,平均計算,每十九年須置七閏。
  • 中國農曆中的閏月是如何設置的?
    在中國,通常使用公曆,還有就是民間還使用到農曆。像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都是規定在農曆上的某月某日。如,中秋節就是農曆八月十五。在農曆中還經常遇到閏月,比如2020年農曆就閏四月,也就是說農曆要過兩個四月。
  • 【生活百科】農曆閏月的學問
    為保證陰陽曆各個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對應的關係,先民們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於公元前500多年便開始採用3年閏1個月,5年閏2個月,19年閏7個月的閏月法,每逢閏年所加的月便稱為「閏月」,起初閏月放在一年的年終。例如,秦代起以十月為歲首,把九月作為年終,閏月就放在九月之後,而稱為「後九月」。
  • 農曆的「閏年」和「閏月」如何設置?需要先澄清對「農曆」的誤解
    閏年和閏月,在中西方曆法中都有。從實際來看,中西方的早期置閏方式都比較接近,周期基本都是「十九年七閏」,大概隔三四年就會置一個閏年。 從以太陽為參考的陽曆(公曆)來說,閏年和閏月很好解釋,為了方便闡釋「農曆」,我們需要簡單地概括一下。
  • 科普:二十四節與農曆閏月
    所以我決心要再次理解閏月的問題,也解決十年前那個我最後產生的那個疑問。我注意到了主播在說到閏六月的時候說這個月裡只有一個節氣「立秋」,下一個節氣「處暑」在陰曆七月了,她說這是閏月的一個重要特徵,即閏月的那一個月裡只會有一個節氣,她為什麼會從節氣的角度來解釋閏月呢?
  • 【929新氣象——啥是農曆閏月,你知道不?】
    但是,要想弄清閏月的誕生以及形成是怎麼回事,還要從long long ago(很久很久之前)說起~~快看小編為你帶來的解答吧~ 農曆,是用中華民族古代曆法排列日、月、年並提供有關數據的曆書,距今已有 4000 多年的歷史。早在唐宋時期,每到年末,皇帝就把新曆書賜予文武群臣。因為是皇帝頒發的,所以,人們就把曆書叫 " 皇曆 "。
  • 農曆閏月是怎麼回事
    那麼,有人就會問了,農曆閏月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閏正月這麼少呢?這個問題涉及到一些曆法知識。中國現行的曆法是農曆與公元紀年陽曆共用,其中農曆是陰曆與陽曆合用,根據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律制定的,因此有人把農曆叫作陰曆是不對的,準確叫法應該是陰陽曆。農曆自漢武帝時期確定的太初曆開始就非常完善,經過後面一些朝代的補充修訂,形成了現在非常完備的曆法系統。
  • 農曆的閏月是怎麼計算的?
    因此,農曆中連續兩個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還出現過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連續四個月是大月的罕見特例。 那麼多長時間加一個閏月呢?所以,農曆就採用了19年加7個閏月的辦法,即「十九年七閏法」,把回歸年與農曆年很好地協調起來,使農曆的元旦(春節)總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個朔望月稱之為「閏周」。農曆置閏的方法可以使農曆年的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而農曆中的月又有鮮明的月相特徵,保持了公曆和陰曆兩全其美的特點。
  • 今年農曆為什麼有兩個四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定的?
    有些人高興了為什麼有兩個四月,或者說為什麼農曆要有閏月?可能大家也查過資料,但是很多人看不明白,因為那些敘述太專業了。我國古代先人是根據北鬥七星的勺子柄轉動的規律總結出來的,厲害吧! 古代人以農耕為主,必須掌握四季變化,相差11天,豈不是可能在夏天過年了? 過了年再去種地? 早耽誤了! 在2500多年以前的春秋時期(也就是孔子生活的年代),人們在陰曆的基礎上,引入了「節氣」。「節氣」是根據太陽的軌跡制定的(和北鬥七星的位置變化一致),用以指導百姓耕作。
  • 詳解農曆閏月的計算方法
    在昨天的文章推送中,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農曆閏月的設置原理,那麼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閏月的具體計算方法。農曆閏哪個月?決定於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我國農曆將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
  • 為什麼農曆雞年有384天? 閏月是怎麼計算的?
    為什麼農曆雞年有384天? 閏月是怎麼計算的?時間:2017-01-17 11:0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農曆雞年有384天? 閏月是怎麼計算的? 在有10來天,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 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農曆雞年有一個閏6月,是個閏年。
  • 公曆、農曆閏月之別及與節氣關係|文化傳家·曆法
    那麼,閏月究竟是什麼?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閏月和節氣之間有關係嗎?別急別急,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閏月那些事。什麼是閏月在公曆中四年一閏的閏月是固定在2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回事?農曆閏月是一種中國傳統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尤其在中國),閏月特指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閏月的作用是為了防止農曆年月與陽曆年及四季脫節。
  • 公曆、農曆閏月之別及與節氣關係 | 文化傳家·曆法
    那麼,閏月究竟是什麼?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閏月和節氣之間有關係嗎?別急別急,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閏月那些事。在公曆中四年一閏的閏月是固定在2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回事?農曆閏月是一種中國傳統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尤其在中國),閏月特指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閏月的作用是為了防止農曆年月與陽曆年及四季脫節。
  • 農曆丁酉雞年共有幾天?「雙春閏月」是怎麼產生的?
    不僅如此,雞年還是個「雙春年」——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年末的臘月十九又立春,而上一個「雙春閏月年」是2014年甲午馬年。那麼,「雙春閏月」是怎麼產生的?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閩南人喜歡做什麼?我國農曆是一種「陰陽曆」,為了填補這個33天的「陰差陽錯」,增設了一個「閏月」來補平。「這有效避免了正月裡穿襯衫、六月天下大雪的怪事。」因此,每19年中,就有7個年份多出1個農曆月。  陽曆一年中肯定有24個節氣,農曆平年和閏年的天數相差懸殊,即將到來的丁酉雞年是農曆閏年,有25個節氣,而即將過去的猴年是農曆平年,只有23個節氣。
  • 中國紀年法、公曆與農曆、閏年與閏月的區別
    2.農曆:陽曆+陰曆,陰陽合曆(黃曆)。以月球平均繞地球轉一圈的時間為一月,但通過設置閏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數又與地球平均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相等,如中國的漢歷、藏曆。中國人常說的農曆、陽曆、陰曆,其實農曆就是包含陽曆和陰曆的,而陰曆並不等同於農曆。
  • 「百科雜談」農曆等同於陰曆麼?閏月是怎麼來的?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農曆和陰曆是一回事麼?為什麼某一年會突然多出一個閏月?為什麼春節好像在陽曆1月和2月間沒有規律地變動呢?首先我們要明白曆法的起源。古人根據天象變化等自然規律,計量比較長的時間間隔,這就叫做曆法。什麼事物的變化既有規律又容易被觀測到呢?很明顯就是太陽和月亮了。古代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曆法,無外乎都是通過觀測太陽或月亮的運行周期來制定的。
  • 閏月怎麼算 閏月的算法
    根據中國農曆的組成來看,農曆年其實是比地球的回歸年時間要短一些的,因此如果按照農曆1年12個月來算的話,只要過了十幾年的時間,春節就不在冬天而在夏天了。因此就設置了閏月。那麼閏月是怎麼算的?一起來看看吧。
  • 明年農曆「閏6月」 農曆閏月這麼算
    農曆雞年384天閏月是這麼來的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306天,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