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騰的軒轅黃帝是怎麼變成「有熊氏」的?

2021-01-08 柱下史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據史料記載,黃帝生活在距今4700-5000年前的中原地區,相繼戰勝了蚩尤和炎帝,佔據適合淺耕的中原地區,中華文明由此開始了歸一的農耕時代。

相傳,黃帝以龍為圖騰,因而中華民族也被稱為龍的傳人。後世為了紀念黃帝,稱黃帝為軒轅氏,但流傳至今的史書卻又稱黃帝為「有熊氏」,黃帝和熊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熊氏是何意?

說法一:有熊為地名

據《帝王世紀》、《水經注》、《括地誌》等史書記載,黃帝生活在一個叫「有熊」的地方,也就是當今河南新鄭地區,因而被稱為有熊氏:

晉朝,《帝王世紀》:「(黃帝)有聖德,授國於有熊。鄭也,古有熊之墟,黃帝之所都。」魏,酈道元《水經注》:「或言新鄭縣,故有熊之墟,黃帝之所都也。」唐,李泰《括地誌》:「黃帝徵戰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

黃帝戰勝炎帝並佔據中原

說法二:有熊為族中之王的意思

現今人們的認知是,熊姓出自黃帝,而黃帝又是伏羲的後裔。依據眾多史料我們可知,伏羲號「黃熊」、黃帝號「有熊」,黃帝後裔楚國的歷代君王也均以「熊」為姓,這個家族是以「熊」為崇拜物的氏族。

熊圖騰

然而,上古的「熊」字寫法是「上今下酉」,即「酓(yan,眼)」字,為「首領」的意思。有熊,是族中之王的意思,是華族部落首領伏羲女媧的繼承人,世襲龍圖騰。後來孔丘寫《春秋》篡改了,《帝王世系》也不傳,加之秦王詛咒楚懷王熊槐為「熊相」,楚語「』上今下酉』槐」音與「熊」相近似,秦朝建立後,秦始皇焚書坑儒,李斯統一文字為小篆,故意不造「酓」字,改「酓」為熊字,從此便成了動物的「熊」字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各部落圖騰,黃帝部落的圖騰並不是龍
    文/曉夢閣主圖騰一詞最早來自於北美印第安人鄂爾吉布族的方言,後來被西方人類學家所採用。圖騰是原始民族的族徽的標誌,是最早的原始崇拜對象。我們中國人經過幾千年的不斷融合形成的一個大集體——華夏,華夏的圖騰是我們崇拜的龍。在古代圖騰崇拜是氏族制度所特有的宗教形式,其主要特徵是在相信本氏族同某種動物或植物之間存在超自然的關係,該動物或植物就叫圖騰。
  • 三皇五帝之首:軒轅黃帝,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
    軒轅黃帝,(前2717年-前2599年),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三皇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今河南鄭州新鄭市)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 黃帝為什麼叫「黃帝」?為什麼叫軒轅皇帝?
    一、為什麼叫「黃帝」1、黃帝的意思帝之義,為禘,為花蒂,最早使用帝號者為神農氏。蓋神農氏與軒轅氏俱出於少典氏之後,少典氏則為伏羲氏、女媧氏之後。伏羲氏、女媧氏則系華胥氏之子女。華胥氏 以 花為 圖騰。故神農氏、軒轅氏兩族稱酋長繼承人為帝,意即崇奉花圖騰,繼承其祖先華胥氏事業的人。每次祭祀祖先華胥氏時,必由酋 長 奉 花 而祭,叫禘。
  • 在天水,軒轅黃帝的傳說,神奇又瑰麗
    黃帝,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軒轅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為「帝鴻氏」。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古稱黃帝。
  • 我們的祖先是軒轅黃帝,那麼黃帝的祖先又是誰?
    在《史記》當中,開篇的《五帝本紀》內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大意是黃帝名叫公孫軒轅,生下來的時候就十分神異。後來黃帝習用幹戈,廣伐諸侯,教民耕戰,最終「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是中華民族的一大始祖,歷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莫不供奉朝拜。時至今日也仍然作為連接世界各地華夏子民的紐帶,年年享受祭祀。那麼所記載的少典是誰呢?有一說法,少典是諸侯國號,並非人名。
  • 《龍圖騰》弘揚龍的精神 追溯華夏文化根源
    《龍圖騰》以五千年前,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徵服東方、統一萬國、創舉龍圖、肇造中國、劃地九州,實現中華各民族大融合的英雄史實為背景,描述了軒轅黃帝從一個「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孩童,成長為一個英明睿智、博愛關懷、包容豁達,受萬民愛戴的君王的傳奇故事;再現了上古時期,熱血豪情的先民們在中原大地上,用智慧和汗水掀起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農業技術革命的浪潮;闡述了龍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而不朽的因緣,為龍的精神做了深刻的文化概括。
  • 中華民族龍圖騰是怎樣產生的
    並且相信每個部落都與某些動物有著親屬或其他特殊關係,該動物便是氏族的圖騰。軒轅黃帝雕塑據《新書.制不定》記載:「炎帝者,黃帝同父母第也,各有天下之半。」黃河上遊的黃帝部落以熊為圖騰,下遊的炎帝部落以牛為圖騰。東夷部落自認為是神鳥的後代,南方的三苗部落奉女媧為始祖,便以蛇為圖騰。經過無數次的戰爭,黃帝部落使以熊、貔、貅、虎等野獸為圖騰的氏族歸自己所有,海打敗了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緊接著又打敗炎帝部落,佔領了整個黃河流域,一統中原,成為黃河流域最大的部落聯盟首領。
  • 農曆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的由來 軒轅黃帝的誕辰
    關於「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在楚地,人們因為風吹雨打,頭痛病很常見。三月初三,神農路過雲夢澤(今湖北孝感一帶),見鄉民頭疼難耐,他找來野雞蛋和地菜,煮給人們充飢。當人們吃了以後,頭突然不痛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一年不頭疼」的習俗也延續至今。
  • 龍真的存在嗎?簡析中華龍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龍在咱們中華民族心中,是神聖的,至高無上的,我們都自豪的自稱龍的傳人。那究竟有沒有龍存在過?看到網上有人說,龍是人類祖先看到恐龍化石而假想出來的。據出土文物發現,每個時期龍的形象並不一樣,早期的相較簡單,越後期越豐富,更加生動形象。從文字記載來看,龍的形態最早是黃帝時期出現,華夏部落以龍為圖騰。《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打敗蚩尤、炎帝之後,逐漸統一中原地區,並統一了各部落軍令符信。
  • 乙酉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今隆重舉行(組圖)
    點擊進入>>> 陝西省省長陳德銘宣讀祭文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蔣孝嚴等參加公祭活動  今天上午,在史冊記載安葬中華民族祖先黃帝的地方——陝西省延安黃陵縣舉行了盛大的公祭活動。來自祖國大陸各省市、港、澳、臺和海外華人代表共5000多人隆重地拜謁了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
  • 軒轅·黃帝的傳奇故事
    黃帝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號軒轅氏,本姓公孫,後改姬姓,(唐代的時候為了避李隆基的諱,把姬姓改為周姓。這樣一來,雖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卻已經不多見了。)故稱姬軒轅。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黃帝即位據說是在公元前2697年,即位時20歲,道家把這一年作為道曆元年。
  • 華夏文明全解讀:淺談國產遊戲中的10大中國精神圖騰
    三.龍身——蛇圖騰與犧牲精神與龍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是蛇,在古人的觀念中,龍蛇實在是一家,十二生肖中的蛇,世俗往往稱之為小龍。由於「龍蛇同宗」這一古老意識的潛在作用,因此衍生出了許多蛇變為龍的傳說。「嘗有縫人坐一室,忽堊壁中瑟瑟有聲。
  • 軒轅黃帝乘龍升天,龍鬚斷而成草,大弓墜而化山
    鼎成20天後,正午時分,有五彩祥雲起自半空,一條火鱗金甲、紅光閃爍的赤色巨龍從五色祥雲中探出頭來,徐徐降落,將碩大的龍頭輕輕擱在寶鼎之上,龍鬚飄蕩,直垂到地。軒轅黃帝知道這是神龍來迎接自己升天,於是腳踩金色蓮花,一步步直登龍背,赤龍等黃帝坐穩後,緩緩起身。
  • 這十七個姓是軒轅黃帝的直系後裔,你身邊有黃帝的直系後裔嗎?
    這十七個姓是軒轅黃帝的直系後裔,你身邊有黃帝的直系後裔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說一說軒轅黃帝,提起來,軒轅黃帝,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熟悉的,軒轅黃帝是古華夏部落的最著名的一位首領,是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從古至今,被尊為中華的人文始祖之一,也被稱為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首。
  • 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龍圖騰,是中國漢族的民族圖騰。漢族的民族圖騰是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圖騰來由龍的形象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說來源於鱷魚,一說來源於蛇,也有人認為來源於豬,甚至有說法稱最早的龍就是下雨時天上的閃電。現在多數專家認為龍是以蛇為主體的圖騰綜合物。它有蛇的身、豬的頭、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須、鷹的爪、魚的鱗。
  • 黃帝簡介
    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歷史身份: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天下共主。    神話身份:神界中央天帝  黃帝所居為姬水 [Ji River],黃帝以姬水成——《國語·晉語》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  黃帝:姬水成以土德王天下,土色黃,故稱黃帝。
  • 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是不是黃姓的始祖,有何依據?
    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說黃帝是黃姓家族的始祖,也無不妥。黃帝同時也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等百家姓中所有姓氏家族的始祖。這裡要特別指出一點,黃帝的「黃」字不是姓氏,「黃帝」兩個字連起來是名字。黃帝之所以被稱為「黃帝」,是因為按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的分類,黃帝屬土德,而土德尚黃色,所以被稱為「黃帝」。類似的還有炎帝,他也不姓「炎」,只是炎帝五行得火,因為才被稱為「炎帝」。黃帝其實並不是一個人稱呼,而是黃帝部落歷代首領的稱呼。到目前為止,我們根據史料記載和相關的傳說知道的歷代黃帝的姓氏,就已經有很多了。
  • 華夏民族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崇拜龍圖騰的?上古時期就可能有了
    大家知道,在我國古代,龍紋服飾是身份尊貴的人的象徵,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一般人是不能隨便用龍圖案的,龍是存在於神話中的一種生物,龍圖騰一直是華夏民族崇拜的主要圖騰,但是,華夏民族又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對龍圖騰開始崇拜的呢?
  • 看看你的「姓氏」是黃帝軒轅氏~還是炎帝神農氏
    現在稱「炎黃」 即指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炎帝故裡目前有六地之爭,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的隨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遊,在姜水(一說是今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一說是今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一帶時部落開始興盛,最初定都在陳地,後來又將都城遷移到曲阜。
  • 癸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隆重舉行 趙正永出席
    祭始祖繼宏旨重描九州畫卷 仰將來齊鼓槳共創龍裔家園 癸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隆重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臺灣工商團體「三三會」會長、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江丙坤及夫人陳美惠,新黨主席鬱慕明,陝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正永,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孫亞夫,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譚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