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多點開花 以土生金

2020-11-30 中國科學院

  第一天進村,就被十幾個村民團團圍住:「既然你是省裡派來的,那我家的困難你給解決解決吧……」

  時隔一年多,這一幕對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以下簡稱南京分院)扶貧幹部謝煒來說依舊清晰如故。2016年2月25日,謝煒代表南京分院參加江蘇省委駐淮安市淮安區幫扶工作隊,掛鈎幫扶復興鎮陳楊村,任陳楊村第一書記。

  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面對圍堵的村民我當時也愣住了,幸好沒有自亂陣腳,讓大家先回去把困難一條條列出來,第二天來村部找我。」謝煒的駐村幫扶工作就這樣正式開始了。

  日前,南京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朱懷誠一行再次赴陳楊村調研幫扶工作情況並看望謝煒,對謝煒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扶貧攻堅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在一線要結合實際,多動腦筋、多想辦法,精準施策『多點開花,以土生金』的促增收幫扶方案。」

  任重道遠

  從1992年南京分院派扶貧工作組到江蘇省淮陰市漣水縣餘圩鄉至今,南京分院扶貧工作已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從當初的人員、資金扶貧到今天的科技項目扶貧,扶貧工作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南京分院分黨組在駐村扶貧幹部選派上,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因此,南京分院分黨組選派工作經驗豐富、開拓與合作能力強的副處級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展幫扶工作。

  謝煒介紹,駐村幫扶的第一項工作是從建檔立卡戶的精準識別開始的,走村串戶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等,「對陳楊村來說我是一個外人,剛進村的那會兒村民對我都抱著防備的心理。」謝煒介紹說,記得有一個老太太連續三次見面都沒打過招呼,因為是生面孔。村書記和主任介紹說,一上午接了村民十幾個電話,詢問是否有此人此事。

  單幹這項工作,謝煒前後就花了近兩個多月,「第一步是搜集貧困戶的資料,實地走訪了解情況,參與精準識別工作。第二步是想辦法召集大家來出點子,看看村裡做點什麼可以脫貧。」

  第二步工作開始後,多次開會聽取村民意見,經過深入調研,謝煒發現陳楊村最多的資源就是土地。收集的資料顯示,陳楊村村莊面積4.9平方公裡,耕地面積7450畝,大部分村莊土地是耕地,建檔立卡戶201戶,644人,其中一般貧困戶151戶,503人。

  2016年,陳楊村村集體收入4萬元,負債36萬元,江蘇省的脫貧標準是村集體年收入達18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000元。面對這樣的村情村貌,謝煒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又沉了許多,前方的路任重道遠。

  雙管齊下

  分析陳楊村基本情況後,謝煒意識到該村致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村民思路不開闊,以大麥和小麥為主的種植業收入有限;二是村集體經濟收入低、外債多,無力擴展新增收渠道;三是村幹部隊伍文化偏低、年齡偏大,主動創新意識以及帶領村民通過多種經營增收、種植經濟作物等的理念與積極性欠缺;四是交通等不便,路、橋、涵、泵站等基礎設施以及配套不完善,缺乏資金投入;五是自然條件先天不足,許多經濟作物不適於生長,缺乏技術指導與引領;六是因病、因災、因殘、因學等致貧。

  儘管幫扶工作任務艱巨,謝煒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建議,結合自己的調研和論證,在匯報南京分院後,確定了發展現代農業及惠農項目、引進技術指導、開展技術培訓等扶貧工程,制定「多點開花,以土生金」的促增收路子,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雙管齊下奠定了基礎。

  南京分院結合本系統研究所具有的農業與資源環境學科綜合優勢以及開展院地合作工作時間長、覆蓋廣、成效顯著的有利條件,發揮科技的優勢,既扶貧又扶志,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提高其發展能力,發揮其主體作用,做到精準扶貧。

  根據陳楊村的農業耕作和土壤情況,2016年,由南京分院作為幫扶後方單位牽頭,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國科技大學蘇州研究院、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在陳楊村實驗種植富硒水稻,先行試點10畝地。

  謝煒告訴記者:「富硒水稻試種點選址陳楊村黨總支書記楊雲家,當年試種,當年豐收,獲得很好的示範效應。」2017年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擴大種植面積至100畝,並爭取淮安地方政府農業項目的10萬元經費支持。

  站在田頭,謝煒看著自己帶領村民種下的富硒水稻,感慨萬千:「前一陣經常下雨,近一半田裡出現部分富硒水稻打蔫倒下,最後請來農業專家終於讓這些稻子重新直立起來。」那幾天謝煒急得好幾夜沒睡好。

  如今,這100畝富硒水稻長勢喜人,比對照田的普通稻要茁壯得多。朱懷誠指出:「這個項目既符合提高效益的要求,又符合環保政策要求和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政策導向,通過科學實驗以及種植示範,改變當地傳統種植觀念,發展高效現代農業,對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積極作用。」

  靜候佳音

  金秋是收穫的季節,謝煒今年種下的100畝富硒水稻也在田裡靜靜等待著豐收。

  江蘇省委駐淮安市淮安區幫扶工作隊隊長、淮安區委副書記葉忠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們這支由21人組成的扶貧工作隊有一半是軍人出身,發揚『鐵軍』精神,助力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的任務和目標。謝煒也是軍人出身,去年家中嶽母病重,他仍然堅持在一線工作,富硒水稻播種那幾天都是4點起床看著種子下地,韌勁可嘉。」

  不怕苦、不怕累、攻堅克難,勇於創新,這是江蘇省委駐淮安市淮安區幫扶工作隊隊員對謝煒的評價,也是對南京分院在淮安區幫扶工作的認可。

  在科技扶貧工作中,南京分院還注重政府、社會、市場等因素在扶貧工作中的作用,組織多方資源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依託中科院科發局的支持開展科技扶貧項目,爭取江蘇省扶貧資金156萬元,與復興鎮復興居委會、大李村聯合,利用復興鎮工業集中區廠房7000平方米屋頂,三村共建光伏發電項目,今年併網發電後,可為陳楊村村集體帶來年收益15萬元以上。

  此外,南京分院還依託院屬單位開展扶貧工作,聯繫中科院水生所淮安中心的科技力量,開展沙塘鱧(俗稱虎頭鯊)養殖項目。根據陳楊村實際地理情況,經水生所的專家多次實地調研,於今年在陳楊村試驗養殖3.5畝,預計今年可為村集體帶來10萬元收入,為扶貧村探索水產養殖脫貧的路子。

  「到年底,兩年的幫扶工作將告一段落,陳楊村也將實現脫貧。」朱懷誠說,「南京分院通過注入資金和技術,陸續實施幫扶項目,有的項目已發揮出經濟和社會效益,希望在扶貧幹部離開後,陳楊村可以依靠科技力量繼續致富。」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7-09-11 第5版 創新周刊)

相關焦點

  • 多點開花 以土生金
    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面對圍堵的村民我當時也愣住了,幸好沒有自亂陣腳,讓大家先回去把困難一條條列出來,第二天來村部找我。」謝煒的駐村幫扶工作就這樣正式開始了。  日前,南京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朱懷誠一行再次赴陳楊村調研幫扶工作情況並看望謝煒,對謝煒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扶貧攻堅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在一線要結合實際,多動腦筋、多想辦法,精準施策『多點開花,以土生金』的促增收幫扶方案。」
  • 【中國科學報】深空「星座」搭建星際網際網路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小國家和私人投資公司將目光聚焦到深空經濟領域,深空任務數量面臨爆發式增長。  「深空大航海時代即將到來,然而,當前深空測控通信導航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嚴重滯後,大型地面設施都掌握在少數大國手中,服務容量和性能有限,受政治因素影響,難以對中小國家和私人企業開放。」空間中心研究員吳季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中國科學報】「刷臉」可知心理健康
    朱廷劭告訴《中國科學報》,「有的被試者刻意隱藏內心的真實想法或潛意識誤解自己的真實意圖,填答傳統的測試量表,就會造成最終結果的不準確。」  除此之外,不同的心理測量指標,比如抑鬱、焦慮,也有不同的量表,測量幾個指標就需要填幾個量表,「很多人看到量表裡的題太多,就不想填了」。  有什麼辦法能夠更客觀、更迅速地測量心理指標,一直是心理學研究人員的目標。
  • 【中國科學報】泥盆紀末大滅絕之後全球微生物碳酸鹽巖或可復甦
    【中國科學報】泥盆紀末大滅絕之後全球微生物碳酸鹽巖或可復甦 2017-01-09 中國科學報 雨田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科學報】找出「人老珠黃」的幫兇與剋星
    研究人員與醫院合作,分別獲取了20歲左右、40多歲、70多歲三組女性的正常眼瞼皮膚樣品。課題組供圖  皺紋、鬆弛、乾燥、暗沉……歲月在皮膚上留下的痕跡令人煩惱。增齡帶來的一系列皮膚疾病同樣困擾著很更多人。
  • 【中國科學報】昆明植物所等提出唇形科植物新分類系統---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報】昆明植物所等提出唇形科植物新分類系統 2021-01-14 中國科學報 高雅麗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科學報】微納衛星有大本領
    衛星創新研究院微納衛星研究所副所長張科科告訴《中國科學報》,它是衛星創新研究院研發的首顆民用商業微納衛星「向日葵一號S1星」的模型。  微納衛星有多小?  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和需求的推動,太空飛行器微小化已成為發展趨勢。
  • 【中國科學報】用一生詮釋樸素的心願
    張作梅的第一屆研究生、已從中科院力學所退休的趙士達告訴《中國科學報》,記憶中的導師好像「什麼都懂」。  在金屬所,張作梅從零開始建立壓力加工實驗室。建車間、配儀器、跑工廠、定目錄……大到購買設備,小到實驗竅門,他都心中有數。  「當時就他一個研究員帶我們,其他都是剛畢業的學生。他就把人們都組織起來。誰手巧、誰腦子快,他都能協調。」趙士達說。
  • 【中國科學報】狙擊「新冠」,中科院微生物所有哪些進展
    就此,《中國科學報》採訪了該所領導和參與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科學家。  《中國科學報》:微生物所在這次疫情中主要承擔了哪些任務?  微生物所副所長錢韋(法人代表):微生物所是打過「非典」型肺炎(SARS)和流感病毒感染戰役的一個研究所,算是經歷過戰鬥的「老兵」。
  • 【中國科學報】「奮鬥者」號的超級大腦和雙手
    近日,《中國科學報》採訪了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瀋陽自動化所)參與「奮鬥者」號研製和執行海試任務的團隊代表,請他們來揭秘「奮鬥者」號的超級大腦和雙手。  分秒必爭 使命必達  我國深海科考進入萬米時代,對深海技術裝備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中國科學報】借水傳信 海底撈針
    「突破萬米不僅僅是4位數到5位數的突破,而且證明我們有能力挑戰深淵,中國具備對全球最深的海洋進行探索和科考的能力。」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奮鬥者」號聲學系統主任設計師劉燁瑤說。劉燁瑤的首要任務便是保證聲學系統的平穩運行,同時儘可能多地觀察採樣。  從水下4500米、7000米到10000多米,距離更長,對通信水平的要求自然更高。「就像距離較遠的兩個人說話,想要聽清楚,首先講話人要提高音量,同時聽者也要豎起耳朵或用手幫助收音,這分別對應著信源級和信號處理,我們通過波束形成、波束跟蹤等方法,保證通信質量。」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郭衛振說。
  • 【中國科學報】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位列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20-12-21 第4版 綜合)
  • 科學網—中國科學報:吳文俊的數字之舞
    可是好景不長,有一天,陳先生突然對我說,『你整天看書、看論文,看得夠多了,應該還債了。』進而說道,『你看前人的書就是欠了前人的債。有債就必須還,還債的辦法就是寫論文』。」吳文俊恍然大悟,開始選題,老老實實準備寫作論文。他的第一篇論文即是關於球的對稱積在歐氏空間中的鑲入問題,寫作完成後,文章被陳省身送到《法國科學院周報》(Comptes Rendus)上發表了,使吳文俊受到極大鼓舞。
  • 【中國科學報】地質地球所在月球隕石樣本中發現雷鋯石---中國科學院
    此外,多孔隙月壤的模擬衝擊實驗顯示,當衝擊壓力達到~10 GPa時,靶巖的溫度升至~1473 K。因此,月球樣品中雷鋯石的發現,對月球在小行星撞擊下產生的溫度—壓力條件給出限定。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9/2020GL089583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20-11-27 第4版 綜合)
  • 中國科學報「抵制低俗迷信」報導:理性的迷失—新聞—科學網
    迷信現象在中國長期存在,長盛不衰,危害甚巨,至今依然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一個巨大障礙。究其根源有哪些呢?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周立偉對此並沒有給出樂觀的回答:「建國以來,我國的很多迷信都得到了遏制,可是這幾十年來,整個社會的風氣在變,很多迷信又有所抬頭了,浮躁的社會風氣使人想盡辦法去攫取錢財。」
  • 【中國科學報】中科睿光:贏在起跑線上
    去年10月30日,曙光與VMware 公布雙方將在雲計算領域開展合作計劃,面向快速發展的中國雲計算市場合作開發創新解決方案,「共同組建合資公司」。這在業界引起不小的震動:因為這是VMware紮根中國7年來首度聯袂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同時也是「根正苗紅」的曙光與美國科技企業的第一次牽手。
  • 【中國科學報】為海洋重大工程穿上「鎧甲」
    後來,陸續從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前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分配入所多名職工,逐步形成一支強大的研究力量,為早期海洋腐蝕研究奠定了基礎。  雖然資料少、基礎弱、設備缺,但科研人員克服困難,奮發圖強,產出了許多重要成果。
  • 合生華北公司多點開花 2020年度業績超130億元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孫蔚)2021年已經開局,但是樓市和房企的「算帳」的節奏,恐怕要一直延續到農曆春節之前。這其中,老牌房企合生華北公司公布了2020年突破130億元的業績,同比增長了214%,十分搶眼。無論從行業來說,還是從企業自身而言,都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 張華偉雙手託起土生金(泥泥狗)聚寶盆
    打開張華偉朋友圈,便會看到一隻捧著黃膠泥的手,繼續點進去,能看到黃膠泥製作的一張張泥泥狗的照片。而這些都是張華偉的傑作,他是如何從泥巴裡淘金的呢?2002年3月加入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2006年9月加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泥泥狗非遺項目傳承人張華偉土和金都是古人為了說理而所取的象的表述,土生金表明了我們現在所處的物質世界的一個變化規律。此前人類的一切生產生活都是在土地上發生。
  • 君子蘭不開花?別「乾等」,做到「這4點」,嗖嗖開出「大紅花」
    現在雖說是寒冷的冬天,但也是君子蘭的盛花期,很多人養的君子蘭都已經開滿了花,紅豔豔的花朵,喜慶又漂亮,不過還是有一些花友的君子蘭,一直不開花,在這裡小花可要告訴大家了,君子蘭不開花,可別乾等著,做好這4點,嗖地開出大紅花,很喜慶的。