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莫裡哀本名叫約翰·巴狄斯特·波克蘭,作為在世界戲劇創作史上唯一一位可以與莎士比亞抗衡的戲劇家,他代表了法國古典主義創作時期最先進前衛的創作理念與思想,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得到當時社會矛盾的發展狀況。
《偽君子》的文學創作價值是與其作者莫裡哀無法分開的,莫裡哀是不但是當時優秀的喜劇作家、演員,同時也是芭蕾喜劇的創始人之一,是17世紀最重要的古典主義喜劇作家,在歐洲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六二二年一月十三日生於巴黎一個著名的富商家庭。莫裡哀在克萊蒙中學認真地學習了拉丁文。據傳,他在一個中學同學的內府裡聽過著名哲學家伽桑狄的講學。那種對亞里斯多德的學說和經院哲學的批判精神及反對宗教禁欲主義的傾向顯然對作者發生過影響,有人以此來解釋他創作中的自由思想傾向。
01
莫裡哀的《偽君子》,也譯作《達爾杜弗或者騙子》,是一出突破了古典主義束縛,上升到清醒的現實主義高度的喜劇,它象一篇向天主教宣戰的檄文,充分地發揮喜劇的笑的戰鬥作用,在觀眾的哄然的笑聲中,痛快淋漓地抹去了籠罩在天主教身上的「神聖」的靈光,無可逃遁地顯示出它偽善的醜惡本相。
《偽君子》中講述了一個偽裝聖潔高尚的教會騙子達爾杜弗混進商人奧爾恭家的故事,騙子達爾杜弗圖謀勾引主人的妻子並奪取其家財,不料最後真相敗露,不但奸計沒有得逞反而在監獄度過了他的餘生。《偽君子》對於教會黑暗勢力的解釋給予了現實性的展現平臺,達爾杜弗這一鮮活的人物形象也成為文壇「偽君子」的代名詞。
達爾杜弗自稱「是一個壞人,一個罪人,一個可恨的敗類,無法無天,自古以來最大的無賴",他的「生命只是一堆罪行和糞汙,沒有一分一秒不是髒髒的」。從表面看,也似乎是謙恭的;律己頗嚴的,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好找茬的假道學,到人家裡,竟然作威作福。」
他曾自我表白:「當世的財寶,和我無緣,它們的光彩,照耀人眼,可是迷胡不了我。」據說,他把募捐來的錢,都「施捨」給囚徒,有時還當著施主的面,把錢散發給窮人。從表面看,他似乎是輕財的,毫不吝嗇的,但實際上,他此時正垂涎著奧爾貢的百萬家私,一旦詐騙到手,猙獰面目便完全暴露出來了。
對女色更是膽大妄為。一方面騙取奧爾貢的信任,娶奧爾貢的女兒瑪麗雅娜為妻;另一方面又色膽包天,兩次調戲奧爾貢的後妻艾耳密爾,剛一見面,就要求給他「實實在在好處」。
02
達爾杜弗矯揉造作,長篇大論,言必稱上帝,符合他的偽善性格。奧爾恭的語言簡短、單調、武斷、完全符合一家之長的性格、身份。桃麗娜潑辣犀利、率真樸實,充分表現她機敏、活潑、爽朗的性格。
個性化的語言和生動的對白,大大增強了作品魅力。性格潑辣機智的桃麗娜仿佛是這黑暗社會中的一抹陽光,看似與世俗格格不入,但是正是著格格不人之感是的戲劇的矛盾衝突更加的激烈、劇情的發展也更為跌宕起伏。
達爾杜弗意識到千百年來,人們己經習慣於對上帝的迷信,於是便巧妙地利用它作為抬高自己、損害別人的工具。假若不是由於過於性急.他也許己經達到了他的罪惡目的。
對於達爾杜弗來說,這兩者是互為因果的。正因為他偽裝虔誠,騙取了奧爾貢母子的信任和支持,所以他行起事來,就顯得意外的順利;也因為他行事處處打著上帝的幌子,所以就更堅定了奧爾貢母子對他的信任和支持。
達爾杜弗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社會產物。他的偽善,是他從屬的那個級階的本質反映。由於他們是一小撮,又處於腐朽、沒落、垂死的階段,為了維護他們的反動統治,必然藉助於偽善。這也可算是一條規律,中外古今概莫能外。
性格形象獨具特色的僕人桃麗娜作為本部小說創作當作反封建反舊禮教的主要任務,以其敏銳的洞察力與利落的處事手段將已經處於水生火熱的奧爾恭一家拯救。
對偽善的達爾杜弗她是最早發現其惡性的,面對這樣的惡勢力她不但沒有懼怕,反而以自己的機智與勇敢揭穿達爾杜弗。
在同達爾杜弗的鬥爭中,桃麗娜是關係勝敗的關鍵人物。在她身上,體現了一種民主傾向。
達爾杜弗這個人物形象確實是值得社會批判的,但是,我們更加應該進行反思的應該是奧爾恭這一人物形象中的性格缺失。因為就是他過度去相信達爾杜弗,才讓這個偽君子可以-步一步地去進行著自己的計劃,在他的世界裡早就已經被達爾丟夫的虛偽給掩飾過去了,他看到的是達爾丟夫表面的東西,看不到達爾杜弗虛偽的心。很多時候,大家渴望的那種彼此真心的交換也變得難以實現了。
03
奧爾恭在自己的兒子達米斯向自己說達爾丟夫的「虛偽」時,他竟然不去相信,還衝動地把所有財產轉移到達爾杜弗的名下。這個衝動之舉就在最後讓他後悔不已。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在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夠衝動行事,下決定之前真的得三思而後行,否則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廟,後悔也沒有用。
雖然說,這個故事是一個喜劇的結果,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旦做了,就沒有後悔的理由了,等你想清楚的時候,已經挽救不回來了。
做事真的要很謹慎,不能憑著衝動或者是由著自己的心情去做事。《偽君子》集中表達了法國民眾對宗教組織的敵意,特別是17世紀中期法國的高級僧侶的宗教特務組織:「聖會」。這一組織監視、陷害自由思想者。莫裡哀寫的《偽君子》,表達了全社會的反宗教情緒。
莫裡哀創作《偽君子》的思想、藝術成果,曾得到世界上許多名家的稱讚。別林斯基曾總結似地說:「一個能夠在偽善的社會面前狠狠地擊中虛偽這條多頭毒蛇的人,就是偉大的人物!'達爾丟夫'的創作者是不會被忘記的」。
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莫裡哀正是運用這種誇張的藝術手法寫出了人物的藝術真實。借古鑑今,以史育人,《偽君子》對當代社會尤其是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有著深刻的啟發意義。
如果喜歡,就分享給更多喜歡文學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