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辦了以「透過莫裡哀看現代《偽君子》」為題的大咖講座活動。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沈林、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教授彭濤、北京大學外語學院法語系副教授羅湉及主持人安妮,在不到2小時的活動時間裡,圍繞《偽君子》文本及戲劇,進行了一次有趣又有營養的精彩對談。
講座開場後,北京大學外語學院法語系副教授羅湉首先介紹了莫裡哀的時代背景,她說:「莫裡哀是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劇作家,在我們的歷史中幾乎成為喜劇的代表符號,之所以達到這樣的成就,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喜劇確實雅俗共賞,老少鹹宜,非常機智幽默。而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他生活在法國喜劇藝術百廢待興的時代,所以他能夠領風氣之先。」
《偽君子》是莫裡哀喜劇藝術的最高成果,也是世界戲劇史上的經典之作,故事講述的是宗教騙子答爾丟夫以偽裝的虔誠騙得富商奧爾貢的信任,成為他家的上賓。奧爾貢背棄女兒原有婚約,欲招答爾丟夫為婿,還取消了兒子的繼承權,把財產全部奉送給了騙子。他的做法遭到全家人反對,他們巧妙地揭露了答爾丟夫的真相,使奧爾貢翻然悔悟。騙子凶相畢露,企圖陷害奧爾貢,但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這部作品之所以能成為古典主義喜劇的裡程碑式的作品,羅湉分析道:「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是這部戲形式上嚴格遵守古典主義法則,第二點就在於他它遵守這種古典法則的同時,開放性地吸收了義大利即興喜劇和法國傳統鬧劇的很多技法,所以表現手法非常豐富多面,充滿了機智的喜感。第三點就是《偽君子》是以經典人物塑造出名,它的人物層次非常豐富。」
時移世易到今天《偽君子》依然是西方舞臺上非常熱門的一個經典,這部老舊的喜劇卻受到今天市場的親睞,圍繞這個問題,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沈林給出了答案:「這部戲敢於對抗主流意識形態,以此影射右翼那些要弘揚傳統道德價值觀念的人,所以這齣戲因為演出的社會形勢而變得很有鋒芒。」
主持人安妮認為,當我們談論《偽君子》或者這樣的作品的時候,通常都是離不開文化背景的,總是會跟當下發生強關聯,如果引來或者排演莫裡哀或者是林兆華戲劇展引進《偽君子》,對當下的中國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針對這一問題,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教授彭濤回答道:「多情況下,我們很難分辨偽善的真面目。所以對於當下和中國的觀眾來說,莫裡哀的這個劇本,最有積極意義的一點,就是讓我們能夠反思或者意識到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哪些偽善的人和事。正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隱藏在偽善背後的真相,正因為它不那麼一目了然,所以才會造成你的困惑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你的立場。」
彭濤認為,「一個中國的導演今天去排《偽君子》,他需要有勇氣指出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偽善隱藏在哪裡,而這個一針見血的戳破是會刺激到某些人的。」而且,在很多時候我們也無法避免自己有這方面的問題,「我們有沒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偽善並且和它做鬥爭呢,我覺得這是這個劇作對於當下的中國觀眾有現實意義的地方。」
在互動環節,現場的幾位觀眾,有的表達了對《偽君子》這部作品的喜愛,有的對這部戲的舞臺製作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向嘉賓和主持人提問演出時屏幕的即興直播後臺的相關情況。《偽君子》裡的即興直播後臺這種新穎的藝術表達形式不僅能更精湛地表達出演員完美的舞臺表現力,相信震撼的效果也將帶動現場氣氛,為觀眾帶來難忘的體驗,值得期待。
據悉,《偽君子》將先後到訪北京、廣州、泉州、上海、廈門。其中首站北京將於7月3日至7月5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
近期閱讀:
北京人藝67周年之際,宋丹丹回劇院指導青年演員朗讀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