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說黃帝是黃姓家族的始祖,也無不妥。黃帝同時也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等百家姓中所有姓氏家族的始祖。
這裡要特別指出一點,黃帝的「黃」字不是姓氏,「黃帝」兩個字連起來是名字。黃帝之所以被稱為「黃帝」,是因為按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的分類,黃帝屬土德,而土德尚黃色,所以被稱為「黃帝」。
類似的還有炎帝,他也不姓「炎」,只是炎帝五行得火,因為才被稱為「炎帝」。
黃帝其實並不是一個人稱呼,而是黃帝部落歷代首領的稱呼。到目前為止,我們根據史料記載和相關的傳說知道的歷代黃帝的姓氏,就已經有很多了。初代黃帝應該姓公孫,後因為居於姬水,所以又改為姬姓。遷居軒轅之丘,又被稱為軒轅氏,再建都有熊,又被稱為有熊氏,還有稱其為「帝鴻氏」的。黃帝統治時代,長達幾百上千年,不可能是一個人如此的長壽的。
所以,稱黃帝為公孫黃帝、姬黃帝、軒轅黃帝或者有熊黃帝,都是對的。甚至還有稱黃帝為公孫軒轅、姬軒轅、姬有熊的,明白這是稱呼不同時期的黃帝就可以了。
中國遠古姓氏,有八大姓,其中姬姓和贏姓在不同版本中,都位列八大姓之一。黃姓主要來源自贏姓的一個分支,被封黃國一地,黃國公族就以國名為姓,稱為「黃氏」,完整的說就是「贏姓黃氏」。有名的秦始皇是「贏姓趙氏」,都源於一個祖先,只是封地不同。
黃姓還和另外一個有名的姓氏「羋」姓頗有淵源,羋姓是楚國國姓,源自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出自姬姓。黃氏的一部分得姓者和羋姓各大氏都是陸終的後人,先祖都是祝融,而祝融又是黃帝的後裔。羋姓又分化出了荊楚十八姓,進而演化出了100多個姓氏,這全都是黃帝後裔呀。
中華民族本就是一家,一點都沒錯的,最後都能追溯到黃帝,或者跟黃帝同時代的祖先。中華民族本就是同根而生,所以,對于姓氏就不用那麼過於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