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g biang的故鄉之味

2021-01-21 瀟湘晨報

biang biang的故鄉之味

◎廣東實驗中學 初一13班 王伊溦

時光荏苒,星移鬥轉,歲月安然,總有一抹精彩封塵於回憶之中,總有一絲醇香綻放於舌尖之上,還有那biangbiang的聲音總在耳邊迴響。

故鄉,清晨,熹微的晨光輕灑,奶奶便挎著菜籃子出了門,待她返回時,籃子中早已趴上了猶帶晨露的青菜。相傳陝西著名美食biangbiang面利溼暖胃、酸辣鮮香,於是奶奶趁天寒準備為我們一家烹飪這份佳餚。

村子裡凌晨五六點就叫賣的豆腐和豆芽,奶奶在我還做夢的時候就備下了。尤其是老豆腐,被她細細地切成四方塊,像魔方,與同樣被切成小魔方的紅羅卜丁混在一起,堆在案板上,粉粉嫩嫩的漂亮極了。奶奶於廚中和面、醒面,將面擀為長條狀後,又開始施展起了她那拉麵的絕活。看奶奶扯麵可算是一大享受了,只見她緊緊抓住麵團兩頭,一拉一扯,在空中向下甩動著,發出了一陣陣「biangbiang」的聲音,隨著麵條的增長,聲音也逐漸清脆。據說,biangbiang面極難書寫的名字正來源於此。

爾後,奶奶又於鍋中劃開一道底油,將粉嫩的豆腐丁和胡蘿蔔丁蔥姜和辣椒麵等分別撒下鍋翻炒,又加入豆瓣醬,香氣氤氳時,整個廚房感覺都在呼吸著這份清香。還沒有等我平復心情,收起幻覺,麵條開始入鍋,翻動、煮滾,再將其箜幹、過水,倒入大碗中。舔舐著鮮香的火苗,映照出奶奶麻利的身影,她微笑著在麵條間點綴上各色各樣的配料,潑入翻滾的菜籽油,一陣更為濃鬱的面香便於空氣中醞釀。奶奶端上面,剛走出廚房,瀰漫的香氣就惹得家中人個個垂涎三尺。未品便先聞知其味,又怎一個美味了得?

待端至桌前,我們立刻下筷大快朵頤。細品,biangbiang面口感溫潤膩滑,嚼勁十足,五香於味蕾之中綻開,滑入喉中,餘香猶留。五花八門的臊子,將鮮、甜、酸、鹹凝聚於舌尖之上。粗嘗,些許花椒與辣椒麵,麻與辣相襯,滋味倒是極為開胃,又不會麻木了味覺,引得一家人嘖嘖稱讚,也恰好印證了我們陝西人粗中有細的性格。

奶奶並未動筷。她坐在一旁,看著我們狼吞虎咽的吃相,禁不住喜上眉梢,淡淡的陽光撫上她的面頰,襯得笑靨越發和藹而動人。

猶記那小小村落的青磚黛瓦,飄然的嫋嫋炊煙不知不覺泛起一抹淡淡的、難忘的故鄉之味——那是一種思念與憂愁。思念中,奶奶忙碌的背影和花白的頭髮,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這種香甜而憂愁的思念,一直伴著我成長。

回到城市後,無論怎樣的珍饈佳餚,都不能喚起我面對故鄉之味時,心中那一絲無瑕的感覺了。

朦朧中,似乎又一個暑假來了,我緩緩踏過石階苔痕,推開那道猶自彷徨的斑駁木門。於是,心中的記憶又被輕輕喚起……

徵文啟事

九月,從酷熱進入微涼。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憧憬和盼望的季節,也是令我們回味和享受的季節。開學了,校園熱鬧起來了;暖暖的愛意映照出恩師的笑臉;海子「打馬過草原」的詩句至今仍在迴蕩……寫下一段關於九月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品味秋的成熟和收穫。

徵文對象:中小學生

體裁:

紀實(詩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時間:

2020年9月30日

投稿平臺:

微信搜索「南都非虛構寫作成長平臺」小程序

統籌:方軍

插圖:沈淑婷

本期主持:南都記者梁豔燕 實習生麥曉婷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最難的biang字怎麼來的,biang字怎麼寫(記憶口訣)
    如果說中國最難的漢字是什麼,大家腦海中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這個」biang「字吧,畢竟那麼多的筆畫,寫起來也十分的複雜。biang雖然在現在字典以及輸入法中都沒有,但biang字卻是很早之前就真是存在的,並不是別人虛構出來的。但是若你以為biang字是筆畫最多的字,那你就錯了,因為biang一共有56劃,但真正最多筆畫的字其實有160劃呢。
  • 【新八客】「biang biang面」躥紅 上海哪能吃?
    一時間,「biang biang面」火了!   【biang biang面】是啥?   「biang biang(輕聲或二聲)面」,即褲帶面,是陝西關中民間傳統風味麵食,特指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通過手工拉成長寬厚的麵條。關中八大怪中「麵條像褲帶」就是指「biang biang面」。
  • 漫談biang的雅與俗
    不過,如果你讓他寫biangbiang面的biang字,說不定他會同意的。因為biang字最近剛完成了從非主流的俗字,到「逆襲」中南海的華麗轉身——確切地說,是「逆襲」了釣魚臺國賓館。   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釣魚臺國賓館設家宴款待連戰伉儷。
  • "biang biang面"躥紅 麵條好吃字難寫滬餐飲店可吃到[圖]
    biang面」。因為是陝西同鄉,習總書記特別為連戰準備了陝西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 biang面(音)」。由於「biang biang面」過於難寫,一些市民特意上網查詢。  「biang biang面」是陝西特色麵食,但上海市民對此較為陌生。「看圖片和一般的寬面沒啥大區別,就是陝西的一道小吃。」市民林先生特地上網查找「biang biang面」的真面目,並詢問上海哪裡可以吃到。
  • biang biang 面
    傳說,一位懷才不遇的秀才來到鹹陽,他路過一家麵館時,被裡面"biang--biang--"之聲吸引進去,饑寒交迫的他就吃了一碗麵,但囊中早已一貧如洗,於是他對小二說:"小二,你與老闆商量過,本人今天沒錢,可否寫出'biangbiang'二字,換這碗面吃?"店家心想:"古來就沒有'biangbiang'二字,看你窮秀才怎麼賴帳,於是答應了。只見秀才筆走龍蛇,大大地寫了一個□!
  • 陝西八大怪中biangbiang面的"biang"要申遺
    圖為老外也來秀一把吃biang-biang面的姿勢。昨天,百餘人在biangbiang面的故鄉戶縣康王村品嘗正宗的biangbiang面。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說,biang字是關中民間自創的一個最獨特的漢字,發音獨一無二,也是漢字中筆畫最多、書寫最複雜的字。這是一個足以單獨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漢字。本報訊 陝西八大怪中的第一怪就是麵條像腰帶,說的就是biangbiang面。昨天,百餘人在biangbiang面的故鄉品嘗正宗的biangbiang面。惹的德國學者米五鬥連連讚嘆:「 扎了!
  • 理性看待遲到罰寫「biang」字
    ——本文系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老師對遲到學生做出懲罰:罰寫「biang」字1000遍。這個陝西民間所創的「biang」字,因其被譽為漢字中筆畫最多的漢字,此事一出,許多民眾就指責該教師的懲罰手段很殘酷,並且引來了眾多關注。
  • 陝西師大教授:biang字由10個文化元素組成(圖)
    由於兩人是陝西老鄉,在席間還用家鄉話交談,家宴的飯菜則是具有陝西特色的羊肉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今biang面」等美食。biang今biang面的「biang」字筆畫眾多,為此,習近平還特意用小紙條寫下來交給連戰。「習連會」後,肉夾饃、biang今biang面等陝西美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與「biang」字有關的故事也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
  • 西安欲為biang字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圖)
    昨天,百餘人在biangbiang面的故鄉戶縣康王村品嘗正宗的biangbiang面。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說,biang字是關中民間自創的一個最獨特的漢字,發音獨一無二,也是漢字中筆畫最多、書寫最複雜的字。這是一個足以單獨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漢字。本報訊(首席記者 姬娜 實習生王琪)陝西八大怪中的第一怪就是麵條像腰帶,說的就是biangbiang面。昨天,百餘人在biangbiang面的故鄉品嘗正宗的biangbiang面。
  • 「biang」字入字典 你覺得可嗎?
    1月4日,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2019年年會暨「biang」字入字典倡議活動在西安舉行,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70餘位會員出席會議見證了「biang」字入字典倡議的正式發布。當天舉行的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2019年年會審議並通過了將陝西關中民間創造、內涵豐富並廣泛傳播的「 biang」字錄入字典、詞典、辭海等工具書的倡議。
  • 「biang」字入字典 你覺得行嗎?
    「biang」字入字典 你覺得行嗎?當天舉行的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2019年年會審議並通過了將陝西關中民間創造、內涵豐富並廣泛傳播的「 biang」字錄入字典、詞典、辭海等工具書的倡議。
  • 鹹陽71歲老人自創簡體biang字 學會了沒?
    陝西人都知道「biang biang面」,但因其筆畫繁多,很多人不會寫。鹹陽一名71歲的老人自創了一個簡體「biang」字,其字形既形象又貼切。  郭光榮喜歡書法,也喜歡創作,自創了簡體的「biang」字,並現場為圍觀市民書寫了簡體「biang」字。自創簡體「biang」字「biang biang面」,號稱陝西八大怪之一,麵條寬得像褲腰帶的扯麵,據說這個字的發音是因為扯麵的時候,面與案板接觸時,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也是目前筆畫最多的漢字,其字形是所有傳統字典不曾收錄的,非常難記,陝西人為此還編成口訣世代相傳。
  • 2000人明宮齊寫biang字 大筆揮灑陝西文化
    2000人明宮齊寫biang字 大筆揮灑陝西文化 (1/5) "← →"翻頁
  • 陝西「biang」字進京 意外找到安徽兄弟「zei」字(圖)
    在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國家圖書館和中國民族圖書館近日主辦的「我們的文字——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字書寫與傳播」專題展覽中,來自陝西特色小吃biang biang面中的biang字,第一次走進了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
  • 陝西biang biang面文化解讀
    原文配圖:biang字。  草根講壇:「Biang」字為何人所造?  「一點戳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官朝上走。你一扭,我一扭,一下扭了六點六。靳應祿認為Biang字歌是一首「快活謠」,字本身就是一個象聲詞,是飢餓難忍吃麵時候嘴裡發出的聲音,同時暗指男女之事。一個Biang寫盡人生百味,食色性都在其中,表達了勞動人民最樸素最原始的人生追求。  書法家李志華則有另解,他書寫的Biang字書法及歌謠,「穴」卻是「一隻老鼠跳上案,兩個老鼠下面看」,Biang字右邊不是立刀旁,而代之一個戈字,他說:「刀子上咋能掛麻糖(麻花)嘛?
  • 弘揚陝西文化 千人將在大明宮遺址公園同寫biang字
    麵館老闆娘李素妮正確寫出biang字本報記者湯繼穎攝  「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進走;左一扭,右一扭,東一長,西一長,中間夾個馬二郎,心字底,月字旁,掛個鉤鉤串麻糖,坐個車車逛鹹陽。」
  • 認不出biang就不是正宗老陝?識字的進來試一手
    不過,有誰試過連續寫1000遍的biang字呢?最近,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就有學生就親身體驗了一次——因為上課遲到,被90後輔導員王斯俊罰抄1000遍biang字,而另一位遲到的學生則畫了一百個兵馬俑。<報導詳情戳這>       是不是覺得這輔導員老師忒有創意了點?其實是十一國慶來西安旅遊激出的靈感。
  • 寫biang字做biangbiang面 永興坊讓傳統文化更有面兒
    今日(2018年7月7日)小暑,永興坊舉辦「夏爽中國嗨西安之小暑吃新面·消暑又有面兒」活動,為中外遊客和西安市民送西瓜、綠豆粥解暑,還教大家如何做biangbiang面,寫biang字,讓遊客和市民通過活動了解節氣風俗習俗,讓傳統文化深入人心,更有「面兒」。
  • 宋瀟:「biang」字抄千遍,其義能自現?
    原標題:宋瀟:「biang」字抄千遍,其義能自現?  陝西民間自創的「biang」字,被譽為漢字中筆畫最多的字。最近,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學生親身體驗了抄這個字1000遍,原因是上課遲到。有學生在罰抄200遍過後,表示再也不敢遲到了。
  • 習近平宴請連戰親自教寫「biang」字
    有網友認為,陝西的肉夾饃、泡饃或許會像慶豐包子一樣就此走紅,同時,因泡饃、肉夾饃、biangbiang面等陝西美食本就有較為深遠的文化溯源,網友在享受之餘,也能更好地感受陝西文化。網友「鎮江太守」說,習主席中午的便餐就讓「慶豐」包子名揚四海,門庭若市,何況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又是家宴招侍貴賓的陝西名吃?陝西泡饃、肉夾饃、梆梆面想不火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